味千拉麵7年前就喊出了「千店計劃」,如今門店不增反降

2020-12-13 當代財經網

味千拉麵這個曾以「骨湯」為賣點的拉麵品牌,在深陷「骨湯門」之後,又面臨品牌老化等諸多問題,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超八成。味千拉麵早在2010年就喊出了「千店計劃」,7年過去了,門店數卻不增反降。

業績跌跌不休

2017年上半年,味千拉麵實現營業收入11.52億元,同比下降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09億元,同比下降80.9%。

對於業績的下滑,味千拉麵解釋稱,主要是因為上半年同店銷售下降及門店數量減少。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味千拉麵共有銷售餐廳649間,較去年同期減少13間。

值得一提的是,味千中國創始人兼執行總裁潘慰在2015年還強調,五年內讓門店數量達到1000家。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味千拉麵的業績就開始下滑了,原計劃當年開70家門店,最後僅增加了4家。

2015年,味千拉麵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比減少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減少17.7%,截至當年年末,味千拉麵共有銷售餐廳673間。

2016年,味千拉麵實現營業收入23.79億元,同比下降6.5%;淨利潤6.65億元,同比增長260.5%;年末共有銷售餐廳650間,較2015年年末減少23間。

味千拉麵2016年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受投資百度外賣的影響。2015年,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味千中國)通過旗下公司與漢能投資及漢心景紅投資成立合夥企業陸續向百度外賣投資7000萬美元,佔有後者不到10%的股權。搭上百度外賣這趟高速馳騁的網際網路列車後,2016年上半年,味千拉麵實現淨利潤6.71億港元,同比大增506.4%。

不過5倍淨利潤增長並不能掩蓋味千拉麵核心業務下滑的現狀。根據估值數據,當時百度外賣的公平值為12.88億港元,投資百度外賣,為味千拉麵貢獻的金融資產收益約為7.46億港元。

為了保持市場佔有率,2016年味千拉麵籤下全球8000多家機場店及歐洲市場門店,不過從2017年上半年的門店保有量來看,目前這一開店策略並沒有給味千拉麵帶來明顯改善。

日式拉麵進中國

味千中國成立於1996年,是日本「味千拉麵」連鎖店的中國內地與香港總代理。

1995年,味千中國創始人潘慰取得日本品牌「味千拉麵」中國總代理權,並於1996年和1997年先後在香港和大陸開設第一家味千拉麵店。

潘慰祖籍是山西太原人,從小家裡貧窮,高中畢業後跟隨父母去了香港。為減輕家裡負擔,從17雖就開始四處求職,並從事食品貿易多年。

一個偶然的機會,潘慰在日本吃到了味千拉麵。「從未吃過如此好吃的拉麵,特別是骨頭濃湯,喝了還想喝」,因為鍾情口味,潘慰斷定這個生意有很大前景,並決定把味千拉麵引進國內。從1997年內陸第一家店開始,味千拉麵開始在內地遍地開花,並以每年20-30家的速度擴張。

2007年初味千拉麵成功登陸香港主板,成為內地第一家登陸境外資本市場的連鎖餐飲企業。潘慰也因此榮登2008年胡潤餐飲富豪榜,並成為內地餐飲行業女首富。

曾陷「骨湯門」

味千拉麵的主打賣點是豬大骨、魚大骨長時間熬燉的白湯。曾靠「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吸引無數顧客。

這個視白湯為核心競爭力的拉麵品牌,卻在2011年曝發了一起「骨湯門」事件,並讓味千拉麵也因此一度深陷品牌危機。

2011年7月,以營養著稱的味千拉麵卻深陷「骨湯門」。2011年7月20日,有媒體爆出有號稱豬骨熬製的拉麵老湯湯底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的,每碗湯的成本不過幾毛錢。此後引發網友的無限猜測和持續追蹤,經最終查證,被曝出問題的是味千拉麵,隨後,上海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也揭露其湯料濃縮液的主要成分是「豬骨湯精」。

受「骨湯門」事件影響,很多味千拉麵門店的客流量一度減少,一個月之內市值縮水近79億港幣。雖然此後味千拉麵門店銷售迅速恢復,但是,味千拉麵卻好像從此再難走上高增長的道路。

味千拉麵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千店計劃」;2011年「骨湯門」事件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於味千拉麵的「千店計劃」,潘慰向媒體表示,「三年內餐廳總數可達到1000家。」;2015年,潘慰再次強調,五年內讓味千拉麵門店數量達到1000家。

如今距離味千拉麵最初提「千店計劃」已經七年過去了,距離2015年也兩年了,味千拉麵的門店數量較2014年末反而少了20家。照此趨勢來看,味千拉麵距離「千店計劃」將漸行漸遠。

自救反走入胡同

味千拉麵自己解釋稱,銷售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同店銷售下降及門店數量減少的影響。為什麼味千拉麵的門店數會減少呢?是因為餐飲市場縮小還是公司競爭力不足?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1-6月份,餐飲收入18546億元,同比增長11.2%。對比同類型的中式麵館和府撈麵和家有好面,市場表現非常搶眼。可見,餐飲行業還處在快速增長期,拉麵市場也是存在的,並且需求旺盛。

既然選擇了一個好的行業和品類,味千拉麵關店上升就要從產品自身找原因了。事實上,「骨湯門」事件後,味千拉麵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自救,如收縮門店、發展副產品線、大量聘用兼職員工等。不過從目前味千拉麵的發展現狀來看,它的自救路線是存在諸多問題的。

曾有媒體報導味千拉麵為節約成本選址偏僻,用大量兼職代替全職工作人員,致使服務衛生跟不上。味千拉麵定位中高端中式快餐,一份拉麵售價在35元左右,卻經常有人吐槽吃不飽。

在傳統餐飲更快,同類快餐品牌和府撈麵等的不斷追趕下,以及新入品牌對餐飲市場的不斷擠壓,如果味千拉麵不能進行創新,在產品及其他方面做出特色,未來將會越來越難走。

相關焦點

  • 味千中國連遭重創市值縮至27億 門店半年僅增4家千店計劃擱淺
    此前,2015年,味千主席兼行政總裁潘慰高調重啟「五年千店」計劃,然而如今五年之約將至,味千門店數量僅770家,較上年僅增4家,千店計劃恐難完成。業績下滑千店計劃或難完成才擺脫「骨湯門」的影響,又陷入「貪腐門」,味千中國在市場擴張上似乎總是不順。
  • 味千拉麵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近期,味千拉麵發布財務長劉家豪挪用公司資金的追回進度,而受此事影響的味千拉麵近來的發展狀況以及即將到期的五年千店計劃也重回人們的視野。但根據味千拉麵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味千拉麵2019年上半年僅新開了4家門店,門店總數為770家,「到2020年門店數量超過千家」的計劃以此速度恐難實現。
  • 味千拉麵2019上半年僅新開4家門店 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但根據味千拉麵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味千拉麵2019年上半年僅新開了4家門店,門店總數為770家,「到2020年門店數量超過千家」的計劃以此速度恐難實現。如今味千拉麵雖然有加快布局開店的意圖,但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味千拉麵現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之前已經不同,日料品類在全國範圍內的興起以及日式拉麵品牌的增加正在不斷稀釋著味千拉麵的市場空間。
  • 味千拉麵去年上半年僅新開4家店 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三度發布「千店計劃」儘管目前「身負」千店計劃的中式快餐品牌不在少數,但味千拉麵仍然是這一話題領域的流量擔當,這主要是因為味千拉麵曾多次發布「千店計劃」,但開設1000家門店似乎已經成為味千拉麵的一個「夢魘」,雖然味千拉麵一直嘗試向著這個方向努力,但卻屢次擱淺。
  • 味千中國淨利腰斬,「千店計劃」恐難實現
    3月31日晚,味千中國公布2019年業績報告,營業額微增,淨利潤下滑超7成,餐廳擴張速度也有所放緩,未完成其2019年的「百店」目標。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受到重創,味千中國也不例外,業內專家認為,從目前的餐飲市場來看,其實行的品牌升級計劃作用不大,「千店計劃」也難以實現。
  • 淨利下滑逾7成 味千拉麵該如何挽回消費者信心?
    來源:東方財富網味千拉麵千店計劃的實現,充滿變數。但是2018年業績扭虧後,味千拉麵2019年卻再度虧損,且虧損佔比高達七成。對於集團的毛利率由2018年同期的約75.4%減少至約72.3%,味千拉麵稱是由於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導致的。對於淨利的減少,味千拉麵稱是綜合原因導致。此外,味千拉麵陷入門店增多,營業額下降的怪圈。
  • 味千拉麵啟動戰略升級 千店計劃浮出水面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張濤)11月27日,味千拉麵在上海中心舉辦「大骨熬湯50年,全球門店800家」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發布會上,味千(中國)董事長潘慰對外發布了味千最新戰略方向,即聚焦大骨熬湯,升級骨湯工藝,布局全球,推進品牌國際化步伐。
  • 一碗拉麵毛利高達73%!味千拉麵為何遭遇淨利驟降8成?
    如果不是去年有投資百度外賣帶來的7.46億港元帳面盈利,當年味千(中國)的財務報表不會那麼好看。就在今年3月,潘慰女士對外表示今年還將開設100家新店,而現實是,今年上半年已經關閉13家店。一邊關店一邊開店不重要,關鍵是品牌老化、消費群體變化等多種因素疊加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擁抱變革中的餐飲市場,不知道潘女士準備好了沒有?一碗拉麵,73%的毛利潤這個冬天特別寒冷,如果能每天吃上一碗熱乎的拉麵,也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 拉麵突然不香了?味千中國店面可能要越來越冷清了
    主打日式拉麵——味千拉麵為品類的味千中國(00538-HK)在十年前就相當成功,2010年,味千中國在中國開店達508家,其創始人潘慰以45億元人民幣財富四度蟬聯「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味千中國如今已不再是十年前名聲大噪的拉麵王。2010年底至今,味千中國的市值已蒸發掉超過100億港元;2018年,味千中國的總營收不及2010年。
  • 被CFO坑了2000多萬,業績卻扭虧為盈,味千拉麵翻盤了?
    而其創始人潘慰也從2008年開始連續4年成為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並獲得「拉麵女王」的稱號。一路狂奔的味千拉麵,在2010年已經擁有500多家門店,並喊出「五年千店」計劃。但八年多過去了,當初輝煌的味千拉麵似乎變得黯然失色,在近幾年的道路走的並不順暢,營收下降,毛利減少。
  • 味千拉麵為什麼不香了
    2010年,味千中國滿懷信心地提出「千店計劃」,稱用5年時間實現1000家店面目標。彼時,從財報上看,味千中國成績不錯,當年的營收達到26.85億港元,相較於剛上市時翻了一倍還多,而門店數量也是翻倍增長,由2007年的210家店拓展到了508家。但味千卻未能再上一層樓。2011年,味千中國被曝出「骨湯門」醜聞。
  • 味千拉麵宜昌店關門 未來將弱化「日本元素」
    味千拉麵一直自認為是華人企業、港股上市公司,但是不否認「源於日本」。附近另一商鋪的店員稱,雖然味千是中國企業,但因其是日系料理餐飲,受中日關係影響較大。去年9月,該味千門店一度還貼出了「暫停營業一天」的標識。除了上述原因,還有網絡媒體報導稱,宜昌的味千拉麵味道口感較差。對此,味千公關部的相關人士否認了這種說法,並表示,宜昌門店的關閉僅是經營上的正常調整。味千(中國)年報顯示,其擴展的步伐驟然放緩。
  • 味千拉麵關店潮蔓至三線城市 未來弱化日本元素
    門店收縮、股東減持、機構降級,一系列衝擊面前,味千的營銷策略將在「日本品牌」還是「港資企業」的定位間如何選擇?對此,味千(中國)公共事務部負責人陸小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回應:味千拉麵一直自認為是華人企業、港股上市公司,但是不否認「源於日本」。
  • 味千拉麵啟動品牌升級,發布千店計劃
    11月27日,味千拉麵在滬舉辦「大骨熬湯50年,全球門店800家」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日本味千拉麵重光產業株式會社社長重光克昭在會上宣布,味千拉麵將向在全球開設1000家門店的目標前進。味千(中國)董事長潘慰對外發布了味千最新戰略方向,聚焦大骨熬湯,升級骨湯工藝,布局全球,推進品牌國際化步伐。資料顯示,味千拉麵1968年創始於日本,50年來,已成為在全球有800多家門店的世界拉麵品牌。
  • 味千拉麵困局:中國消費者長大了 拉麵女王卻老了
    經過了20餘年的發展,其門店數目一度達到了664家。味千的老大潘蔚在2007年成功讓公司在香港上市,身家達到了35億元,居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時稱「拉麵女王」。味千總裁潘蔚@視覺中國2010年,雄心勃勃的味千提出了「千店計劃」,準備用5年時間建1000家店面。但是在隨後的2011年,「勾兌門」事件爆發。
  • 味千拉麵業績下滑超八成 關店數量持續增加
    2016年曾依靠投資百度外賣實現淨利潤翻5倍的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千(中國))如今陷入業績下滑的泥潭。半年報數據顯示,味千(中國)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11.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5%。淨利潤1.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80.9%。與此同時,味千(中國)依然在不斷關店,距離其2015年擬實現的「千店計劃」規模漸行漸遠。
  • 股價7年連跌,味千拉麵被「骨湯門」「貪腐門」擊倒
    2008年,味千中國被福布斯選為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下「200家最佳亞洲企業」之一。創始人潘慰也於同年登上「胡潤餐飲富豪榜」榜首,並在此後4次蟬聯榜單首富,被稱為「中國拉麵女王」。在「骨湯門」爆發前夕,味千在中國86個城市、27個省份開了508間連鎖店,其創始人一度憧憬著「五年千店」的夢想。
  • 味千拉麵、九毛九的「瑞幸」之鑑 「大胃王」的渡劫進行時
    換言之,其還有274家門店尚未開啟。更嚴重影響在於,其戰略步伐也被打亂。2018年11月27日,味千拉麵再度發布了「千店計劃」,日本味千拉麵重光產業株式會社社長重光克昭宣布,味千拉麵將在全球開設1000家門店。
  • 挽回消費者無門 頻爆質量門的味千拉麵如今「拉不動」
    自去年7月味千拉麵(需求面積:120-150平方米)「骨湯底事件」以來,高盛已四次下調味千中國的目標價,由最初的20元下調至2.5元,同時高盛建議投資者沽售。高盛指出,骨湯事件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中,高盛根據7月味千拉麵同店銷售(開業至少一年的店面銷售額)增長數據指出,23%的跌幅和上半年相若,未有好轉跡象。
  • 銷量一路下跌,公司公款被挪用,味千拉麵又有什麼權宜之計?
    味千拉麵,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熟悉,憑藉著獨特的麵條湯汁而在中國家喻戶曉。說起味千拉麵,還要從味千拉麵的歷史說起。上市以後,味千拉麵的擴張勢頭也越發迅猛,店面越開越多。由於生意的火爆,發展的壯大,味千拉麵甚至提出了「千店計劃」,要在中國開1000家店,但是,計劃還沒有開始,「骨湯門」事件就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