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傳播研究十年的新發展理念

2020-12-19 金融網

圖: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廣西大學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鄭保衛致辭並介紹中國氣候研究傳播十年工作。

中國金融網北京12月12日訊(汗青)中國氣候傳播研究十年暨2020氣候與健康傳播研討會12月12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杜祥琬、 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顧問,新華社原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名譽院長馬勝榮、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廣西大學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鄭保衛、 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等專家就氣候傳播十年發表了精彩演講。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教授為活動發來賀詞。

此次活動由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廣西大學氣候與健康傳播中心、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共同主辦。活動旨在推動中國氣候傳播研究。

從2009年開始跟蹤研究哥本哈根第15屆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中國政府、媒體和NGO的傳播實踐算起,中國的氣候傳播研究迄今已整整走過了10年風雨歷程。而如果從2010年4月首次提出「氣候傳播」概念,亮出「氣候傳播」旗幟,組建起中國、同時也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氣候傳播研究專門機構——「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算起,距今也已近十年時間。

這十年,中國氣候傳播研究走過了怎樣的道路,取得了哪些成果,積累了哪些經驗,未來將如何進一步發展,其實,這一系列問題在馬德裡第25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的新聞發布廳裡就已經找到了答案。

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鄭保衛表示,十年中,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通過提交調研報告和諮詢報告,舉辦各種研討會、工作坊、主題邊會和媒體記者培訓等形式,為政府、媒體、NGO在國際氣候談判舞臺上開展有效的氣候傳播提供策略建議和理論支持,得到了中國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和NGO組織的肯定與好評。

同時,項目中心還系統開展氣候傳播理論研究,撰寫出版了中國第一本該領域的專著《氣候傳播理論與實踐——氣候傳播戰略研究》,發表氣候傳播方面的研究論文百餘篇,成功申報了中國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背景下我國氣候傳播的戰略定位與行動策略》,率先在中國將氣候變化與疾病健康相聯繫,融通「氣候傳播」與「健康傳播」,組建了「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機構,初步建立起了氣候傳播學的理論框架,為深入研究氣候傳播,建構科學的氣候傳播學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另外還提出了構建「政府、媒體、企業、NGO、公眾」加「智庫」,即「5 1」的氣候傳播行為主體框架理念,為匯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氣候傳播,推動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髮揮了智庫作用。

鄭保衛說,十年來項目中心始終堅持從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面,採取「兩路並進,雙向使力」的方針,通過學術研討、科研合作、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方式努力凝聚各方力量,力圖形成研究合力,不斷壯大研究隊伍,積極擴大學術影響,盡力促使氣候傳播花開遍地,在中國逐漸形成氣候。

他表示,在回顧中國氣候傳播十年曆程的時候,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促進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全球共治為目標,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搭建起更多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不斷壯大研究團隊,使我國的氣候傳播研究隊伍更強、聲音更響,成效更好,影響更大。讓氣候傳播之花遍地開放,在中國、乃至在世界真正形成大氣候,為促進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建設,為實現氣候變化全球共治的美好願景,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杜祥琬就氣候傳播十年發表了精彩演講。

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顧問,新華社原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名譽院長馬勝榮就氣候傳播十年發表了精彩演講。

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等專家就氣候傳播十年發表了精彩演講。



相關焦點

  • 留住人類苦難記憶,傳播和平發展理念!
    2017年底,紀念館完成第三次改造,增加「人類記憶」主題,吸收史學研究新成果和新展品,並將原展覽的11個部分調整為8個部分,南京大屠殺主題更加突出。2017年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並參觀紀念館後,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史料有了新的增加,展覽形式有了新的提升。
  • 新發展理念下的中國博物館發展趨勢探析
    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重要承載體的中國博物館,理所應當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文化強國建設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不斷探索創新,勠力推進博物館事業全面跨入新時代。  一、新時代中國博物館凸顯十大時代特色  時代是歷史的回聲,歷史是時代的映照。
  • 貫徹新發展理念——「四個辦奧」理念與「冬奧+」高質量發展
    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辦好北京冬奧會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全面落實「四個辦奧」理念,推動「冬奧+」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北奧集團是一家因奧運而生、與奧運同行的企業,自1994年成立至今,20多年來相繼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和2011年深圳大運會等運動會的開幕式任務。
  • 未來十年的旅遊丨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上篇)
    「旅遊三十人」論壇推薦行業讀物,華高萊斯最新知識成果《未來十年的旅遊》正式出版啦!為了方便大家閱讀,華高萊斯【文旅瞭望】欄目正式推出網絡版!與以往【文旅瞭望】以「案例」發布為主不同的是,《未來十年的旅遊》將針對中國國內旅遊,系統闡述旅遊前沿發展趨勢,旨在為旅遊業內人士「答疑解惑」。
  • 外媒:新研究發現北極地區正進入「新氣候」狀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日前,據外媒報導稱,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北極正開始向一種全新的氣候狀態過渡。數千年來,北極一直保持著寒冷的特徵,當然在一定範圍內也會有自然的波動。但現在,科學家們發現,這些波動正在脫離預期範圍,向「新北極」氣候發展。
  • 《綠色發展理念研究:重回人與自然和諧》出版
    綠色發展理念起源何處?其精神實質、系統思路、社會範式是怎樣的?綠色發展理念在廣東大地又是如何探索實踐的?日前,《綠色發展理念研究:重回人與自然和諧》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對上述問題一一深入剖析解答。
  • 未來十年的旅遊丨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下篇)
    「旅遊三十人」論壇推薦行業讀物,華高萊斯最新知識成果《未來十年的旅遊》正式出版啦!為了方便大家閱讀,華高萊斯【文旅瞭望】欄目正式推出網絡版!與以往【文旅瞭望】以「案例」發布為主不同的是,《未來十年的旅遊》將針對中國國內旅遊,系統闡述旅遊前沿發展趨勢,旨在為旅遊業內人士「答疑解惑」。
  • 溫商參與發起碳匯綠色傳播計劃 傳播綠色低碳理念
    溫商參與發起碳匯綠色傳播計劃 傳播綠色低碳理念 2012年04月23日 15:41:09   浙江在線04月23日訊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由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發起主辦的「保護地球——綠色行動」公益盛典在北京召開,盛典上,由溫商白瓊璟作為發起人之一的
  • 加拿大研究再次證明:氣溫和緯度或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
    《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CMAJ)發表的一項針對多個國家的研究顯示,氣溫和緯度似乎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但學校停課和其它公共衛生措施正在產生積極影響。中國、義大利、伊朗和韓國被排除在外,因為在中國,感染病例數量正在減少,而在其他國家的病例中,感染人數正在全面爆發。為了估計疫情的增長,研究人員將2020年3月27日的病例數與2020年3月20日的病例數進行了比較,並確定了3月7日至13日暴露期間緯度、溫度、溼度、學校停課、群眾集會限制和社交距離的影響。
  • 展望2015:綜合風險防範、綠色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
    第三次世界減災大會召開在即、《聯合國千年宣言》迎來「期末考試」、國際氣候變化談判有望取得新突破……2015年,對於國際減災事業而言,將是極為重要的一年,而我國氣象事業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防範、綠色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 習近平關於綠色發展有哪些新理念新思想
    從政治高度深刻認識綠色發展理念重大意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色發展新理念新思想綠色發展是「很大的政治」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汙染又會是一種什麼情況
  • 新研究:這些地區未來或有嚴重傳播風險
    此次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最早暴發於中國的湖北,隨後通過全球旅行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主要沿狹窄的東西向地帶展開,疫情的中心大致在北緯30°-50°區域;從韓國,日本,到伊朗和義大利北部。在伊朗意外暴發後,研究團隊最早在2月下旬製作了這張地圖。此後,出現社區傳播的新地區包括美國西北部和法國。
  •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與書學傳承傳播平臺青年創作、理論研究擬聘...
    ,設立中國畫學研究中心、中國書學研究中心,面向全國招賢納士。關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與書學傳承傳播平臺 青年創作、理論研究擬聘人員名單公示 按照《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書畫傳承與傳播創新平臺建設方案》及《青年創作員和青年研究員的遴選辦法》規定,現將擬聘人員名單予以公示。
  • 破解發展難題!總書記提出這五大新發展理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我國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臨近年底,嫦娥五號採集月壤、「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深潛、量子計算機「九章」研製成功,中國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
  • 從「神奇天路」看中國發展新理念
    國慶期間,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將這條「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鐵路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讓我們透過這條「神奇天路」驚嘆中國鐵路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感受到美麗中國的發展新理念。「神奇天路」見證著「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創新理念。建設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高原線路裡程最長、環境最為惡劣的鐵路。
  • ——佛光山人間佛教海外傳播研究
    董平教授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來定位「人間佛教」:1、「人間佛教」是佛教「中國化」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階段;2、「人間佛教」是中國化佛教展開其自身歷史的一種新形態;3、「人間佛教」是以「方便法」而開顯佛陀之本懷的新實踐。以上觀點注重從中國佛教的歷史大進程中定位和理解人間佛教,對於我們形成共識,很有啟發。我們可以再開闊一下思路,從世界宗教文明的演進、格局等角度來認識人間佛教。
  • 智庫研究:未來十年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趨勢與機遇
    未來十年,將是&34;快速發展的周期,在這個周期內會有哪些投資機遇?對文化旅遊企業而言將會帶來哪些發展機會呢?本文和各位企業家、投資機構一起來分析一下。這些政策措施樹立起了正向預期,加大了支持力度,增強了發展信心。高政介紹,下一步,將在4個方面進一步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一是落實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來幫扶企業努力降低疫情影響,增強數字文旅企業的發展信心與後勁。二是把握產業發展新趨勢、新需求,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術的發展機遇,大力培育新業態。
  • 「中國天氣」攜手快克,聯合研究守護百姓健康
    2019年,「中國天氣」品牌旗下的「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誕生,它旨在聯合有關部委、文化機構及相關行業優秀企業等單位,共同推動氣象事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賦予「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實現「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面向公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創新性傳承與發展。
  • 中國「拉丁美洲研究」發展趨勢
    內容摘要:運用文獻計量學和對比分析方法,對CNKI1979—2019年間收錄的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論文、博碩士學位論文及圖書進行定量分析,可以得出40年來中國「拉美研究」的各項評價指標和數據,從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研究機構和學者、高影響力文獻、傳播載體和地區分布等角度,集中展示了該領域的研究水平和發展態勢
  • 四川:世界地球日,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為廣泛傳播低碳綠色和氣候韌性發展理念,分享低碳發展優良實踐,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評選產生了2019年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一、機構改革後首次領導小組會議召開5月31日,召開四川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工作,審議通過《四川省2019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安排》和《四川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