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2005年,一首《天路》將青藏鐵路帶入大眾視野。國慶期間,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將這條「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鐵路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讓我們透過這條「神奇天路」驚嘆中國鐵路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感受到美麗中國的發展新理念。
「神奇天路」見證著「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創新理念。建設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高原線路裡程最長、環境最為惡劣的鐵路。在上世紀條件艱苦、設備簡陋的情況下,鐵路建設者們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在「世界屋脊」的「生命禁區」,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成功攻克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難題,終於才「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終於才讓「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終於才讓人們「坐著火車去拉薩」。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隨著高鐵線「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從紙質車票到自助購票再到電子客票,從「小推車」到網上自助訂餐,從排隊進站到快速刷臉進站,從綠皮「慢火車」到智能高鐵……中國鐵路在一次次創新變革中不斷自我超越,勇爭一流,在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中也為經濟高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增添了新動能。
「神奇天路」見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理念。由於在生態環境敏感而脆弱的青藏高原修建鐵路,因此,青藏鐵路從設計、施工建設到運營維護,始終秉持「環保先行」理念,在鐵路全線建立33個野生動物專用通道,在高寒地帶建成世界上首個人造溼地,為確保地面和列車零汙染、零排放,列車上還設有壓縮式垃圾收集和汙水收集系統……這些獨具特色的設計和建設,是鐵路部門充分踐行綠色生態理念的有力見證。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加注重高質量的美好生活,更加嚮往人與自然的和諧。鐵路部門的舉措,更好地守護了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助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目標早日實現。
「神奇天路」見證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的共享理念。自2006年全線開通運營以來,青藏鐵路線累計運送旅客2.53億人次,運送貨物6.44億噸,極大地促進了西藏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民族團結。近些年,青稞啤酒、高原礦泉水、犛牛奶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一大批獨具特色的高原產品藉助青藏鐵路線源源不斷向外輸出,一些更為廣泛先進的信息也流入藏區,有力促進了西藏地區的發展和藏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由於可以「坐著火車去拉薩」,形成了新的高原黃金旅遊帶,大批的遊客也不斷激發著西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助力西藏在實現小康路上齊頭並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當前,隨著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舉行,一系列新的建藏援藏規劃項目必將快速推進,青藏鐵路的作用將顯得更加重要。「神奇天路」延伸的不僅是藏家兒女的期盼,也更加有助於「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新目標的實現。
透過這條美不勝收的「神奇天路」,我們不僅感受到中國鐵路從追趕者、並跑者到領跑者的自強之路,看到了大美中國、和諧中國,更看到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發展。(董利鋒)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