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櫃該不該收超時費?聽聽大家怎麼說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5月12日,一名快遞員在北京市豐臺區一處豐巢快遞櫃前存放快件。本報記者 趙 晶攝

5月13日,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城北街道暨陽社區伴山御景小區,一名居民正在快遞櫃前取件。簡文兵攝(中經視覺)

編者按 前不久,豐巢宣布上線會員服務,並宣布了新的服務標準,免費為取件人保管包裹12小時,超時後取件要收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上海、杭州等地一些小區抵制收費宣布暫停使用快遞櫃一事,更是將收費話題推向風口浪尖。

目前,國內智能快遞櫃服務市場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離完善的網絡化布局、充分的數位化服務還有差距。快遞櫃能不能收費、如何收費,到底誰說了算?對此,一些讀者來信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超時收費不能單方說了算

作為解決快遞「最後100米」難題的有效辦法,智能快遞櫃應運而生。從市場經濟角度出發,快遞櫃結束免費模式是經濟規律使然。關鍵是收費這種決定,不能只是快遞櫃企業「一家之言」「單邊考量」,而應堅持用戶至上、協商為主,否則就容易給人以「店大欺客」「強買強賣」的印象。筆者認為,企業出臺新的舉措,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多方協商。智能快遞櫃收費問題並不是單純的企業行為,而是涉及多方利益主體的行為。因此,要充分考慮多方利益,可以建立由智能快遞櫃企業、用戶代表、業主委員會、快遞公司、快遞員、消費者協會、監管部門等多方參與的共同協商機制,讓各方充分博弈,表明觀點,透明操作,對是否收費及收費標準加以公開,並接受社會監督。

二是因地制宜。建議根據每個城市大部分市民的工作時間、生活習慣等實際情況決定收費標準,延長免費保管時間,避免「一刀切」。比如,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上班族每天早上六七點出門,中午一般不回家,而晚上七八點未必能到家,將免費保管12個小時延長為24個小時顯然更容易受到消費者歡迎,也更符合實際。

三是試點先行。建議智能快遞櫃企業充分調研,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選取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小區或寫字樓試點推進「收費」。尤其是體量大、業主多的小區與大型企事業單位,智能快遞櫃「爆倉」時有發生,給快遞員和用戶帶來了不少煩惱。可以在這些地方先行先試,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及時修正、調整決策,待運行機製成熟後,再逐步推廣。

(作者秦炳武,河北省邢臺市政府辦公室)

用戶有「用腳投票」的權利

快遞屬於市場自由競爭行業,企業擁有定價權,智能快遞櫃是市場競爭的產物,能夠有效解決快遞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問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保護用戶隱私,實現多方共同受益的目標。因此,快遞櫃有收費或調價的權利,企業根據市場競爭、商業模式、盈虧狀況等,制定相應的價格標準體系。同時,用戶則有不用的自由,如果覺得價格過高,或者規則太苛刻,完全可以「用腳投票」。

因此,快遞櫃收費問題,與其它行業的調價策略並無本質區別,均是基於企業和市場的多重考量,為滿足商業利益最大化原則做出的合理、合法行為。快遞櫃之前採取免費服務,與其它平臺經濟一樣,都是依靠「燒錢」擴張市場,用免費模式培育市場,在用戶消費習慣養成、市場規模足夠大之後,自然就要進入流量收割階段了。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持久盈利,如果一項業務不賺錢,又不能帶來綜合效益的話,生意很難做下去,遲早都會砍掉。目前,快遞櫃處於虧損狀態,企業一直投錢不見回報,財務壓力太大,必須找到盈利模式,收費、漲價都是必然的。如果企業因用戶反對而放棄收費模式,那麼最終就會減少投入,甚至放棄快遞櫃業務,造成整體效率下滑,導致各方利益均受損。

更重要的是,用戶本身擁有自由選擇權,目前電商平臺大都有快遞配送模式,用戶可以在購物時選擇送貨上門,還是放在快遞櫃、菜鳥驛站等處。而且,對於不提前通知用戶即放入快遞櫃的行為,用戶也有拒收權,這也是一種倒逼快遞企業改善服務質量的方式。

(作者江德斌,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

換位思考才能實現「雙贏」

智能快遞櫃運營方是為用戶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不是公益性事業單位,更不是慈善機構。近些年,在小區、寫字樓附近遍地開花的智能快遞櫃,大多是民營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投資設置的。

這就決定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追逐經濟利益無可非議,設置智能快遞櫃,是為用戶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讓用戶更加便捷地收取快遞。但智能快遞櫃絕不是免費使用的保險柜,這一點用戶應搞清楚,更應該理解。

同時,智能快遞櫃運營方也要為用戶考慮周全,一些快遞公司發出快遞後,不是用手機與用戶直接溝通,而是習慣通過發簡訊的形式通知用戶。用戶如果及時看到簡訊提示後一般都會在第一時間去取快遞,倘若用戶工作忙無暇顧及手機信息,或者說看到手機信息,但出差在外,不能及時取快遞,遇到這種情況,智能快遞櫃運營方單方面超時收費,就有點不合理。

作為企業來講,設置智能快遞櫃,目的是為快遞用戶提供便捷服務,讓用戶免費使用,不是讓用戶無限期免費佔用,對一些超時無故佔用快遞櫃資源的用戶,收取一定的費用,也是無奈之舉,收費的初衷無非也是督促用戶及時取快遞,不要超時佔用快遞櫃資源。同時,作為用戶也應該理解,超時佔用快遞櫃資源,會妨礙快遞的周轉,降低快遞櫃的使用效率,影響公司的利益,快遞公司收取一定的費用作為補償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快遞櫃是運營企業自己投資購買的資產,只有換位思考才能實現「雙贏」。

(作者石志新,山東省威海市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支隊)

明確公共設施屬性

筆者居住的小區,目前沒有快遞櫃的服務,但是小區門口的超市代替了快遞臨時接收的功能,並且明確告知業主,代存的費用是一元一件。據了解,一些無法自拿快遞的業主,在接到快遞員電話後,都會告知存放代收點,下班後再去拿。很明顯,代收點不是公共設施,在明確告知支付標準後,業主支付少量的費用合情合理,對業主、代收點、快遞員來說都是方便之舉。

同樣的道理,對於快遞櫃經營企業來說,作為市場化的企業,改變運營模式,收取一定的費用提升使用效率,也可以理解。但前提是,作為佔有業主公共空間而存放的快遞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小區公共設施的屬性,不能完全等同於市場化的私人空間。快遞櫃進駐業主公共空間的時候,如果沒有支付相應的費用,那麼就應該保障業主免費使用的公共屬性。說白了,是業主通過讓渡公共空間來換取快件寄放服務,這本身應該是「對等」的,業主在此基礎上還要支付費用,顯然還需要進一步協商,以達成一致。

解決好用「公共空間」換取「免費服務」這一矛盾,關鍵在於小區管理部門積極作為。今年4月,商務部、國家郵政局發布《關於深入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工作的通知》要求,要明確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將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納入公共服務設施相關規劃,這或許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快遞櫃如果能像以前的居民樓裡的信箱那樣,作為公共服務設施存在,明確其公共屬性,有關快遞櫃收費的爭議可能就不會再有了。

(作者李育蒙,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輿情數據研究院)

相關焦點

  • 三問「快遞櫃收費」:該不該收?怎麼收?向誰收?
    「超過12小時,每12小時收取5毛錢,3元封頂」,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科技」)4月末正式宣布快遞櫃「超時收費」辦法,引發公眾熱烈討論,杭州一小區最近更以侵害業主權益宣布「暫停啟用」豐巢快遞櫃;不少消費者質疑豐巢以「12小時」為時限並不合理,並帶有一定強制性。那麼,快遞櫃該收費嗎?怎麼收?
  • 快遞櫃超時收費,該不該付?遂寧郵政部門回應……
    作為服務業創新的亮點,近兩年,智能快遞櫃在小區、寫字樓遍地開花,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解決了快遞「最後一公裡」問題。但是如今的快遞櫃,卻從免費悄然變成了收取超時費,陷入了「該不該收費」的爭議。據了解,該公司針對不同小區,收費標準不同。對於老小區,有存放12小時收費1元、存放18小時收費1元、存放24小時收費1元等標準;對於新小區,有存放48小時收費1元或免費等標準。之所以產生費用,是希望消費者儘快將包裹取走,方便其他人使用。然而,超時費用的收取還是引發了不小爭議。
  • 豐巢快遞櫃爭議:網民主要吐槽這三點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既然大家都清楚了豐巢直接的受益方,那麼對於豐巢快遞櫃收費,就反映出了當前收發快遞過程中存在的多個問題。這導致了大部分網民的態度趨於消極,紛紛吐槽「不合理」。現在的問題,一是收消費者超時費,兩邊收費,吃相難看,其次是快遞員未經用戶同意,直接放豐巢,還讓消費者付超時費,不妥。」
  • 快遞櫃超時取件需收費!海口市民:更願意放代收點
    (記者 林道亨 文/圖)【市民反映】超時領包裹被收取「超時費」在剛剛過去的「雙12」中,不少市民買了個痛快,收包裹本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如果超時領取包裹,被快遞櫃提示收取「超時費」,不少市民表示這讓他們不理解。
  • 如果要收費,豐巢快遞櫃該如何收
    聶日明/文近日,豐巢快遞櫃變更使用條款,對存放超過12小時的快遞收取超時費,引發公眾討論。此前豐巢也曾因為誤導用戶繳費取件、模糊讚賞為收費被批評,這次公開的收費,相當多的消費者自是不滿,一些社區因豐巢收費開始停用豐巢快遞櫃。我們先來討論豐巢收費是否合規。
  • 超區費、超時費 你的快遞被多收錢了嗎?
    近日,山東藝術學院長清校區的學生小何向本報熱線反映,現在校內的快遞點又開始收取快遞超區費,有的代理點打起了擦邊球,將超區費換成了超時費,錯過代理點規定的時間還要再交錢。  超區費變成超時費  「自從你們報導後,拿快遞有半個多月不收費了,這段時間光是收快遞就省下不少錢。」
  • 擅自把快件放快遞櫃可拒收 快遞新規您滿意嗎?
    (民生視線)5月1日起,《快遞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達400.6億件,堪稱「快遞大國」。作為我國第一部針對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該《條例》不僅與千家萬戶密切相關,也事關物流業健康發展。快遞員擅自將快件放入快遞櫃、拒絕送貨上門該不該罰?隨著收遞實名制正式實施,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誰來保障?
  • 豐巢快遞櫃收費遭質疑,教你如何免費暫存快遞
    近日,普通會員12小時內免費保管包裹,超時後每12小時收0.5元,封頂3元的收費規則,豐巢快遞櫃的收費遭到大批網友的質疑,而在杭州東新園小區的業委會和物業用實際行動來拒絕豐巢快遞櫃,在小區貼出通知因豐巢快遞櫃向業主收取超時保管費,損害了業主的利益因此暫時停用小區的豐巢快遞櫃。
  • 豐巢超時費爭議:有人認為合理,也有消費者陷入該誰付費糾紛
    5月7日,因為快遞未經允許被放入豐巢快遞櫃導致超時收費,廣州白雲區的劉敏和快遞公司、小區物業陷入了「扯皮」之中,「小區不讓快遞員上樓,快遞員未經允許放豐巢櫃,都不願意承擔責任,最後費用卻要消費者來付?」
  • 豐巢向用戶收取超時費引發各方熱議:五角錢難倒快遞櫃
    然而,就像業內人士所說,快遞不送貨上門直接丟到快遞櫃內,儘管消費者對此也有不滿,但往往會被動接受,而豐巢賺著快遞員的錢又想從消費者身上再獲利,此舉觸碰到消費者最後的底線,快遞不送貨上門的老問題也被推向了風口浪尖,可以說,因為5角錢,打破了消費者、快遞公司和快遞櫃原本脆弱的平衡。這筆錢消費者該不該給?快遞小哥是否願意使用?小區物業有的歡迎、有的反感到底為何?
  • 快遞櫃不能「霸王收費」了 國家郵政局新規:包裹放快遞櫃需收件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快遞寄到,不電話通知本人,而是直接放進了快遞櫃,隔天再去取,發現超過24小時要收取1塊錢的「超時費」,近日,鄭州市民郭女士向記者反映了「剁手黨」的煩心事。不過,這樣的事現在有規可循了。
  • 10月1日起,包裹放快遞櫃需收件人同意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張雅婷 薛欣妤 「24小時內憑提取碼到快遞櫃取件,超期收費1天/元。」7月21日,長沙市民周小姐收到快遞櫃發送的包裹取件簡訊,忘記及時取出,就得掏「超時費」,「現在買東西都要看看是否免郵,結果快遞櫃收費了?」
  • 快遞櫃超時開始收費,已有用戶在訂單這樣留言
    「早九點,直接放快遞櫃,8小時工作制,好不容易放個假,我還得被一個快遞牽制著??!我們小區門口又不是不能放,這五毛錢,我確實不開心出。 」   4月30日晚,有用戶曬出截圖,自己收到了取件即將超時要被收費的提醒。
  • 今天起,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網友:至少應該免費24小時
    法定節假日不計費。豐巢方面表示,以上服務收費標準都會在完全徵得用戶同意之後開展,未經用戶同意不會強制收取保管費用。但是多次使用快遞櫃超時領取、仍不同意保管費服務協議的用戶,豐巢將不再允許其快件投遞入櫃。這並非豐巢首次嘗試收費。去年10月,豐巢就推出過取件1元打賞功能。
  • 高速公路竟收超時費,網友調侃:要是堵車了,是不是該賠我路費?
    開車非常的疲勞,在服務區賓館睡了一大覺,結果下高速的時候被莫名其妙的收取了380塊錢的高速超時費。收費站工作人員給出的罰款理由是,即使是以60每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跑,五個小時也跑完了,結果我的朋友用了11個小時,屬於嚴重超時。那麼,為什麼會有高速「超時費」?
  • 繼豐巢之後,摩西管家也要收「超時費」了?
    近日,家住水木清華北苑的吳女士向晚報反映,小區裡的摩西管家快遞代收點貼出了一張通知:「快遞存放超過24小時收取1元費用,3天不取自動退回。」對此,吳女士有些疑惑,平時快遞點都是免費存放快遞,額外收取1元費用,並且3天不取自動退回快遞,這樣的行為合理嗎?有沒有侵犯消費者權益?
  • 小區停用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規則不能單方拍板
    日前,杭州東新園小區業主委員會發布文件稱,鑑於在未經協商情況下,豐巢將從2020年5月6日開始向快遞櫃使用人收取超時保管費,業委會認為此舉損害了小區業主的利益,有違當初豐巢進駐小區談判時介紹的情況,在豐巢快遞櫃給出解決方案之前,業委會決定自快遞櫃正式收取超時保管費之日起暫停啟用。據悉,5月7日下午豐巢當地的工作人員將去現場進行協商。
  • 人民日報:快遞櫃不是「甩手櫃」,消費者不該交「二茬錢」
    人民日報:快遞櫃不是「甩手櫃」,消費者不該交「二茬錢」 快遞櫃不該變「甩手櫃」,更不能變成錢櫃。無論產品和服務如何創新,都必須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為前提。
  • 上海一小區"硬核"懟豐巢 快遞櫃收費為何惹眾怒?
    今天(5月10日),上海中環花苑小區發布致豐巢公司的公開信,「硬核」指出豐巢快遞櫃收費的不合理之處。文章觀點明確、邏輯清晰,獲得了10萬+的閱讀。從另一方面,為什麼看起來「不貴」的快遞超時費,會引起如此巨大的爭議呢?
  • 今天起,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網友:至少應該24小時以後再收費
    這是一種傷害祝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只收5毛錢,但感覺這是對常年加班「社畜」的另一種傷害。「早上八九點投件,晚上隨隨便便加個班回家就超過12小時了。現實是,有次我半夜12點回家,小區裡還有2個人在拿快遞,我還排了個隊,等了一下下。」 祝女士覺得,12小時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