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塞保兩國是世仇,為何保加利亞比塞爾維亞命運要慘?

2020-12-11 泥腿看客

巴爾幹半島:塞保兩國是世仇,為何保加利亞比塞爾維亞命運要慘?

巴爾幹半島被稱為世界的「火藥桶」,雖然這幾年挺安靜,但近現代以來很多戰爭都在此地發生,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巴爾幹半島後來出現南斯拉夫聯邦後,表面上實現了統一,但民族矛盾與歷史問題,使這個半島一直充滿著火藥味。

南斯拉夫解體後,分裂出很多小國,最慘的當屬塞爾維亞,這個國家是南斯拉夫的主體國家,也曾是近代以來一個強悍小國,但如今塞爾維亞被分割在陸地,成了一個徹底的內陸國。但還有一個與塞爾維亞同病相憐的小國,比塞爾維亞還要慘。此國就是保加利亞,因為保加利亞曾是一個巴爾幹一個相對較大的國家,如今成為小國,只比塞爾維亞強一點,有一個黑海出口,但地中海出口徹底失去。

保加利亞之所以造成現在這種情況與歷史上戰爭有關,歷史上保加利亞3次戰爭兩次站錯隊,失去領土無法收回。

第一次:只佔便宜被恨丟領土

保加利亞本來在巴爾幹可以有一番作為,但該國卻總在戰爭中犯下錯誤。而第一次失去領土,主要因為意土戰爭。

意土戰爭時,1920年,俄國和奧匈帝國一起鼓動巴爾幹幾個國家一起籤訂反奧斯曼的同盟條約,當時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籤了條約,此後保加利亞又拉著希臘和黑山也加反奧同盟。

本來意土戰爭,巴爾幹半島國家不參與也沒事,但巴爾幹半島各國對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很反感,想再次想在這個衰弱的帝國撈點油水。而保加利亞與塞爾維加入就行了,不用再拉來這麼多國家參與。

俗話說人多好打架,奧斯曼帝國哪能打過這麼多國家聯盟,打不過就不打,奧斯曼就與這些國家和談。這就是歷史上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保加利亞作戰爭的領頭人,在戰果平分上,保加利亞有些貪心,他們把馬其頓全部佔領,這就引起了一起同盟的塞爾維亞的痛恨。本來聯合打仗,平分戰果,憑什麼你保加利亞就搶好地方呢。

塞爾維亞雖然國小,但該國很強悍,軍事力量以及對外拓展都很猛,號稱「巴爾幹之虎」。對於保加利亞佔著馬其頓,塞爾維亞沒忘。不到一年,塞爾維亞就聯合巴爾幹半島的希臘、羅馬尼亞,再次發動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共同進攻保加利亞,此時奧斯曼帝國也趁機向保加利亞進攻,想奪回被保加利亞佔領的領土。

面對三國入侵,保加利亞肯定打不過,最後只能籤和約。於是保加利亞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獲得領土「吐」了出來,而且83%的領土被塞羅兩國瓜分,當初佔領奧斯曼帝國的東色雷斯又重新歸奧斯曼帝國。

最讓保加利亞來氣的是,西色雷斯也劃給希臘,南多布羅加成為羅馬尼亞領土。從此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成世仇。

第二次:站錯隊失去南出海口

保加利亞對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結局一直耿耿於懷,時刻想收回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保加利亞認為機會來了。因為當時德國很猛,而在戰爭初期不斷取得勝利。保加利亞認為靠向德國,就能借德國打擊塞爾維亞等國,趁機把自己失去的領土收回來。

於是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向塞爾維亞進攻。但保加利亞站錯隊,德奧兩國同盟國集團最後大敗,保加利亞作為戰敗國,不得不籤訂《訥依條約》,此條約逼迫保加利亞承認第二次巴爾幹半島失去領土歸別國。甚至馬其頓地區剩下那部分也歸塞爾維亞,這就是現在北馬其頓共和國。

此戰保加利亞不僅再次割讓領土,而且還受辱,因為根據戰勝國規定,保加利亞籤訂的條約規定保加利亞軍事要受到限制,廢除義務兵役制,只保留兩萬陸軍,不能擁有海軍和空軍。保加利亞丟失領土,軍事還受限,還要賠償22億法朗的戰爭賠款,就連保加利亞僅剩的色雷斯地中海出口也被希臘割走。此時保加利亞只剩下沒有意義的黑海出口。保加利亞受到重創,對希臘、塞爾維亞等國恨的要死,但戰敗國只能受辱割地。

第三次:再次站錯隊永失領土

不得不佩服保加利亞的執著,當然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會這樣做。保加利亞又開始等待機會,再次想奪回領土。

保加利亞終於等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次戰爭,保加利亞沒有提前「站隊」,他們吸取一戰的教訓,先觀望戰爭初期動向,不過保加利亞還是傾向於支持德國,但沒有著急加入軸心國。

但二戰中,有一件事讓保加利亞看到希望,因為匈牙利與德國交好,在德國的主持下,羅馬尼亞被迫把匈牙利亞特蘭瓦尼亞歸還匈牙利。此時保加利亞也請求德國,讓羅馬尼亞歸還土地,於是德國又讓羅馬尼亞把南多布羅加地區歸還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很高興,但他們卻不知道,希特勒有個戰略,德國想借道保加利亞進攻希臘,因此才幫保加利亞要回部分領土。保加利亞感謝同時,就允許德軍通過本國,進攻希臘。此舉被視為結盟德國。

雖然保加利亞還未加入軸心國,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保加利亞才向美英宣戰,不過保加利亞沒向蘇聯宣戰。

二戰中,保加利亞與仇敵塞爾維亞和希臘沒少打,收回了馬其頓和西色雷斯,重新奪回地中海的出口。

但1944年9月8日,蘇聯向保加利亞宣戰,準備進攻保加利亞。就在這一天,保加利亞工人黨突然發動政變,把保加利亞國王推翻,建立了一個新政府,並與蘇聯站在一起,向希臘境內德軍發起進攻。

二戰結束後,本來保加利亞是戰敗國,但由於與蘇聯站在一起,在蘇聯的支持下,保加利亞才總算保住了1941年獲得領土,但西色雷斯再次歸希臘,馬其頓也失去了,只是得到了羅馬尼亞的那點領土。

隨著二戰《雅爾達協定》籤署,保加利亞的領土已定型,他們之前的被迫割讓的領土也收不回來了。

從保加利亞的結局看,有人認為保加利亞是一個悲催國家,其實保加利亞當初就不該先發動戰爭,而且平分戰果時太私心,這些都為他們失去領土埋下隱患。這也說明一個道理,世上沒有光佔便宜不吃虧的事,如果光佔便宜,將來會吃大虧。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力挺塞爾維亞,兩國關係為何如此密切?
    南斯拉夫解體以後,分裂成6個國家,這些國家紛紛選擇投入北約的懷抱,而作為南斯拉夫主要繼承者的塞爾維亞不但沒有投入北約的懷抱,而且還與俄羅斯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兩國在彼此關切的問題上相互支持。今年1月份普京訪問塞爾維亞時10萬塞國民眾在多瑙河畔歡迎普京的到來,俄羅斯媒體更是以「永遠是兄弟」為題進行了相關報導。塞爾維亞為何與俄羅斯關係這麼鐵呢?
  • 歐洲之癌的巴爾幹半島(上)——南斯拉夫的形成
    本文就用最簡練的語言講述南斯拉夫的故事,一網打盡巴爾幹半島的那些前南國家。  嚴格意義上說巴爾幹半島的國家包括:南斯拉夫、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和羅馬尼亞、土耳其的一部分。而南斯拉夫最終解體為下列國家: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2008年科索沃獨立,但未被塞爾維亞認可。這些就是所謂的前南國家。
  • 北馬其頓:為加入歐盟連國名都改了,為何又遭保加利亞強烈反對?
    ▲馬其頓王國(紅線內)的地形,其北部是山地,沿海地區是平原公元837年,保加利亞人徵服了馬其頓北部,建立起自己的帝國,首都奧赫裡德就在如今的北馬其頓共和國境內。此時,馬其頓南部,也就是古馬其頓王國所在的疆域,與希臘都屬於拜佔庭帝國。公元9世紀,塞爾維亞人在巴爾幹半島的西部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緊鄰著馬其頓行省。
  •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強悍民族,米洛舍維奇死後為何更團結?
    歷史 古代斯拉夫人進入巴爾幹半島後,在這裡建立很多斯拉夫國家,其中塞爾維亞就是其中一個。在古代,塞爾維亞是一個很強悍民族,當時可以說是靠打出來的民族。奧斯曼帝國強大後,塞爾維亞被迫受其統治。不過此後塞爾維亞人發生了變化,有部分人轉信了伊斯蘭教,但大部分塞爾維亞人依舊信奉東正教。
  • 巴爾幹半島的眼淚,塞爾維亞的體育與中國
    巴爾幹半島的眼淚,塞爾維亞的體育與中國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因紅著雙眼請求中國援助而走紅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將國人的視線聚焦在了這個巴爾幹半島中部的歐洲小國身上。今天的「塞鐵」和中國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塞爾維亞自由行,探索巴爾幹半島遊記
    導語:塞爾維亞自由行,探索巴爾幹半島遊記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我試圖說服你為什麼巴爾幹需要在你的旅行雷達上,我可以製作一個從必吃食品,到必須吃的十大清單,將整個國家概括為單一段落。但是我寧願做的是通過照片分享一些故事,以突出我在巴爾幹地區的經歷,激發你的下一次冒險,希望這些個人片段向您展示為什麼我絕對崇拜巴爾幹,他們會說服您探索這個地區,並發掘出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 硝煙之外的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東南歐的一個覆蓋47萬平方千米的地理區域,具有地緣政治和歷史的多種含義。此名來源於巴爾幹山脈,該山脈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邊境延伸到黑海沿岸,貫通整個保加利亞。
  • 保加利亞是怎樣失去地中海出海口的?
    公元395年,羅馬皇帝將帝國一分為二,巴爾幹半島全境成為了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的地盤。▲羅馬帝國395年分離,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庭帝國公元6世紀,由於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斯拉夫人以及原本居住在中亞的部分保加爾人部落陸續遷徙到巴爾幹半島地區。當時半島的主要民族是希臘人和羅馬人,其他民族的遷徙引起了東羅馬帝國的警覺。
  • 馬其頓,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
    北馬其頓共和國,簡稱北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而古代馬其頓地區包括北馬其頓和希臘北部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東馬其頓-色雷斯三個大區。北馬其頓共和國,簡稱北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
  • 「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是如何形成的?
    巴爾幹半島東海岸——保加利亞,黑海巴爾幹半島東海岸——保加利亞,黑海到了在中世紀,斯拉夫人建立的保加利亞帝國和塞爾維亞帝國互相徵伐,戰爭頻仍。從熱戰,到冷戰——火藥桶名副其實1829年,希臘獨立;1878年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黑山、羅馬尼亞獨立;1912年,阿爾巴尼亞獨立;1918年,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獨立。1912到1913年,四個東正教民族國家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黑山王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對抗日薄西山的奧斯曼帝國,史稱「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 巴爾幹半島之塞爾維亞印象篇
    >說來話長,這個面積只有88361平方公裡的小國家(相當於廣東省的一半),位於巴爾幹半島核心地區,連接著西歐、中歐、東歐,以及近東和中東之間的天然橋梁和交叉路口~因此,它有「巴爾幹之匙」的稱號!貝爾格勒,地處巴爾幹半島核心位置,坐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匯處!
  • 巴爾幹之殤:走向1914的地區問題
    這一協定既是對巴黎和約的一次大調整,也是俄奧試 圖解決東方問題的嘗試,但是兩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重新改繪巴爾幹半島地圖。 俄國的介入 巴爾幹的戰爭與歐洲大國之間的外交相互纏繞,使這次巴爾幹半島的起義變成了歐洲的 『事件」。
  • 巴爾幹半島旅行見聞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於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幹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藥庫之稱。不過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巴爾幹半島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塞拉耶佛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 黑山帶走海岸線,塞爾維亞都承認其獨立,為何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曾經的「巴爾幹之虎」南斯拉夫,也沒能逃脫分裂的命運。昔日的加盟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奇頓紛紛獨立,前南斯拉夫主體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2006年,有著出海口的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經過公投,以微弱的優勢也宣布獨立。此舉意味著,塞爾維亞將徹底失去出海口,可謂影響巨大。
  •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最大半島嗎,巴爾幹半島為何戰爭多?
    世界上有很多半島,面積較大的有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小亞細亞半島、中南半島、堪察加半島,北美洲的拉布拉多半島,歐洲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巴爾幹半島。有些半島為一國獨有或為大部為一國所有,比如俄羅斯獨自擁有堪察加半島,加拿大獨自擁有拉布拉多半島等。
  • 中塞免籤助力旅遊——中國遊客心中的「巴爾幹伊甸園」
    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開啟了兩國合作發展的新篇章。各領域的雙邊合作和政策支持,讓中塞互利合作邁上了新臺階。2017年1月15日正式生效的中塞兩國免籤協議,為塞爾維亞復甦的旅遊經濟注入了新活力,也讓中國遊客有機會深入了解這個巴爾幹傳奇國度。
  • 一直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這塊地的病根究竟在哪兒?
    縱觀全球,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乃至近似半島的南亞次大陸等地,雖然歷史上也有過許多爭端,但最終都歸於相對穩定的狀態。而巴爾幹半島則不然,塞爾維亞、希臘、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等等小國將本就並不廣闊的半島撕扯得四分五裂,並圍繞著許多「彈丸之地」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爭端。
  • 保加利亞是如何失去愛琴海出海口的?
    然而黑海怎麼說也只能算是一個陸間海,保加利亞的船隻即使下海,也要穿過土耳其海峽才能進入地中海。這種建立在「土保」關係上的通行權很大程度上妨礙著保加利亞的出口貿易和對外交流。如果我們順著保加利亞的地圖向南看,會發現隔著一段狹窄的希臘國土就是愛琴海,而這片土地恰恰是保加利亞永遠的痛。
  • 火藥桶巴爾幹半島:巴爾幹半島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列強都想得到它
    巴爾幹半島是位於歐洲亞得裡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在歷史上之所以鼎鼎大名主要在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巴爾幹半島在沙俄、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的包圍之下,同時由於與地中海聯結,這使得英國和法國也牽涉其中,列強都想控制巴爾幹半島以獲取利益。
  • 神秘巴爾幹半島,原來這麼奇妙
    巴爾幹半島這一片未被國人完全熟知的境地讓人聽起來可能有些許神秘神秘的巴爾幹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