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半島是世界最大半島嗎,巴爾幹半島為何戰爭多?

2020-12-16 地圖帝

世界上有很多半島,面積較大的有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小亞細亞半島、中南半島、堪察加半島,北美洲的拉布拉多半島,歐洲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巴爾幹半島。有些半島為一國獨有或為大部為一國所有,比如俄羅斯獨自擁有堪察加半島,加拿大獨自擁有拉布拉多半島等。不過還有很多半島為很多國家所共有,今天就講講這個話題。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就是阿拉伯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裡。阿拉伯半島以西是紅海,對岸是非洲東北部;阿拉伯半島以東是號稱世界能源倉庫的波斯灣以及荷姆茲海峽以東的阿曼灣;阿拉伯半島因為沙漠面積較大,所以氣候比較乾旱。

阿拉伯半島國家較多,卻沒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說法。一般來說,佔了阿拉伯半島大部的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位於阿拉伯半島南部的卡達、阿聯、阿曼、葉門肯定算是。阿拉伯半島的北邊,有時也把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科威特也算在內。

阿拉伯半島的戰略非常重要,半島東部就是號稱世界能源倉庫的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稱為阿拉伯灣)。波斯灣有儲量驚人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很多阿拉伯國家就靠這些資源成為富裕國家。比如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原油儲量高達363.5億噸,佔全球儲量的16%。卡達的石油儲量不算特別多,已探明石油儲量28億噸。不過卡達的天然氣儲量高達25萬億立方米,高居世界第三位,卡達的陸地面積不過1.15萬平方公裡。

阿拉伯半島介於非洲、歐洲、亞洲之間,地中海的東出口是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亞丁灣,就位於阿拉伯半島西部。可以說控制了阿拉伯半島,東可就近對伊朗對峙,西可進非洲,南可控制印度洋西部海域。

亞洲另一個國家較多的半島是中南半島,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的面積也非常大,達到200萬平方公裡以上。中南半島地勢可以稱「三高」,既東北部、北部、東高,剩下的地區多為平原,著名的湄公河在中南半島南北縱穿,最終匯入大海。中南半島有五個國家,西北有緬甸,東北有中南半島唯一的內陸國寮國以及狹長的越南,正南是泰國,東南沿海是柬埔寨。

需要說明的是,在中南半島的南部有一個非常狹長的陸地,稱為克拉地峽,克拉地峽以南還有一個半島,就是馬來半島。中南半島的面積一般是不包括馬來半島的。不過如果論戰略地位的話,中南半島的重要性可能要略低於馬來半島,畢竟馬來半島西南是國際上最為重要的黃金水道之一的馬六甲海峽。

不過要說國家最多的半島,應該就是巴爾幹半島了。巴爾幹半島是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位於亞平寧半島以東,黑海以西,愛琴海以北。巴爾幹半島地勢較高,只有沿岸有少部分的平原地帶。巴爾幹半島國家,一般來說包括斯洛維尼亞的西南部,克羅埃西亞大部,塞爾維亞大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赫)、黑山、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希臘、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東部沿岸、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巴爾幹半島有個著名的稱號——歐洲的火藥桶。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遇刺的地方,就在巴爾幹半島波赫的塞拉耶佛。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強大的南斯拉夫解體,隨後就爆發了著名的波赫戰爭。表面上看是波赫的兩派聯合對付波赫的塞爾維亞勢力,但世界上很多大國卻參與其中,把局勢搞得錯綜複雜。現在的巴爾幹半島暫時沒有戰事,但形勢也不是很穩定。比如塞爾維亞西南部有個地方叫科索沃,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兩派,一派承認它的國家地位,一派不認為它是個國家,這對巴爾幹半島的穩定起到了嚴重的破壞作用。

巴爾幹半島的東南部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城市——伊斯坦堡,土耳其的最大城市,曾是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的國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不但橫跨作為黑海唯一出海通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還橫跨歐、亞兩個大洲,戰略地位特別重要。比如說俄羅斯的黑海艦隊要通過地中海進入敘利亞執行任務,必須經過黑海海峽(東北有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有達達尼爾海峽,中間有馬爾馬拉海)。所以土耳其就有足夠的牌面在江湖上爭取自己的利益。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大半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世界上最大的三大半島半島的面積大小差異很大,小的半島可能只有幾平方公裡,而大的半島面積超過上百萬平方公裡,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半島,比如歐洲的「火藥桶」巴爾幹半島。今天,我們以半島的面積來衡量,尋找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個半島,這三個半島都位於亞洲,它們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著名的交通要衝,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它氣候極端炎熱,景觀以熱帶沙漠為主;它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大的石油寶庫和油氣資源產地
  • 世界三大半島-中南、印度、阿拉伯半島
    半島的面積有著巨大的差異,大的半島面積可達上百萬平方公裡,而許多半島都只有幾平方公裡。世界上著名的半島非常多,如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再如朝鮮半島,也因為一場韓戰而世界聞名。而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個半島,都來自於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按面積大小排名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 阿拉伯半島統一戰爭
    公元6—7世紀,阿拉伯半島正處在社會激烈動蕩和變革時期,奴隸主與奴隸之間、各氏族部落之間、民族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特別是拜佔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亞等帝國長達幾個世紀的侵略戰爭,給阿拉伯半島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 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
    歐洲南部的三大半島從世界七大洲來看,歐洲的海岸線是最為曲折和破碎的,所以歐洲擁有大量的半島,而位於歐洲以南的非洲,由於海岸線較為平直,所以半島數量就很少,非洲東北部的索馬利亞半島是其主要的半島歐洲總面積約為1016萬平方千米,半島數量眾多,其中主要的半島有四個,分別是位於歐洲北部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該半島呈東北西南走向,總面積約為75萬平方千米,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半島,此外還有位於歐洲南部的三個半島,從西往東分別是「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歐洲南部的三大半島:
  • 硝煙之外的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一詞是19世紀魯米利亞(歐洲土耳其,Rumelia)的代名詞,指奧斯曼帝國在東南歐的幾個省。19世紀末,塞爾維亞使用這個術語鞏固其在南斯拉夫領土上的民族主義思潮。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散後,「巴爾幹」一詞具有消極的政治含義,代指戰爭衝突和領土分裂(巴爾幹化)。
  • 巴爾幹半島旅行見聞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於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幹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藥庫之稱。不過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巴爾幹半島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塞拉耶佛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 「阿拉伯半島」的範圍有多大?以色列是不是屬於阿拉伯半島國家?
    半島是指陸地的一部分深入海洋或者湖泊,另一部分與更大陸地相連的地貌狀態,在形態上半島三面被水包圍。半島是十分常見的地理事物,一般來說海岸線漫長曲折的地區,半島數量就多,而像非洲那樣海岸線平直的地區,半島數量就比較少。
  • 火藥桶巴爾幹半島:巴爾幹半島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列強都想得到它
    大國的利益、教派的爭鬥、民族的矛盾糾纏在一起,這使得巴爾幹半島宛如一個火藥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原因正是英國、沙俄、奧匈帝國對於巴爾幹半島的爭奪。奧匈帝國與巴爾幹半島奧地利帝國自1866年在普奧戰爭被擊敗之後被迫退出德意志邦聯,從此對於德意志地區失去影響力,德意志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因素就此消失。
  •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有沒有可能合併成一個國家?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的西亞地區,東臨波斯灣、南臨阿拉伯海、西臨紅海,北部與亞洲相連,總面積約為322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半島。沙烏地阿拉伯是半島上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225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3300萬人,首都利雅得。葉門是半島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52.8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2750萬人,首都薩那。阿曼是半島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31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483萬人,首都馬斯喀特。
  • 淺談巴爾幹半島的前世今生
    那麼巴爾幹半島與南斯拉夫是什麼關係?籠統地說,巴爾幹半島就是前南斯拉夫。準確一點地說(其實至今都無法對它做出絕對的地理解釋),巴爾幹半島包括11個國家,塞爾維亞,黑山,波赫,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斯洛維尼亞、希臘,土耳其在歐洲的部分。
  • 「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是如何形成的?
    公元前9到8世紀,古希臘文化在巴爾幹半島南部崛起,在前6到5世紀達到高峰——此時的中國,是春秋「百家爭鳴」時期。公元前5世紀,波斯人挑起希波戰爭,希臘人激烈反抗,把波斯人藏在半島之外。公元前4世紀,出自巴爾幹半島東北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的擴張,將希臘文化傳到半島各地,以及中亞、印度等廣大地區。
  • 世界十大半島,誰戰略價值更大?
    1、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中東國家的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科威特、約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國都位於阿拉伯半島上。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最大的半島國家。沙烏地阿拉伯是全球生產石油最多的國家,石油工業的產值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80%以上,被稱為"石油王國"。阿拉伯半島從中東向東南方伸入印度洋。
  • 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為什麼丟掉了?
    ▲1941年義大利地圖,義大利佔領了巴爾幹半島西海岸一、義大利人擴張古羅馬人徵服義大利半島後,很快開始了對外擴張,近在咫尺的巴爾幹半島是其首要目標之一,尤其是隔得亞得裡亞海相望的巴爾幹半島西端7世紀後,斯拉夫人遷居到巴爾幹半島上,形成南斯拉夫民族的先祖。他們中的一支克羅埃西亞人進入到巴爾幹西端,與當地的義大利人混居。不過,克羅埃西亞人的數量不佔優勢,義大利語仍然是此地的主要語言。
  • 一戰的導火線發生在巴爾幹半島,德國為何首先進攻的卻是比利時?
    一戰前的歐洲1、巴爾幹火藥桶的爭奪在近代到來的長時間內,巴爾幹半島一直都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這裡生活的大多數都是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而這也是為何俄羅斯和土耳其大戰兩百多年的根本原因之一。隨著歐洲的迅速工業化,奧斯曼土耳其走向衰落,巴爾幹半島紛紛走向獨立,於是誰將填補巴爾幹半島的權力真空,誰能成為巴爾幹半島的主人,便成了中東歐各大國爭奪的焦點。其實爭奪巴爾幹半島的也就是兩個國家——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
  • 巴爾幹半島四國免籤
    2018年的巴爾幹半島,真的給東歐旅遊爭氣!繼塞爾維亞、波赫對華全面免籤之後,今年四月以來,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也都宣布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籤政策。加上黑山等其他幾個國家也在申請加入歐洲申根國,辦理歐洲申根國多次往返有效的籤證就能前往了。這樣一來,一次逛完巴爾幹半島不再是夢!
  •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半島,面積相差不到100萬,人口卻差了12億
    縱覽全球,世界上70多億的人口在分布上是嚴重不均的。據有關統計,在緯度30度附近生活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赤道和高緯度這樣極端的地區卻受環境的影響基本渺無人煙。這樣的環境也導致了世界各國人口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
  • 巴爾幹半島:塞保兩國是世仇,為何保加利亞比塞爾維亞命運要慘?
    巴爾幹半島:塞保兩國是世仇,為何保加利亞比塞爾維亞命運要慘?巴爾幹半島被稱為世界的「火藥桶」,雖然這幾年挺安靜,但近現代以來很多戰爭都在此地發生,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巴爾幹半島後來出現南斯拉夫聯邦後,表面上實現了統一,但民族矛盾與歷史問題,使這個半島一直充滿著火藥味。
  •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強悍民族,米洛舍維奇死後為何更團結?
    當沙俄崛起後,不斷奪取黑海出口時,塞爾維亞的人獨立意識不斷增加,後來在沙俄的幫助下,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而獨立,並成為巴爾幹半島一個很強悍的國家。 近現代以來巴爾幹半島形成了南斯拉夫國家,二戰後,克羅埃西亞人狄托又重建南斯拉夫。但狄托死後12年,南斯拉夫解體,巴爾幹迎來近10年戰火。後來塞爾維亞與黑山重組建立南聯盟,代表南斯拉夫核心國家。
  • 巴爾幹半島的往事與中國不滅的傷痛
    這更意味著,美國將以年輕的姿態面向世界。當這幾重意義組合到了一起,我們大致可以想到,美國的「三把火」會燒的多熱烈。當選總統柯林頓向世人莊嚴宣告:這是「一個偉大的開端」,它將實現「變革」諾言,重振美國雄風。九十年代,伴隨著蘇聯解體,原先來自蘇聯方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壓力都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