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山西省中部平遙縣。自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以來,平遙以其600年歷史的著名城牆--一種旅遊產品在中國暢銷,因此成為旅遊群體源源不斷的旅遊目的地。
平遙古城是在公元前11世紀-256年隨著城牆逐漸形成的。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古城,與幾百年前一樣,沒有任何現代建築,但只有狹窄的街道,旁邊有老派的中國商店,道路上鋪著原來的石頭。平遙仍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城市布局,符合典型的八廣格局。
平遙不僅以其古老而聞名於世,而且是19世紀中國最早成立的銀行的商業中心,而且曾經是清政府的金融中心。位於貿易路線上北京和西安在古代,平遙發展成為一個商人中心,在那裡,有進取精神的當地人建立了全國最早的銀行。這些機構是中國第一家使用支票的機構,商業高峰出現在19世紀,當時這座城市是清政府無可爭議的金融中心。幾個古老的庭院已經變成了博物館,最著名的是平遙的舊鉗子的房屋和辦公室,也就是銀行。這次訪問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是認識到,這個偏遠的地方對中國的金融歷史非常重要。
平遙古人始建於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周帝宣帝時期),由西周大將易吉普組成。當他們在這個地方設防時,他們建造了這個城鎮。春秋時期,該縣屬於晉國。它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部分。在秦朝,它被稱為平桃縣。漢代更名為中都縣,屬貴族之都。北魏名為平遙縣。明初,為了抵禦外來入侵,修建了城牆。從那時起,城牆被修復和擴建了很多次,同時也建造了城樓和堡壘。1703年,康熙皇帝向西經過平遙時,下令修建四座大閘塔(一座城門之上的一座塔),以使該縣更加壯觀。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指定平遙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於1997年成為世界遺產,包括周邊的鎮國寺和雙林寺。從此,它成為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宗教發展的物質標本。
平遙旅遊的亮點是城市本身,它的建築綜合體,包括古城牆、街巷、商店、民居、廟宇等。它的布局很好地反映了五百年來漢代城市建築風格和城市規劃的發展。但是你現在能看到的大多數建築都可以追溯到明朝(1368-1644年)或清朝(1644-1911年)。
*平遙縣政府辦公室「(衙門)」:平遙自秦朝縣制建立以來,就一直是縣城的所在地,城內有保存完好的衙門或縣政府辦公室,這是一座綜合建築,裡面住著被派去擔任市長、法官和高級官員的縣長的住宅和辦公室。這座衙門由拱門、禮儀門、住宅區、各種辦公室、宮廷、會議室、花園和監獄組成。這座亞門大院始建於元代1346年,但僅留下一座元時期的建築,其餘的建於明代。這個建築群總共有300多個房間。
·日盛昌交換店:成立於1823年的清朝,資金來源於山西省平遙西大鋪村富商李大金和聯合創辦人雷樂泰。它是中國國家銀行業的先驅者,曾在整個十九世紀經營著清朝的經濟命脈。其分支機構分布在全國30多個城市,遠在歐美、東南亞等國家,並在當時以「財富之地」聞名於世。
·孔廟:它位於東南角,建於唐代。它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是現存中最古老的孔廟。
雙林寺:座落在橋頭村的農村,距古城平遙西南約6至7公裡(3.7至4.3英裡)。它是山西省的一座大型佛教寺廟,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雙林寺現有明清兩代繪畫雕塑2000餘件,被譽為「東方畫像館」。
·城牆:古城牆是平遙的「三寶」之一,另外兩座是鎮國寺和雙林寺。與中國其他城牆相比,這座城牆的歷史最長,而且幾乎保持不變。牆高約12米,周長6000米。牆外有一條4米寬、4米深的護城河.牆上有六個巴比康門。南北兩邊各有一扇門。東邊和西邊各有兩個門。
·明清街:這條以明清時期命名的街道,幾百年來一直是平遙的主要商業街。這條繁忙的街道上有數百家商店,其中大多數建於明清時期。這裡有許多一層樓的院落,房間圍繞著一系列的庭院和許多主要的旅遊景點而建。今天,許多傳統的商店沿街排列,出售小吃、食品、特色菜、繪畫、書法、家具和紀念品。這條街還有城市塔,它高18.5米,是城市中最高的建築。
·鎮國寺:這是一座佛教寺廟,距中國山西省哈東村平遙10公裡。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木製建築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