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2020-12-13 東南網

鳳坂村廢石渣場變成鄉村公園,孩子們在快樂地玩耍。劉其燚 攝

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肖丹 劉其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石材業曾是羅源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柱,為了守住綠水青山,羅源頂住巨大壓力和困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舉全縣之力關停退出石材產業,同時投資1.27億元推動5066畝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打贏生態修復治理的硬仗,讓荒山重新披上綠裝。如今的羅源,河道變清、山體復綠、空氣清新、村莊靚麗,實現綠色轉型,打造出礦山治理的「羅源樣本」。

綜合整治 礦山化作青山

洪洋鄉樟溪村礦區是第一批開展整治的礦區,昔日礦山開採、礦石裸露、塵土飛揚的場景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片片新綠和清新的空氣。

礦山關停後,首要問題就是恢復被破壞的環境。羅源率先在全省開展「石材礦山恢復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自加壓力對78個礦山及4個堆渣區、2個綜合整治片區實現集中、連片式的綜合治理。「我們始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逐漸完善更適合當地治理的方式,在少投入的情況下做好綠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陳新強說。

保護青山綠水,不只是打陣地戰。針對關閉礦山,羅源縣建立起常態化長效監管機制,全面實行「一礦一檔」「包礦包人」和日巡查日報告制度,從巡查、舉報、監管、打擊、懲處幾大關口共同固化成果、守護好綠水青山。

騰籠換鳥 企業轉型升級

西蘭鄉福建億森竹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把毛竹送入生產線,經過平整、打磨等一系列工序,一塊塊竹壓板被加工好,送往廣東、浙江等地的竹製家具企業。

「以前這裡是長滿雜草的閒置石材廠房,我們選址在這裡,就是看中了西蘭周邊豐富的竹林資源。將來西蘭還會規劃建設新型環保建材產業園,我們可以提供竹製原材料。」億森竹業總經理李恆波說。

破壞生態的石材產業沒落了,保護生態的新興產業旺起來了。羅源採用「騰籠換鳥」的方式,盤活閒置石材廠房等資源,實現良性循環,助推經濟轉型,提高發展活力。西蘭鄉原有68家石板材廠房,佔地2400多畝,目前近六成已轉產。今年3月,新福融創新型高強度預應力管樁項目落地西蘭鄉工業園區,利用原有石板材廢棄廠房,計劃打造管樁項目生產基地。「西蘭有3家機制砂企業,這家企業屬於下遊產業,主要做裝配式建築,可完善建材產業鏈,對於石材廠轉產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西蘭鄉鄉長杜武義說。

據介紹,羅源縣積極引進綠色新型建築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廢棄石粉(渣)綜合利用及農產品等項目,有序推進石材產業實現嫁接、轉產,全縣石材企業已轉產和正在轉產約70家,引進環保科技、新能源企業約60家,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鄉村興旺 「石材村」變景點

礦山關停後,不少鄉村乘勢而上,盤活資源、流轉土地,在旅遊、文化等產業上做起文章。產業活了,鄉村旺了,村民生活質量也提高了。

幾年前,西蘭鄉壽橋村到處都是機器轟鳴,石材粉塵讓整個村莊蒙上一層灰,仙桃溪也變成「牛奶溪」,不少村民都搬到城裡居住。關停石板材加工廠後,村裡轉變發展思路,推動在外鄉賢回村,通過土地流轉,投資300多萬元種下150畝桃林。現在,仙桃溪水恢復清澈,一座座農家小院掩映在花木下,搬出去的村民又回來了。壽橋村2018年成為「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再提升村」,正努力打造休閒旅遊型美麗鄉村。

「接下來,羅源將認真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繼續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創新思路舉措,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陳新強說。

相關焦點

  • 兩條底線:鋪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貴州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行動,加快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今後將會怎樣發展?生態優先當示範 綠色發展...
    因此,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要緊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核心關鍵,堅持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董建國說,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向東聯結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在川渝陝鄂交界地區具有重要的區域中心地位。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開魯縣:綠色築底 現代農業啟新程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開魯縣:綠色築底 現代農業啟新程 2020-09-15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康路上,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河北樣本」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和關心的事。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湖州市安吉縣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2005年到2020年,這一科學論斷提出15年來,河北省廣大幹部群眾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到位,把美麗河北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壓能、減煤、降塵、控車、治水、造林……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與時間賽跑、為綠色發展賦能。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指出,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
  •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亮出成都發展本色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亮出成都發展本色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代表委員熱議打好三大戰役做好汙染減法 做強綠色加法  堅持綠色發展,首先要讓成都碧水藍天、森林環繞、綠樹成蔭,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繼續實施「三治一增」,打好大氣、水、土壤等汙染防治「三大戰役」。
  •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白銀市...
    近年來,白銀市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牢固樹立「抓生態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和決心,抓治理、守紅線、築屏障,大力營造綠色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老工業城市正向宜居宜業宜養宜遊希望之城悄然蝶變。  夯實生態優先的思想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 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
    今年8月25日,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對高質量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北部生態發展區要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係,按照「面上保護、點上開發」原則,提高生態安全保障和綠色發展能力,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樣本。
  • 生態 | 紅色傳承 綠色發展 「牧區大寨」老典型煥發新活力
    由此,烏審召有了一個新名字:「牧區大寨」。作為全國牧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牧區大寨」精神歷久彌新,烏審召鎮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生態建設作為立鎮之本、生存之基、發展之要常抓不懈,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從鎮情實際出發,提出了一系列生態建設思路和發展戰略,創造出了毛烏素沙地綠色傳奇。
  • 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在臨高縣彩橋紅樹林保護區,白鷺飛舞。半年來,我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對照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整改事項,全面梳理、舉一反三,以最嚴的規劃、最嚴的措施、最嚴的處罰、最嚴的問責,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的樣板間。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高原湖泊的典範
    近年來,在曲靖市委、市政府及曲靖市水務局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曲靖市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踐行新時期中央、省市水利工作決策部署,以中央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為指導,緊密圍繞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抓機遇
  • 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系列評論之二
    種好樹,塞罕壩人有一種樸素的生態意識;用好樹,塞罕壩人有一種堅定的生態自覺。55年時光荏苒,三代人砥礪奮進,森林面積不斷增加、森林質量不斷提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根」也在塞罕壩人的內心越扎越深。 「只要影響到樹,眼前有大錢也不掙!」「經濟帳和生態帳孰輕孰重,頭腦必須清醒。」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山水忠州今更美
    這句溢美之詞正成為當下忠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忠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加大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特色城市「雙特」思路驅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 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加快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
  • 賀州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富饒和諧安寧的美麗賀州」是賀州人與青山綠水的美麗約定。近年來,賀州市以「生態賀州·長壽勝地」為城市名片,加快推進綠水青山的「顏值」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長壽養生經濟不斷壯大,探索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完美呈現城市綠韻
    關鍵詞:「綠滿雙流、花重廣都、水潤空港」區委第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呈現「綠滿雙流、花滿廣都、水潤空港」的城市綠韻。以此為指引,我區將凝神聚力、主動思考、科學謀劃,將建設美麗宜居空港城市公園理念貫穿於全區生態環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繪就「城在綠中、園在城中、城綠相容」的城市生態畫卷。
  • 山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踐探索:制度嚴上加嚴,治理一環不松
    保護制度嚴上加嚴 修復治理一環不松 ——山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實踐探索圖為山東省淄博市孝婦河溼地公園景色。近年來,該河道及其周邊經統一治理,變得水清樹綠。近年來,山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裡、落實在行動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態動力、擦亮生態底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 羅源加快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 打造高質量發展升級版
    推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化山海協作、推動閩臺融合發展、促進老區蘇區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作為閩東北協同發展區的一員,羅源搶抓歷史性發展機遇,認真落實體現新作為,主動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的大格局,積極打造高質量發展升級版。
  • 呼和浩特:走上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5年來,呼和浩特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對呼和浩特市提出的「走在前、作表率」要求,在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上昂首奮進、闊步前行。現代經濟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
  • 堅持生態優先,推動沿海綠色發展!曹路寶到東臺調研沿海生態保護和...
    堅持生態優先,推動沿海綠色發展! 原創 韓寶貴 登瀛觀察7月18日,市長曹路寶到東臺沿海經濟區,調研沿海生態保護和發展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堅定不移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