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走上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1-01-09 正北方網

「美麗青城、草原都市」——呼和浩特。 

「十三五」時期,是呼和浩特市團結奮進、砥礪前行的5年。5年來,呼和浩特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對呼和浩特市提出的「走在前、作表率」要求,在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上昂首奮進、闊步前行。

現代經濟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5年來,呼和浩特市牢牢抓住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個中心不放鬆,緊緊圍繞提高產業鏈水平、提高產業體系供給質量,全力推動調結構、轉動能、促升級,培育形成乳業、光伏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能源化工、大數據云計算、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乳業方面,啟動實施了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業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兩家企業分別挺進全球乳業五強、八強,千億級乳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再次榮獲「中國乳都」榮譽稱號。光伏材料方面,依託中環光伏產業園,已經形成近40GW的光伏級單晶產能。圍繞補齊建強產業鏈,加快推進中環五期、半導體二期、中晶二期、歐晶科技等項目建設。生物醫藥方面,擁有三大國家級實驗室的金宇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口蹄疫苗智能製造基地,被認定為自治區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金達威集團生產的輔酶Q10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60%,生物醫藥產業正在由原料藥向成品藥邁進。現代能源化工方面,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按照油化工一體化向精細化工產業鏈延伸,久泰100萬噸煤制乙二醇及6萬噸聚甲醛、旭陽中燃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等現代化工項目加快推進。大數據云計算方面,呼和浩特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開通試運行,已具備到全國18個省會城市、直轄市的直通鏈路,大數據伺服器裝機能力達72萬臺,大數據相關企業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大數據云計算產業正在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現代服務業方面,立足打造內蒙古及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現代商貿中心、物流集散中心、跨境商品交易中心、休閒旅遊度假服務中心,全力做強做優現代金融、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等產業,服務業佔全市經濟總量接近70%。

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再上新臺階。5年來,該市立足自治區首府、呼包鄂榆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呼包鄂烏一小時經濟圈和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腹地城市、「一帶一路」戰略、黃河「幾字灣」和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重要節點城市的優勢和定位,精心規劃城市、精緻建設城市、精細管理城市,城市功能品味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提升,一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京呼高鐵正式通車,呼和浩特市歷史性跨入「高鐵時代」。作為區域樞紐機場、京津冀機場群主備降機場、一類航空口岸機場的呼和浩特新國際機場全面開工建設。地鐵1、2號線建成運營。金海路、巴彥路等高架道路建成通車,城市快速路網體系基本形成。二是城市功能配套不斷完善。組織實施了老舊小區提標改造、城市用水和產業用水保障能力提升等基礎配套工程項目。大力優化公交線網,成功獲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三是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全面啟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網際網路+城市治理」行動。制定實施了32項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深入推進疏堵保暢工作。實施物業管理改革。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建成。

改革開放不斷激發新活力。5年來,該市始終堅持向改革要發展、要動力,向開放要空間、要活力。一是以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為重點,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公平、高效、便利、親清、誠信、滿意等關鍵問題,下決心把助力發展的「軟環境」打造好。二是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獲批,綜合保稅區加快推進。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積極承接北京產業項目轉移,加強與呼包銀榆經濟區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協作,主動引領呼包鄂及烏蘭察布協同發展,區域發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生態保護建設取得新成效。5年來,該市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全方位推進「綠化青山、守護北疆」生態建設行動,重點推進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編制呼和浩特沿黃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規劃,實施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哈素海和南湖溼地水生態治理、海流水庫溼地生態和大黑河故道人工溼地淨化等工程,水環境、水生態得到有效保護和持續改善。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推進燃煤散燒綜合治理,加快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建設,首府的天更藍了、水更綠了、土更淨了。

保障改善民生實現新進步。5年來,該市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群眾。民生領域投入持續加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人脫貧、村出列、縣摘帽」任務圓滿完成,並進一步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千方百計保障就業,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進城務工農民、下崗失業人員和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工作,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推動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全面推進「陽光招生」「陽光分班」,開展「名校建分校、名校帶弱校」工作,努力辦好更公平優質的教育。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獲批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完善更穩固普惠的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記者  鄭學良)

[責任編輯:張彬]

相關焦點

  • 中運論壇 | 以綠色發展為導向 推動長江航道高質量發展
    隨著自然科學的高速發展,使得人類幹預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急速提升。然而,生態系統的複雜程度遠超想像,當一個個物種遠離我們的視野,被宣布滅絕,從人類生死存亡的角度,重新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顯然是一個負責任的民族、一個負責任的政黨必須做出的抉擇。
  • 金鼎、六安鋼鐵:共同走上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們將堅定戰略定力,匯聚全員合力,用過硬的質量打造企業品牌,助力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堅實中國鋼鐵製造業發展「脊梁」!」在11月18日~20日召開的六安鋼鐵控股集團與金鼎鋼鐵集團2020年高端客戶論壇上,金鼎鋼鐵集團總裁助理孫樹權這樣表示。
  • 堅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推動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 布小林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強調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為新時代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加快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
  • 賀州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富饒和諧安寧的美麗賀州」是賀州人與青山綠水的美麗約定。近年來,賀州市以「生態賀州·長壽勝地」為城市名片,加快推進綠水青山的「顏值」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長壽養生經濟不斷壯大,探索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亮出成都發展本色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亮出成都發展本色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代表委員熱議打好三大戰役做好汙染減法 做強綠色加法  堅持綠色發展,首先要讓成都碧水藍天、森林環繞、綠樹成蔭,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繼續實施「三治一增」,打好大氣、水、土壤等汙染防治「三大戰役」。
  •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白銀市...
    近年來,白銀市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牢固樹立「抓生態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和決心,抓治理、守紅線、築屏障,大力營造綠色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老工業城市正向宜居宜業宜養宜遊希望之城悄然蝶變。  夯實生態優先的思想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 於立新深入海拉爾區調研督導時強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
    規劃部門要本著節約集約理念,綜合考慮城市功能定位、歷史文化特色、地方財力和管理能力等因素,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推動城市生產生活空間更優化、生態布局更和諧、功能更完備、管理更智慧、建築風格更有特色,讓城市更有文化、更有品位、更加宜居宜業。在汙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管網工程在建項目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劃區和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區,於立新仔細詢問項目推進情況。
  • 敕勒川草原生態恢復 釋放綠色發展新動力
    敕勒川,蒙古語意為「青色的草原」。敕勒川草原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區東北部,背靠大青山,地處陰山山脈中段地區,總面積超過2萬畝。這裡是距離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被當地人稱為青城的「後花園」。歷史上,敕勒川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生物多樣且豐富。但由於人為破壞和自然原因,敕勒川草原生態環境一度惡化,植被衰退,變成砂石大坑、黃土漫天之地。
  • 敕勒川草原生態恢復 釋放綠色發展新動力
    家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區的陳雨說,僅僅前幾年,這裡還是一副樹枯草敗景象。敕勒川,蒙古語意為「青色的草原」。敕勒川草原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區東北部,背靠大青山,地處陰山山脈中段地區,總面積超過2萬畝。這裡是距離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被當地人稱為青城的「後花園」。歷史上,敕勒川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生物多樣且豐富。
  • 生態優先科技引領 中國核電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踐行「兩山論」的系統實踐中,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不斷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如何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
  • 生態 | 紅色傳承 綠色發展 「牧區大寨」老典型煥發新活力
    進入新時代,烏審召鎮繼往開來,傳承弘揚「牧區大寨」精神,推進「黨建領航·綠色崛起」品牌創建,實施「千百先鋒引領」行動,為新時代牧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因綠而美、因綠而富、因綠而興」的烏審召走出了一條由生態產業化到產業生態化,再到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並重的發展之路,從世界首個利用沙生灌木平茬生物進行直燃發電項目到一個個循環產業和一座座現代化的工廠星羅棋布,烏審召生態與產業發展實現了美麗與發展「雙贏」。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指出,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
  • 衢州破舊立新走上綠色發展之路
    作為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浙江省衢州市近十餘年來不斷探索「依靠綠水青山求得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堅持生態優先、系統保護,為詩畫浙江增添靚麗底色。  破舊立新,全市率先明確生態戰略  美麗衢州也曾有過灰色記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漿」曾是常山縣輝埠鎮的真實寫照。
  •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圖片由濱海新區宣傳部提供  天津北方網訊:大綠野趣、鬱鬱蔥蔥、鳥語花香、生機盎然,這樣的生態美景,如今已經成為濱海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成為展現新區新形象的亮色  深耕鹽灘綠化實踐  突破「綠色植物生長禁區」  濃密的林間,樹影斑駁,落葉紅黃相間,在林間小道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走上去鬆軟舒適。在金黃的樹葉掩映下,遠處高樓林立,這是泰豐公園裡秋冬時節最美的圖景之一。「趕上天氣好的時候,就會和家人來這裡遊園放鬆。」
  • 兩條底線:鋪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貴州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行動,加快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今後將會怎樣發展?生態優先當示範 綠色發展...
    因此,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要緊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核心關鍵,堅持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董建國說,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向東聯結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在川渝陝鄂交界地區具有重要的區域中心地位。
  • 推進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高地
    作者:中共廣水市委書記 黃繼軍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引領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廣水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努力探索推進生態修復、保護和開發的有效路徑,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日照市東港區、臨沂市蒙陰縣、濱州市惠民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榮譽稱號,青島萊西市、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威海市環翠區威海華夏城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今天為你介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綠色發展 蒙陰縣「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 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
    今年8月25日,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對高質量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北部生態發展區要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係,按照「面上保護、點上開發」原則,提高生態安全保障和綠色發展能力,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