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作為原產於我國的知名玉種之一,有著「真玉」的美稱。
但凡有點了解的玉友,都知道和田玉有著不同的產狀,而根據其中差異,被分為籽料、山流水料、戈壁料、山料,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今天喜珍就根據多年琢磨玉石的經驗,為大家仔細盤一盤。
和田玉的形成
這首先必須從和田玉的形成開始說起。在幾億年前,新疆的南疆地區,還是一片海洋,在幽深的海底,沉積巖逐漸形成了白玉石,到了這一步,和田玉的種子就形成了。然後它在巖漿的作用下,才慢慢變成了和田玉。
經過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擠壓隆起板塊,汪洋變成了高山,和田玉也因此深深地隱藏在山體內。
而在之後,長年累月,山體又受到長期的自然侵蝕,表面的砂石逐漸掉落,和田玉原礦露出。這時就是山料了。
由於自然侵蝕和地質變動,山料又被分成了小塊,運送到河流的上遊,再經過流水不斷地碰撞,表面的稜稜角角被打磨,就形成了山流水料。
我們沿著河流,讓山流水慢慢運往河流下遊,在這個過程中,經過水流長期的侵蝕和水中的自然滾動搬運。大自然的妙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留下最細膩緻密的鵝卵狀玉石,就是籽料了。
這些說來簡單,其實是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的。在這期間,有些河流會改道或乾枯,逐漸形成了新疆最常見的戈壁沙漠,這時河裡的玉石(山料和籽料),全都暴露出來,被數百萬年的風沙吹打著,最終成為了戈壁料。
什麼是山料
一言以蔽之,就是直接在原礦坑內開採的和田玉料。
山料(又名山玉)是指從原生玉礦中開採的玉石,這種玉礦多位於海拔4000-6000米高的崑崙山,所以開採難度很高,而且一年只能採6-10個月。其他時間大雪封山,難以開採。並且隨著長年的開採,好的山料也越來越少了。
山料的特點:塊頭較大,稜角分明,其表面粗糙,有顆粒感,這是因為其開採方式造成的。山料一般油性較差,但好的也能達到羊脂白。山料的價格適中,適合雕刻多種玉器,能滿足很多人對和田玉的需要。
什麼是山流水料
從上文可以看出,山流水其實是一種處於籽料和山料中間的玉料。
在當地,也有新疆人把山流水稱為「籽料的媽媽」,這種料子一般在河的上遊出產,比較接近原生礦。在俄羅斯、青海,同樣也有山流水料。
山流水料的特點:塊頭較大,但稜角基本被磨圓,表面比較光滑,玉質介於山料和籽料之間,它比山料更細膩油潤,形成所需時間比山料長。
什麼是籽料
籽料只在玉龍喀什河和克拉喀什河的部分河段出產,是玉料經過億萬年河流衝刷,才逐漸形成的。
經過了自然的重重考驗和磨礪,留下的肯定是最精華的部分,也可以說籽料是自然精選的最好玉料。
玉龍喀什河和克拉喀什河的下遊,正是籽料的出產地。玉農在河裡撈玉,在河岸上撿玉,不足50公裡的河段被反覆開採了數千年,現代更是動用了挖掘機等大型設備。
近年來,籽料價格上漲了幾十倍。數十萬採玉人、數千臺挖掘機、千萬家玉商、數不清的收藏者接踵而來。有限的資源,在不停地被開採,早已變得一籽難求了!
籽料特徵:塊度一般較小,表面光滑,呈鵝卵狀。質地細膩,油潤感十足。大部分帶有天然的皮色,並且表面都有坑窪,被稱為籽料的「毛孔」。
什麼是戈壁料
戈壁料,就是裸露在戈壁灘上的和田玉料。
戈壁料主要分布在沿塔裡木盆地南-崑崙山北坡下,這一段的戈壁灘,因為河水乾涸,裸露出的山流水和籽料,經過風化形成。
戈壁料的特點:因為經常被風吹沙打,所以表面上有很多不規則、但十分光滑的孔(也叫橘皮、魚皮)和類似波紋的面。戈壁料通常硬度高,油潤度堪比籽料。
講了這麼多,玉友們是否對和田玉料有了更全面的認知?大家更喜歡哪種產狀的料子呢?
我是從事和田玉行業30年的衛喜珍,在這裡與你共賞國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