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陳怡廷:兩岸創業市場融合已成趨勢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陳怡廷。受訪者本人供圖

  中新網嘉興12月16日電(錢晨菲)「與其在父輩的庇佑下順順利利地接過交接棒,臺灣青年不如尋找一個機會,逐夢大陸,在自負盈虧的創業下真正成長起來。」901兩岸青創聯盟執行長陳怡廷說,兩岸的創業市場融合已經成趨勢。

  陳怡廷1977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自退伍後登「陸」求學至今已有20餘年。從拒絕繼承父業,到另闢蹊徑擁抱數字產業,陳怡廷稱自己在大陸的創業經歷收穫滿滿。

  「說實話父輩給我創造了很好的經濟基礎,但與其子承父業,我選擇了創業這條更為艱難的路。」陳怡廷說,沒權沒錢、在父輩們的公司打工其實是許多臺商二代的共同點,但創業的自負盈虧更能使臺灣青年真正成長。

  「我們是否可以在父輩們創造的良好基礎條件上,走出自己的路,做到傳承且革新?由此,資源整合的概念跳進了我的腦海裡。」2014年底,包括陳怡廷在內的9名臺商二代創辦了901兩岸青創聯盟,專注於兩岸創業團隊孵化。

  在他看來,大陸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土,兩岸創業市場的融合已成趨勢。近年,隨著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有著多地創業經歷的他將目光瞄準數字經濟大省浙江。

  浙江秉承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營造了良好的經商環境。2019年7月,受嘉興市臺辦的邀約,陳怡廷前往嘉興並開始布局視頻雙創基地的建設。2020年9月,「兩岸小鎮·青創菁谷」暨嘉職院創業創新孵化園啟用儀式在嘉興舉行。

  與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對接並展開合作,致力於視頻營銷人才的培養;將正在孵化或是已經投資的項目讓師生一同參與,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就業的機會;在大力培訓學員直播、視頻製作的能力後為其對接MCN機構,降低人才培訓的成本……目前,901兩岸青創聯盟與浙江高校間的合作正不斷鋪開。

  「我常說,海峽很淺,兩岸青年的心很親,兩岸創客都很拼,『兩岸小鎮·青創菁谷』便是一個在兩岸融合下的結晶。我希望能為臺灣青年赴陸發展支起擺渡船,實現項目共培、學生共育、資源共享、成果共有、創業共推、兩岸共親,進一步吸引臺灣青年來浙江創業就業,並為他們紮根浙江提供服務。」陳怡廷說。

  在他看來,隨著兩岸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兩岸人民的相互了解越來越深。縱觀兩岸發展軌跡,在未來,如何引導臺灣的創意文化產業進入大陸,如何鼓勵臺灣青年與大陸青年相學相長,促使多元文化的創新與融合將是重要課題。(完)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兩岸小鎮·青創菁谷」啟用 臺灣青年嘉興創業再添新平臺
    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宏芳,浙江省臺辦副主任周晁利,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雲,以及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敏實集團董事長秦榮華,中國國民黨青年部副主任何溢誠,臺灣大華科技大學校長張浣芸,901兩岸投資共享中心、「兩岸小鎮·青創菁谷」執行長陳怡廷出席啟用儀式。
  • 兩岸青年交流創業心得 共話融合發展
    兩岸青年創業主題演講現場,來自臺灣的「曾氏姐妹花」與大家分享茶品牌創業經歷。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東南網7月5日訊(本網記者 林傑 通訊員 伍寧)5日上午,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泉臺青年交流匯——分享、體驗、融合」系列活動在泉州市泉港區正式開幕,兩岸嘉賓共計500餘人齊聚一堂,共話「兩岸交流」。
  • 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海滄投資集團董事長李丹告訴記者,自貿時代的海滄,到處瀰漫著創新創業的「因子」,兩岸創業者投資海滄的「窪地效應」逐漸釋放。   在這座充滿希望的活力之城,青年成了創新創業熱潮中一支生機勃勃的「主力軍」。為了營造更加優越、更加優雅的營商好環境,為兩岸青年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創業扶持政策,在國臺辦及相關省市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應運而生。
  • 國臺辦:1萬多臺灣青年已在兩岸青年基地示範點就業創業
    中國網 張若夢 攝中國網9月12日訊(記者 董小迪) 12日,國臺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介紹,為幫助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2015年以來,國臺辦在20個省市授牌設立了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截至2018年上半年,累計有超過1萬名臺灣青年在基地示範點實習就業創業、超過7萬人次臺灣青年參與基地示範點舉辦的各類交流活動。
  • 2020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自2015年以來,國務院臺辦在20個省市批准設立了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涵蓋園區、學校、創業孵化器、企業和社會團體等各類平臺,為臺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逐步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橋梁和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的重要載體。
  • 「2018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在臺北啟動
    臺灣「17創聯盟」董事長林子凱在座談會上表示,臺灣經濟環境讓不少年輕人陷於困頓,而大陸市場非常值得島內創業團隊嘗試開拓。  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理事長簡榮宗說,臺灣創業者面臨市場不夠大的「天花板」,走出去是必然選擇,應該鼓勵創業者勇敢開拓。
  • 兩岸青年交流創新創業心得
    「兩岸青年應攜手把握新時代發展的機遇,共同為兩岸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貢獻力量。」5日下午,古色古香的福建廈門市篔簹書院裡高朋滿座,第一批入選福建省引進臺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的20名專家齊聚一堂,與大陸青年代表進行了創新創業心得的交流與分享。
  • 兩岸青年企業家泉州話「創新創業」談深化合作
    中新網泉州6月14日電 (廖靜)「大眾創業」、「眾籌創業」等字眼逐漸成為兩岸青年共同的關鍵詞。14日,包括30名臺灣國際青年商會青年企業家代表、臺灣高雄青年創業促進會青年企業家代表在內,共300名兩岸青年共話「創新創業」。  臺灣網際網絡營銷研究協會秘書長陳定震從馬雲、雷軍等大陸電商大亨在臺灣進行電商推廣來看,他認為兩岸電商大有可為。
  • 兩岸青年創業特訓班告訴你答案
    記者吳宇豪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吳宇豪 通訊員 夏思萱)10月17日下午,觀音山鴻星爾克大廈的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兩岸青年眾創空間(以下簡稱「北創營兩岸青創空間」)裡熱火朝天,100名身著統一班服的創業青年正在進行破冰團建活動,他們中有三分之一來自臺灣。
  • 長寧這家「孵化器」,「孵」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新天地
    項目背景「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是服務兩岸青年融合合作的平臺,由上海馬克滬眾創空間管理有限公司與中國臺灣青年設計師實踐發展基地共同推出。平臺通過「全產業生態服務」「全商業場景服務」及「全成長孵化服務」三大項融合服務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動兩岸青年攜手市場開拓,形成融合競爭力,為各類商業場景賦能,實現在滬創新創業落地。
  • 上海金山工業區為兩岸青年創客搭建創新創業舞臺
    臺資企業圓了大陸青年創業夢  從打工者到創業老闆,王婭君的華麗變身並非偶然。  在金山工業區臺灣中小企業產業園內,一套愈發成熟的創業孵化體系不斷吸引兩岸青年創客投身於此,一個又一個創業夢想在這裡變成現實。高端面膜品牌「才木始」的創始人、河南姑娘盧芊羽的創業經歷與王婭君頗為相似。
  • 上海金山工業區:為兩岸青年創客搭建創新創業舞臺
    臺資企業圓了大陸青年創業夢從打工者到創業老闆,王婭君的華麗變身並非偶然。在金山工業區臺灣中小企業產業園內,一套愈發成熟的創業孵化體系不斷吸引兩岸青年創客投身於此,一個又一個創業夢想在這裡變成現實。高端面膜品牌「才木始」的創始人、河南姑娘盧芊羽的創業經歷與王婭君頗為相似。
  • 創新合作 融合發展——兩岸企業家「紫金山論道」
    「例如富士康集團在崑山投資建設的新能源電池項目,整合兩岸研發資源,突破了新能源汽車動力核心技術。兩岸企業合作要順應這種趨勢,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他說。  「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應建立『兩岸一家親』的思維。不要區分臺商、陸商的概念,面對全球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形勢,建立『兩岸企業共同體』。」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如此呼應。
  • 臺灣青年在漳浦臺創園臺青創業就業基地暢談兩岸融合發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11月19日,漳浦臺創園組織邀請臺灣青年到臺青創業就業基地進行交流座談。期間,漳浦臺創園負責人為他們詳細介紹了臺青創業就業基地的運營情況、園區配套優惠政策、創業條件,並帶領他們到園區臺青創業企業臺豐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參觀,通過臺青蔡志陽的經驗分享,讓他們對園區的創業就業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在大陸創業就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了臺青對在大陸創業就業的認同感、獲得感。
  • 江蘇構築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強磁場」
    隨著蘇臺兩地經貿往來及文體交流增加,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前來「追夢」。今年26歲的趙苡甯來自臺灣花蓮,去年到南京市江寧區的青創種子村工作。青創種子村2018年5月掛牌成立,是初來大陸的臺青實習就業創業的綜合實踐平臺。目前,青創種子村為創業青年提供了11個圓夢小店空間及10個共創工位,吸引了包括臺灣薰衣草森林在內的多家文旅企業加入。
  • 臺灣青年福建投資眾創空間 助力臺青大陸創業
    11月15日至18日,他帶領臺灣青年創業福建行研習參訪團來閩考察臺灣青年創業基地;11月24日至26日,組織島內網際網路產業青年來榕,參加海峽兩岸青年網際網路創業交流對接會……  李文財組織來閩參訪的臺灣青年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來自高雄青年創業育成中心(以下簡稱「育成中心」)。身為高雄青年創業協會理事長,李文財在育成中心肩負著運營及創業導師的職責。
  • 安徽首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臺灣元素」
    「當初我們選擇把公司落戶安徽合肥的原因就是看中合肥良好的產業基礎,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巨大,加之當地政府大力推動半導體產業的決心。」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總經理室幕僚長黃宏嘉告訴記者,在生活上當地政府也給予臺商子女及親屬政策幫助,讓他們在皖安家立業無「後顧之憂」。
  • 武漢臨空港為臺灣青年大陸創業設綠色通道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武漢訊 截至目前,武漢東西湖臨空港已註冊落戶基地的臺灣青年團隊20家,正在辦理註冊手續8家,正在洽談、擬落戶入駐項目團隊38支,並有大批臺灣創業青年來電諮詢,表示強烈落戶意願。  去年成立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在臺灣有志於到大陸創新創業的青年中很有吸引力。
  • 「兩岸青年創意創業大賽」在廈門舉行
    7月21日下午,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你好臺灣網承辦的「你好臺灣網·兩岸青年創意創業大賽」在廈門聯發華美空間文創園安吉努文化生活館隆重舉行。來自兩岸的8支青年團隊攜帶其創意創業項目進行激烈角逐。他們認為,這些項目融合了網際網路思維、現代美學、網絡傳播等多重文化創意手段;形式多樣,包括影視、動漫、新媒體應用和文化周邊產品等多元樣態,符合當下年輕人時尚現代的審美和消費觀念,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你好臺灣網·兩岸青年創意創業大賽」是「臺灣新世代Maker訓練營」活動的高潮。
  • 臺灣創業青年的「擺渡人」:為登陸創業牽線搭橋
    這片創業的熱土也吸引了不少來自臺灣的新生代力量加入,在這裡施展才華、實踐夢想,盧介凡就是其中的一位。日前,記者在漳州臺商投資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約訪了盧介凡。  【解說】見到盧介凡,他正在和同伴們分享著創業的經驗。2017年,看好漳州的發展前景,盧介凡到此創辦了翊瀚眾創,成為漳州臺商投資區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運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