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區封閉管理,記者暗訪30個小區發現還真有管不住的門

2020-12-14 杭州日報

2月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實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十項措施。措施一實行,全杭州各個小區都開始行動起來。

兩天行動下來的情況怎麼樣?

記者暗訪了主城區內三十多個小區,絕大多數小區都做到了嚴格管理,並派上大量基層工作人員進行24小時不間斷值守。有些小區還推出了創新舉措,讓人眼前一亮。

但同時,也有一些小區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表 揚

繽紛小區

黑科技:紅外測溫儀

除了在嚴密程度上下功夫,一些小區用上了一些新方法新設備輔助做好防控工作。

比如在濱江區繽紛小區,在社區人員和保安值守的基礎上,用上了一個新設備——紅外檢測儀。

居民們只要站在指定位置,保安就能通過儀器,快速確定居民體溫及身體發熱部位。

我讓同事站在畫圈的地方,屏幕上顯示他上半身都是紅色,但額頭和脖子呈金黃色,讓他有些緊張。還好結果出來,體溫是正常的。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臺機器是街道和轄區高新企業合作引進的設備,如果在早晚出行高峰,就用機器和檢測槍雙管齊下,也能儘可能減少居民和管理人員的接觸。

近江七園

進出全登記,來由全問清

在上城區近江七園,我們拎著一袋超市購買的酒精和食物,試圖帶進小區。結果剛靠近,就被門口幾位值守社區人員攔住,詢問我們的去向。

我拎了拎袋子,用杭州方言回答說:「我過來看我奶奶,把她弄點吃的,還有消毒用的酒精。」

本以為如此就可放行,但這位穿紅馬甲的社區大姐執意要求,「不來賽的,測體溫,身份證出示一下。」

我按照要求都照做了,但這位大姐還是不肯讓我進。她解釋說,現在小區外來人不能進去,要麼麻煩你奶奶來取一下這些東西,請你理解。

之後,我們又通過跑進地下車庫試圖進入小區內部。但車庫裡面通道都已經封住,最後被管理人員「趕了」出來。

綠洲灣小區

人雖少 但管得嚴

綠洲灣小區,咋一看去只有兩個保安,管理的人這麼少,會不會比較容易進去?

我們拎著裝滿食物的袋子,假裝居民準備進去。還沒跨進門,就被保安叫住了。

「你住幾幢?」

「我們是去小區找家裡人的,送點東西。」

保安打量了我們一眼。「小區現在封閉管理,不是業主住戶不能進。你們帶身份證也不行。」

「我們送了就走,就想見見家裡人,馬上走的。」

「那也不行,你讓家屬下來,在這裡見嘛。」保安補充了一句,「現在都是這麼嚴的,你肯定知道的。」

雖然只有兩個保安,但管理還是很到位。

豐潭欣苑

嚴到暗訪露餡

豐潭欣苑門口也只有兩個人值守,我們決定試一試。

我們沒打招呼準備走進小區,門口兩人就把我們攔住,「你們去哪裡?」

「我們住4幢的。」進門之前,我指了指離眼前最近的4幢標識。

「4幢?」保安讓我站住別動,走回保安亭看了看。

「4幢沒人出來啊。」

這下輪到我們語塞了。

保安追問:「你們是不是不住這裡的?我們這裡居民不多,我們都記得住。」

好吧,露餡兒了,只能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

政苑小區B區

發放出入券 憑券進出

西湖區政苑小區B區用了發放出入券這一招。其實許多小區都採取了出入券的辦法,政苑小區的模式相對有代表性。

小區居民得用身份證到保安室進行登記,一戶人家能領六張券,然後自行在券上填好家庭信息,進出都需要交給保安核實身份。

保安也很客氣,先測體溫,再查看出入券。沒帶?對不起,請您在旁聯繫家中親屬,或者去找社區工作人員核實身份。

保安室負責發放出入券的的女工作人員告訴我說,目前小區陸續有業主過來填寫了,租戶也是一視同仁,可以使用的。

這樣的模式,業主們還是叫好的,大家進出都比較配合。遇到不太明白的老年人,社區也蠻耐心做好解釋工作,畢竟安全是當下最重要的。

有待改進

三個沿街小區

大門嚴防死守,沿街單元無人看守

在暗訪中,記者發現德勝東村存在單元樓進出口面街的情況,單元門直接面向德勝路,無法進行封閉,在管理上存在難點。

記者發現,沿街單元門大門都是關閉但沒有上鎖,上樓時,附近沒有值守的志願者。這幢樓的二樓處於打通開放式設計,走進一個單元,整幢樓都能到達。

類似的建築結構在杭州並不罕見。在花園南村朝暉五小區,記者也發現了「大門嚴防死守,沿街單元無人看守」的情況。

沿街小區,一幢樓就有好幾個單元門,客觀上加大了管理難度。沒有充足的人力一個門一個門守著,雖然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歸根結底還得靠人的自覺性!

在花園南村,社區工作人員把共享單車放在門口,並通過車身拉了一道紅線,但面對單元門敞開著記者輕鬆跨過「障礙」,上了樓。

古蕩新村西

進門未被測體溫

古蕩新村面積很大,社區如今開放了少量出入口,其中主通道管理嚴格,我們沿著益樂路看到,有多人值守,拒絕疫情嚴重的地區人員進小區,同時要求進小區的人測量體溫和出示證件。

但記者拎著購物袋,從靠近天目山路的小門進入,既沒有被測體溫,也沒有遭到詢問。

之後,記者從小區另一個通道走出來,那邊值守的社區管理人員還很驚訝:「你進來沒登記過?」

明桂南苑

測完體溫,未經問詢便可進入

東站附近的明桂南苑除了住著本地居民外,很多房子都作為出租,流動人口的壓力還是蠻大的。

我們還是老套路,拿著購物袋試圖進去。

小區管理本身還是不錯的,兩位保安和社區人員左右兩邊值守,快遞外賣都必須放在小區門口,也對外來的租客進行登記。遇到有人進小區,保安會第一時間站起來進行測量體溫。

但測量體溫之後,保安沒問情況,直接放人進去了。

進小區後,記者發現不少老人在小區公園裡聚集聊天,部分沒戴口罩。

倡議:相互體諒共度難關

儘管發現了一些小區在封閉式管理上有瑕疵,但總體來說還是嚴格的。

比如,下城區的流水苑、拱墅區的善賢人家等等小區,都遭到了嚴格的阻攔。尤其在第一次暗訪中存在問題的文苑小區,更是直接讓我們吃閉門羹。保安說,最好居民都不要進出了。

兩天下來,我們總結了一個情況:絕大多數小區都做到了主通道多人值守,逢人必檢測體溫以及要求出示證件一些建築年代相對較久的老小區,似乎在管理上都做得更好。

存在瑕疵的小區,主要問題在於人手不足。特別是前面提到的臨街小區,管理難度特別大。儘管大量基層工作人員輪班24小時堅守在街頭,依然沒法堵住所有漏洞。

在此,我們也想呼籲一下,困難總是暫時的,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防控時間,大家還是相互體諒,以自覺為主。基層工作人員也有家庭,他們也想回家,但他們不能,他們的職責是守護大家的平安。只有疫情過去了,大家才能脫下口罩上街狂歡,放肆地呼吸;基層工作人員才能正常上下班,吃上一口熱飯。

現在的嚴管,是為了早日恢復常態,我們共同的目標是阻斷病毒傳染源

讓我們一起接力!

沒事不出門!

在家就是為社會做貢獻!

共同努力擊退病毒,迎接春天!

相關焦點

  • 常州住宅小區封閉管理首日:大多數小區嚴格執行
    我市住宅小區封閉管理首日:大多數小區能嚴格執行同時,城鄉交通入口把關更嚴了2月2日下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於加強住宅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根據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的工作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實行小區封閉式管理
  • 5日零時起,立山全面實施小區(村)封閉管理
    雙山街道做好小區封閉準備5日,記者從立山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獲悉,                                                           雙山街道封閉小區入口據介紹,封閉管理中心對有物業管理的小區
  • 為期一個月,寧波暗訪了202個住宅小區 結果發現……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暗訪,寧波市住建局、市老舊住宅小區整治辦、市城鄉爭優辦,對各區縣(市)、功能園區的202個住宅小區進行了抽查。據悉,此次暗訪重點檢查了執法清單未按規定公示、亂停車、亂張貼、未落實垃圾分類相關規定、違規傾倒垃圾、佔綠毀綠、違章搭建、車棚車庫違規出租居住經營等19個方面內容,共下發了檢查問題反饋書37份,涉及小區101個、問題179條。最終還對15家物業服務企業及其負責管理的22個住宅小區進行了通報批評。
  • 杭州一小區居民「有門禁卡開不了自家小區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見習記者 陳馨懿今天(9月16日),小時新聞客戶端接到一名網友報料:自己住在蕭山新東名苑小區,最近卻發生了「有門禁開不了自家小區門」尷尬事。這名網友說,自家小區進出口最近多了一道門,業主只能在7點30分到16點30分以外的時間出入。原因是小區門口的幼兒園需要封閉管理,所以就關閉了。
  • 小區物業處封閉高層住宅逃生門 消防部門將核查
    消防逃生門被封閉。福州新聞網(微博)4月28日訊(福州晚報(微博)記者 陳曦 文/攝)昨日,市民張先生向本報反映,閩侯上街鎮某小區7號樓兩側的消防逃生門都被物業處鎖住了。「小區都是高層建築,一旦發生火災等情況,消防逃生門鎖住了,後果不堪設想。」張先生說。
  • 記者暗訪溫州多個小區情況令人擔憂
    雖然出臺多項嚴格舉措,但記者在明查暗訪中發現,依然存在舉措落實不到位,甚至形同虛設的情況。 今天上午10點,記者在溫州鹿城區的松柏路上看到,這條不到500米的小路,沿街多個攤位在售賣蔬菜水果,整條路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 刷臉進小區真有必要嗎?記者走訪杭州幾個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你家小區或者鄰家小區,有沒有裝上人臉識別進出系統?有人覺得方便,不用帶卡,刷個臉就能進門。有人表示擔憂,錄入的信息會不會洩漏,隱私要如何保護?日前,《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提出「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小區」。
  • 東直門7個老舊小區封閉管理改造施工啟動
    近日,東直門街道7個老舊小區開始實施封閉式管理,並啟動施工改造。據了解,封閉管理相關設施改造預計在8月中旬完成。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造主要包括安裝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小區大門改造、小區門衛室改造,增設黨建元素,安裝視頻監控設備、人臉識別設備、車輛識別設備、智能門禁設備以及配套設備等相關內容。
  • 24小時封閉管理、快遞外賣不能入內…… 全市小區物業管理再升級
    記者走訪市城區多個住宅小區,發現各個小區防疫舉措更為嚴格,謹防疫情蔓延。記者第一站來到位於中山北路鼓樓晶典小區。小區原先有兩個出入口,目前南邊的出入口已經關閉,所有的業主及車輛只能從東門進入。在東門,分為兩區,一邊是車流入口道閘門,一邊是非機動車入戶門。只有本小區業主車輛,識別車牌號之後,才能抬杆入行。
  • 暗訪!六安這些小區存在問題!
    暗訪!六安這些小區存在問題!近日,小編從獲悉,根據《金安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物業管理工作考核辦法(暫行)》,9月29日至10月15日,金安區房產管理中心聯合城區各街道辦事處,從小區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維護、文明秩序、創建氛圍營造、工作配合度等五個方面對城區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進行考核
  • 通州北苑街道鐵路小區:自管會成防控主心骨
    入戶排查、設崗值勤、消毒殺菌……本以為沒有物業人員幫助封閉管理,小區會變成一團亂麻,社區自管會及時出手,防控工作一項不落,成了通州區北苑街道鐵路小區居民最有效的「強心劑」。「他這是剛下班,我知道。」「這個臉生,得問問。」
  • 小區封閉管理後,居民生活如何保障?北京這些社區有妙招
    東城區有79.4萬常住人口、177個社區,眼下正推動全部784個小區實現封閉式管理。在封閉管理中,很多小區根據自身特色,採取了一系列便民舉措,在保障居民安全的同時,也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幾天前,住在海運倉南裡2號樓的竇大媽給居委會打去了求助電話,很快居委會便帶著快遞上了門。實施小區封閉管理後,海運倉社區成立了黨員先鋒崗和臨時快遞站,40名社工、區派幹部、社區民警、小巷管家一起,變身快遞小哥、外賣小哥、採購員……為居民解決這些難題。海運倉社區共有18棟居民樓。小區封閉管理後,居民們買菜不便,社區便引入菜站。
  • 記者暗訪縣城多個小區,發現……
    02曝光2:縣城盛世華城小區存在的安全隱患集中問題:電動車進樓入戶充電的現象在這個小區尤為突出,雖然設有電動車專用停車篷和充電設備,但是十幾處充電樁面向整個小區住戶,明顯「供不應求」。屢禁不止: 充電樁數量不夠,住戶只得「另尋他法」,盛世華城小區物業方也坦言,雖然多次在小區進行電動車充電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但是電動車進樓入戶問題依舊屢禁不止。盛世華城住戶 顧女士人家充不到電了這樣做的,他們第二天急著要走,這裡充電插座又太少了,就十幾個充電樁,你看這裡這麼多電瓶車,這麼多充電樁不夠充。
  • 冷水江市對社區小區實現封閉管理
    紅網時刻2月12日訊(冷水江站記者 趙晶晶 潘貞)2月10日,湖南省冷水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曾伯怡深入博尼爾酒店和布溪街道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要求進一步加大巡查摸排力度,切實做好社區、小區封閉管理工作,嚴格人員進出,補短板找漏洞,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細落實落地
  • 瀋陽市房產局暗訪27個小區 23家物業企業被通報批評
    瀋陽市房產局和有關部門暗訪瀋陽市九區問題集中的27個小區維修養護不到位、園區秩序混亂、環境衛生髒亂差、服務收費不正規維修養護不到位、園區秩序混亂、環境衛生髒亂差、服務收費不正規  23家物業企業被通報批評
  • 北京市東城區推動全部784個小區實現封閉式管理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今天(2月16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二十二場新聞發布會。東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清旺介紹,北京市東城區結合小區實際,堅持分類施策,推動全部784個小區實現封閉式管理。
  • 小區智管 小區細管 小區眾管
    本報訊(記者喻慶)3月15日,記者從區2019年物業管理暨物業區域安全工作會上獲悉,今年,我區將堅持開展「小區智管、小區細管、小區眾管」主題活動,推進智能物業小區建設,助推沙區城市品質提升。居民小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業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助推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舉措。
  • 記者Vlog丨雲景臺小區封閉管理第8天 小區門口撐起了3頂帳篷溫暖...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12月15日,成都華都雲景臺小區封閉管理第8天。這兩天,成都氣溫驟降,主城區最低溫為3攝氏度,在戶外看守小區警戒線的工作人員如何取暖呢?記者再次走訪現場。還沒走到雲景臺小區門口,記者便看見了3頂藍色的應急帳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天太冷了,昨晚社區就給我們送來了帳篷。」不僅有帳篷,工作人員也收到了取暖爐和暖寶寶。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我們在家隔離還是很暖和,但是工作人員在外面很冷,我們也很擔心他們。」
  • 15輛車堵1個消防門!甬派暗訪背街小巷"髒亂差"
    6月9日白天,記者在演武社區一帶暗訪發現,一些小區或背街小巷口站著穿著志願者服裝的社區工作人員,對違停現象進行勸離。「社區工作員人確實很辛苦,但工作人員一走,尤其是到了晚上,車子照樣亂停。」旁邊一名路過的居民說。
  • 融媒記者暗訪全縣多個小區,發現……
    針對疫情防控形勢的新變化,我縣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4月19日發布第15號通告,對疫情防控作出全面細緻的安排部署 ,針對通告中規定的出入小區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掃碼」的要求,融媒記者4月20日上午深入小區進行了實地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