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今天(2月16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二十二場新聞發布會。東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清旺介紹,北京市東城區結合小區實際,堅持分類施策,推動全部784個小區實現封閉式管理。
王清旺說,東城區是首都功能核心區,區域面積41.8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9.4萬人,177個社區。疫情發生以後,東城區落實區級領導包街道、街道處級幹部包社區制度,層層壓實疫情防控責任。
「正月初三,我們連夜從區屬機關企事業單位抽調幹部職工充實社區防控力量,初四中午1800餘名幹部就全部到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突出強調科學規範高效。截至目前,東城共接收報到黨員11700多人。」王清旺說。
據他介紹,東城區針對社區防控特點,先後分兩批抽調2000多名區屬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下沉到全區177個社區,為每個社區平均增加了十多個人力量。這些幹部在街道社區的統一調配下,直接參與入戶摸排、重點人員看護和聯防聯控等任務。
東城區按照找人、看護、看門的要求,開展社區防控工作。東城區開展「敲門行動」,進行「地毯式」排查,保證立即核查不過夜,做到來京人員當天找到、返京人員當天登記、疫情高發地區人員到京當天看護。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對全區31萬戶居民進行了多輪排查。
「嚴格小區封閉式管理,也就是看門。」王清旺說,「前幾天,北京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我們結合小區實際,堅持分類施策,推動全部784個小區實現封閉式管理。」
東城區對於有物業管理的小區,依託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機制,強化物業企業的責任,配合社區共同做好小區疫情防控和管理。對於無物業管理的封閉式小區,通過選派機關幹部、增派保安人員、動員在職黨員參與值守等方式,實現封閉式管理。對於無物業、無安保、開放式小區以及平房區,對有明顯出入口的小區通過建造圍牆、安裝欄杆、設置路障等方式實施物理封閉,壓減小區出入口;對小區樓棟分散以及沿街、獨立的住宅樓,通過適當擴大封閉範圍,在人流必經路口、樓棟門、電梯口等設置值守點,實施24小時有人值守封閉管理。
同時,按照條塊劃分、分片包戶的原則,發揮群防群治體系作用,將小區、胡同院落劃分為不同片區,依託居民自管會、樓門院長、小巷管家、在職黨員等,成立機動小分隊,上門開展摸排宣傳,實施動態管理。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周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