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面的敘利亞到南面的莫三比克,東非大裂谷穿越20個國家,延綿6700多千米,差不多是地球圓周的五分之一。
這道裂口寬達100多千米,從周圍高原到谷底的峭壁高達450米~800米。東非大裂谷氣勢雄偉,景色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地球上表皮上的一條大傷痕「。【試題連結】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衣索比亞地處非洲東北部,屬內陸國,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高原佔國土面積的 2/3,平均海拔近 3000米,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素有「非洲屋脊」之稱。圖 1為衣索比亞及周邊地區的年降水量分布圖,圖2為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降水資料。
材料二:中國在非洲建設的第一條現代化電氣化鐵路——連接阿迪斯阿貝巴和吉布地港口的「亞吉鐵路」已於 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車。
(1)分析盛行風對阿迪斯阿貝巴降水的主要影響。
(2)若東非大裂谷演化為海洋,請說明其轉化過程,並指出該過程對裂谷內湖泊產生的主要影響。
(3)簡述東非大裂谷對衣索比亞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
(4)闡述亞吉鐵路建設對衣索比亞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意義。
【答案】
(1)11~4月(冬半年)受來自歐亞大陸的東北信風影響;乾燥,降水較少;5~10月(夏半年)該地受來自印度洋溼潤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轉向為西南季風的影響;溼潤,降水多;溼潤氣流受地形抬升,降水較周邊地區多。
(2)非洲板塊不斷張裂;巖層斷裂下陷;海水湧入,形成海洋。湖泊面積和深度不斷加大;與海洋相連,湖水鹽度上升。
(3)不利:區域內地質災害較多;生產建設難度增加;加劇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
利:提拱了豐富的礦產資源;獨特的旅遊資源,可以增加旅遊收入。
(4)加快資源出口,把資源價值變為經濟價值;增加產品的輸入,提高人民國內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化進程,增加就業率;便於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水平;開放程度加強,增加人口容量。
【解析】
(1)本題考查盛行風對降水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圖例判讀此地盛行東北風和西南風,冬半年東北風從高緯度陸地吹來,雖然經過紅海,但紅海海域面積狹小,所以水汽量少,乾燥;夏半年,西南風實際為從印度洋吹來帶來大量水汽的東南風受氣壓帶風帶移動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偏轉為西南風,水汽含量較大。
(2)本題考查東非大裂谷演化為海洋的過程,及其對裂谷內湖泊產生的主要影響。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東非大裂谷為板塊張裂和斷裂下陷形成。影響從兩個角度考慮:湖泊面積深度、湖泊鹽分。張裂和下陷會使得裂谷內的湖泊面積擴大,深度加大,海水湧入鹽分提高。
(3)本題考查東非大裂谷對衣索比亞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影響一般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闡述。東非大裂谷屬於斷裂帶,地質條件不穩定,地質災害多發,生產建設難度大。大裂谷縱貫衣索比亞,東西經濟溝通受阻。但獨特的地貌本身就是一種旅遊資源,加上處於板塊交界處,地熱資源豐富可以用作發電,此外大裂谷兩側火山眾多,巖漿活動帶來礦產資源。
(4)本題考查亞吉鐵路建設對衣索比亞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意義,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鐵路修建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個方面做答。該鐵路為衣索比亞提供了進口港口,考慮資源輸出轉化為經濟收入,產品輸入提高生活水平,交通線修建可以加強經濟溝通,引進資金技術,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社會效益從增加就業,增加開放程度角度做答。
【知識點】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律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世界分區地理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及其變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地質構造的形成及實踐意義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591921299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QQ群:45557625
如果你也認同,請花1秒鐘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
看完文章,請點「在看」支持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