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自一位網友的提問:大吳家村分在其他類裡,是什麼意見呢,盼解析?
2、解答:您好,該項目並非我做的,我從我土地規劃從業者的角度來試著給你分析下,僅供參考。文章中介紹了評價因子的問題:選取交通區位、人口情況、產業經濟、土地使用、村莊建設、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共計7個方面36個子因子作為陵城區村莊分類與布點的的評價因子;您結合本村大吳家村,交通上G104國道邊,交通區位較好;人口看著村域面積,人口也不會很少;產業經濟上,大部分村莊都是種植業,該村對面有一個大棚房,應該屬於企業類,相對一般人口一半流失的沒有企業的村莊較為有優勢;土地使用上,面積比一般的村莊大;村莊建設上,這個大部分村莊都差不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都是一致;公共設施上,村內有一所小學,這個是一點優勢。以上七個方面,細數一下,起碼有四個方面優勢較為明顯,然而相對於那種開發的較好的村莊,具有較大開發區域的村莊,集聚相應也是很有限,就看你們村莊發展,是繼續擴張變成聚集型還是人口持續萎縮,三產萎縮變成拆遷型!以上是我的分析,僅供參考,沒有具體的七個因子的數值,沒法給你做模型,只是表面上分析,僅供參考!關注我,可以給大家分享分析更多關於規劃的知識點!
4、現行評價標準體系知識點:
規劃也是一門比較嚴謹的科學,本著較為嚴謹的態度,試著給大家分析分析,各個名詞的釋義,項目的技術路線等等,現在就村莊規劃的布點規劃中的客觀評價標準和主觀評價標準做一個簡要分析!
主觀評價標準:
在縣域層面,統籌自然資源、發改、農業、住建、民政等多部門的政策決策(包括新型城鎮化要求、增減掛鈎項目等) ;在鄉鎮層面,尊重鄉鎮政府發展事權,充分對接發展訴求;在鄉村層面,徵詢村民意願,確認村集體意見。三級聯動形成工作訴求的協同,對於形成一致性撤併意向的村莊優先考慮撤併。
客觀評價標準:
通過對村莊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進行評價,形成相對客觀的研判,作為村莊撤併、遷移的依據。
(1 )綜合發展評價法
通過建立村莊分類評價模型,對全域村莊進行綜合評價,摸清村莊發展情況,為村莊分類、布點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結合項目的特殊性,綜合考慮各因子在村莊分類過程中的重要程度及相關基礎資料情況獲取的準確程度,最終選取交通區位、人口情況、產業經濟、土地使用、村莊建設、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共計7個面36個子因子作為村莊分類與布點的的評價因子。
由於指標中包含定性與定量兩種指標類型,並且各項因子評價單位與數值量級相差較大。本項目運用指標分級的方法進行評分。對於定量指標,按照研究對象對應區間值進行賦分;對於定性指標,按照極好、很好、較好、一般、較差等程度排序劃分評分區間,結合區間進行賦分,最終確定了5級的指標體系,分別對村莊的7個方面進行評價,並通過加權,形成村莊的綜合評價結果。
將各鄉鎮(街道)村莊綜合評價得分進行排序,排名靠前的村莊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較好,對周圍村莊的吸引力較大,優先考慮保留和集聚;排名靠後的村莊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較低,優先考慮撤併。
( 2 )單因子決定法
傳統村落
單因子評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省市級美麗鄉村等需要保護或已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需要保留的村莊;二是因某一決定性因素而限制村莊發展的情況,如地震斷裂帶、高壓線、生態保護紅線等,應優先予以搬遷撤併。
總結一下:確定村莊的類型,標準的流程大致就是上面的評價方法。有興趣好學的朋友可以算一算自己的村莊具有哪些優點,缺點,以及得分情況!
本文來自庚庚向上,你的關注、點讚、轉發、評論和收藏是對我分析村莊規劃的最大動力,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