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在南京江寧區湯山鎮西北側的陽山南坡上,有三塊碩大無朋的巨石,叫「陽山碑材」,我國最大的「爛尾工程」,荒廢千年,如今已成著名的旅遊勝地。
常見的石碑一般由碑座、碑身、碑首(碑額)三部分組成,是從山體上整塊開鑿出來,運輸到目的地經過雕刻後,再組裝豎立起來,所謂「碑材」,就是尚未完工的石碑,陽山碑材可以分為碑座、碑身、碑前三大部分, 在碑式上壘,總高約40米,總重9677噸, 其中,碑座最大,高8.59米,長23.3米,寬11.64米,重6198噸, 碑的身體如下, 高25米,寬9.84米,厚4米,重2617噸, 碑頸最小,高6米,寬11.74米,厚4.6米,重862噸。
陽山碑材利用該處山體中完整性好又十分巨大的棲霞灰巖開鑿出,由碑座、碑額、碑身三部分構成,將上述三部分按碑式壘起,總高度達78米,總重31167噸,堪稱絕世碑材,陽山碑材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的明文化村,就是以開採陽山碑材為主脈設計建造的,力求再現歷史場景。
那麼,陽山碑林是誰開始建設的呢? 1405年,朱棣下令招募全國數萬名工匠,前往六朝時代挖掘的陽山古採石場,利用其山體中完整性良好且非常巨大的棲霞灰巖鑿石制碑, 奇怪的是,這位皇帝親自發布詔書,興師動員眾,規模大,勞動人民傷財的工程,基本成型後廢棄,成為明代最大的「爛尾巴」工程,最終相當小的神功聖德碑矗立在明孝陵。
但是,現在我國最大的「爛尾巴工程」,現在成了有名的旅遊勝地,景觀荒廢了一千多年,古人的工程藝術還是很好的紀念。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看完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麼呢?評論區告訴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