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碑:中國古代最大的爛尾工程,可謂是空前絕後

2020-10-10 易天下

在我國歷史上,建碑紀念先人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做法,我國有關碑的文化源遠流長,還有不少史料、文化和故事都是由石碑流傳下來的。
按說像石碑這樣的事物建設上是不會有什麼意外的,畢竟它的意義和作用擺在那裡,然而古代的時候還真有那麼一次,一個碑建了一半就廢了,而且這個碑還「廢」出了名,成了如今著名的旅遊勝地,它就是陽山碑。

陽山碑俯拍,碑首和碑身

在我國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西北側的陽山南坡,有這樣一個明代巨大的「爛尾」工程:陽山碑材,當地人稱之為「孝陵碑材」。石碑一般由碑座、碑身、碑首(碑額)三部分組成,是從山體上整塊開鑿出來,運輸到目的地經過雕刻後,再組裝豎立起來。而所謂的「碑材」,就是未完工的石碑石材。

民國時期陽山碑材老照片

碑座石材高13米,寬16米,長30.35米,重達1.6萬噸;

碑身石材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重約9千噸;

碑首石材高10米,長20.3米,寬8.40米,重約6千噸。

若此碑立起總高為78米,重三萬餘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碑。

民國時期陽山碑材老照片

左側碑首右側碑身,碑身橫在山裡,側面可以跑汽車。
孝陵碑材,從字面上看應該是為朱元璋的孝陵建造的,然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在《明史》中卻並無一字提起,因為它建到一半就廢掉了。

民國老照片:碑首

那麼,陽山碑材是誰發起建造的呢?經過努力,專家找到了一篇明永樂年間大臣胡廣的遊記——《遊陽山本業寺記》,遊記中記載:

永樂三年秋,皇帝因建碑孝陵,斫石於都城東北之陽山,得良材焉。……特命翰林臣往觀。於是學士解公縉,侍講金公幼孜,暨廣偕往。

現在的碑首

1398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直到1402年被其叔父朱棣推翻,短短四年時間,戰火不斷,建文帝沒有精力和時間為祖父朱元璋建造神功聖德碑
在佔領了南京之後,朱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明孝陵。在父親朱元璋的墓前,朱棣哭訴自己的不得已,為自己推翻侄兒的行為進行辯護,並很快下令,要為父親樹立一塊巨大的神功聖德碑,以完成明孝陵的全部工程。

朱棣

對於朱棣而言,這是一個最好不過的機會,那塊高高豎起的石碑,將向天下的臣民充分顯示自己的孝心,也宣示著新任天子的威嚴和至高無上,是爭取正統話語權的第一步。


左側碑身,右側碑首

1405年,朱棣下令徵集全國數萬工匠,前往六朝時期就已開鑿的陽山古採石場,利用其山體中完整性好又十分巨大的棲霞灰巖鑿石制碑。

左側碑身,右側碑首

奇怪的是,這項由皇帝親自下詔,興師動眾、規模宏大、勞民傷財的工程,卻在基本成型後被廢棄,成為明代最大的「爛尾」工程,最終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得多的神功聖德碑矗立在明孝陵。關於這石材又為何廢棄不用,有兩個流傳較廣的說法:

一說明朝國勢漸衰,朱棣又遷都北京,故不用;
一說南京地理與氣候所限,不適古代的滾木與冰運的方法,無法運輸而不用;

明孝陵神功聖德碑,通高10.86米

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已經是南京地區最大的碑刻了,方城現已加了屋頂,看不到陽光了
不過,以現代眼光考量,這場工程註定是要爛尾的,單體1.6萬噸的重量,且不說能否運送到明孝陵,即便到了明孝陵,三塊碑體78米的高度,3萬多噸的重量,根本無法豎立起來。


碑座傾斜開鑿,便於運輸

600年前的明代人做不到,現代人也做不到。以朱棣之精明,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可能他需要的是建造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在朱棣達到自己的目的後,這座世界上最大石碑的建設工作也不了了之。
幾百年後,這座「爛尾工程」已經成了當地的著名旅遊景點,人們依稀可以從這石碑碑材的痕跡上了解到這石碑背後的那一幕故事。

相關焦點

  • 陽山碑材——大明王朝最大的爛尾工程
    令人想不到的是隨著三位學士的離去,背影在陽山的山凹裡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漫山遍野的鐵錘敲打的嘈雜聲,一下子停止了。往日松樹下,那幫兇神惡煞的太監們不見了,徵召來的工匠們不見了,唯有新撕開的陽山南坡上,赤裸裸的巨石在陽光下,顯得猙獰而恐怖——「神功聖德碑」——陽山碑材,仿佛在向天、向地、向人在訴說著什麼!
  • 古代最大爛尾工程,耗費無數人力卻被廢棄,如今已成著名旅遊勝地
    說起古代的超級工程,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萬裡長城。從工程量和建造難度上來說,長城確實堪稱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蹟。不過,除了長城之外,古代其實還有許多超級工程,例如鄭國渠、秦直道、都江堰、京杭大運河等。這些古代的超級工程,有些直到今天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 南京有一旅遊地標,曾為知名爛尾工程,如今卻成「天下第一碑」
    它是南京眾多景區的旅遊地標之一,在古代它建造時期曾經是最為知名的「爛尾」功臣,而後來到了如今它又成為知名的旅遊景區供人們觀賞參觀,它就是有著「天下第一碑」之稱的陽山碑材。陽山碑材所處的陽山地區盛產棲霞灰巖,在歷史上就是知名的採石場,且當年建造時都城還處於南京,所以利用陽山的石材就理所當然。
  • 古代最大爛尾工程,為建造它累死3000工匠,已成南京旅遊勝地
    中國人的智慧總是能令世界震驚,古人也是給現代留下了無數的超級工程。比如說萬裡長城,數千年屹立不倒,現代人都不一定建的出來。都江堰,公元前250年開鑿,在兩千多年裡一直在發揮作用,它使得成都成為聞名遐邇的天府之國。除此之外還有樂山大佛、京杭大運河、故宮、秦始皇陵、秦直道、四大名窟等等,不過偶爾古人也會有一些爛尾工程。
  • 中國史上最大爛尾工程,如今卻成旅遊勝地,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文/仗劍走天涯中國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如今卻成為旅遊勝地,這是為何呢?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如今已成了著名的旅遊勝地,他究竟在哪兒,你們知道嗎?這就是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陽山南坡上的天下第一碑「陽山碑材」。這是在明代時期所建立最大的爛尾工程,高78米,重量達到3.1167萬噸的巨型石碑,想想就知道是肯定很難的。就算以如今人類的科技都沒有辦法將它進行建造完畢。
  • 中國「最大」的爛尾工程,早已荒廢上百年,今卻成了著名旅遊景點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上有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五千年的傳承文化,和聞名世界的古建築都是讓世人所羨慕的,尤其是中國的故宮、長城、頤和園等等建築,每一座都讓世人驚嘆,而且中國在建造上的技術和速度,也是讓世界羨慕的,因此中國也被人稱為是「基建狂魔」,意思是中國人的建造技術厲害。
  • 陽山碑材:明成祖朱棣留下爛尾工程
    於是,他徵集了全國萬餘工匠在陽山開鑿碑材三塊。這三塊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額已與山體分開,碑身、碑座也僅有一端相連。此石材又為何遺棄不用?說法有二:一說明朝國勢漸衰,朱棣又遷都北京,故不用;一說因不適古代的滾木與冰運方法,無法運輸而不用。
  • 明朝最大爛尾工程,只因皇帝一時興起,3000餘人皆因它而死
    在現在經常會出現因為資金鍊斷裂而爛尾的爛尾工程,這樣的情況在古代也有甚至更為常見。比如明代修建的陽山碑材,它被稱為明代時期最大的爛尾工程。陽山碑材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棣為了歌頌他的父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功德而建造的。
  • 明朝最大爛尾工程,只因皇帝一時興起,3000餘人皆因它而死
    在現在經常會出現因為資金鍊斷裂而爛尾的爛尾工程,這樣的情況在古代也有甚至更為常見。比如明代修建的陽山碑材,它被稱為明代時期最大的爛尾工程。陽山碑材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棣為了歌頌他的父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功德而建造的。
  • 南京藏著一百年爛尾工程,卻是天下第一碑,停工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這裡是明成祖朱棣為頌揚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開鑿的神功聖德碑遺址,有天下第一碑之稱,巨大的石碑引人注目,還是吸引了不少遊客。陽山碑材相比於其他碑林景區,最大的差別就是這裡的石碑體積非常大,據說是將景區內一整個棲霞灰的山體慢慢打磨下來才逐漸形成如今巨型石碑的模樣
  • 史上中國最大的爛尾工程,如今已成著名的旅遊勝地
    陽山碑俯拍,碑首和碑身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西北側的陽山南坡,有一個明代巨大的「爛尾」工程:孝陵碑材,從字面上看應該是為朱元璋的孝陵建造的,然而如此巨大的石碑,《明史》中並無一字提起,因為它並未建成,爛尾了。
  • 天下第一碑建造一半爛尾,距今600年歷史,3000人為此丟命
    相信每個人說起我國的歷史遺蹟,都是非常的自豪,包括有三峽大壩,萬裡長城,每年都會有無數遊客前往,遊客們來到這些地方之後也都嘆為觀止,但是在我國古代仍存著很多未完工的建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爛尾工程,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距今已有600年歷史的「天下第一碑」在建造一半時卻成了爛尾工程。
  • 我國最大的「爛尾工程」,荒廢千年,如今已成著名的旅遊勝地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在南京江寧區湯山鎮西北側的陽山南坡上,有三塊碩大無朋的巨石,叫「陽山碑材」,我國最大的「爛尾工程」,荒廢千年,如今已成著名的旅遊勝地。常見的石碑一般由碑座、碑身、碑首(碑額)三部分組成,是從山體上整塊開鑿出來,運輸到目的地經過雕刻後,再組裝豎立起來,所謂「碑材」,就是尚未完工的石碑,陽山碑材可以分為碑座、碑身、碑前三大部分, 在碑式上壘,總高約40米,總重9677噸, 其中,碑座最大,高8.59米,長23.3米,寬11.64米,重6198噸, 碑的身體如下, 高25米,寬9.84米,厚4米,
  • 南京"陽山問碑"有感
    無愧天下第一碑,為表孝心正視聽。三千多人死非命,萬餘工匠白費心。陽山問碑碑材在,塊塊碑材驚人心。陽山已成遊覽地,人觀碑材論是非。 注:,天下第一碑位於南京江寧區陽山南坡的陽山碑材,是明成祖為表孝心,為父朱元璋開鑿神功聖德碑,為奪侄皇權為己正名而取其材。碑材為三塊龐然而蹲、巍然而聳的巨石(網上可查看),分為碑座(約1、6萬噸)、碑身(約9千噸)、碑首(約6千噸),如聳立起來,碑高78米。
  • 中國最大爛尾工程,為建造它累死3000人,如今卻成風景名勝
    如果說長城抵禦外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之外,但是接下來要說這個,卻是大可不必的,因建造它有數千人累死,而目的卻只是為了作秀,這邊是位於南京市江寧區陽山南坡的陽山碑材。在山坡上,高大的碑座、碑額、碑身三部分正靜靜地橫臥,它們都是由陽山中完整性好而且十分巨大的棲霞灰巖開鑿而出,其中碑身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重約9千噸左右;碑額石材高10米,長20.3米,寬8.40米,重約
  • 南京境內的天下第一碑,還是一處百年的爛尾工程,你去過這裡嗎?
    那麼在我國的大好河山當中,擁有著非常多的著名景點,像是安徽黃山,杭州西湖,北京故宮、長城等等,不過在這麼多的景點景區當中,在江蘇南京境內,有這一處比較著名的景區,卻也是一個藏了百年的「爛尾工程這個景區其實就是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西北側的陽山南坡的陽山碑材
  • 爛尾工程"天下第一碑":高78米重3萬噸,600年歷史,至今挪不動
    無數傳奇的建築工程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瑰寶。那你是否知道中華大地上還有一座碑,雖未完工,也享有著&34;的美譽。華麗的爛尾工程位於南京的陽山碑材高78米,重3萬噸,挪不動,立不起來,單單聽著這震撼的數字,就不愧&34;的稱號。
  • 世界上最大的石碑,高78米重3.1萬噸,施工一半成爛尾,就在中國
    在明朝,明成祖朱棣也曾試圖建立一座石碑,就連碑材都已經選好了,這塊碑材高78米重3.1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碑。然而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施工進行了一半,最後卻成為爛尾,被棄置不用,直到今天,當地政府又將其開發成旅遊景點,這個地方才又重拾輝煌,這裡就是有名的陽山碑材。
  • 江蘇「爛尾工程」景區走紅,距南京23公裡,被稱「天下第一碑」
    這個景區就是陽山碑材景區,處於南京江寧境內,南京市區的距離也就大概有著23公裡的距離。一些來到過這個景區的遊客,都會感嘆到這更加像是一個「爛尾工程」,是不是好奇心更大了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把。這個位於湯山鎮西北位置的陽山碑材景區
  • 大話明清之朱棣建造的「爛尾」工程,如今卻為旅遊勝地
    上周末我們一家人去了南京江寧區陽山南坡,那裡是明代「爛尾」工程--孝陵碑材。有幸了解到了其背後的故事,分享給大家。高皇開創氣概雄,欲移此碑陵寢中。大書功德告祖宗,壓倒唐漢驚羲農。碑如長劍青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