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妹最不愛吃的東西就是蝦了,
因為蝦肉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
且蝦肉是低脂肪肉類。
麻辣妹一吃就停不下來,
乾癟的荷包君總是要發出無聲的抗議,
綜上所述,
麻辣妹不愛吃蝦!!
廢話說完,直奔主題:
今天麻辣妹跟大家討論的話題,
是關於蝦背上的黑線,
專業的名詞叫著「蝦線」,
通俗的說法就是蝦的「排洩物」。
吃蝦可以不去除掉黑線嗎?
蝦背的黑線怎麼去除比較好呢?
關於吃蝦的深度研究課題立馬呈上!
蝦背上的黑線是什麼?剝開蝦背上就有一條黑線(也不是所有的蝦線都呈現出黑色,有的顏色很淡,和嫩紅色的肉質接近),這個蝦背黑線我們俗稱為「蝦線」,其實就是蝦的消化道(蝦同人的消化道是一個道理,裡面裝有蝦的排洩物)。
明明說好是吃蝦肉的,怎麼變了吃蝦的排洩物,雖說蝦生長於深海或者是江河,不吃五穀雜糧,但是蝦線有腥味,而且有沙粒,實在影響口感,講究點的吃貨都是不吃蝦線的。
那麼蝦線能不能吃呢?蝦線呈現黑色給人第一感覺就是不舒服的,而且有人擔心蝦線有毒,事實上只要是做熟的蝦就不存在隱患了,蝦線能不能吃?關鍵就看你本人是否介意了(呃,幻想一下蝦排洩的樣子,麻辣妹是吃不下去)。
不吃蝦線,那麼蝦線該如何剔除呢?蝦線剔除的方法很簡單。
我們可以用到的工具有:牙籤、剪刀等。
用牙籤的方法很簡單,在沒有烹飪之前,一手拿蝦一手拿牙籤,找準蝦線的位置戳下去,然後順著力道剔除,就可以完整取出蝦線。
如何安全的吃蝦?有朋友認為蝦的腦袋是重金屬的集合地,吃蝦頭等於吃寄生蟲(雖說這樣的謠言早已經不攻自破,但是蝦裡面的確含有少量的寄生蟲也是事實),對於食物上攜帶的寄生蟲,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煮熟,高溫烹飪可以做到完全殺滅的。
麻辣妹推薦安全吃蝦的攻略便是:白灼蝦。
高溫煮熟,保留原汁原味,一口氣吃上二十個完全不是問題。(what?你不相信,你掏荷包來請我試試?)
最後說選蝦的技巧,蝦根據生長環境不同分為了海蝦和河蝦。兩者的區別體現在個頭上,還有就是海水與淡水的生長區別,肉質海蝦帶有鹹味。
選擇海蝦好還是河蝦好?實話實說,前者的蛋白質要高一些,但是因為生長於深海中,烹飪後的口感腥味較重,反之河蝦的蛋白質雖然要少一些,但是也是跟海蝦比較而言,單獨吃河蝦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再則河蝦的肉質彈性更好。
選擇河蝦好還是海蝦好?這個要看個人的口味了,當然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由你的荷包君作主(荷包幹癟的麻辣妹頓時覺得眼眶潮溼,稀裡譁啦哭了,這太現實了有木有?)——因為海蝦的價格比河蝦要貴不少。
雖說夏天進入了最後的尾聲,
但是三伏天畢竟還沒有出伏啊,
尤其是咱們大重慶的高溫天依舊猖狂,
太陽底下汗流浹背的日子真是讓人難受,
不想對自己好一點嗎?
相約吃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