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罐頭人生

2021-02-10 看懂上海

上海人稱罐頭又叫聽頭,源自英文Tin。

罐裝食品的問世,可以講是工業革命最大的成果之一,罐裝從攜帶,儲藏和保質,都帶來空前的方便,特別對營營役役的都會人,在冰箱尚不普及的年月,一般上海中上人家,家裡多多少少儲有幾隻聽頭以備不時之需。上海人素有留飯好客之風,一旦來了不速之客,開一聽沙甸魚,一聽火腿,一聽茄汁黃豆,已可成一桌待客的菜餚。

罐頭食品因工藝製造成本較高,在五六十年前仍屬昂貴的消費品,為一種新派上海人的時尚和摩登的標誌,因為方便衛生,尤受一眾白領人士歡迎,是十分小資的。舊上海如若家裡開聽頭,必是有什麼喜慶之事或有貴客上門,一般不會隨隨便便開聽頭。

聽頭包裝在上海人心目中,一直屬於比較講究、高級的,比如聽裝香菸,聽裝咖啡,聽裝糖果,聽裝青豆,還有聽裝水果……無疑身價就上去幾倍,故而聽頭食品,在30年代已成為上海人送禮佳品。

從前毛腳女婿上門拎四式禮品:二聽聽頭茄力克香菸、或二聽沙甸魚、外國火腿或咖啡也可算一款重禮。不過對上海人來講,罐頭食品哪比得上熱鍋快炒出來的小菜?聽頭咖啡肯定沒有現磨的咖啡豆香,但上海人又都講究賣相包裝,故而聽頭在上海一直很有市場,在五六十年前屬十分顯赫的一種消費品。上海梅林罐頭廠已有近百年歷史,至今仍經營得火火旺旺,或也與上海人的罐頭情結有關。


上世紀50年代的梅林罐頭食品廠


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創建於1930年7月,在其成立前的1929年即研製出了「梅林」的起家產品——中國第一瓶國產番茄沙司。

1933年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向當時的國民政府註冊並正式對外使用由盾牌圖案、中文「梅林」字樣及羅馬文「MALING」組成的梅林商標。之後陸續試製和投產了各類目前家喻戶曉的罐頭產品。

1958年與歐洲捷克合作,在中國首制西式午餐肉罐頭,並向歐洲出口;1959年研製出西式高溫火腿罐頭;1959年研製出中式八寶飯罐頭。


二次大戰後大批美軍湧入上海,連帶美軍的剩餘罐裝供給品,英文稱Ration,都在上海街頭堆得鋪天蓋地,罐頭開始進入上海尋常百姓的視線內。當然美軍的罐頭與花花綠綠的正宗罐頭無論是外形還是內容,都無法比,不過其工藝十分好,不似一般罐頭開起來很麻煩,需要專門一種開罐頭的扳頭。美軍的罐頭上方有一隻「鑰匙」,只需拿下來圍著罐沿一圈兜過去,就開了。這大約是為了便於戰地之需。這應是易拉罐的前身。

圖中美軍的Rotion內裝的是切片火腿和雞蛋

美國大兵帶來的這種罐頭內深藏不露,內含豐富。內有兩支煙,一包華夫餅乾,一包特濃巧克力,兩包速溶咖啡粉,兩包桔子粉。難怪上海人稱美國大兵為少爺兵——打仗都吃那麼好!這種罐頭在中央商場堆得滿天野地,連帶武寧路地攤上都是滿天野地的,價錢賣得十分便宜。都是駐滬美軍與上海投機分子連襠碼子偷出來賣的。

圖中Rotion內裝的是糖、餅乾

罐頭算是進入上海市民百姓家了。不過也只是一剎那時,後來大批美國剩餘物資來上海傾銷,克林奶粉SMA奶粉,麥片咖啡火腿罐頭,特別是奶粉,連帶街頭巷尾的煙紙店都堆足。不過,此時此地的聽頭包裝仍為十分珍貴,一般上海小市民是不敢問津的。

近年世界經濟日益富足,一眾營營役役都會人,家中仍會常備幾款罐裝食品以防不時所需。

現今的易拉罐設計得很以人為本,一拉即可。但總覺得罐裝食物顯得太單一太規範,一點也不浪漫又那麼可以預知連帶成份都標得一清二楚。一隻只機械刻板地拉開罐頭,心情也呈單線的靜止狀態,不如在廚房親手操作,缺乏驚喜與高潮。罐裝食品是大批量按同一配方生產,缺乏個性,縱使外表再包裝得國色天香,仍是謀殺人類賴以生存的維他命的元兇,不足以興奮人的味覺。

在效率和利潤蓋滅人文的現代世界,罐頭越發方便易用,卻越來越反人性。我們驚恐地發現,罐頭已由生活消費品演繹成一種文化,令我們的人生不覺進入一種麥當勞式的連鎖紀元。

我們的物質生活開始變得空前的豐盛,而且太易得到,一如易拉罐,一打開,就什麼都垂手可得,然後將空罐一扔已忘記珍惜。

看電視有了罐頭笑聲,在應該有點觀眾反應時一拉罐頭,幫助尚未明白過來的觀眾,瞎子湊熱鬧一起鬨笑;導演也以罐頭笑聲作預算,這一部戲應該開幾罐笑聲?笑過了,罐頭一扔進了垃圾洞,再製造另一罐。

世界進入網絡年代,我們有了罐頭軟體,一切都有現成的程式和組合,設計方便多了,只需三兩下手勢,就可大功告成,難怪現今的平面設計少見神來之筆,都像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連帶我們的居住模式,也是密封罐裝式。舊式裡弄大片大片從版圖上消失,「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俗話將只能在辭典上才找得到。每個單元就像一隻密封罐頭,家庭的小型化甚至丁克族的出現,令我們的社區如一隻只老死不相往來的罐頭貨櫃,易拉罐在這裡最難打開。這種罐裝生活方式叫疏離。因為人人都是獨生子獨生女,「長兄為父」,「長姐為母」這種概念被視為老冬烘,自小被視為中心的獨生子獨生女不懂得橫向與社會溝通,只想往上拉關係。於是各種教你成功發財升職的罐頭書紛紛出籠。這種書如易拉罐一讀就懂,但營養成份有多大則不得而知,一如罐裝食物。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罐頭製作工場成長的一代,走的是一條既定的被規劃的由名幼兒園——名牌學校——名牌社會關係——不鏽鋼玻璃幕構成的辦公樓裡的白領——三房二廳格局裡的小型罐頭製作坊再加工小罐頭這樣一個程序,一如生豬——屠宰場——加工——抽真空進入密封罐的過程,如此炮製出來的是罐頭人才。

什麼叫罐頭人才?有技術無智慧,會鑽營而懶思考,錢財足而道德薄,野心大而心胸狹。這樣的人才,因為缺乏悟性修養和品味,其發展空間必也有限,一旦利用價值被用盡,也就會像空罐頭樣給扔人垃圾堆。

罐頭儘管方便就用容易攜帶也便於保質,但是,你寧可選擇一段新鮮生猛,縱使嗑嗑絆絆,卻可品出生命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的人生,還是一段由他人代加工代規劃並已加人防腐劑的一開就完結的罐頭人生?

長按識別二維碼申請入群

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時

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

相關焦點

  • 老早上海寧送禮的「糖水罐頭」
    ,一般上海中上人家,家 裡多多少少儲有幾隻聽頭以備不時之需;上海人素有留飯好客之風,一旦來了不速之客,開一聽沙甸魚,一聽火腿,一聽茄汁黃豆,已可成一桌待客的菜餚。罐頭食品因工藝製造成本較高,在五六十年前仍屬昂貴的消費品,為一種新派上海人的時尚和摩登的標誌,因為方便衛生,尤受一眾白領人士歡迎,是十分小資的。舊上海如若家裡開聽頭,必是有什麼喜慶之事或有貴客上門,一般不會隨隨便便開聽頭。
  • 把八寶飯做成罐頭,這波操作很「上海」
    在某寶上搜索八寶飯罐頭,幾乎都是梅林八寶飯的天下。 罐頭要能代表一個地區,這款罐頭食物本身就得是這個地區人民的心水之物。 上海人對八寶飯的熱愛可是出了名的,各種老字號,像沈大成、王家沙、喬家柵、杏花樓等,都有八寶飯賣。
  • 最「上海」的罐頭是哪款?不服來辯
    原創 顧箏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對於罐頭的喜好有明顯的地域區分。在上海人心目中最「上海」的罐頭是什麼?我們認為是以下幾種,不服來辯。商斌儀的同事——重症醫學科的尹成偉主任,是安徽人,吃不慣鳳尾魚罐頭,就把自己的一股腦兒送給了商斌儀。對於罐頭的喜好有地域之分,像廣東人鍾愛豆豉鯪魚罐頭一般,上海人對鳳尾魚罐頭情有獨鍾。要評選最能代表上海的罐頭,它絕對排得上號。
  • 罐頭春秋
    原創 趙基開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罐頭春秋趙基開罐頭食品,上海人俗稱「聽頭「,是攜帶方便、儲存期長的大眾食品。
  •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一個水果罐頭,吃的時候甜在心裡,吃完之後,還能甜在眼睛裡。可愛的水果,加上甜蜜的湯汁——水果罐頭的誘惑幾乎沒有小孩子能擋得住。難怪作家梁曉聲在回憶錄《似夢人生》裡,將水果罐頭裡的湯汁形容為「天上甘露」:「舉起空盒子(瓶子)仰起頭張大嘴耐心地承接著。
  • 小夥網購「世界末日罐頭」,保質期長達幾十年,吃一口懷疑人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為了工作不停的奔波,就算有錢生活也沒時間享受,對很多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吃飯和洗澡都是浪費時間,所以叫他們為自己或是家人精心準備一頓飯,或是坐下來好好享受一頓飯,這都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對他們來說這是在是太浪費時間了
  • 說鯡魚罐頭真香的人,經歷了什麼?
    同時,由於罐頭內部發酵產生的氣體,受熱有可能會產生爆炸,炸裂罐體,所以許多國家都出臺相關禁令,禁止飛機、地鐵、公交攜帶鯡魚罐頭,禁止在公共場所開罐。不過,即使是臭,它也是食物的一種迷人風味。01/ 鯡魚罐頭的臭不是味覺,是嗅覺 /鯡魚罐頭聞上去很臭,但吃起來的感覺是鹹的。有人把鼻子夾起來吃鯡魚罐頭,就能減少對這種臭味的感知。
  • 有沙丁魚罐頭,你的美食人生才完整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這麼高的讚譽還以為是對某米其林三星餐廳的採訪報導,但其實所有的讚美都是來自於一種看上去廉價的食物:罐頭,再確切的說是沙丁魚罐頭。 除非糧食危機,否則罐頭食物很少被當成美食。
  • 罐頭食品「催人老」?罐頭並不需要添加防腐劑
    記者昨天了解到,18家罐頭生產企業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為主體起訴了該網站,聲稱要「為罐頭正名」,因為罐頭中並不添加防腐劑,也無添加必要,罐頭的營養物質也不會被破壞。去年年底,39健康網發布《願望:6種「催人老」的食物,希望你一個都沒有上癮》一文,列舉了6種所謂「催人老」的食物,包括蛋糕、餅乾、巧克力、罐頭、油炸類食物和加工的肉食。
  • 全球最臭的食物,不是鯡魚罐頭而是韓國這種東西,臭到懷疑人生!
    全球最臭的食物,不是鯡魚罐頭而是韓國這種東西,臭到懷疑人生!食物在世界各地的口味和味道都非常多樣,這主要是因為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所以可以變出這麼多的美食,但這些美食中有一種很特別,聞起來很難聞,有的甚至讓人暈倒,但令人驚訝的是,仍然有許多人喜歡它。事實上,這些食物之所以聞起來這麼難聞,是因為它們的製作過程。
  • 中國到底哪裡的罐頭最好吃?
    罐頭的身影一旦踏上中華大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南北沃土上開枝散葉,更是能讓人吃出滿漢全席的豐盛。香港阿一、上海梅林、廣東粵花、丹東廣天、遼寧紅塔、溫州熊貓……打開一罐菜餚平鋪在熱米飯上,待肉汁和菜湯化了凍,就是一份滿滿當當的「罐」澆飯。
  • 午餐肉罐頭:封存的味覺記憶
    周文翰1990年代以後長大的人可能很難想像,在1980年代一盒午餐肉罐頭對那時的小孩子們意味著什麼,在那個絕大多數人都處於匱乏狀態的時代,肉是十天半月才能嘗到一點的好東西這種好保存、價格便宜的罐頭被大量採購和配發給軍隊食用,軍人常常一天三頓都要吃煎、烤的午餐肉,很多人對它們都感到厭煩。儘管如此,二戰中它還是隨著美軍傳播到亞歐大陸各地,還曾作為軍需大量運到英國、蘇聯等地援助盟軍。美軍還把午餐肉傳入夏威夷、菲律賓,當地人至今還流行午餐肉飯糰一類食物。美國出產的午餐肉在二戰前後也傳入上海等地,當時國民黨士兵也有幸吃到這種洋貨。
  • 南方「對陣」北方,誰家的罐頭最好吃......
    圖/視覺中國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遊的……沒有罐頭裝不下的!每當冬日冷到極致,就到了能量與嚴寒交鋒的時刻,而食物的生命力,順勢就成為能量的強大後盾。 罐頭的身影一旦踏上中華大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南北沃土上開枝散葉,更是能讓人吃出滿漢全席的豐盛。
  • 上海企業收購歐洲知名魚類加工公司,將在國內推出中高端罐頭
    上海企業收購歐洲知名魚類加工公司,將在國內推出中高端罐頭 澎湃新聞記者 吳潔瑾 實習生 餘璐 2016-07-29 10:23
  • 企業對比:上海梅林VS金字火腿 2020年中國罐頭行業龍頭一哥是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民眾在2020年上半年對罐頭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在此背景下,上海梅林和金字火腿又表現如何呢?該文從經濟效益、業務和銷售地區來進行對比分析。從經濟效益來看 上海梅林的經濟效益較好從營業收入來看,上海梅林的罐頭業務的營業收入近年來呈現攀升趨勢,在2019年達到了14.63億元,同比2015年的12.48億元上漲了17.18%。
  • 「罐頭添加防腐劑」是謠言
    工藝手段,並非依賴防腐劑近日,某自媒體刊發《6種「催人老」的食物,希望你一個都沒有上癮》的網文成了爆款,文中將罐頭列為6種「催人老」的食物之一,並聲稱「罐頭的營養物質都已被破壞掉了」「蛋白質會變質」「加入大量防腐劑」,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 「罐頭添加防腐劑」是謠言!
    近日,某自媒體刊發《6種「催人老」的食物,希望你一個都沒有上癮》的網文成了爆款,文中將罐頭列為6種「催人老」的食物之一,並聲稱「罐頭的營養物質都已被破壞掉了」「蛋白質會變質」「加入大量防腐劑」,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 罐頭食品防腐劑多、沒有營養?這麼多年了,還有人在誤會罐頭嗎?!
    罐頭食品防腐劑多、沒有營養?這麼多年了,還有人在誤會罐頭嗎?!提起罐頭,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保存時間長」「防腐劑多」「沒有營養」……# 罐頭是如何生產的呢?食品的罐藏就是將經過一定處理的食品裝入鍍錫薄板罐、玻璃罐或其它包裝容器中,經密封殺菌,使罐內食品與外界隔絕而不再被微生物汙染。
  • 被美食包圍的中國人,也是有罐頭情結的啊!
    鑑於此,國內商人試圖「師夷長技以自強」,在農副業豐富且氣候潮溼難以保存食物的南方,開始生產製造罐頭產品。到了民國初期,我國罐頭食品製造業已經有七大中心,分別為廣州、汕頭、廈門、福州、上海、蘇州及揚州。其中汕頭罐頭廠以糖水柑片、荔枝、龍眼、香蕉、菠蘿罐頭等為大宗。產品銷區包括亞歐兩大洲40多個國家。▲當時汕頭地區罐頭廠的紙質廣告。上海是中國罐頭的創新源地。
  • 中國有地方風味的罐頭,到底哪裡的最好吃?
    香港阿一、上海梅林、廣東粵花、丹東廣天、遼寧紅塔、溫州熊貓……打開一罐菜餚平鋪在熱米飯上,待肉汁和菜湯化了凍,就是一份滿滿當當的「罐」澆飯。中國吃罐頭指南。製圖/伍攀「中」罐頭?「洋」罐頭?傻傻分不清楚罐頭在食品界的正式登場,大概要追溯到十八世紀拿破崙徵戰歐洲時,法國人懸賞以求解決軍隊在作戰過程中,延長食物儲藏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