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已入列,殲20也開始成批服役,為何太空梭卻久久未見?

2020-12-15 白楊觀察室

自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各國在航天技術方面也是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並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其中,美國的太空梭就是代表性的存在,因其可循環使用、可釋放/捕捉衛星等能力受到眾人的重視。前蘇聯在解體之前也研發出了「暴風雪號」太空梭,並且成功進行了測試。但同樣作為航天大國的中國,為何遲遲沒有關於太空梭的研發進展呢?

我國在加入WTO以來,經濟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科學技術領域更是發展形勢喜人。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入列,而五代機殲20更是逐漸開始成批量加入部隊,而航天的空間站計劃也是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如此多的輝煌成就當中就是沒有出現太空梭的身影,以致許多人用太空梭為噱頭抹黑我們科學技術落後美國至少50年。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末,我國就擁有了載人太空梭的研發計劃,但經過科學家和專業人士的一再論證之下,這個項目最終被擱置了。

我國的太空梭發展規劃始於863計劃,其中的航空航天方向就有關於發展我國太空梭的指導性意見,因為當時美國的載人太空梭發展已經較為成熟,許多人認為太空梭才是未來航空航天的主要方向。在戰略性眼光和技術前瞻性方面,中國絕不遜色於任何國家。

那為什麼最後這個計劃被擱置呢,主要出於三個方面的考量:

一、安全性

載人航天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這中間稍微出一點差錯後果都可能不堪設想,在當時國家準備研發的時候,美國的太空梭開始頻頻出現安全事故,而且事後的調查顯示,這些事故都與當時科學技術的局限性有關,而且很難完全解決,這也為中國的太空梭發展潑了第一盆冷水。

二、經濟性

儘管太空梭可以循環利用,看起來十分省錢,但是太空梭的本身自重就佔了火箭發射很大一部分起飛質量,而且美國聲稱上百噸的載荷,實際上的有效載荷只有二十多噸,還只能發射到近地軌道,單位重量成本太高。而且美國製造五架太空梭的總成本達到了2000億美元,在當時完全能夠滿足四個航母戰鬥群幾十年的經費。

三、技術過於複雜

太空梭完全就是超出當時科技發展規律的產物,這也造成了技術上的成熟度與複雜度完全不成正比的情況出現。就連當時號稱科技實力全球第一的美國也是頗為頭痛,在出了幾次太空梭事故之後,也就不再繼續製造了,而是作為技術儲備封存了下來。

太空梭作為載人航天時代的頂級技術,不得不承認其在先進性方面擁有的王者地位,這也側面反映了美國科技實力與經濟實力的強大,雖然作為航天裝備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其中的技術含量和水平仍然值得我們重視。

(狼煙)

相關焦點

  • 山東艦入列一周年,更多殲-15曝光,印度開始打第三艘航母的主意
    在2020年12月17日,是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入列的第一周年。近日山東艦正在渤海某海域開展訓練任務,恰逢山東艦入列一周年,央視《正午國防軍事》聚焦山東艦,曝光了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這也就意味著殲-15與山東艦已經磨合的差不多了。算上這一次的出海訓練,山東艦在其交付的首年就進行了4次出海訓練。據稱此次訓練時間為十天,而在這頻繁的訓練中,出現了迄今為止殲-15出現過的最大機號數字——62號。
  • 今天是山東艦的生日,最新畫面公開!
    2019年12月17日,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正式交付海軍,這艘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 到今天,山東艦服役已整一周年。 近日,山東艦最新畫面公開 先睹為快 入列一年間 山東艦乘風破浪
  • 今天,山東艦一歲了,生日快樂
    2019年12月17日,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正式交付海軍,這艘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到今天,山東艦服役已整一周年。2019年12月中旬畫圈圈山東艦海訓畫面首次公開,在大海上畫出了美麗的圈圈。2019年12月17日殲-15艦載機優雅起飛,畫面首次公開。
  • 今天,山東艦一歲了,生日快樂!
    2019年12月17日,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正式交付海軍,這艘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到今天,山東艦服役已整一周年。2019年12月中旬畫圈圈山東艦海訓畫面首次公開,在大海上畫出了美麗的圈圈。2019年12月17日殲-15艦載機優雅起飛,畫面首次公開。
  • 1961年服役的小鷹號航母,與2019年服役的山東艦相比,哪個更強?
    當然,作為世界大國之一的中國,現在也能自主建造航母了,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去年12月份也已經入役,現在已經形成戰力。山東艦的入役則標誌著中國結束了不能建造航母的局面。 而我國的山東艦是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建造的,排水量與遼寧艦同為6萬噸,採用了滑躍起飛設計。但山東艦取消了艦艏甲板下12具重型反艦飛彈發射井,增大了機庫面積,並且縮小艦島,取消了四周的近防飛彈裝置,增大了甲板面積。
  • 中國海軍證實:山東艦航母編隊穿越臺灣海峽(圖)
    解放軍山東艦航母被曝於12月20日穿越臺灣海峽南下,軍方隨後證實這一消息,並表示其將赴南海開展訓練。據「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12月21日消息,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介紹,12月20日,山東艦航母編隊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訓練。
  • 甲板上出現7架殲-15,山東艦此次出海乾什麼去了?終於有答案了!
    首艘航母山東艦在去年12月17日服役,並在今年元旦返回大連造船廠,之後就一直在船廠進行維修。山東艦雖然是以遼寧艦航母為基礎設計建造,畢竟不是簡單的仿製,需要較長時間對前期遇到的問題進行改進和相關測試,何時形成戰鬥力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
  • 中國能研製出殲20,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39年前自大洋彼岸「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成功發射升空,人類從此便步入了太空梭時代,太空梭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節省發射成本,為了大力發展這種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之後又投入大量資金,繼續打造了「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太空梭,蘇聯為了對抗大洋彼岸太空計劃
  • 17號航母山東艦:遠洋訓練畫面公開,意味著正在形成戰鬥力
    最近,網絡上有17號山東艦航母,在遠洋執行艦載機起降和戰備巡航的視頻,在我等軍迷看來,可謂真的非常震撼人心。 據央視軍事V報導,近期,山東艦正航行在遠海大洋執行訓練任務。殲-15艦載戰鬥機連續多天高頻率起降,完成最大架次出動回收等課目!
  • 山東艦過臺海,令人想起每逢佳節倍思親
    國產航母山東艦昨(12月20日)過臺灣海峽。12月17日,是山東艦入列一周年,當天,中央電視臺還曾播放山東艦奔赴渤海某海域演習的畫面,從中可見更多殲-15戰機在國產航母上起降。當時央視評論稱,殲-15戰機連續多天高頻率起降,完成最大架次出動回收等訓練任務。
  • 003服役將近,004開始動工,噸位10萬以上
    導語:隨著我國研製航母技術的成熟,我國海軍在10年內極有可能擁有4艘航母,現如今003航母服役將近,004航母已經開始動工,噸位10萬以上一個國家想要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那麼就綜合國力就一定要得到各國認可,海陸空三軍作為各國國家最主要的軍事力量
  • 2019十大最受歡迎的國產武器,殲-20未能擠進前三
    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近年來,中國的國防力量大為提升,許多大家期待已久的國產武器也相繼面世。但國產武器實在是太多了,知道大家都很喜歡,但究竟是哪幾個國產武器是最受歡迎的呢?據環球網的評選統計,由網友評選的十大受歡迎國產武器已經基本確定,得票數第一到第十分別是: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約佔11%)、東風-41洲際核飛彈(約佔10%)、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約佔9%)、殲-20隱形戰鬥機(約佔8%)、新型戰略核潛艇(約佔7%)、「巨浪-2」潛射洲際飛彈(約佔6%)、首艘兩棲攻擊艦(約佔5%)、055型萬噸大驅
  • 殲15T亮相,飛行員為第五代準備,美專家:追趕美航母腳步
    最近二十年,中國海軍建造出30艘054A護衛艦,25艘052D驅逐艦和8艘055型驅逐艦,軍艦速度猶如下餃子般,改造一艘前蘇聯瓦良格號航母和服役一艘6萬噸常規動力航母山東艦,最重要則是003型航母正在江南造船廠進行建造,依靠著中國在軍事造船業的能力,打造出全球一流海軍作戰力量。
  • 山東艦又出海了!國產航母再離大連 這次闖海南還是直奔青島?
    不過,17號山東艦在駛出大連造船廠時,甲板上,一架殲-15與直-8也沒有,這一點與往常出海海試時還是大不一樣的。而在從1月初到現在的140多天靠港維護中,17號山東艦應該是完善了首次遠航時的所有不足。在大連維護期間與舾裝的第6艘055艦同框在去年12月17日正式在海南軍港服役後不久,17號山東艦就突然踏上了北返的行程,並於26日由南向北通過國內最大海峽,於2020年1月1日進入大連造船廠碼頭,勝利完成了這次為時近50天的首次遠航訓練部署。
  • 中國殲15T亮相,飛行員為第五代準備,美專家:追趕美航母腳步
    最近二十年,中國海軍建造出30艘054A護衛艦,25艘052D驅逐艦和8艘055型驅逐艦,軍艦速度猶如下餃子般,改造一艘前蘇聯瓦良格號航母和服役一艘6萬噸常規動力航母山東艦,最重要則是003型航母正在江南造船廠進行建造,依靠著中國在軍事造船業的能力,打造出全球一流海軍作戰力量。
  • 有055大驅陪著,山東艦過年不孤單
    剛服役的航母山東艦也是一樣「宅著」,返回了大連造船廠的老家。近日的最新照片顯示,山東艦靜靜停泊在碼頭上,平靜度過了服役後的第一個春節,正蓄勢待發,等待新一次起航。回到船廠前,山東艦上的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已經轉移,飛行甲板上一片空蕩。只有航母艉部停放了2架調度模型,一架直-8預警機、一架殲-15。
  • 山東艦遠海大洋最新訓練畫面公開,殲15完成最大架次出動回收
    山東艦遠海大洋最新訓練畫面公開,殲15完成最大架次出動回收 @央視網 12月16日消息,12月17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即將迎來入列一周年
  • 山東艦揮戈北上為哪般?雙航母戰鬥群即將登程 目標是西太平洋
    同時有報導稱,臺「大選」前兩周,大陸最新航母穿越臺海,周圍應有多艘作戰艦伴護,艦上並載有多架處於戰備狀態的殲-15戰機,「這個動作的目的,就是以準航母戰鬥群的姿態展示武力」。但外界最關注的,就是這次很可能中國兩艘航母將會合,有可能在明年1月份前出西太進行聯合訓練。
  • 山東艦過駛過臺灣海峽,美軍航母遠在千裡外,驅逐艦隻敢默默尾隨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剛於12月20日穿過臺灣海峽,展開了一場南海軍事訓練。山東艦自2019年12月17日入列以來,戰鬥力生成迅猛,並沒有在此期間受到疫情的幹擾。此次山東艦南下臺灣海峽,引發了美方高度關注。
  • 殲15有多少架了?62號新機首次亮相,編號全部改為兩位數
    2月17日,山東艦服役滿一周年,而在此之前,它剛剛完成了殲15的最大架次出動回收訓練,標誌著這艘國產航母已經形成了戰鬥力。而在官方報導的山東艦艦載機起降畫面中,首次出現了一架編號為62的全新殲15,這引起了大家極大的好奇,從2012年服役至今,殲15到底生產了多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