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997年推出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隨後,她的創作熱情一發而不可收拾,直到2007年推出這一系列的終結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之後,羅琳改變創作風格,先是於2012年出版了悲喜劇小說《臨時空缺》,隔年又以筆名「羅柏特·加爾布雷斯」出版了偵探科莫蘭·斯特萊克系列犯罪小說《布穀鳥的呼喚》,去年6月,她以同一筆名推出該系列第二部《家蠶》。
英國女作家喬安娜·羅琳,她有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名字——J.K.羅琳。
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戴著眼鏡,相貌平平且有些靦腆的女孩,有一天會變得家喻戶曉。顯然J.K.羅琳的人生,就如同她筆下創造的人物哈利·波特一樣,充滿著童話色彩。她以天才的想像力孕育了風靡全球的魔法師哈利·波特,並因此從一個貧困潦倒、默默無聞的「灰姑娘」,一躍成為享譽全球,財產超過英國女王的作家富豪。
J.K.羅琳
英國知名小說家。1997年推出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隨後,她的創作熱情一發而不可收拾,直到2007年推出這一系列的終結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之後,羅琳改變創作風格,先是於2012年出版了悲喜劇小說《臨時空缺》,隔年又以筆名「羅柏特·加爾布雷斯」出版了偵探科莫蘭·斯特萊克系列犯罪小說《布穀鳥的呼喚》,去年6月,她以同一筆名推出該系列第二部《家蠶》。
必須為自己負責
「抱怨父母將你引入錯誤的方向這件事是有時效期的——從接過主導權的那一刻起,你就必須為自己負責。」
1965年7月31日,彼得·詹姆士·羅琳與安妮·羅琳的女兒喬安娜·羅琳,出生在英格蘭格洛斯特郡葉特鎮。熟悉哈利·波特故事的讀者對國王十字火車站都不陌生,這裡正是羅琳的父母初次相遇的地方——兩人相遇在由國王十字火車站出發,開往阿布洛斯的火車上。
羅琳有史以來寫下的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一隻兔子,「題目也叫《兔子》,它得了麻疹,朋友們都來看望它,包括一隻叫蜂小姐在內的巨大蜜蜂。」她還給妹妹戴安講過一個掉進兔子窩的故事,「裡邊的兔子家族還拿草莓餵她吃」。
和很多青少年一樣,青春期是羅琳最不喜歡的一個階段——家庭生活很糟糕,跟父親關係不好,母親又生著病,自己的樣子還是赫敏·格蘭傑的原型,「她是11歲時我的誇張版本,那是我並不喜歡的樣子。」
1982年,羅琳參加牛津大學入學考試失利,後來進入艾希特大學。艾希特大學法語教授馬迪安·索瑞爾回憶大學時的羅琳:「一個安靜又能幹的學生,總是穿著丹寧外套、留一頭深色頭髮……」不過,根據羅琳自己的回憶,她的大學幾乎一事無成,還「畫了很深的眼線,總是聽史密斯合唱團、看狄更斯與託爾金的書。」
在哈佛大學2008屆學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詞裡,羅琳說:「我認定自己今生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寫小說。然而,從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卻認為,我那過於活躍的想像力只不過是個人的怪癖而已,永遠也不能幫我償還貸款或是賺到養老金。他們希望我取得一個職業技能學位,而我卻嚮往在英國文學方面深造。最後我們互有妥協並達成一致,讓我去學習現代語言。現在想來,這種妥協其實沒有讓任何一方滿意。」
在《衛報》中,曾經提到羅琳的第一段婚姻:當時她在葡萄牙的波多教英語,在酒吧遇到葡萄牙新聞記者喬治·阿蘭帝斯,簡·奧斯迪安的書是兩人的共同興趣。1992年10月16日,羅琳與阿蘭帝斯結婚,此時他們已經有了孩子,取名為潔西卡·伊莎貝爾·羅琳·阿蘭帝斯。這段婚姻只維持了13個月零1天,以家暴結束。
從「灰姑娘」到英國首富作家
「才華與學識永遠不會令一個人免於被無常命運的捉弄。」
在成為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作家之前——畢業後整整七年的時間裡,羅琳的生活異常艱難。
「……我經歷了慘痛的失敗:我那尤其短暫的婚姻走到了盡頭,我失業了,成了單親媽媽,除了沒有淪落到無家可歸的境地之外,我可能曾經是現代英國最窮困潦倒的人。所有我父母害怕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自己害怕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發生了」,羅琳曾經這樣描述自己過去的生活。在當時,「我不知道黑暗的隧道何時才是盡頭,而盡頭的任何光亮都和希望一樣渺茫……」羅琳認為,這段痛苦的過往顯然是自己重築人生的必經之路,「恐懼成為了現實,我卻因此獲得了自由,我還活著,有深愛的女兒,還有一臺老式打字機和一個偉大的夢想。」
對於很多尚在奮鬥路上的作家來說,羅琳的人生堪稱勵志榜樣。人們喜歡用「灰姑娘」來稱呼她,因為創作了哈利·波特系列,在短短五年的時間裡,這個需要接受政府救濟的貧窮單親媽媽變成了最為富有的暢銷書作家——英國有記錄以來的最暢銷作家,版稅所得高達2380萬英鎊。羅琳說:「那段時期我的生命黯淡無光,我全然不知接下來發生的事——媒體出現了,帶來了童話般的結局。」
2004年,美國福布斯將羅琳列為世界上第一個靠寫作成為女億萬富豪的作家,同時,她是世界上第1062位富有的人。七年前,《星期日泰晤士報富豪榜》估測羅琳大約擁有總值5600萬英鎊的財產,宣稱她是第12位英國最富有的女性,也是英國第144位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