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2020-12-19 騰訊網

北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雕梁畫棟,堆金彩畫,稀世珍寶,匠人工藝……紫禁城見證六百年歲月流轉,故宮博物院沉澱九十五載寒來暑往,故宮文化凝聚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美。

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由北及南,穿越半個中國;從古至今,橫跨歷史長河;傳統中華文化與香港都市文明碰撞、交融、輝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是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我們將來會攜手合作,一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人民網 沈婧婕 攝

紮根香港 再釋故宮經典

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人文脈絡,形成了根植中華文化,又糅合西方色彩的香港文化。別具一格的香港視角,為故宮文化的演繹再添魅力。

「傳統中國視藝文化」「傳統中國空間文化」與「當代香港都市文化」有機結合,傳統文化融入香港現代都市首先體現於建築設計之上。由香港建築師嚴迅奇設計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依照香港空間緊湊的特點,以縱向的空間呈現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

吳志華介紹,從外觀到內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兼備香港的現代特色,盡顯「陰陽平衡」「剛柔並濟」的中國宇宙觀。外部空間來看,七層樓高的建築「上寬下聚、頂虛底實」,形似中國古代的鼎;內部結構方面,汲取紫禁城中軸空間平面遞進的靈感,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打造成中庭空間垂直遞進的結構,兼具以現代手法演繹琉璃瓦圖樣的中庭天花。

故宮博物院藏品與香港文物收藏共展是交融的另一特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設9個展廳,總面積為7800平方米,每期展出800多件故宮文物。其中5個展廳定期輪換展出故宮精選藏品,涵蓋故宮文化的不同面貌,包括紫禁城建築、清代宮廷生活、文化傳承工作等主題。另有4個展廳則展出香港文物收藏、藝術體驗互動展覽等專題展覽。

吳志華提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現代建築表達傳統精粹,除展示紫禁城珍藏外,策展團隊亦會與本地社區保持緊密互動,提供公眾參與詮釋文物的機會與平臺。同時,邀請本地藝術家合作,期望結合香港及當代元素。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接受採訪。人民網 沈婧婕 攝

創新演繹 緊扣當代生活

運用現代科技、緊扣當代生活,拉近觀眾與文物在歷史時空上的距離。推陳出新的現代詮釋,煥發故宮文化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從2018年的《數碼敦煌》到2019年的《清明上河圖3.0》,觀眾的目光所向便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策展方向。「運用現代科技解讀故宮文物,令文物藏品變得生動、活潑,成為未來策展的重點。」吳志華指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全面應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每一塊曲面鋁板都有建築信息模型,輔以3D雷射掃描儀,使整個建築充滿科技色彩;還有現代化語言、多媒體形式展示文物藏品,引發觀眾興趣;另設學習與創新中心供青年發揮創意,將學生製作的文化創新項目,透過LED屏幕呈現給觀眾。

藝術、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讓故宮文物走進尋常百姓家,是一代又一代策展人的使命。吳志華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致力於透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專家論述淺顯易懂地傳達給觀眾,引發他們的興趣、探索、共鳴與思考,令到他們與古人進行對話,從而透過自身經驗構建價值與意義,亦助力深化並創新文物的文化內涵。

設施方面也彰顯「藝術生活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有餐廳及咖啡室,全海景的餐廳佔地1100平方米,吳志華希望觀眾可以看日落飲咖啡,享受文化藝術生活。他特別提到,故宮的文創產品很受歡迎,期許香港也能設計和生產出既具香港特色又受歡迎的文創產品。

建設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人民網 沈婧婕 攝

多維視角 融入國內國際

大灣區的市場、策展者的視野,助推香港融入國內國際文化雙循環。溝通中西的橋梁作用,將故宮文化從「館舍文化」走向「大千世界」。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背景之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迎來新的機遇。吳志華期待「積極融入國家文化發展大局」,將觀眾群從香港本地750萬人口,擴大至粵港澳大灣區7000萬人口。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一步與北京故宮文化博物院「南北呼應」,以其源於一脈的珍貴收藏和共同的歷史變故,透過富含香港元素的華夏文明,展現給全國14億的觀眾。

頂尖藝術人才與國際策展團隊,成為香港將故宮文化走向世界舞臺的優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來自內地、香港、臺灣、英國、加拿大、美國、瑞士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精通中英文團隊成員,不僅帶來全球視野和人脈資源,亦通曉最恰當的方法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文化。

「香港是祖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連接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橋梁紐帶,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落成,一定能讓香港融入國內國際的文化雙循環。」吳志華如是說,「我們期待2022年年中與觀眾見面!」

相關焦點

  • 對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希望透過香港視角展示中華文化
    中新社香港11月28日電 (記者 龍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希望透過香港視角把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帶給全世界觀眾,說好故宮文物的故事」,出席第二屆「博物館高峰論壇」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28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闡述該博物館未來將在中華文化傳承上扮演的角色。
  • 讓博物館助推經濟發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談博物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歷史長河中演繹著傳統與文明的故事,在不久的將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將正式亮相。如何在東方之珠重釋經典,展現歷史文明之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有其獨特和深入的詮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經典再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可以填補香港現有博物館產業的不足,擴大香港的文化範圍,從香港角度為世界觀眾提供一個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新平臺。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副館長人選公布 均為博士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日前(5月底)宣布,吳志華博士將出任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一職。吳於 2018 年 9 月已借調至西九作暫任館長,協助創立香港故宮,他將於今年 8 月 5 日履新。此前一個月(4月下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王伊悠博士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11月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儀式在大樓工地舉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資35億港元興建,2018年5月28日奠基動工,計劃於2022年年中對外開放。圖為正在施工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航拍)。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竣工
    位於維多利亞港沿岸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18日正式竣工。博物館預計將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將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定位是一座世界級的中國文化藝術博物館。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開幕
    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電 (記者 劉辰瑤)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18日宣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標誌著這座世界級博物館及香港重要的文化機構邁向另一個裡程碑。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介紹博物館情況。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封頂,將於2022年年中對外開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航拍(來源:央視新聞)2019年,在第二屆「博物館高峰論壇」,吳志華發表題為「經典再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建」的主題演講,分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建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吳志華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造進程良好,博物館的地基工程已經完成,開始搭建上層建築。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發展的新進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以嶄新的策展手法,透過香港角度,結合環球視野,展出故宮博物院的珍藏,並與全球加強合作夥伴關係,把世界各地著名文化機構的中外藝術文物帶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學術研究、教育及文化交流項目提供不同機遇,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藝術文化中心的地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致力成為一間具聲譽的國際級博物館,而且是屬於香港人的文化資源。
  • 為一座博物館赴一座城——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作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在境外的首個故宮項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由香港頂級華人建築設計大師嚴迅奇操刀,其代表作香港會展中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雲南省博物館等均為典型的現代風格建築。此番設計故宮項目的匠心,是反映和尊重香港當代都市文化的同時,體現中國傳統視藝文化及傳統空間文化。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 預計2021年底完工
    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主辦方介紹,項目封頂後還將進行內部建設裝修等工程,預計2021年底完工。封頂儀式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工地舉行。主辦方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於2017年6月29日由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標誌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由中建集團旗下中海集團負責承建,歷經三年多的建設迎來了封頂的重要時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表示,現在正在進行機電設施設備安裝工程,包括發電機、機電裝置等的安裝工作。
  • 香港將修建故宮文化博物館 臺北故宮:我們才是世界級的
    【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在西九文化區修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院回應稱「再觀察」,而臺灣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前「政務委員」黃光男則說,臺北故宮的優勢在於藏品質量。
  • 香港將修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臺北故宮:我們才是世界級的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自由時報》)【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在西九文化區修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院回應稱「再觀察」,而臺灣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前「政務委員」黃光男則說,臺北故宮的優勢在於藏品質量。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封頂
    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東南面立面效果圖。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提供11月下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大樓主體結構封頂儀式。薄薄的綠紗下,這座承載著文化互鑑之美的香港新地標雛形初現,既傳統又現代,既厚重又簡約,將為維多利亞港畔增添一分亮麗色彩。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建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天(5月28日)舉行動土儀式,計劃於2022年竣工。去年6月29日,《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籤署,項目正式確定。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佔地約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逾3萬平方米,坐落於西九文化區西部海濱,毗鄰藝術公園。據介紹,這座博物館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運營,主要設施包括陳列展廳、臨時展覽廳、數字展示區、綜合活動室、演講廳、文化創意產品店和觀眾餐廳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開始與故宮博物院著手制定未來展覽和活動計劃,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正在籌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團隊。
  • 通訊:揭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電 題:揭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3999塊曲面鋁合金「琉璃瓦」、約7000塊波浪形天花單元件、1:3斜度的整面牆體……在一層薄薄的綠紗下,七層樓高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對岸中銀大廈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奠基儀式
    新華社香港5月28日電(記者周雪婷、郜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8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舉行奠基儀式,標誌著博物館的建設工程將陸續展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一座以香港策展方式展示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博物館,坐落於西九文化區的西面臨海位置,毗鄰藝術公園,預計於2022年建成完工。走入西九文化區,可以看到這裡已初具雛形,M+博物館、戲曲中心等大型文化基礎設施都在建設過程中。
  • 故宮香港建「別苑」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2022年竣工
    2018-05-30 09:58 | 中國搜索27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破土動工。2022年,這裡將作為故宮「別苑」,將皇家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項目等帶到香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8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舉行奠基儀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一座以香港策展方式展示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博物館,坐落於西九文化區西面的臨海位置,佔地約1萬平方米,總建築樓面面積約3.05萬平方米,預計將於2022年竣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由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運營和管理。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封頂(香江在線)
    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東南面立面效果圖。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提供11月下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大樓主體結構封頂儀式。薄薄的綠紗下,這座承載著文化互鑑之美的香港新地標雛形初現,既傳統又現代,既厚重又簡約,將為維多利亞港畔增添一分亮麗色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合作推動的文化項目。
  • 800故宮國寶要來香港啦!全港一起穿越千年,期待ing~~
    她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博大的願景和使命,致力推動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對話。博物館背靠祖國,紮根香港,放眼世界,與北京故宮合作,致力在國際開拓弘揚中華文化的新平臺。香港故宮館建築特點
  • 800故宮國寶要來香港啦!全港一起穿越千年,期待ing~
    她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博大的願景和使命,致力推動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對話。博物館背靠祖國,紮根香港,放眼世界,與北京故宮合作,致力在國際開拓弘揚中華文化的新平臺。香港故宮館館長吳志華透露,樓高7層、總面積7800平方米的博物館大樓於今年7月初平頂,因疫情沒有進行儀式,留至昨天才邀請貴賓和傳媒參觀,現正進行安裝電梯等機電工程。到明年第三季,承建商就可把樓宇交給館方進行內部裝修,館方已在外國訂製了200多個保安性達世界最強級別的大型展櫃,2022年初全部工程可完成。之後,800多件展品將分批從北京運來港,須時約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