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1月28日電 (記者 龍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希望透過香港視角把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帶給全世界觀眾,說好故宮文物的故事」,出席第二屆「博物館高峰論壇」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28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闡述該博物館未來將在中華文化傳承上扮演的角色。
當天,吳志華在論壇上發表題為「經典再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建」的主題演講,分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建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位於西九文化區西端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於2022年對外開放,以展示故宮博物院的珍藏為主,並透過香港角度,以跨學科的策展方式為公眾提供豐富新穎的展覽及教育活動。
吳志華向中新社記者透露,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造進程良好,博物館的地基工程已經完成,開始搭建上層建築。博物館主體建築總共有6層樓高,目前已建造至第二層。他預計2021年6月博物館建築工程將完工,之後需要用一年時間完成布置展覽、內部裝修等工作,希望能在2022年6月正式開館。
談及為何要在香港建造故宮文化博物館,吳志華在論壇上表示,一方面,北京故宮博物院需要開拓新的展示地點,拓展國際交流和合作,並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香港希望在本土文化藝術範圍以外尋找新的發展空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好補充了香港現有博物館格局的不足,豐富了香港的文化視野。
他強調,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並不是北京故宮的分館,有自己的願景、目標和策略。新館的規劃、建造和營運,具有完全的自主性。但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同北京故宮博物院保持緊密合作。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同北京故宮博物院已籤署合作協議,北京故宮博物院將把藏品借給我們展出,亦將提供資源和學術意見,這一合作將是長期性的。」吳志華說。
他補充,北京故宮博物院借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藏品數量會較借予其他博物館的數量多,一般借出藏品約100件,但借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藏品近1000件。此外,展期更長,過去一般只能借展3個月,但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借展的藏品可以超過3個月,部分藏品展期達1至2年。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體建築由香港建築設計師嚴迅奇設計,佔地約10000平方米,分為9個展覽廳,其中7個為專題展廳,另外兩個展廳用作特別展覽。整個項目預算為4.5億美元,將歷時5年策劃和建造。
吳志華表示,有別於是歷史文化遺產的北京故宮博物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主體建築將中國傳統藝術元素跟香港城市的環境文化融合在一起,希望和香港市民的生活相關聯,亦會用一些新的概念表現中國傳統元素。
至於在傳承中華文化上扮演的角色,吳志華認為,由於地理和文化上的特殊原因,香港是一個匯聚國際文化的城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希望透過香港視角把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帶給全世界觀眾,說好故宮文物的故事,相信會讓香港在中國文化發展過程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