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國寶即將「出宮」

2021-12-19 文博圈

故宮藏品,離開北京故宮博物院去外面展出,被業內專家俗稱為「出宮」。

2022年4月,故宮將目送最大規模的一次國寶「出宮」。

目的地——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故宮不僅保留著中國曆朝歷代的文物,還有著不少外國文物,收藏文物超過186萬件,珍貴文物達到文物總數的93.19%。

但,能獲得對外展出的文物數量還不到1%。

故宮博物院一直兩頭為難。

一方面,擔心參觀人數過多,日積月累的巨大人流,集中呼出的氣體和人的腳步會傷害了紫禁城這個最大的文物;另一方面,心疼那麼多珍貴的文物,因為沒有地方展出,只能在庫房默默等待,沒有人看得到。

2015年底,香港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建立香港故宮的書面請求。這一想法在港方提出之前,首先由故宮博物院創意提出。

第二年,香港賽馬會捐贈35億港元,以資助香港故宮的設計、建造及籌備展覽等費用;同時,寸土寸金的香港,在西九文化區擠出了一塊可供建館的土地……

這是個太特殊的項目,每一個要素,土地、錢、國寶級文物、香港、故宮,任何一個出問題,都足以讓這個項目胎死腹中,當事者們守口如瓶,步步都走在刀尖上。

為什麼不公開呢?

香港曾回應說:在香港辦故宮絕非小事,必須得到中央正式批准。故宮國寶外借受到嚴格規管,商討過程必須保密。

還有不好說出口但大家都明白的原因。香港故宮籌建這幾年,正是香港政治暗流湧動,造成社會極大震蕩的時候。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還是建築工地的香港故宮也曾做了預案,嚴陣以待。

時至今日,香港故宮整體建築已接近完工。

不是故宮博物院的全盤複製,甚至不是飛簷鬥拱雕梁畫棟的風格,卻暗中貼合紫禁城琉璃瓦、紅牆等視覺元素,方鼎造型整體外觀借鑑中國傳統器物設計「上寬下聚,頂虛底實」的美學追求。

看上去的感覺是:這不是紫禁城,但,這就是中國的東西。

緊鑼密鼓地建設,時間緊湊到連高清地圖都沒來得及標註香港故宮的所在,國寶就即將到達。

那些價值連城的故宮文物,憑什麼脫穎而出?

故宮博物院的研究人員幫助香港挑選「出宮」的文物。以香港專家看,這些文物「都是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會講故事的文物」,是平時只出現在故宮畫冊上的頂級國寶。

香港挑選了879件。國寶中選後,要經過專家們嚴格的「文物體檢」,考量它們的「身體」能不能經得住旅行和展出。

故宮博物院館藏大多是一級文物,這次在來港借展文物中,「一級文物中的一級文物」就有166件。

如果一件中選文物的「身體」足夠硬朗,它屆時將離開故宮博物院的庫房,或三個月,或半年,或一年,在香港完成宣傳中國文化的使命。

這是國家特批的打破常規的借展。遠遠超出期待的文物出借數量,讓香港方面非常明白國家的心意,「國家對香港太好了,我們辦不好香港故宮,就對不起國家」。

出借方故宮博物院完全沒有「捨不得」的心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形容,挑選現場,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會建議說:「這個不太好,那邊有一件更好的。」

是什麼讓故宮博物院這樣信任香港?

是長期的合作,也是故宮博物院對香港專家們專業水準的了解。故宮博物院知道,香港的團隊是尊重和了解中國文化的一群人,發自內心的熱愛,是藏不住的。

更重要的,這是在中國香港,自己國土,自家地方。

香港故宮籌備時,吳志華還是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

之後,他辭掉了公務員的身份,當上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創館館長,被認定是「有深度的適當人選」,香港專家評價他「視野廣闊,對文化環境傳統及中國歷史文化都有深刻認識」。

     吳志華接受採訪    圖  新華社 / 香港

吳志華很自豪地要求記者:「叫我館長,不要稱呼博士,博士很多,香港故宮的館長只有一個。」

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從來沒有斷過。

2007年,「國之重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來港展出,舉世聞名的《清明上河圖》成為最受歡迎的展品,甚至要為它限流參觀。

2017年,香港搭建大型場景,一比一還原故宮養心殿原貌。參觀者可以走入養心殿每一個角落,近距離接觸皇帝墨寶,觀察、體驗皇帝繁忙的生活。

目前,香港故宮籌備開館的有九個展覽,其中最有分量的展覽將是中國古代書畫展,這會是與2007年同等規模的頂級展覽。

同時,開館時會有個馬文化的展覽。在明清的文物中,馬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香港故宮準備用展覽來告訴大家它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香港故宮與羅浮宮也將進行中西文化的對話,羅浮宮的一些文物屆時會到達香港。

吳志華和他手下的幾十號人每天幾乎都在「發足狂奔」。搞文創,做圖書,策展,裝修,對著講臺下幾百個香港學校的校長講故宮,講中國文化的推廣,以及怎麼讓年輕人對故宮和文物感興趣……籌建的勞累,變成了閃閃發亮、金子一樣的日子。

吳志華說,自己心裡其實早有在香港辦個故宮、展出故宮文物的想法。

但他不敢說。對一個博物館專家來說,故宮是什麼樣的分量,他是知道的。

這個夢,什麼時候覺得是現實?

關於香港故宮的論證開始推進,故宮博物院開始挑選來港文物,這些讓吳志華覺得,這是真的。

圖/文/視頻:新華社  原題《國寶即將「出宮」——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相關焦點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由北及南,穿越半個中國;從古至今,橫跨歷史長河;傳統中華文化與香港都市文明碰撞、交融、輝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是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我們將來會攜手合作,一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由北及南,穿越半個中國;從古至今,橫跨歷史長河;傳統中華文化與香港都市文明碰撞、交融、輝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是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我們將來會攜手合作,一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對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希望透過香港視角展示中華文化
    中新社香港11月28日電 (記者 龍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希望透過香港視角把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帶給全世界觀眾,說好故宮文物的故事」,出席第二屆「博物館高峰論壇」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28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闡述該博物館未來將在中華文化傳承上扮演的角色。
  • 讓博物館助推經濟發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談博物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歷史長河中演繹著傳統與文明的故事,在不久的將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將正式亮相。如何在東方之珠重釋經典,展現歷史文明之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有其獨特和深入的詮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經典再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可以填補香港現有博物館產業的不足,擴大香港的文化範圍,從香港角度為世界觀眾提供一個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新平臺。
  • 讓博物館助推經濟發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談博物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歷史長河中演繹著傳統與文明的故事,在不久的將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將正式亮相。如何在東方之珠重釋經典,展現歷史文明之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有其獨特和深入的詮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經典再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可以填補香港現有博物館產業的不足,擴大香港的文化範圍,從香港角度為世界觀眾提供一個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新平臺。
  • 讓博物館助推經濟發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談博物館文化輿產業發展
    如何在東方之珠重釋經典,展現歷史文明之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有其獨特和深入的詮釋。吳志華博士於1988年投身公共博物館工作,在香港多間博物館擔任研究、策展和管理職務,2002年晉升至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2014年至2019年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副署長。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副館長人選公布 均為博士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日前(5月底)宣布,吳志華博士將出任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一職。吳於 2018 年 9 月已借調至西九作暫任館長,協助創立香港故宮,他將於今年 8 月 5 日履新。此前一個月(4月下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王伊悠博士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副館長人選公布 均為博士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日前(5月底)宣布,吳志華博士將出任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一職。吳於 2018 年 9 月已借調至西九作暫任館長,協助創立香港故宮,他將於今年 8 月 5 日履新。此前一個月(4月下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王伊悠博士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 文化走訪| 從零開始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機遇與挑戰並存
    兩年前,當正在建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全球招聘館長時,吳志華沒有怎麼猶豫就放下工作三十餘年的政府公務員職位,擊敗逾十位應徵者後獲選。「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設項目,將在香港文化長遠發展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吳志華如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2017年啟動,至去年7月大樓結構竣工,預計將在2022年7月開幕。
  • 遊客→館長,他在香港建「故宮」……
    >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如果可以對四十年前初見故宮時的自己說一句話,您會說什麼?」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11月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儀式在大樓工地舉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資35億港元興建,2018年5月28日奠基動工,計劃於2022年年中對外開放。圖為正在施工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航拍)。
  • 香港把故宮「裝」進博物館了
    11月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據了解,博物館將有7800平方米的展廳,用於介紹故宮歷史文化,展示精選的故宮博物院書畫、器物和古籍等藏品,計劃於2022年年中對外開放。封頂儀式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工地舉行。主辦方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於2017年6月29日由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標誌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由中建集團旗下中海集團負責承建,歷經三年多的建設迎來了封頂的重要時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表示,現在正在進行機電設施設備安裝工程,包括發電機、機電裝置等的安裝工作。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竣工
    位於維多利亞港沿岸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18日正式竣工。博物館預計將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將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定位是一座世界級的中國文化藝術博物館。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竣工
    位於維多利亞港沿岸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18日正式竣工。博物館預計將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將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定位是一座世界級的中國文化藝術博物館。
  • 抗戰時,故宮文物曾有一段「南遷苦旅」,如今800件國寶將再度南遷……
    時移世異,一個世紀以後,八百餘件故宮國寶將再度踏上迢迢「南遷」路,於新落成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面向五湖四海的觀眾一展真容。八百餘件文物,相比紫禁城所典藏的浩如煙海的珍寶,無疑只是驚鴻一瞥。然而在傳統文史教育缺失,民族文化身份認同混亂的城市語境下,這場承平時代規模空前的文物南遷,將以故宮紅牆遇上維港碧波的形式,強化和豐富共同的民族文化記憶。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開幕
    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電 (記者 劉辰瑤)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18日宣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標誌著這座世界級博物館及香港重要的文化機構邁向另一個裡程碑。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介紹博物館情況。
  • 明年,香港將迎來故宮文化博物館!
    說起故宮,您可能會想起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坐落於香港西九龍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2015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向中央提出建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書面建議,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2019年3月,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成功中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主要建築合約,全面開啟建設工作。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開幕
    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電 (記者 劉辰瑤)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18日宣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標誌著這座世界級博物館及香港重要的文化機構邁向另一個裡程碑。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介紹博物館情況。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封頂,將於2022年年中對外開放
    目前博物館施工進度穩定,樓宇內的裝置及設備安裝和室內的裝修亦即將展開。據了解,位於西九文化區西端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於2022年對外開放,用於介紹故宮歷史文化,展示精選的故宮博物院書畫、器物和古籍等藏品,並透過香港角度,以跨學科的策展方式為公眾提供豐富新穎的展覽及教育活動。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將迎故宮部分文物「處女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將迎故宮部分文物「處女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18日透露,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就展品清單的商討已完成,策展團隊挑選了約800件文物準備在2022年開幕展覽展出,這將是故宮博物院借展給其他文化機構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且很多文物是首次在境外亮相,還有一些文物從未對外展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補充,800件展品中有兩成是「國寶級」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