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2020-12-13 騰訊網

西藏菜是中華民族整個風味體系中獨具特色的一支。原料以牛、羊、豬、雞等肉食,以及土豆、蘿蔔類等蔬菜。飲食以米、面、青稞為主。喜歡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調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傳統的待客筵席由奶茶、蕨麻米飯、灌湯包子、手抓羊肉、大燴菜、酸奶6道食品組成,下面我們來看看西藏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1、蒸牛舌

蒸牛舌是西藏著名的風味小吃,蒸牛舌以牛舌肉為主料,經煮蒸而成。特點是入口軟嫩,味道鮮美而帶椒香。牛舌外有一層老皮。去掉老皮,可以醬、燒、滷。某些市場賣的舌頭立即可食,但生的、煙燻的或粗鹽醃的舌頭常買到,煮後不論熱用冷食、加不加調味料都不錯。鹽醃舌頭通常是擠過汁的煮熟切片,一般採冷食,生舌頭可加葡萄酒溫煮,或水煮後添各類配飾上桌。 好多外地食客一看美食的食材是牛舌,頓時就食慾全無了,只能感嘆無福消受。

2、炒肺片

炒肺片是藏族特色美食之一,其做法歷史悠久,一直流傳至今,做法是用麵粉和辣椒等調料加水拌勻後灌滿羊肺,煮熟後撈起,切片,加佐料煎炒而成,這道美食本地人視為美味,好多外地食客第一吃是很難接受其味道的,真的需要些時間慢慢適應,羶味確實很濃重。

3、羊血腸

羊血腸,以羊血為主要原料。因為藏族地區羊血一般不單吃所以把羊血灌入小腸內煮熟而食。羊血腸為藏族地區特有食品,又香又嫩,十分解饞,別有風味。將羊血灌入小腸內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嘗一口,滿嘴生香,十分解饞,別有風味。血腸的製作極為簡單。不過對於外地食客而言,這種血腸可不像東北血腸那樣,味道很重,如果你連東北的血腸都吃不習慣,這道美食就不要嘗試了。

4、藏族吹肝

將新鮮豬肝用插入的麥竿兒吹脹到最大,然後撤掉麥竿兒,將脹大的豬肝用蒸籠蒸熟,放涼,切片,拌入芫荽、醬油、醋、辣椒、味精和鹽後即成的菜品。特點是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是極好的涼菜,隨食隨取,可保存約1年之久。看見這道美食的外地食客,真是無從下嘴。

5、酥油茶

酥油茶是我國西藏的特色飲品,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有禦寒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製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覆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與藏族毗鄰的一些民族,亦有飲用酥油茶的習俗。就像第一次喝蒙古族的奶茶一樣,真是不習慣這種味道,雖然兩者味道很不一樣。

6、炸灌肺

炸灌肺是西藏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炸灌肺,藏語音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裡軟、味道香美。特點是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是極好的涼菜。隨食隨取,可保存約1年之久。不知為何本地人總愛吃一些下水,味道真是不敢恭維,沒準吃習慣後才能發現其美味。

7、酥油炒青稞

青稞又稱稞大麥、元麥是藏族人民製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過後磨成面用酥油拌著吃。人們也將青稞與豌豆摻和製作糌粑。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傳統食品,而且作為藏餐出現在拉薩的主要飯店,成為招待中外賓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節日中,藏族人民還要拋撒糌粑,以示祝福。外地食客一是吃不慣酥油的味道,二是青稞的味道也不適應。

8、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奶渣做餡,藏族特色小吃,新鮮的犛牛奶煮沸以後被藏族人用傳統而獨特的方式分解,最貴重、最精華的是酥油,其次是奶渣,也就是提煉了酥油以後剩下的渣子。新鮮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來做餡,奶渣包子由此而來,奶渣曬乾以後,藏族人習慣把它當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湯裡面做佐料,外地食客真是吃慣這股味道,尤其是奶渣子的那股腥羶味。

9、麻森

麻森,西藏特色小吃之一,在盤子裡放上適當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紅糖,攪拌糅合,盛入一個方形小木盒內,用手塞滿、壓實,即可製成麻森方形糕,味道香甜可口。在藏族的特色餐館裡,大多都是有這道菜的,現在即使不去西藏,只要有藏族特色的餐廳,也可以品嘗到麻森的,不過要是想喜歡這道美食,還是需要慢慢適應其味道。

10、氽灌腸

氽灌腸是一道西藏菜。又稱三、五腸,以新鮮羊小腸為衣,分別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分稱血腸、肉腸、面腸,合稱三腸,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別稱肝腸、油腸,與前三腸合稱五腸。這道重口味很濃重的美食,吃時真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10大西藏人愛吃的另類美食你吃過哪些呢?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甘肅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隴菜即甘肅菜,將「清真菜,隴原各地域家常飲食、小吃」及結合各大菜系的優良技法,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挖掘整理出適應當地飲食習慣,從而成為特有的菜品體系,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甘肅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北京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北京菜又稱京幫菜,它是以北方菜為基礎,兼收各地風味後形成,北京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國烹飪技術之大成,不斷地吸收各地飲食精華,吸收了漢滿等民族飲食精華的宮廷風味,其美食別具特色,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北京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東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東北地區獨特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東北各地的飲食高度相似,在"八大"菜系裡面,雖然東北菜是沒有排上號,但這並沒有妨礙它的美味,其特點是一菜多味、鹹甜分明、用料廣泛、火候足、滋味濃鬱、色鮮味濃、酥爛香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東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海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海南菜歷經兩千餘年的發展歷程,既有福建、廣東沿海各省的烹飪之法,又吸收黎族、苗族和當地原住民的飲食文化,引進東南亞等地的特色佳餚,形成了特色鮮明、風味百變的海南菜系,素有"海產萬類,陸產千名"的美譽,下面就來看看海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1、糟粕醋糟粕醋是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的一種傳統小吃
  • 寧夏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因寧夏回族同胞集中,使清真菜成為寧夏菜的主要組成部分,下面就來看看寧夏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1、燴羊雜碎燴羊雜碎是一道著名傳統小吃,寧夏區內各地均有製作,以吳忠市的製作獨特、歷史悠久而素負盛名,故又稱吳忠風味羊雜碎,羊雜碎又稱,"羊下水"或"羊下腳"。
  • 日本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國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但也有一些讓人第一次吃很不適應的食物,下面就來看看日本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國食客只能望而卻步,感嘆無從下嘴。2、鹹圓鯵魚乾日本鹹圓鯵魚乾可謂是臭的出名,我國安徽有道名菜叫臭鱖魚,這個日本的鹹圓鯵魚乾比臭鱖魚還要臭,聞其味道就食慾全無了,而本地人卻對這道美食情有獨鍾,視為美味,外國食客只能望而卻步,感嘆無從下嘴。
  • 內蒙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內蒙古菜點特色主要體現在蒙古族的菜點風味上,蒙古族人的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野菜及麵食為主要菜點原料,菜點崇尚豐滿實在,注重原料的本味。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內蒙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山東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山東菜又名魯菜,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鹹鮮純正,突出本味,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比如糖醋鯉魚、九轉大腸、蔥燒海參等等都是魯菜比較有名的,今天我們來看看魯菜的另一種美食,盤點下山東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
  • 安徽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安徽菜不等於徽菜,徽菜是安徽菜的一個主要菜系分支,主要風味特點為鹹鮮為主,突出本味,講究火功,注重食補,徽菜的烹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術,徽菜之重火工是歷來的優良傳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徽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我國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感嘆無從下嘴
    我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風味多樣,地域廣闊的中華民族,由於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的差異,自古以來,中華飲食上就形成了許多各不相同的菜系,但有些美食只有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很難接受,下面就來看看我國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
  • 廣東的特色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下面就來盤點下廣東的特色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卻步,無從下嘴1、東坡臘乳狗東坡臘乳狗是連州的傳統特產,以小狗為原料,按傳統方法日曬臘制,廣東省清遠連州市東陂鎮處粵北山區,山高風大,氣候清涼,故所臘乳狗香味醇厚,肉軟骨脆,是連州人的匠心傑作。外地食客好多不敢吃狗肉,更別提吃小狗了。2、及第粥
  • 韓國人愛吃的「另類美食」,外國食客只能望而卻步,感嘆無從下嘴
    韓國菜以辣見長,兼具中國菜肉豐味美與日本料理魚多汁鮮飲食特點,正宗韓國料理是少油、無味精、營養,且品種豐富,一般分家常菜式和筵席菜式,各有風味,韓國飲食生活方式在其漫長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民族特色,今天小編要分享下韓國人愛吃的「另類美食」,外國食客只能望而卻步,感嘆無從下嘴。
  • 江西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興嘆,無從下嘴
    江西菜又稱贛菜,江西人的飲食習慣中也是多喜香辣和偏愛鹹鮮,口味注重濃鬱,菜餚形成的特色頗具鮮明,講究配色、造型,色重油濃,口感肥厚,喜好辣椒。像是三杯子雞、香質肉、冬筍乾燒肉、藜蒿炒臘肉、原籠船板肉等等都是著名的江西名菜,今天我們要來盤點下江西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興嘆,無從下嘴。
  • 山東10大黑暗料理,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眾所周知我國廣西雲南部分地區經常愛食用一些蟲類,因此讓人感覺口味都比較重,但是作為人口大省的山東不僅僅有出名的魯菜,也有一些另類的美食,下面就來看看山東10大黑暗料理,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我國北方的10大「另類小吃」,南方食客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下面就來看看我國北方的十大「另類小吃」,南方食客望而卻步,不知如何下嘴!,只能感嘆無從下嘴。其實,芥末墩兒的誘人之處就是這個"衝味兒",讓人流出眼淚來,有的老北京人還會端起盤子,把湯也喝下去,估計南方的食客看見這道小吃就望而卻步了,只能感嘆無從下嘴。
  • 廣西的10大「另類美食」,外省食客只能望而卻步,不知如何下嘴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廣西的10大「另類美食」,外省食客只能望而卻步,不知如何下嘴。1、羊癟湯羊癟湯是廣西特色美食,把羊內臟、腸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膽汁的一種雜味湯。煮羊腸時都有意不擠不洗,因為羊吃的草中有些是中草藥,當地人人為有藥食同源作用,這種食俗一直傳到現在。
  • 我國10大另類美食,本地人視為美味佳餚,外地人避而遠之無從下嘴
    我國美食的特點是風味多樣,由於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的差異,自古以來,中華飲食上就形成了許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各具特色,"民以食為天",隨著回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下面就來看看我國10大另類美食,本地人視為美味佳餚,外地人避而遠之無從下嘴。
  • 湖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嘆為觀止,味道太重
    湖北菜,又稱楚菜、鄂菜,是我國傳統菜系之一,以"味"為本,講求鮮、嫩、柔、滑、爽,富有濃厚的江南水鄉特色,自成體系,其中湖北的美食品種繁多,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小吃美食,今天我們來盤點下湖北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只能嘆為觀止,味道太重。
  • 江西10大最辣美食,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望而生畏,無從下嘴
    說到哪裡人能吃辣,大家肯定首先想到四川、湖南等地,但是四川主要是麻辣,而湖南以香辣聞名,貴州則是酸辣為主,只有江西的辣,才是貨真價實的幹辣,最簡單最直接的那種辣。好多四川朋友到了江西都被江西的辣所徵服,下面就來看看江西10大最辣美食,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望而生畏,無從下嘴。
  • 安徽人愛吃的「另類美食」,外省遊客只能望而興嘆,不知如何下嘴
    安徽菜又名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其特點是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等,如今徽菜已有3000的多個品種,最具代表性的像清蒸石雞、問政山筍、火腿燉甲魚等等,今天我們要看看徽菜的另類美食,盤點下安徽人愛吃的「另類美食」,外省遊客只能望而興嘆,不知如何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