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陶書寧
1月4日,截至11:30上午收盤,A股三大指數飄紅,其中,滬綜指報3504.57點,深成指報14804.01點,創業板指3075.21點,分別上漲0.91%、2.30%和3.67%。延續了2020年震蕩走高態勢。
數據顯示,2020年,上證指數由3066.34點漲至3473.07點,累計上漲13.87%,並在最後一天突破前高3465.73點,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深成指由10430.77點漲至14470.68點,累計漲幅達38.73%。
創業板2020年表現更為優異,創業板指由1798.12點漲至2966.26點,全年累計漲幅近65%,超越納斯達克綜指,領跑全球主要指數。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指在2020年12月31日突破2015年7月反彈之後的2915.95高點,創2015年7月以來新高。
4000多隻個股在2020年起伏行情中各顯神通。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2020年有2195隻股票年內實現上漲,345隻股票漲幅超過100%,並誕生4個十倍股。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A股兩市總市值達85.74萬億元,剔除2020年上市的396隻新股市值5.89萬億元後,兩市總市值較2020年年初的65.83萬億元增加14.02萬億元。若按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11月末的數據,即1.76億A股帳戶進行計算,2020年A股股民人均淨賺7.97萬元。
「2021年經濟將持續強勢復甦,政策面三重共振,資金面維持充裕,A股漲勢有望延續。」2020年12月31日,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白酒冠絕全場
總體來看,2020年申萬一級行業幾乎全線收漲。Choice數據顯示,休閒服務、電氣設備領漲市場,休閒服務漲幅最大為99.38%,電氣設備、食品飲料、國防軍工、醫藥生物、汽車、電子、化工、有色金屬漲幅均大於30%。
2020年A股行業表現呈現明顯的季度性特徵。第一季度,市場受疫情影響,醫用物品、生活必需品以及雲辦公等成為剛需,農林漁牧、醫藥生物、計算機表現最好,同時期休閒服務、採掘、家用電器表現最差。
隨著疫情衝擊逐步消退,企業復工復產,第二季度休閒服務、電子、醫藥生物表現最好,同期建築裝飾、紡織服裝、採掘表現最差。行至第三季度,國內疫情狀況進一步好轉,在經濟活動日益活躍、宏觀基本面恢復較好的情況下,休閒服務、國防軍工、電氣設備表現最好,通信、商業貿易、計算機表現最差。
整體看,2020年A股行情輪動主要圍繞與疫情相關行業的變化情況、國內經濟形勢變化兩條主線進行。在政策環境利好、流動性支持的背景下,市場走勢整體延續了2019年的牛市行情。
分概念板塊來看,食品飲料、醫藥、半導體、軍工、新能源等各領風騷。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食品飲料、生物醫藥、遊戲股等疫情受益股大漲,下半年受政策刺激,光伏、新能源車異軍突起。
白酒無疑是2020年市場中表現最為優異的概念板塊,同花順白酒概念指數年初至今已累計上漲138.67%,成分股貴州茅臺(600519.SH)、五糧液(000858.SZ)、ST捨得(600702.SH)在內多隻白酒股股價創歷史新高,同花順白酒板塊市值已經達到5.26萬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從2015年的弱復甦起,此輪白酒景氣周期至今已有6年時間,成為資金抱團的對象。在此周期推動下,五糧液(000858.SZ)總市值也達到萬億元,與貴州茅臺分居滬深兩市市值最高的股票。
除白酒概念板塊外,農業種植、生物疫苗、光刻膠等概念漲幅亦位居前列,漲幅均超過50%。註冊制次新股和科創次新股概念為跌幅最大的同花順概念板塊,分別下跌37.35%、20.68%
「2020年市場這種表現是我們沒有想到的。」12月31日,格雷資產創始人、董事長張可興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後炮來說,出現這種局面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處在量化寬鬆時代,利率非常低,資金會湧入一些優秀資產,同時對勝率的容忍度、風險偏好都在提升。」
張可興指出,目前A股部分股票估值已經偏高。
「有些白酒股,20倍左右的增速也能達到100倍市盈率的估值,更不用說像新能源、光伏,市盈率都是100-200倍,都已經快趕上創業板2015年泡沫時期的估值水平了。」張可興稱。
冰火兩重天
2020年,A股市場熱門概念頻出,半導體、口罩、新基建、免稅、疫苗、軍工等概念板塊輪番啟動,誕生了諸如斯達半導(603290.SH)、道恩股份(002838.SZ)、保變電氣(600550.SH)、海汽集團(603069.SH)、正川股份(603976.SH)、北摩高科(002985.SZ)等多隻大牛股,其中不乏「妖股」。
若以7天6板作為一隻股票晉級「妖股」的標誌,2020年共有89隻股票進入這一行列。另外,在2020年8月24日交易日漲跌幅度變更為20%之後,更有13隻創業板股票接連收穫連板,其中新餘國科(300722.SZ)在12個交易日內收穫11個漲停板,累計漲幅達494.51%,成為2020年「妖王」。
2020年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共有345隻,投資者有8.31%的概率捕獲一隻翻倍股。另外,有4隻股票漲幅超過1000%,分別是立昂微(605358.SH)、斯達半導(603290.SH)、萬泰生物(603392.SH)、英科醫療(300677.SZ)。此外,還有7隻股票漲幅超過500%,分別是北摩高科(002985.SZ)、上機數控(603185.SH)、陽光電源(300274.SZ)、新潔能(605111.SH)、新強聯(300850.SZ)、瑞芯微(603893.SH)、錦浪科技(300763.SZ)。
時代周報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每個月都會誕生數個漲幅超過100%的大牛股,全年共有115隻個股單月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平均下來,每個月近10隻。
2020年7月,A股進入結構性牛市,牛股集中誕生,僅7月便有36隻個股漲幅超過100%。誕生牛股第二多的月份為2月,共計13隻,彼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股出現千股跌停的局面,隨後開始強勢反彈。
儘管三大股指年內齊齊走高,但也不乏有些股票表現弱勢。從行業來看,Choice數據顯示,申萬一級行業房地產、通信、紡織服裝行業領跌,跌幅分別為-10.85%、-8.33%、-7.08%。此外,銀行、採掘等周期權重股亦表現弱勢,分別下跌3.25%、1.34%。
2020年有1911隻股票下跌,其中跌幅超過20%的有790隻,73隻股票跌幅超過50%,跌幅居前的多以ST股為主,其中年內跌幅最大的股票為*ST環球(600146.SH),跌幅達92.37%
跌跌不休中,一些股票價格跌到「土」裡。當前兩市股價最低的為*ST剛泰(600687.SH),現價0.5元,目前已進入退市整理期。在可交易股票中,股價低於1元的有3隻,低於2元的78隻。
2021年投資主線
康崇利指出,從技術視角看,2021年滬指有望上行至4300點區域。
「此區域將為2020年滬指上行重要阻力區,該位置是上證月線2015年7月的高點位置,同時也是該輪牛市滬指單月成交量最大的月份,存在套牢盤的壓力。但從多頭的上行空間考慮,五年的箱體一旦突破,假設在經濟基本面的輔助下市場情緒較好,在增量資金入場的推動下,上行空間從五年箱體頂點突破後,中性樂觀判斷再度上行空間阻力也將指向4300點區域,箱體上軌(3685-下軌2440)/2+3685=4307點。」康崇利等人在研報中表示。
投資主線方面,康崇利表示,短期來看,當前的順周期行情雖然有所分化,但基於宏觀經濟持續復甦這一支持,周期性行情依舊將成為跨年行情的重要推動。
「從中長期視角來看,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建議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經濟轉型升級之下,對科技和消費形成長期利好。」康崇利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中信證券研報則建議,2021年投資主線聚焦於國家總體安全觀下的優質核心賽道,「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底線思維下,國家總體安全觀大圖景下的投資主線有更持久的政策支持,其中的優質賽道值得中長期布局,重點集中在科技、能源、糧食、國防、資源五個安全領域」。
在張可興看來,相比A股,港股可能更具投資吸引力。
「A股經歷2019年和2020年的大漲之後,已較難找到價值投資的窪地,只有銀行、地產、保險這樣的傳統經濟可能還有較大的估值優勢。2021年經濟繼續保持復甦,A股可能會迎來價值股的重估,會迎來階段性上漲。」張可興稱,「港股是非常明顯的價值窪地,我們看好港股的新經濟龍頭,包括教育、物業服務、生物醫藥等板塊有很大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