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2020年發了4300億新股明年有望衝擊6400億

2020-12-25 東方財富快訊

A股市場即將告別2020年,迎來2021年。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股市IPO節奏明顯加快,破發、退市呈現常態化;二級市場上,核心資產強者恆強,個股兩極分化加劇,市場呈現日趨成熟的趨勢,也即所謂的A股美股化。專業人士預計,這些趨勢2021年大概率將延續下去。

IPO10年新高

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礎功能之一,首次公開募股(IPO)是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方式,也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截至12月23日,下同)A股上市公司通過IPO合計融資4287億元,相較2019年全年的2548億元同比增長68%,同時也創下自2011年以來IPO募資金額的10年新高,僅次於2010年的4945億元。

IPO數量大增超9成

而從發行數量看,2020年IPO企業數量在過去10年中排名第2位,同比去年大增91%!

值得注意的是,12月21日,安永發布一份《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顯示,上海證券交易所IPO數量佔全球第一。

科創板融資獨佔鰲頭

分市場來看,2020年科創板融資金額高達2139億元,位居四大市場首位,而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募資金額之和也不過214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三季度(7月22日)科創板才迎來第一批企業上市,這意味著,短短不過1年半左右的時間,科創板融資額已與其他三大市場之和相仿。

安永大中華地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通過註冊制發行的IPO項目已經超過審核制,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佔全年總量的53%和61%。科創板2020年更超越主板,IPO數量和集資額在A股各板中均列第一。

2020年融資額度TOP10

而從個股來看,2020年IPO金額前10大個股累計融資1417億元,佔全年所有個股IPO金額的33%,中芯國際以532億元的募資金額獨佔鰲頭。

分市場看,IPO金額前10大個股中科創板佔據7家,主板佔據2家,創業板佔據1家,中小板未有個股入列。

德勤:2021年IPO預計5200-6400億元

德勤中國表示,2021年A股新股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容,雖然大部份發行人仍然會以中小規模為主,但是預計每個市場均將迎來更多新股發行與募集更多資金。

德勤中國預計,2021年,上交所科創板預測將有約150-180隻新股融資約2500-3000億元;140-170家企業則將於創業板上市,融資約1400億-1700億元;主板和中小企業板或有大約120-150隻新股融資約1300至1700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2021年整個市場的融資金額預計將高達5200-6400億元。

年內破發股頻現

而在A股IPO推進的同時,整體估值水平也逐步趨向成熟,市場中破發股、退市股也不時出現。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截至12月23日,合計有28隻上市新股年內曾跌破過發行價。

凱賽生物被稱為年內「最慘新股」,而距離其上市僅僅才4天就破發,距離發行價最大跌幅超30%,實在有些令人大跌眼鏡。

實際上2020年新股呈現「兩極分化」。既有如萬泰生物、立昂微、斯達半導、康華生物等「大肉籤」。其中萬泰生物上市後連續26個漲停板,立昂微則是在23個連板漲停開板後,繼續暴漲超140%。

也有首日就開板的多隻個股,如中金公司、洪通燃氣、北元集團、廈門銀行、京滬高鐵等5隻新股上市首日即開板,此外還有20隻新股在上市次日開板。

開源證券研報分析表示,註冊制之下,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有所加強,不同質地新股上市後估值水平快速分化。

開源證券表示,2020年註冊制新股在上市時的估值高度集中,而近期這些公司市盈率已高度分化,在20-100倍及以上區間內均有分布。由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實施的時間不長,因此不存在業績大幅變動導致的板塊整體性PE波動,估值的快速分化主要是市場對不同質地公司進行高效定價的結果,即優質公司愈顯稀缺,享受的估值溢價亦更高。

年度退市數量再創新高

而隨著2020年註冊制的實施,A股市場的退市股數量也有所增加。

2001年4月A股出現了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退市股:PT水仙(600625)到2019年至今,整整十八年時間,A股真正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不足80家(剔除因私有化、吸收合併、證券置換),甚至在2008年-2012年期間,A股創下了連續五年0退市的記錄。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因各種原因退市的個股達到了19隻,而此前2019年有11隻股票正式退市。

新時代證券表示,退市制度改革後市場出清力度有望加強,退市效率將有顯著提高,從而強化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強者恆強 走向成熟仍需耐心

而A股向成熟市場靠攏不僅體現在IPO節奏、退市和破發個股數量上面,更體現在龍頭強者恆強上面。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最新觀點表示,「2017年以來,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也在不斷增強,市場出現分化。當前A股流通市值前10%的公司的市值佔比呈現趨勢性抬升,目前已超過60%,與歷史最高水平相當。同時市值佔比後50%的股票交易額不斷萎縮,說明市場有效性在提升。」

而上述這前10%的公司也被市場冠以「核心資產」的名號。那麼究竟什麼是核心資產?

前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鵬曾表示,「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短期內核心資產就是市場中最受追捧的一批股票。」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剔除2020年上市的次新股,年內合計有701隻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恆立液壓、艾迪精密、通策醫療、山西汾酒、春風動力、堅朗五金、東方雨虹等多隻個股更是頻創新高,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天數均超過40次,受市場追捧程度可見一斑。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對於如何評價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歷程,李迅雷給出了「循序漸進、波瀾壯闊」兩個關鍵詞。

李迅雷表示,從股權分置改革到如今的註冊制,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其實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尤其是近兩年資本市場改革明顯加快。

但李迅雷也表示,雖然A股市場的發行、交易規則等與成熟市場的接軌程度顯著上升,但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A股成長仍需耐心。

機構展望2021年資本市場:

天風宏觀宋雪濤:資本市場怎麼看2021年?

平安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改革政策醞釀產業機遇 布局兩大行業

天風證券把脈2021:結構性機會為主 走勢料「前高后低」

2021年A股怎麼走?哪些行業被看好?券商年度策略觀點告訴你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金股藏在哪?

券商2021年政策展望出爐 這些行業被看好

國君策略:2021年A股盈利修復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看好三大板塊

中信建投2021年投資策略:全年最主要行情在一季度 推薦各領域的龍頭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快訊」德勤: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2021年有望破記錄
    全景網12月17日訊 德勤12月16日發布《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0年回顧與2021年前景展望》報告,對2020年及2021年的內地與中國香港IPO市場分別進行了分析與預測。報告顯示,預計將於2020年12月31日新股融資所得的金額計算,納斯達克憑藉更多超大型新股將會成為2020年領先全球新股市場的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將會取得第二位,上海證券交易所緊隨其後位列第三,深圳證券交易所將會取得第五位。
  • 德勤: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2021年有望破記錄
    原標題:[快訊]德勤: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2021年有望破記錄   全景網12月17日訊德勤12月16日發布《中國內地及香港
  • 2021年如何投資?這10家頂級券商投行這樣說
    2020年底,各大券商陸續發布2021年市場投資展望。長橋特地為大家綜合整理了大摩、中金、中信等國內外的頂級機構對明年對投資觀點,幫助大家更好地備戰2021年的市場投資。1、高盛:標指站上4300點;恆指目標29700點;超配大宗商品美股方面,高盛美股策略師DavidKostin預測,到2020、2021、2022年底,標普500指數將分別達到3700點,4300點和4600點。
  • 內地明星公司排隊入場 2020年香港新股市場火力全開 集資額或創...
    德勤預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市場將會有145隻新股上市集資大約3973億港元,而2019年則有164隻新股集資3155億港元,即今年新股數量下跌12%但新股集資額增加26%。德勤的統計顯示,納斯達克將會成為2020年領先全球新股市場的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將緊隨其後佔據第二位,上海證券交易所位列第三;第二上市新股從去年1隻增至今年9隻,全部均為新經濟企業。
  • 德勤上市業務組:2021年中國內地與香港新股募集資金有望創下新紀錄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6日,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0年回顧與2021年前景展望報告,該報告分為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概況、2020年香港新股市場回顧、2020年中國內地新股市場回顧、2020年中概股在美國新股市場回顧、2021年香港內地新投市場前景展望等六大重要部分組成。
  • 展望與回眸|2020年A股人均賺7.97萬元 2021要站上4300點?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2020年有2195隻股票年內實現上漲,345隻股票漲幅超過100%,並誕生4個十倍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A股兩市總市值達85.74萬億元,剔除2020年上市的396隻新股市值5.89萬億元後,兩市總市值較2020年年初的65.83萬億元增加14.02萬億元。
  • 畢馬威:今年上交所新股募資額全球第三,對明年新股市場樂觀
    報告指出,儘管2020年新冠疫情持續給市場帶來挑戰,但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港交所」)的新股發行均實現激增,成為2020年全球IPO市場募集資金增加23%的主要推動力。
  • 全日空航空母公司計劃發行新股籌集資金3321億日元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全日空航空母公司全日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日空控股」)近期表示將發行新股以籌集資金3321億日元(約合32億美元)。根據公告,全日空控股總共將發行1.26億股股票,募集的資金將用於購買寬體波音787飛機(787-9機型、787-10機型)和償還長期債務。在發行新股的說明書中,全日空控股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影響,國際和國內航班的旅客需求急劇下降。
  • 臺灣地區明年IC封測產值有望增至200億美元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2021年上半年IC封測需求強勁,DIGITIMES Research預估臺灣專業委外封測代工(OSAT)產值可望再締新猷,挑戰200億美元。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陳澤嘉指出,受惠5G手機滲透率大增、IC客戶強勁拉貨動能等因素帶動,今年臺灣地區IC專業委外封測代工產值將突破18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5%。
  • 【會議直擊】畢馬威料明年130至150宗新股香港上市 集資額在3500至...
    【財華社訊】畢馬威發布2020年IPO市場回顧以及2021年展望報告。畢馬威分析師預計明年香港IPO新股市場將持續強勁,預計2021年將有130至150宗新股在香港上市,集資額預計介乎3500億至4000億港元之間。
  • 中國銀行年報:銅市2020年回顧與2021年展望
    2021年展望  (一)經濟復甦深化可期,通脹溫和回升  銅作為宏觀屬性最強的基本金屬,其未來走勢與全球宏觀經濟復甦進程緊密相關。展望2021年,在樂觀的疫苗研發與普及預期的加持下,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復甦將繼續深化,有效提振銅的下遊需求;與此同時,預計歐美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雖然財政刺激政策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整體而言宏觀政策將維持呵護狀態,流動性依舊中性偏松;此外,由於經濟復甦進程的加快以及2020年基數效應,預計2021年通脹將溫和回升,有利於銅價進一步打開上行空間。
  • 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國內宏觀經濟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向常態趨勢回歸,全年GDP增速有望在低基數效應基礎之上出現較大反彈。
  • 國際航協發布展望報告 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將繼續大幅虧損
    11月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修訂後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業績展望報告指出,儘管全球航空運輸業業績有望改善,但2021年仍將繼續嚴重虧損。預計2020年將出現1185億美元淨虧損,比今年6月份預測的843億美元更為嚴重;預計2021年將出現387億美元淨虧損,高於今年6月份預測的158億美元。
  • 全日空擬發新股融資3320億日元 應對疫情衝擊
    來源:金融界網站 日本最大航空公司全日空周五宣布,將發行新股籌集3320億日元(約合32億美元)資金,用於為已訂購的波音787飛機付款,並幫助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
  • 《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總結 & 2021展望》報告: 明年商品房銷售均價...
    原標題:《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總結 & 2021展望》報告: 明年商品房銷售均價預計仍將小幅上漲   12月3日,由中國
  • 香港財政司司長展望:2021年香港有望恢復正增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假若環球經濟明年繼續改善,香港經濟有望在2021年恢復正增長,但復甦的速度和力度,受多個外在及內在因素影響。
  • 2020年上海市GDP有望達到5800億美元,放在全球能排多少名呢?
    整體來看,「新舊產業」均受到了衝擊,但前者在「逆境」中能快速復甦,優勢盡顯。 2020年上海市GDP有望達到5800億美元 展望第四季度,上海市經濟會繼續加快復甦,全年經濟有望實現增長,GDP大概率將在3.85萬到3.9萬億元人民幣之間(四季度一般佔全年的30%)。 按2020年全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上海市的GDP有望在5700億美元到5900億美元之間,即大約在5800美元左右。
  • 五大基金明年展望-高成長股有望捲土重來
    臨近年末,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調整,包括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布局明年的市場投資,而從目前來看,順周期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強勢,而包括新能源車、消費電子、光伏等高成長板塊有望捲土重來。
  • 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2021年展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相當於2009年跌幅的7倍,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不過,治療情況的進展提升了人們對前景的期望,疫苗研發的積極進程更為結束新冠疫情帶來了希望。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恢復到疫前2019年的產出水平。
  • 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2020-12-17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