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直擊】畢馬威料明年130至150宗新股香港上市 集資額在3500至...

2020-12-12 騰訊網

【財華社訊】畢馬威發布2020年IPO市場回顧以及2021年展望報告。畢馬威分析師預計明年香港IPO新股市場將持續強勁,預計2021年將有130至150宗新股在香港上市,集資額預計介乎3500億至4000億港元之間。

回顧環球IPO市場,畢馬威香港區新經濟市場主管朱雅儀指出,儘管有不確定因素,2020年全球IPO收益按年增加了23%,從2019年的約2130億美元上升至約2630美元,主要是由於上海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納斯達克集資額的上升。上述三個市場亦是2020年IPO最活躍的市場。

至於上市企業的具體領域,朱雅儀表示,在美國、香港和中國內地IPO市場,TMT、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金融服務類的上市企業排在前三位,而技術與生命科學類企業繼續成為IPO集資的關鍵推動力。

香港市場方面,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伙人劉大昌稱,從總收益看,今年是香港IPO市場自2011年以來最活躍的一年,主要由於中概股回港作第二上市和生物技術公司的上市。分析師指出,在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放緩之後,香港交易所仍然保持彈性並且反彈。到2020年底,香港交易所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平,共有140宗新股上市,募集資金約3899億港元。

他又說,受益於生態系統進一步促進了發展以及生物技術公司的集資表現,香港已經成為一個生物技術企業的上市中心,並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市場。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由2019年的14家增加到2020年的17家,總收益從約370億港元上升至約610億港元。此外,截至目前共有9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回港作第二上市,總收益達到約1310億港元。

展望2021年,分析師對香港的新股市場保持樂觀,認為香港交易所將在2021年仍將是最重要的上市目的地之一。他預計2021年將有130至150宗新股在香港上市,集資額預計在3500億至4000億港元之間,有信心是全球首三位,至於是否問鼎首位要看大型公司選擇的上市地點。

對於美國早前頒布禁止一些機構投資部分中資企業,朱雅儀回應說,很難估計禁令是否吸引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因為在美上市的中資公司有好多備選方案,包括回流香港或中國內地上市、將公司私有化等。公司會顧及自身需要,相信企業不會單一考慮禁令而改變發展策略。而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趨勢主要看雙方監管機構的具體政策。

A股市場方面,分析師指出,隨著疫情在今年下半年逐漸穩定,中國經濟逐漸從疫情中復甦。A股市場依然活躍,籌集資金約4610億元人民幣,共有383宗新股上市,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集資額。在運營的第一年裡,STAR市場錄得141宗上市,募集資金2172億元人民幣,貢獻A股市場籌集資金的47%。他預計2021年A股IPO市場集資額和IPO數量將繼續增長。

作者|龍曼

編輯|彭尚京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球IPO市場集資金額增加23%,香港和上海新股上市集資額位居...
    (財見2020年12月11日訊)根據畢馬威對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新股市場進行的最新分析顯示,以2020全年集資額計,中國內地和香港證券交易所將創下自2011年以來表現最活躍的一年。2020年期間,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總集資額預計將較2019年增加82%,通過383宗新股上市合共集資人民幣4,610億元。內地市場表現穩健,得益於科創板持續發展,成為日益受歡迎的上市板塊,佔年內A股市場集資額的47%,並推動上交所以集資總額計位列全球領先證券交易所前三位。
  • 內地明星公司排隊入場 2020年香港新股市場火力全開 集資額或創...
    德勤預計,到今年底香港市場將會有145隻新股上市集資大約3,973億港元,集資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6%,或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高,其中九成八的集資額是來自內地企業。    接著,快手、嘀嗒出行、喜茶、奈雪、嗶哩嗶哩等一批內地明星企業也將陸續招股,業界預計明年香港新股市場仍將熱鬧紛呈,無論是國內新經濟企業上市,或是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都將給港股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優質標的及活力。
  • 畢馬威:A股及港股全年集資額將創2011年來新高 預計2021年香港IPO...
    原標題:畢馬威:A股及港股全年集資額將創2011年來新高,預計2021年香港IPO集資達3500至4000億港元    根據畢馬威對中國內地和香港
  • 畢馬威:今年上交所新股募資額全球第三,對明年新股市場樂觀
    12月15日,畢馬威中國(以下簡稱「畢馬威」)發布了《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及其他資本市場發展趨勢2020年回顧》的最新報告。報告指出,儘管2020年新冠疫情持續給市場帶來挑戰,但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港交所」)的新股發行均實現激增,成為2020年全球IPO市場募集資金增加23%的主要推動力。
  • 畢馬威:2020年香港全球集資排名第二 僅次納斯達克
    報告指,港交所今年集資額料增加24%,預計在年結前將完成140宗新股上市。集資額增加是主要由於多宗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約佔集資總額的34%,有利於香港的金融行業和   報告又指,香港已成為亞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新股上市市場,其成熟的生態圈助力了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公司的發展和集資。
  • 畢馬威:2020年香港全球集資排名第二,僅次納斯達克
    [億歐導讀] 12月10日,畢馬威發表《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2020年回顧》報告,香港新股集資金額達503億美元,按年升24.5%,全球排名第二 12月10日,畢馬威發表《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2020年回顧》報告,香港新股集資金額達503億美元,按年升24.5%,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納斯達克。報告指,港交所今年集資額料增加24%,預計在年結前將完成140宗新股上市。
  • 香港今年IPO額達3899億港元 位列全球第二
    畢馬威對明年本港和內地IPO市場仍持樂觀態度,預料2021年港交所IPO總集資額將達到3,500億至4,000億港元,可穩坐全球前三寶座,料將完成約130至150宗新股上市,潛在返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數目介乎50至60隻。
  • 德勤指2019年香港IPO募資或減至1800億港元,李小加表示一點也不擔心
    德勤:香港2019年IPO募資可能減至1800億港元德勤昨日發表報告,預期香港今年約有200隻新股上市,集資最多1800億元,受全球新股市場在貿易戰及脫歐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中港新股數量及集資額均下降。德勤表示,香港今年首季有37隻新股上市集資204億元,數量及集資額按年分別下跌42%及16%,同期創業板(GEM)新股數量亦有下降。年初至今申請上市個案約175宗,同比亦下跌。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主管合伙人歐振興表示,由於期內缺乏大型及超大型新股上市,加上申請上市的公司數量下降,拖累新股市場表現。
  • 畢馬威:香港全球集資排名第二 料明年集資總額達4000億
    原標題:畢馬威:香港全球集資排名第二,料明年集資總額達4000億   鈦媒體12月10日消息,畢馬威發表《中國內地和香港
  • 2020年香港新股集資額有望創2010年以來新高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記者 李濱彬)香港交易所17日表示,2020年港交所推出各種新產品及計劃,持續市場創新、提升競爭力。2020年港交所新股市場集資金額有望創2010年以來的新高,香港已建立了亞洲最蓬勃的科技及新經濟公司金融生態系統。
  • 德勤: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2021年有望破記錄
    原標題:[快訊]德勤: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2021年有望破記錄   全景網12月17日訊德勤12月16日發布《中國內地及香港
  • 畢馬威:預計明年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數目比今年多
    2、2020年,香港前十大IPO項目募資金額為1885億港元,佔總募資額的49%,京東-SW、京東健康募資額分別排名第一、第二。 3、畢馬威預期明年香港IPO集資額介乎3,500至4,000億港元。
  • 普華永道:2020年全年將有180家企業在香港上市
    中證報消息,普華永道7月2日發布報告稱,預計2020年全年將有180家企業在香港上市,主板市場首次上市企業將有165家,全年融資總額將介於2300億港元至2600億港元。報告指出,2020上半年,香港總共有64家新股上市,募集資金總額達到87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2%。
  • 港股IPO亂象頻現 有人感嘆「10隻新股9隻廢」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 羅曼 在首次公開招股市場裡,香港依然是首選上市地,在過去五年中,新股集資額有3年位居全球榜首。然而,香港雖然在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方面名列前茅,其流動性卻落後於其他主要交易市場。港股IPO怪象:集資額名列前茅,新股成交低迷數據顯示,2018年聯交所接獲的上市申請近400宗,較2012年多逾一倍,從上市申請數量來看,香港仍然是首選上市地,並在過去5年時間裡IPO集資額有3年居於全球榜首,雖然上市數目攀升,但大部分規模較小。
  • 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明年有望破記錄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記者 史冰筠)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16日發布2020年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分析及2021年預測,2020年香港交易所(港交所)總集資額全球排名第二,並預計積極勢頭將會延續至
  • 德勤:港股上市內地新股數量增加61% 前五大新股全部為新經濟企業
    6月16日,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內地新股數量比重較去年同期稍為增加61%,香港及澳門企業的新股數量份額則從去年同期的28%減少至22%,來自海外的新股數量上升5個百分點至17%;內地企業的新股貢獻了香港新股市場融資總額的97% ,約841億港元,去年同期內地新股融資額642億港元,佔比92% 。
  • 德勤上市業務組:2021年中國內地與香港新股募集資金有望創下新紀錄
    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吸引力逐步增加,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2020年香港新股市場再創佳債,今年融資總額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峰值,具體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市場預計會有145隻新股上市融資大約3,973億港元,而2019年則有164隻新股融資3,155億港元。這意味著在新股數量下跌12%的基礎上,而新股融資額卻增加26%。
  • 德勤: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明年有望破記錄
    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 (記者 史冰筠)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16日發布2020年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分析及2021年預測,2020年香港交易所(港交所)總集資額全球排名第二,並預計積極勢頭將會延續至2021年,屆時融資金額或能突破2010年時高位。
  • 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總數達1477個
    新華網香港12月1日電 香港交易所11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市公司總數已達1477個,今年前11個月,港交所已接受上市申請236個,正在處理中的上市申請個案為141個,分別較去年同期多52個和72個。
  • 安永發布2020年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
    中概股二次上市、新股認購成「雙熱潮」;2021年香港IPO活動總體樂觀,預計集資額達3,500億港幣。;特別是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在IPO總數量和集資額方面均表現強勁。A股市場展現出積極擁抱註冊制的態勢,註冊制下的排隊企業佔A股全部排隊上市企業的76%,新股發行通過率攀升至95%。科創板今年更超越主板,IPO數量和集資額在A股各板中均列第一。註冊制落地後,新股發行採用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化詢價、定價、配售機制。新股發行進一步市場化,新股上市前五天不設漲跌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