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由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片電影《無人區》並取得極大成功,這部由黃渤、徐崢主演的影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心中萌生了前往大西北旅行的想法。終於,在今年讓我的想法成為可能。
十天的休息時間,對於上班族來說已經稱為一種奢望,而這種奢望變為現實的時候,心中莫名的激動,放下工作與生活的束縛,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決定和車友自駕前往無人區的拍攝場景地。十天時間還是有些倉促,我們估算了一下,十天時間基本有八天時間是在途,留給我們周邊遊玩的時間只有四天,而且中間不能出任何意外,這對我們駕駛的兩輛博越的車輛狀態給出了很高的要求。話不多說,收拾行李準備出發。
初步規劃從西安出發,一路走走看看,最終到達新疆吐魯番,全程大約2400公裡,裡程來算不遠,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我們的第一站是甘肅武威,第一天對自己比較狠,跑了將近900公裡,一路上坡,中間還有許多山路,不過順利抵達此次行程第一站武威市。
第二站是敦煌,武威距離敦煌840公裡,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出發,中間下高速走了一段縣道,途中路過山丹軍馬場,風景不錯而且很涼爽,這一路我們每個車上3個人,換著開還算比較輕鬆,唯一的小插曲是我們在去敦煌的路上遇到了沙塵暴,為了安全起見,車速降了下來,直到晚上十點左右我們安全到達敦煌。
路過山丹軍馬場
第三天我們打算在敦煌跑跑,一大早我們從酒店出發,往玉門關方向開去,讓我想起了王之渙這句古詩:「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路的兩邊全是沙漠隔壁,還是很荒涼。晚上我們聽到消息,外地去吐魯番人員需要隔離14天,所以我們臨時決定到達哈密之後就停下來,不再往前走。從地圖上看,哈密
的周邊換進和吐魯番類似也是北高南低,東高西低。
第四天我們從敦煌出發,開車前往哈密大約500公裡,下午7點進入哈密,因為不知道是因為疫情還是什麼原因,新疆的檢查真的很嚴格,進入市區需要過檢查站。
除了哈密新疆其他地方也進不去,這幾天我們計劃在哈密市周圍跑跑,他的北面是沙漠戈壁和雪山,南面是茫茫沙漠(哈密盆地),所以我們計劃第一天往南走前往哈密盆地,雖然是在大西北,但是這裡的海拔只有十幾米,這和南方沿海地區海拔差不多,最低處甚至是負數,由於是一個盆地,所以到了夏天這裡的氣溫會很高,基本與吐魯番盆地氣溫相近,屬於我國的熱極,我們車載的室外溫度曾經達到過56攝氏度的高溫,不過景色還是不錯的。
哈密盆地邊緣
重點講講我們這一次的無人區之行,和當地人詢問並結合地圖,最終確定行駛路線。該路線為靠近吐魯番鄯善縣省道S328,過南湖鎮之後有近180KM無人區(屬於哈密盆地核心區域),因吐魯番全境目前任然處於外來人員隔離狀態,故到達兩城市交界地帶將返回哈密。有著和電影無人區一樣的景象,筆直的公路一眼望不到頭的沙漠與隔壁,當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我們看到了一個電影裡類似的加油站的場景,因為無法拍照只能給大家描述一下,路的兩邊是一小片棚戶區,路邊有檢查站,看了下地圖,我們到的地方是鄯善縣與哈密市的交界處,距離哈密有220公裡,距離鄯善只有不到100公裡,,一次不錯的體驗。
無人區核心區,不一樣的景色
哈密這幾天還是去了不少地方,哈密王府、維族村落、魔鬼城、巴裡坤山等,體驗了當地的少數民族飲食,品嘗了哈密瓜(確實很甜,回家之後,再也沒有嘗到過比這更甜的哈密瓜),最後我們花了三天時間返回。一趟不錯的行程。
這裡的山都是光禿禿的只有兩山之間有一小片綠洲
不得不誇一下我的大博越,這輛19款中配博越,可能要改變大家對這臺車油老虎的印象,整個行程超過6100公裡,通過統計加油票,這次我的車總計加油453.81L,得出平均油耗在7.4L/100km,這對於一輛車輛淨重在1.6噸,且半滿載,一路走走停停,全程空調製冷,通過沙地路面的SUV來講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夏天的新疆實在是熱),其他方面,車輛的穩定性不錯,不論是在石子路及沙地裡的行駛通過性,還是駕駛舒適性都是可圈可點,畢竟是一臺城市SUV,但他的表現已經讓我驚喜萬分,甚至讓我萌生駕駛它穿越可可西裡的想法。
作為一款標準的城市SUV,它獲得了上百萬車主,這是市場對這款車型最大的認可,穩定的質量管控,紮實的底盤,厚道的用料,親民的價格,穩重大氣的外觀,都是消費者對他的標籤。但是我想說,相比與同類車型,這款車的駕駛體驗也是頂尖水平。這次無人區的穿越,複雜路面狀況已經很好的驗證了這一點,當然油耗也沒有外界傳的這麼高,必須給博越證明。不論是吉利還是長城、長安、奇瑞希望我們的自主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做每個人買得起,用得起的好車,同時不斷提升品牌形象,走出國門,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