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市、河源市、惠州市等地區。那麼,小編身為一個惠州的客家人,可是深深喜愛著我們客家的每一道菜餚的,每一道客家菜都有我對家鄉獨特的記憶。那麼,今天吃貨選手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客家人餐桌常見的菜餚吧。
客家人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釀菜了。萬物皆可釀:釀苦瓜,釀豆腐,釀冬菇,釀蓮藕,釀青椒,釀茄子,釀豆腐泡等等等等。釀菜就是將肉餡加上其他配料剁它個198次,不要298隻要198!然後趁苦瓜和青椒不注意的時候,把它們的身體掏空,再將肉餡塞進它們的肚子裡。釀菜以煮、蒸和煎為主。其中常見的有煎釀三寶,就是釀苦瓜,釀豆腐,還有釀茄子,樣樣都是小編的心頭愛呀。一口下去有菜有肉,簡直比下雨天和巧克力更配呢!
鹽焗雞也是小編從小就愛吃的,小編大概從小就是個吃貨吧,但是怎麼也吃不胖?鹽焗雞的表皮呈嫩黃色,嫩滑的外皮,吃進嘴裡鹹香鹹香的,裡面的肉更是鮮嫩爽口,就連骨頭也被裹滿了鹽的香味。鹽焗雞有著不明的神秘身世,其中一個傳說是,客家人千裡迢迢從惠州擔鹽上江西等內陸地區,於是把整隻雞埋在鹽擔裡,已備路上餓了吃而無意發明的。小編已經無法用形容詞來形容自己對鹽焗雞的喜愛了,小編上輩子大概就是焗鹽焗雞的鹽吧!隔著屏幕都能聞到它的香味。些幾!
碌鵝這也是客家有名的一道菜。受疫情影響,加上豬肉又貴,小編天天呆家裡,不是吃雞就是吃鵝,但是還是對碌鵝百吃不厭。這是小編爸爸的拿手菜之一,每當他煮這道菜的時候,整個屋子都瀰漫著碌鵝的香氣,一聞到香味,小編會就跑到廚房去在一旁觀望。煮好後小編說時遲那時快,抓起一個鵝掌就吃了起來,南乳和酒香瀰漫了鵝的每一個部分,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梅菜扣肉是小編姑姑的拿手菜了,感覺一家子都是大廚呢!每逢過節,姑姑就會在老家裡露上一手,煮上一大桌子好菜。梅菜扣肉是必不可少的,一端上到桌子,嗖嗖的就被吃了一大半。扣肉切得薄薄的一大片,肥肉和瘦肉均勻的間隔。放入口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再吃上一口墊在底下梅菜,油而不膩。真是每逢佳節胖三斤啊。
老鼠耳也稱馬齒莧,是一種藤狀灌木。小編記得小時候在家門口就長了很多老鼠耳,感覺是野生的,無處不生。它的葉子小小的,圓圓的,就像老鼠的耳朵一樣,甚至有一點可愛。高級的食材往往用的最簡單的烹飪手法,加一些蒜瓣炒之,或者焯水過後做涼拌就非常美味了。入口有一種滑滑的感覺,但是咬下去卻又脆脆的,非常的有口感。
正所謂,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粄是客家傳統小吃,是冬至必不可少的美食。其做法是將白蘿蔔切絲和豬肉、蝦米、蔥、胡椒粉等配料混在一起,然後再包進糯米糰裡,有圓形的,有餃子形狀的。每逢冬至,大家圍在一張桌子上,一起做蘿蔔粄,蒸熟以後端出來,熱騰騰的吃上一個,軟糯的外皮裹著滿滿的蘿蔔絲,一口下去,真是暖到心窩裡去了。
以上就是小編認為客家比較有特色的,而且常見的一些客家菜。小編覺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學一學,把客家菜傳承下去。主要還是怕以後自己不會煮,想吃沒得吃哈哈哈。等小編學會了以後再教小夥伴們怎麼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