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客家,吃遍美味客家菜,體會濃濃客家情

2020-12-24 小麗的心語

廣東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市、河源市、惠州市等地區。那麼,小編身為一個惠州的客家人,可是深深喜愛著我們客家的每一道菜餚的,每一道客家菜都有我對家鄉獨特的記憶。那麼,今天吃貨選手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客家人餐桌常見的菜餚吧。

客家人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釀菜了。萬物皆可釀:釀苦瓜,釀豆腐,釀冬菇,釀蓮藕,釀青椒,釀茄子,釀豆腐泡等等等等。釀菜就是將肉餡加上其他配料剁它個198次,不要298隻要198!然後趁苦瓜和青椒不注意的時候,把它們的身體掏空,再將肉餡塞進它們的肚子裡。釀菜以煮、蒸和煎為主。其中常見的有煎釀三寶,就是釀苦瓜,釀豆腐,還有釀茄子,樣樣都是小編的心頭愛呀。一口下去有菜有肉,簡直比下雨天和巧克力更配呢!

鹽焗雞也是小編從小就愛吃的,小編大概從小就是個吃貨吧,但是怎麼也吃不胖?鹽焗雞的表皮呈嫩黃色,嫩滑的外皮,吃進嘴裡鹹香鹹香的,裡面的肉更是鮮嫩爽口,就連骨頭也被裹滿了鹽的香味。鹽焗雞有著不明的神秘身世,其中一個傳說是,客家人千裡迢迢從惠州擔鹽上江西等內陸地區,於是把整隻雞埋在鹽擔裡,已備路上餓了吃而無意發明的。小編已經無法用形容詞來形容自己對鹽焗雞的喜愛了,小編上輩子大概就是焗鹽焗雞的鹽吧!隔著屏幕都能聞到它的香味。些幾!

碌鵝這也是客家有名的一道菜。受疫情影響,加上豬肉又貴,小編天天呆家裡,不是吃雞就是吃鵝,但是還是對碌鵝百吃不厭。這是小編爸爸的拿手菜之一,每當他煮這道菜的時候,整個屋子都瀰漫著碌鵝的香氣,一聞到香味,小編會就跑到廚房去在一旁觀望。煮好後小編說時遲那時快,抓起一個鵝掌就吃了起來,南乳和酒香瀰漫了鵝的每一個部分,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梅菜扣肉是小編姑姑的拿手菜了,感覺一家子都是大廚呢!每逢過節,姑姑就會在老家裡露上一手,煮上一大桌子好菜。梅菜扣肉是必不可少的,一端上到桌子,嗖嗖的就被吃了一大半。扣肉切得薄薄的一大片,肥肉和瘦肉均勻的間隔。放入口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再吃上一口墊在底下梅菜,油而不膩。真是每逢佳節胖三斤啊。

老鼠耳也稱馬齒莧,是一種藤狀灌木。小編記得小時候在家門口就長了很多老鼠耳,感覺是野生的,無處不生。它的葉子小小的,圓圓的,就像老鼠的耳朵一樣,甚至有一點可愛。高級的食材往往用的最簡單的烹飪手法,加一些蒜瓣炒之,或者焯水過後做涼拌就非常美味了。入口有一種滑滑的感覺,但是咬下去卻又脆脆的,非常的有口感。

正所謂,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粄是客家傳統小吃,是冬至必不可少的美食。其做法是將白蘿蔔切絲和豬肉、蝦米、蔥、胡椒粉等配料混在一起,然後再包進糯米糰裡,有圓形的,有餃子形狀的。每逢冬至,大家圍在一張桌子上,一起做蘿蔔粄,蒸熟以後端出來,熱騰騰的吃上一個,軟糯的外皮裹著滿滿的蘿蔔絲,一口下去,真是暖到心窩裡去了。

以上就是小編認為客家比較有特色的,而且常見的一些客家菜。小編覺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學一學,把客家菜傳承下去。主要還是怕以後自己不會煮,想吃沒得吃哈哈哈。等小編學會了以後再教小夥伴們怎麼做呀!

相關焦點

  • 暖暖溫泉水 濃濃客家情
    在河源這個溫泉之鄉,葉園溫泉雖說不上頂級奢華,但卻最富客家韻味。走進葉園溫泉的第一印象便是古樸和典雅,一情一景無不滲透著客家文化,客式美食、客式建築、客式服務與溫泉養生、休閒度假有機結合,讓遊客倍感親切。 68℃的體貼 葉園溫泉旅遊區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黃田鎮,是一家集溫泉養生、休閒度假、觀光旅遊、商務會議為一體的綜合型4A級旅遊景區。
  • 漂洋過海客家菜 千島牽連梅水情
    客家美食遠名揚,鄉愁幾許味中藏。梅菜扣肉、開鍋肉丸、釀豆腐……一道道客家菜往往能勾起客家遊子的鄉愁,客家美食也隨著遊子的腳步跨越山和大海,在海外落地生根。印尼雅加達就有這樣一家地道的客家菜飯店。「麗園小廚」,在當地眾多客家餐館中以正宗的客家菜特色而聲名鵲起。
  • 活動 北京 包客家粽子吃客家菜!
    周四過節我們一起去包客家肉粽,吃傳統客家菜~一共23道,吃完這桌席,估計就變客家人啦~僅剩最後兩個名額~  ◆ ◆ 包客家粽子吃客家菜 ◆ ◆Time:6月9日 周四 19:00始Place大廚現場教你包客家肉粽前菜巧拌南非冰草 葫蘆絲拌北極貝邊溫拌文昌眼睛螺 爽口娃娃菜 客家鹽焗拼盤
  • 美味的客家「煎粄」「客家美食篇」
    美味的客家「煎粄」【客家美食篇】在咱們秀篆鎮,有句美食順口溜,曰:頭煎,二滋,三甜粄,四錫圓,五印歸,六林層,七粽,八包,九米梭,十碗糕,十一黃捻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咱們秀篆客家排名首位的「煎」。「粄」是客家語,與「板」同音。粄字從「米」,從「反」,反亦聲,「反」為「飯」省(「飯」指「食物」)。「米」指大米製品。「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製作的食品。
  • 冬天客家娘酒煮雞,一道濃濃客家味的滋補佳品!
    客家人的主食是米飯,米飯中的糯米,客家人也很喜歡吃,比如用糯米做的糯米飯、糯米雞等等。這種糯米還可以做成客家人有名的娘酒。在梅州,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習俗,特別在農村地區,每年冬至節前後,客家婦女都會釀娘酒的習慣。
  • 清荷書舍夜話‖客家小館•客家九大碗
    他們最期盼的就是有一處旅途中的小館,可以讓他們歇歇腳,吃上熱飯、喝口熱湯。終於在夜幕降臨之後,他們看到遠處的松樹林中,透出了一絲光亮。那光亮給了大家希望,走進一看,那在晚風中飄動的幌子,上面不就寫著「客家小館」嗎?
  • 忘不掉的客家美味——娘酒
    客家文化旅遊不止是觀光,除了承載著厚重文化的圍龍屋外,客家人共同創造的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一體的民俗、飲食也是必須領略一番的。來到客屬之地,好客的客家鄉親做起拿手的當地特色美食,熱情地款待來自四方的親朋好友!無論你何時走進客家大地,家家戶戶均能讓你不虛此行,體味無窮無盡的美食!
  • 走進儀隴朱德故裡,體驗美味佳餚--客家流水席
    客學專家稱其為「最後的孤獨」,因為這樣完整地走進現代人視野的客家民居,特別是儀隴客家民居已屈指可數,又因其保存完整,堪稱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館。本次吃流水席就在這個農家樂。品碗在流水席上菜時,品碗是第一個上到桌上的大碗菜,以前當地老百姓評價這家主人辦酒席辦得好不好,主要就是看品碗的菜品好不好。做得好的品碗甚至把菜鋪到了6-8層。
  • 客家雞酒 客家黃酒煮雞 客家雞酒罐頭 品牌特色
    在梅州,用娘酒做的一道客家特色美食——客家娘酒雞,是女人坐月子、招待遠方客人、婚嫁等都少不了的一道美味佳餚。對於離家在外的客家遊子來說,這道菜更是縈繞在他們心頭的家鄉味道,代表著忘不了的客家情。千年經典,歷久彌新。
  • 【客家文化】客家的「吃」文化
    「出行湯」、「上工湯」……你正月到他們家裡做客,能讓你不吃飯也酒醉肚飽。因他們「上屋過來下屋客」。「過條門檻也是客」。他們熱情好客並非表現在客套上,真正的體現在「吃」上。你一到他們家,就招待你,常日蒸籠裡熱著的碟子料端上來,男主人陪你邊吃邊喝。稍頃,麻利的女主人把「米果湯」煮好了,他們熱情勸客的本事會讓你不吃也得吃,幾十款噴香的碟子料迫著你嘗過遍,謂之吃遍有緣。且一家來客全屋招待。
  • 客家文化︱客家那些常見「土」菜
    舊時客家基本上每戶人家都會自己醃製梅菜。在選材上,最好吃的「梅菜」是冬天被露水打過的芥菜(客家人稱為三月菜),比較甘甜。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不僅可獨成一味菜,還可以當作配料製成梅菜扣肉、梅菜蒸豬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梅菜湯等菜餚。有人說,「沒有吃過梅菜扣肉,就等於沒有吃過客家菜」。
  • 涔涔炊煙,曖曖客家情
    一景一葉總關情,在風光中感受人文,在景色中體會歷史,在景觀中找尋文化。今天小編帶領大家在客家風光景色中進一步了解客家文化吧。贛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佔95%以上,世稱「客家搖籃」。
  • 客家土樓美食
    客家人的煙腸選用客家本地地瓜粉、本地豬肉,這些獨特的水土所產生出來的配料,味道最為純正,本地豬少吃飼料,多吃地瓜葉、青菜、米糠等,養的時間較長,豬肉的味道鮮美,在煙腸藥的糅合下,成就出一種不可抗拒的具有獨特清香口感的絕頂美味。過年時,煙腸代表的是一種排場。家底好、交際廣的家庭經常要做上好幾十斤的煙腸,除了拜神外還可以宴請或答謝親朋好友。普通家庭至少也會做上十幾斤煙腸。
  • 客家粄裡客家情
    甜粄顏色微黃,口感軟韌,幾個甜粄吃下來,來年的生活都變得甜甜美美。而鹹粄中則藏了不少蝦米,一口咬下,鬆軟的口感中又夾雜著蝦米的鮮香。  清明時節,則食艾粄。艾草研碎加入糯米粉擀成皮,芝麻、花生、白糖等磨成甜餡,包好後放入模具中摁出花紋,底下再墊上剪成圓片的芭蕉葉入鍋蒸,就是客家人鍾愛的艾粄了。而做粄剩下的餡料,則成了小時候的我清明前後最愛的零食之一。
  • 24年老客家菜,用味道詮釋大師級別客家菜魅力!
    從業20多年來,劉愛勤憑藉客家人特有的艱苦創業和開拓進取精神,致力於弘揚客家飲食文化,傳承、發展客家菜餚製作技藝。劉愛勤憑藉不懈地努力和辛勤鑽研,秉承「食者師,廚者徒」的信念,注意收集食客的意見,改進創新客家菜品。中國烹飪大師陳鋼文為之不禁讚嘆「能將農家宴席精益求精,把大眾菜做成金牌菜的高手,劉愛勤是業界佼佼者」。
  • 在廣東,飯桌上的客家菜被嚴重低估了...
    在廣東,粵菜一直以廣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三足鼎立其中廣府美食最先被眾人熟知一般酒店會奉上一碟用雞油和沙姜粉混合的鹹味蘸料,保準你能多吃兩缽米飯;若是到了梅州街邊的鹽焗雞小店,店家還賣你一碗雞湯粉。吃雞肉,嚼雞雜,吸米線,喝雞湯,印證了客家人喜好「肥、鹹、熟、香」的飲食特點。說到雞,不能遺忘的還有客家豬肚雞,這可是秋冬時節最暖心暖胃的存在。
  • 遊贛縣客家文化城 品贛州客家情
    說到贛州文化,不少人都會想到贛南客家文化。贛州有「客家搖籃」的美譽,那麼,贛州為什麼能被認同為「客家搖籃」呢?「贛州」和「客家」又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記者的鏡頭到江西(贛縣)客家博物院去參觀參觀,解答一下您的困惑。
  • 贛州「客家情」精品旅遊線路推介會在龍南召開
    圍美龍南,客迎天下9月20日2020年江西全民旅遊消費節系列活動之贛州「客家情「客家情」旅遊線路推介推介會上贛州「濃濃客家情「客家情」線路考察活動本次考察期間考察團一行還前往龍南南武當山虔心小鎮以及全南、安遠等景區實地考察旅遊產品、體驗客家風情
  • 客家美食
    簡介客家美食風味萬千「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1] 來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贛州、汀州、惠州、增城等地,你一定客家美食會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遊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於品嘗留在童年記憶裡的客家美食。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