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一首端午詞,雖然很冷門,卻概括了所有端午習俗

2020-12-14 讀書狗子

#每天一首古詩詞#

端午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古代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五月節、菖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等。

端午佳節的民間習俗也是多種多樣,有龍舟競渡、門懸艾葉、吃粽子、喝菖蒲酒等等。古代端午節還有浴芳蘭、纏彩線、掛小符、射柳鬥草等習俗,婦女兒童還會在端午日放風箏紙鳶,盡情歡樂。

文人墨客在這一天還會弔祭屈原,吟詩填詞,記錄下佳節盛況,抒發自己的感慨。比如蘇東坡的這首《六么令》,雖然很冷門,卻幾乎概括了宋代的民間習俗,同時還祭奠了屈原:

六么令·天中節

北宋·蘇軾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纍已逝,唯有萬千斷腸句。

歷代文人吟詠端午佳節的詩詞不少,所寫情景也各有不同,有的描繪端午節的民間習俗,有的則懷古憑弔屈原,也有純粹借端午節抒發感懷的。而蘇東坡這首詞卻是三者皆備,尤其是上闋,寥寥數語就幾乎概括了北宋時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且看起句「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虎符纏臂」是指用布料製成小虎形,縫綴在兒童臂上,這樣可以避惡消災。緊接著「艾蒲青翠」、「紙鳶舞」通過懸掛艾蒲、放紙鳶的習俗描繪民間佳節盛況。

「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則是吃粽子、喝菖蒲酒。「龍舟爭渡,助威吶喊」將佳節盛況推向高潮,而一句「憑弔祭江誦君賦」驀然一轉,自盛轉寂、自喜轉悲。

下闋換片便通過屈子投江的典故說起,感慨楚懷王昏庸、悲乎楚國終究被秦國吞併。而屈原這樣的忠臣能臣卻被流放外地、白髮垂淚痛心國難。最終「汨羅江渚,湘纍已逝」,屈子投江,空餘世間萬千斷腸句,這斷腸句既指屈原的詩賦,也指後世為憑弔屈原所作的詩詞。

整首詞上闋描繪端午佳節的民間習俗、節日盛況,下闋卻轉而憑弔屈原,抒發感慨,前後大相庭徑,襯託極為鮮明,細細品讀,意蘊深遠。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連遭貶謫,與屈原頗有一些相似之處。看似寫屈原,實則寫自己,慨古人之憂,發今人之嘆。

今日好書推薦:

相關焦點

  • 蘇東坡的經典端午詞,開頭10個字就美得醉人,結尾一句婉轉悠揚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粽子、懸菖蒲、灑雄黃,賽龍舟的端午佳節。前兩天狗子向大家介紹了兩首冷門的端午節詩詞,一首唐代殷堯藩的《端午日》、一首蘇東坡的《六么令》。從這一詩一詞中便可見古人對端午節的重視,也可知古代端午佳節的各種習俗,與現代並無太大差別。不過,這兩首詩詞畢竟不是名篇,也非上品之作。
  • 古人如何過端午?蘇軾一首詞連寫7種習俗,看我們的端午少了什麼
    端午時節,粽香情長。蘇軾熱愛生活,端午節裡也不忘寫上一曲,謳歌這美好人生社會風景,夫婦兩個情深意長。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蘇軾的端午詞《浣溪沙·端午》,他描繪出了什麼樣的風景,情何深,意何長?《六么令·天中節》宋·蘇軾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 唐代一首很冷門的端午詩,雖然不出名,卻大有人生哲理
    #端午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古代,端午佳節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清明、中秋、重陽和春節等節日。確實,歷朝歷代吟詠端午佳節的詩詞雖不少,但名作很少,大多都是比較冷門的作品。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首冷門的端午節唐詩,雖非名篇,卻頗有些人生哲理:端午日唐·殷堯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 與端午有關的四個傳說,不妨用一首詩來概括
    其實,中國幅員遼闊,在不同的地方,人們過端午,所紀念的人物並不相同。與端午有關的傳說,主要有四個,我們不妨來看一看。曹娥是個大孝女,雖然年僅四十歲,但她守在江邊沒日沒夜地哭泣。「娥年十四,投瓜於江,存其父屍。曰:父在此,瓜當沉。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十七天之後,曹娥投江自盡。過了三天,曹娥的屍體竟然浮出了水面,而且還抱著父親的屍體,「遂自投於江而死,三日後抱父屍出。」
  • 蘇東坡最冷門的一首中秋詞,僅僅四句,句句絕妙!
    相比端午、七夕,中秋節可謂後來居上!正因為節日起源破晚,因而我們所讀到的古詩詞中只有唐代以後才有吟詠中秋節的,而且寫中秋的宋詞比唐詩更為知名一些。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道出了所有人的中秋願望,可謂千古絕唱!
  • 洗龍舟水、舞旱木龍……東莞端午還有這些冷門習俗
    東莞的端午民俗最大的亮點其實還是龍舟文化。在東莞的水鄉片區,扒龍舟每年基本都維持一個月,各個鎮輪流來,放眼整個珠三角,也少有城市像東莞這麼集中。而龍舟節期間,吃龍船飯,送龍船餅,親友齊去觀看龍舟競渡等,節日氣氛都是很濃烈的。
  • 蘇東坡最冷門的一首《江城子》,卻缺了三個字,你能補上嗎?
    說到《江城子》這個詞牌,相信每個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蘇東坡的那兩首《江城子》,一首「十年生氣兩茫茫」情意纏綿、字字血淚,說盡無限悽涼;另一首「老夫聊發少年狂」則慷慨激昂,奔放酣暢,寫出胸中壯志豪情!其實,蘇東坡一生寫過很多首《江城子》,只不過都被兩首經典之作的光芒掩蓋,以致鮮為人知。
  • 蘇軾端午節思念愛妾,寫下一首美豔千年的詞作,詞尾一句深情似海
    在中華民族所有的傳統佳節中,端午應該是最「熱情」的一個節日了。端午一過,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日子就要來了。到了端午這一天,除了要吃應節食物,如粽子、鹹鴨蛋、煮熟的蒜瓣外,還有進行一項十分熱鬧的水上運動——賽龍舟。在眾人的齊聲吶喊中,端午節的氣氛也逐漸達到高潮。
  • 蘇東坡一首冷門的荔枝詞,鮮為人知,但讀完都只想大口吃荔枝
    蘇東坡一生在官場沉浮坎坷,多次被貶,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被貶官而走過的痕跡,最遠甚至貶到孤懸海外的海南島儋州。 不過蘇東坡始終懷著一顆豁達樂觀之心,隨遇而安,貶到何處便安家何處,造福一方百姓。當然,也造福蘇東坡這張吃貨的嘴。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端午節掛菖蒲習俗由來
    美麗的菖蒲花。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關於端午掛菖蒲的習俗,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解釋它的由來。   童謠唱道:「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龍船……」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叫做端午節,俗稱「五日節」。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就準備過節的禮物。這些健康、有益的美德良俗,至今還在民間廣泛流傳著。
  • 彩線輕纏紅玉臂,明朝端午浴芳蘭,今年我們和蘇軾一起過端午
    端午節不僅有粽子和龍舟,還有詩意和遠方。歷代文人墨客,吟詠端午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讓我們剝開粽葉,剝開詩和遠方,來感受詩意端午中的那份情懷。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這一首是蘇軾所寫《浣溪沙·端午》。
  • 蘇東坡這兩首寫元宵節的宋詞,極為冷門,你一定沒聽過
    但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則是蘇東坡所作的兩首鮮為人知的元宵節宋詞。蘇東坡這兩首詞雖都是描寫元宵節景況,但一首歡快盡興,另一首卻清冷蕭索。抒情殊異,頗值得玩味: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遊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遊賞上春臺,十裡神仙迷海島。
  • 無為廚子的七言八句詩:端午·集句錯配詩一首
    名賢敘述文章好,端午偏逢風雨狂。處士骨寒誰得髓,離騷讀罷總堪傷。菖蒲酒美清尊共,竹葉金盤粽子香。《端午詞·御閣》晏殊·宋九子粽新傳楚俗,赤靈符驗出仙方。漢宮盡祝如天壽,鵲尾爐煙起瑞香。《題張氏十詠圖》陳振孫·宋平生聞說張三影,十詠誰知有乃翁。
  • 王維很冷門的一首詩,最後兩句卻不同凡響,令人拍案叫絕!
    便是寄情於景,它雖然通篇寫景,卻是情景交融,蘊含深摯的情誼。《送沈子歸江東》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便是一首採用寄情於景手法的送別詩。雖然相對於王維自己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說,它略顯冷門。但是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卻不同凡響,它蘊含了奇妙的想像,具有餘音嫋嫋的藝術效果,令人拍案叫絕。
  •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0-06-26 0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2020-06-23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東坡睡了個懶覺,還特地寫一首詞,卻成為千古名作
    宋詞發展至蘇東坡是一大轉折,南宋有人這樣說:詞至蘇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這句話其實概括了蘇東坡對宋詞的三大改革:「傾宕磊落」、「天地奇觀」是指其首倡豪放詞,多以壯語入詞,開豪放詞先河。
  • 描寫端午節的2首古詩,冷門卻文採飛揚,讓人一見傾心
    所以,詩人在詩歌中描寫端午節,抒發喜怒哀樂之情,那是再正常不過。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來欣賞描寫端午節的2首古詩,冷門卻文採飛揚,讓人一見傾心。第1首,《五月六日,發石頭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客子去淮陽,逶迤別夢長。水關開夜鎖,霧棹起晨涼。煙月期同賞,風波勿異 行。
  • 端午習俗的英語翻譯
    端午小長假玩的開不開心?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端午習俗的而英文翻譯吧。端午的來源說很多,到如今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to commemorate Qu Yuan).。此外,端午一般被翻譯為 Dragon Boat Festival ,但是,端午還要許多其他的名稱,比如,」端陽節「,」重五節「 ,」解粽節「,怎麼樣,是不是很有趣。作為中國人,我們可以把所有的節日都過成」美食節「 作為端午美食代表的粽子一定少不了,粽子我們可以直接翻譯成Zongzi。一般來說北方是甜粽,南方還有肉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