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時節,粽香情長。蘇軾熱愛生活,端午節裡也不忘寫上一曲,謳歌這美好人生社會風景,夫婦兩個情深意長。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蘇軾的端午詞《浣溪沙·端午》,他描繪出了什麼樣的風景,情何深,意何長?
《六么令·天中節》宋·蘇軾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纍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因為每年端午節恰好與夏至相臨,此時太陽在天空的位置是一年中最當中的一天,所以又叫天中節。
上闕描述心愛之人在端午佳節所裝扮的服飾,甚至細緻到了顏色和布料。同時談到了佳節時眾人都參與的沐浴,從「流香漲膩滿晴川」中可以看出,參與者雖然眾多,但也從側面說明,這正是古老傳統節日文化發揚光大的體現。
而下闋則描繪了端午手臂上戴五彩線,向髮髻上戴小符篆的習俗。字裡行間,表達的是蘇軾在描繪端午傳統風俗習慣,而實則是蘇軾在回憶往昔的端午佳節,與朝雲一同度過的點點滴滴。
在端午節這個團聚的日子裡,不由得想起了朝雲。通過描寫彩線、掛符等習俗,就希望靈驗得到印證。「佳人相見一千年」,全詞的點睛之筆。
當然,蘇軾寫這首詩,也包含了自己美好的祝願。祈願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和相愛的人天長地久,朝夕相伴。
大文豪就是大文豪,就是這麼隨便的一感慨,竟然給大義凜然的端午節,瀰漫上了一點浪漫的色彩呢。
我們暫且擱下蘇軾的愛情故事,我們看一下宋朝的端午節習俗,原來,他們也是戴彩線,掛吉祥符的啊!
艾草
戴彩線,這樣的端午習俗,還真是源遠流長啊,我們現在這兒也還有著呢,不過我們叫戴「花花線」,真的是很美的一種習俗。
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了,感覺我們中國,從南到北,真的是太豐富了。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基本是標配了,然而還有,飲雄黃酒,沐蘭湯,鬥草等等。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現在都21世紀了,還讀這些古詩詞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語言我們都會,但是語言之美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而語言最高的境界就是詩詞,它是對語言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最美的語言表達。比如,同樣是喝酒,「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意境是多麼的美好。
如果你不會詩詞,你只能喊「哥倆好啊,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順,七個巧啊」,那是多麼的大煞風景,哪還有什麼意境?
換句話說,我們難道不願意讓孩子擁有像清華才女「武藝姝」那樣的氣質嗎?
當你回家後卸下一天的勞累,一杯香茗,一本詩集,那是多麼的雅興。當你在遠方旅遊,看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興來上一句詩詞,而不是只是說一句,「真好看哪」,你身邊的情侶定為對你刮目相看。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詩詞,學生學習詩詞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成年人學習詩詞則可以陶冶情操、頤養天性。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軾詩!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蘇軾詩詞讀本,也有不少是名家編寫的,但主要都是詩詞加譯文的形式,很多人讀完依舊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不僅是用了蘇軾的詞為主題,還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再孤立地講授單篇詩詞,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視角來解讀蘇軾詩詞!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不僅如此,書中還大量的使用地圖、時間坐標、圖表、圖畫清單等,信息量非常的大,而且更直觀、清楚,在不知不覺中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探索,提升思考力、發現力,極具趣味性!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每個時代都有所謂的「大家」,而真正流傳下來的這些古詩詞才是我們要細心珍藏的。
這不僅是孩子需要學習的,我們成年人,更需要學習!身在中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應該忘記我們的國家瑰寶。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49.9元,也就是幾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著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