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知曉千年以前的端午節嗎?
你想知道古代民眾如何度過端午嗎?
端午佳節,與詩詞相會,
在詩詞中尋覓千年之前的端午!#端午節#
萬歲爺的端午:高大上
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時節寫的一首詩,
我們一起來看看萬歲爺的端午: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知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時節在初夏與仲夏之間,白晝一天比一天長。
端午這天,皇帝宴請群臣,青梅爽口,把酒言歡。
木槿花在這個時節綻放,淺水裡蘆葦散發著清香。
在詩的最後,說道:
衷心期盼,全國萬億百姓安居樂業、健康平安;
衷心期待,眾愛卿一同努力,讓大唐更加繁榮;
大家團結一致、精忠報國,讓我們的名字萬事流芳。
老百姓的端午:接地氣
乙卯重五詩
宋/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農曆五月初五,也叫「重五」,即端午節。
端午時節,在山村裡,火紅的石榴花已經掛滿枝頭。
粽子的絲線像是髮髻,高帽上還插戴著幾根艾草。
按照舊時習俗,這一天要喝雄黃酒和點硃砂丹。
一直吃喝到太陽西斜,杯盤已空,肆意暢然。
端午習俗:划龍舟
減字木蘭花·競渡
宋/黃裳
紅旗高舉, 飛出深深楊柳渚。
鼓擊春雷, 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 驚退萬人爭戰氣。
金碧樓西, 銜得錦標第一歸。
龍舟的起源,是為了紀念投水自盡的屈原。
這首詞可以說是宋朝期間賽龍舟的一則體育新聞。
各路賽艇從起點而出,船頭的紅旗高舉。
龍舟上鼓聲響徹河岸,岸邊觀眾為他們加油喝彩。
終點設在一座閣樓西邊,等待著第一名的到來。
文藝青年的端午:見佳人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薰香沐浴,穿上最好看的輕羅衫。浴後的香粉胭脂水,順著溝渠流入河川。
彩色的絲線繞在胳膊上,脖間掛著小香囊,期待著與心中阿郎相約而見。
端午佳節,祝您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