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裡秋心。
端午節對於文人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也因此留下了大量作品。
對於其他詩人來說,這一天是沉痛的、悲哀的,是孤獨的、憤懣的。想起屈原,就會想起壯志未酬、鬱鬱寡歡的自己。連屈原這樣的人,尚且是如此悽慘的命運,何況自己?
然而咱們樂觀派蘇軾,可不這樣想。
一起來看看蘇軾為端午寫的三首詩詞吧: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宋代:蘇軾銀塘朱檻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詞中用「佳節」形容端午,可謂是佳節歡度了。
人們紛紛用翠綠的蘭枝浸水沐浴,用雪白的菖蒲花釀酒。天氣正好晴朗,卻又不算十分燥熱。
嫋嫋青煙從艾草上升起,心情是安寧平和的。
這麼美好的節日,當然不能辜負。
「十分酒,一分歌」可見當時的熱鬧繁榮。美酒美人相伴,真痛快啊。
何況溫暖的微風之中,還有絲絲縷縷菖蒲的清香。
不妨一醉。
浣溪沙·端午宋代: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倘若上面是文人墨客的端午生活,這一篇,則是獨屬於佳人的端午。
薄紗的碧綠衣裳,因為微微出汗而變得略微有些透明。
明日就是端午了,正好將蘭花浸泡水中,淨身沐浴。蘭花的香氣浸透肌膚,輕輕一嗅就能聞到。
一起去「浴蘭湯」的姐妹實在太多了,洗掉的胭脂隨著殘水流到河水,又因為胭脂是油脂,不溶於水,鋪散開來,在河面形成薄薄一片緋紅水。
五彩線纏於玉臂,小符篆掛在髮髻。無數次虔誠的祈禱:
如果上天能給我一次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他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千年!(呸呸呸,這條不算,串戲了)
浣溪沙(端午)宋代:蘇軾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璧醉佳辰。一番紅粉為誰新。 團扇只堪題往事,新絲那解系行人。酒闌滋味似殘春。
上一首還是少女懷春,充滿對愛情的期待,整日都是欣喜和不安的。
這一首就是怨婦失戀了。詞沒有任何端午節的特徵,題目如此,可能恰好只是在端午這天所寫罷了。
飲酒買醉,懷念已經離開的情人,看著眼前的妝檯,縱然塗上胭脂,打扮得如花朵般美麗,又有誰看?都說女為悅己者容,這番打扮卻是為誰?
手中的團扇,題詩是你所寫。空中飄蕩的遊絲,那麼微弱渺小,又如何牽繫住行人,何況挽留?新絲諧音「心思」,或許不是他們留不住,而是我亦無心於此。
因為我在等你。
可是如今,酒喝盡,淚流幹,你的馬蹄聲,卻遲遲不來。
人心,是不待風吹而自落的花。
而現在這杯苦澀的酒,就是殘春滋味。
一陣風過,心花落盡啊。
三首端午詩詞,三種不同的情味,不知道你最喜歡哪首呢?
最後,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