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蘇軾,大家肯定想到的都是大詞人,隨手一寫就流傳了百千年,不得不說,他真的是天賦超人。但是,我今天要說的不是他作詩詞有多厲害,而是他對吃喝有多愛。
愛喝酒卻不醉酒
東坡《和陶飲酒二十首》敘云:
吾飲酒至少,常以把盞為樂。往往頽然坐睡,人見其醉,而吾中瞭然,蓋莫能名其為醉為醒也。在揚州時,飲酒過午輒罷。客去,解衣盤礴,終日歡不足而適有餘。
蘇東坡自謂平生三不如人:飲酒、唱曲、下棋。他自己也說了自己的酒量其實並不大,但是喝的次數比較多,而且一喝完酒就喜歡作詩。仕途不順了,喝,和朋友相見了,喝,高興了,喝,不高興,更要喝,一喝完,蘇軾就覺得自己飄飄然。
他不醉酒,是因為他理性,很少像李白一樣把自己灌得爛醉如泥。如果說,阮籍劉伶之酒為麻醉宣洩忘卻而淵明之飲似有靜穆之趣,則東坡之師陶好酒故有豪放飄逸閒適的一面。這種度蘇軾把握非常好,就是那種將醉未醉的感覺,喝得少了吧,精神不放鬆,喝多了吧又迷迷糊糊的,所以蘇軾特別喜歡這種半醉半醒的狀態。
喝酒講究真性情
要說蘇軾,還真的是一個性情中人,他這個人就追求一個「真」字,他的詩詞中怎麼說呢:
道喪士失己,出語輒不情。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俯仰各有態,得酒詩自成。
喝了酒之後蘇軾就喜歡脫了衣服躺著,要麼閉目養神,要麼題詩一首,力求無拘無束,解放天性。蘇軾覺得,人就是被外在束縛住了天性,人間黑白顛倒,失了內心,只有喝醉的時候,擺脫世俗對主體的遮蔽扭曲,才有可能表現出空明洞澈之本真狀態,這就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用酒精麻醉自己,然後解放天性。
醉酒之後愛寫詩
蘇軾的飲酒詩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被貶之前,一個是被貶之後,被貶之前的飲酒詩多半比較豪放,反映了大夫的享樂之情,比如《月夜與客飲杏花下》、《座上賦戴花得天字》等等,基本上描繪的就是乘船喝酒賞月這種閒事。這個時期也有一些詩詞寫了他的喝酒感悟,比如「萬斛船中著美酒,與君一生長拍浮」。
被貶了之後的詩詞哀怨了不少,比如這首《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詩就是說我的心像已燒成灰的木頭,身體像沒有系纜繩的小船。有人問我平生的功業在何方,那就是黃州、惠州和儋州。這三個地方就是蘇軾被貶三次的地方,看出他心境有多蒼涼。
但是越是這種情況,蘇軾的靈感就越多,在黃州的時候達到了他的創作巔峰,像《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都寫在這個時候,流傳下來的名篇也最多。可以說,喝酒是他作詩的靈感來源,也是他的感情寄託。
說完了喝酒,再來說說美食。宋代飲食精緻細膩,講究禮儀,文人士大夫們也以談論飲食、聚友品飲為樂,以詩文描述飲食為雅,蘇軾是其中典型代表,你可以不知道蘇軾,但是他做的美食你肯定聽說過。
東坡發明東坡肉
蘇軾這個人很聰明,一生去過很多個地方,每到一個地方就喜歡探究一下當地的美食。蘇軾不管是做官也好,被貶了也好,做飯的心從來沒變。除了大家知道的的東坡肘子、東坡肉之外,還有東坡丸子、東坡酥等等。
還有一些美食是經由蘇軾改良創新的,比如琵琶蝦,鹽焗雞,雖然沒有他的名號,但是不妨礙它好吃啊。《東坡詩話》中記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黃岡的有錢人不喜歡吃豬肉,所以豬肉賣不出去,老百姓又不會做,又賣不到錢,苦啊。蘇軾來了,就開始學著做豬肉,最後就誕生了美味的東坡肉。
說起東坡肉,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當時蘇軾是徐州的知州,遇到洪水決堤,蘇軾就帶著鄉親們抗洪水,百姓們很感激就想想給他豬肉,他不收,老百姓就乾脆做成了紅燒肉回贈給百姓,所以東坡肉又叫做回贈肉。
素菜也能成佳餚
雖然蘇軾比較擅長做葷菜,但是有的時候沒有葷菜他就只能吃素了,素菜對他來說那也是人間美味。像什麼蘆筍啊、蘑菇啊、還有路邊的野菜。《菜羹賦》賦中說:
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
採集來野菜之後,拿清泉洗一洗,摘掉葉子和根須,放進碗裡攪拌,就這麼簡簡單單攪拌一下,雖然沒有大醬和花椒這種重味,但是也是非常清爽。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純天然有機蔬菜。而且蘇軾還懂得藥理,他在《小圃五詠》中寫到了柑橘、薏苡、人參、地黃、枸杞五種藥材,蘇軾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養生的概念了。
喜歡野味敢嘗鮮
說到野味就不提什麼野雞、野魚、野兔了,這在當時很常見,但是當時的蘇軾可不是吃這些,那可是膽大包天,就整天去找那些沒吃過的古怪玩意兒。比如他去吃蕈,一種野生的菌,這東西有毒他也要嘗一嘗。還有那首很著名的詩,整首詩都是吃的,桃花、野鴨子、蘆筍、河豚,有葷有素,還有風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看看他吃了什麼,河豚,在那時候河豚的烹飪技術還不發達,稍有不慎就是一條人命,但是蘇軾不管,他要吃,冒死都要吃。
這還沒完,後來他又被貶到了儋州,在那裡你猜發現了什麼?生蠔!就是那個丹麥泛濫請求中國援助的生蠔。自己吃的高興還沒完,還要跟兒子說
毋令中朝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其味。
你看看,好東西就是要自己藏著,兒子可以吃,但是別跟那些當官的說,免得他們過來搶,這裡看出蘇軾其實內心還是有點可愛的。
蘇軾的美食詩詞
最後,我們來幾首蘇軾寫的關於吃喝的小詩品味一下。
寫豬肉的:
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寫荔枝的:
食荔支二首(其二)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寫蝴蝶饊子的:
寒具詩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寫橘子的:
浣溪沙·詠橘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像蘇軾這種能吃能喝又能做的美食家在詩詞屆上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當之無愧的廚屆詩人,詩壇的食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