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被詩詞耽誤的美食家

2020-12-17 小話淺說

要說起蘇軾,大家肯定想到的都是大詞人,隨手一寫就流傳了百千年,不得不說,他真的是天賦超人。但是,我今天要說的不是他作詩詞有多厲害,而是他對吃喝有多愛。

愛喝酒卻不醉酒

東坡《和陶飲酒二十首》敘云:

吾飲酒至少,常以把盞為樂。往往頽然坐睡,人見其醉,而吾中瞭然,蓋莫能名其為醉為醒也。在揚州時,飲酒過午輒罷。客去,解衣盤礴,終日歡不足而適有餘。

蘇東坡自謂平生三不如人:飲酒、唱曲、下棋。他自己也說了自己的酒量其實並不大,但是喝的次數比較多,而且一喝完酒就喜歡作詩。仕途不順了,喝,和朋友相見了,喝,高興了,喝,不高興,更要喝,一喝完,蘇軾就覺得自己飄飄然。

他不醉酒,是因為他理性,很少像李白一樣把自己灌得爛醉如泥。如果說,阮籍劉伶之酒為麻醉宣洩忘卻而淵明之飲似有靜穆之趣,則東坡之師陶好酒故有豪放飄逸閒適的一面。這種度蘇軾把握非常好,就是那種將醉未醉的感覺,喝得少了吧,精神不放鬆,喝多了吧又迷迷糊糊的,所以蘇軾特別喜歡這種半醉半醒的狀態。

喝酒講究真性情

要說蘇軾,還真的是一個性情中人,他這個人就追求一個「真」字,他的詩詞中怎麼說呢:

道喪士失己,出語輒不情。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俯仰各有態,得酒詩自成。

喝了酒之後蘇軾就喜歡脫了衣服躺著,要麼閉目養神,要麼題詩一首,力求無拘無束,解放天性。蘇軾覺得,人就是被外在束縛住了天性,人間黑白顛倒,失了內心,只有喝醉的時候,擺脫世俗對主體的遮蔽扭曲,才有可能表現出空明洞澈之本真狀態,這就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用酒精麻醉自己,然後解放天性。

醉酒之後愛寫詩

蘇軾的飲酒詩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被貶之前,一個是被貶之後,被貶之前的飲酒詩多半比較豪放,反映了大夫的享樂之情,比如《月夜與客飲杏花下》、《座上賦戴花得天字》等等,基本上描繪的就是乘船喝酒賞月這種閒事。這個時期也有一些詩詞寫了他的喝酒感悟,比如「萬斛船中著美酒,與君一生長拍浮」。

被貶了之後的詩詞哀怨了不少,比如這首《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詩就是說我的心像已燒成灰的木頭,身體像沒有系纜繩的小船。有人問我平生的功業在何方,那就是黃州、惠州和儋州。這三個地方就是蘇軾被貶三次的地方,看出他心境有多蒼涼。

但是越是這種情況,蘇軾的靈感就越多,在黃州的時候達到了他的創作巔峰,像《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都寫在這個時候,流傳下來的名篇也最多。可以說,喝酒是他作詩的靈感來源,也是他的感情寄託。

說完了喝酒,再來說說美食。宋代飲食精緻細膩,講究禮儀,文人士大夫們也以談論飲食、聚友品飲為樂,以詩文描述飲食為雅,蘇軾是其中典型代表,你可以不知道蘇軾,但是他做的美食你肯定聽說過。

東坡發明東坡肉

蘇軾這個人很聰明,一生去過很多個地方,每到一個地方就喜歡探究一下當地的美食。蘇軾不管是做官也好,被貶了也好,做飯的心從來沒變。除了大家知道的的東坡肘子、東坡肉之外,還有東坡丸子、東坡酥等等。

還有一些美食是經由蘇軾改良創新的,比如琵琶蝦,鹽焗雞,雖然沒有他的名號,但是不妨礙它好吃啊。《東坡詩話》中記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黃岡的有錢人不喜歡吃豬肉,所以豬肉賣不出去,老百姓又不會做,又賣不到錢,苦啊。蘇軾來了,就開始學著做豬肉,最後就誕生了美味的東坡肉。

說起東坡肉,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當時蘇軾是徐州的知州,遇到洪水決堤,蘇軾就帶著鄉親們抗洪水,百姓們很感激就想想給他豬肉,他不收,老百姓就乾脆做成了紅燒肉回贈給百姓,所以東坡肉又叫做回贈肉。

素菜也能成佳餚

雖然蘇軾比較擅長做葷菜,但是有的時候沒有葷菜他就只能吃素了,素菜對他來說那也是人間美味。像什麼蘆筍啊、蘑菇啊、還有路邊的野菜。《菜羹賦》賦中說:

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

採集來野菜之後,拿清泉洗一洗,摘掉葉子和根須,放進碗裡攪拌,就這麼簡簡單單攪拌一下,雖然沒有大醬和花椒這種重味,但是也是非常清爽。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純天然有機蔬菜。而且蘇軾還懂得藥理,他在《小圃五詠》中寫到了柑橘、薏苡、人參、地黃、枸杞五種藥材,蘇軾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養生的概念了。

喜歡野味敢嘗鮮

說到野味就不提什麼野雞、野魚、野兔了,這在當時很常見,但是當時的蘇軾可不是吃這些,那可是膽大包天,就整天去找那些沒吃過的古怪玩意兒。比如他去吃蕈,一種野生的菌,這東西有毒他也要嘗一嘗。還有那首很著名的詩,整首詩都是吃的,桃花、野鴨子、蘆筍、河豚,有葷有素,還有風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看看他吃了什麼,河豚,在那時候河豚的烹飪技術還不發達,稍有不慎就是一條人命,但是蘇軾不管,他要吃,冒死都要吃。

這還沒完,後來他又被貶到了儋州,在那裡你猜發現了什麼?生蠔!就是那個丹麥泛濫請求中國援助的生蠔。自己吃的高興還沒完,還要跟兒子說

毋令中朝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其味。

你看看,好東西就是要自己藏著,兒子可以吃,但是別跟那些當官的說,免得他們過來搶,這裡看出蘇軾其實內心還是有點可愛的。

蘇軾的美食詩詞

最後,我們來幾首蘇軾寫的關於吃喝的小詩品味一下。

寫豬肉的:

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寫荔枝的:

食荔支二首(其二)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寫蝴蝶饊子的:

寒具詩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寫橘子的:

浣溪沙·詠橘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像蘇軾這種能吃能喝又能做的美食家在詩詞屆上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當之無愧的廚屆詩人,詩壇的食廚子。

相關焦點

  •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蘇軾:被寫詩耽誤的美食家!
    蘇軾是被寫詩耽誤了的美食家?
  • 蘇軾:宋朝第一大吃貨,用詩詞寫下「舌尖上的宋朝」
    蘇軾的一時有感而發,在江水邊念出了千古絕唱。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流傳千古。所以後人在提起蘇軾的時候都會說他是宋朝一代文豪。但是你以為他只能寫這些詩詞名句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蘇軾可還是一個資深吃貨,都可以說他是個美食家了呢。其實古時候的君子多遠離廚房,文人性雅,大多不會去碰庖廚這樣的大俗之物!可蘇軾不一樣,他可以說是貶到哪,吃到哪,甚至讓你忽略了他的苦難,而愛上了他的樂觀。
  • 蘇軾,既是一流的文人,也是舌尖上的美食家
    蘇軾,是一位光芒四射的大文豪,他的詩詞文章流傳千古,他的精神思想綿延至今。蘇軾既是一位豪邁而豁達之人,從他那首千古名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便可以看出。同時,蘇軾又是一位細膩而充滿溫情之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見證了他對亡妻的思念。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則是蘇軾的另外一個身份--「美食家」。在蘇軾眼中,江水中的魚,山林中的筍,果園中的鮮果都是他的盤中餐,甚至連有毒的河豚也要拼命一嘗。
  • 世人都知蘇軾詩詞好,誰知他是茶中仙,讀這5首詩詞認識蘇東坡
    蘇軾蘇東坡是中國宋代著名的詩詞大家,傳世經典,數不勝數。他的文章寫得也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還是著名的書法家、美食家,對佛學也有很深的研究。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全才。而全才蘇軾,還有一個得意的 技能,就是茶道。
  • 看《中國詩詞大會》感受「吃貨」蘇軾「課本外」的人生哲學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大家都看了嗎?在第五季第二期中讓小編看到了一個「課本外」的蘇東坡、蘇軾不僅在文學、書法、繪畫上具有很高的造詣,生活上的他 還是一位「美食達人」蘇軾 走到哪吃到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張蘇軾版的美食地圖黃州家喻戶曉的東坡肉,是在蘇軾走了一遭「鬼門關」後,被貶黃州時所發明的
  • 詩詞大會蒙曼點評蘇軾「蔞蒿滿地蘆芽短」,康震都接不上話,厲害
    品賞詩詞時,越是大家耳熟能詳、越是看起來通俗易懂的詩詞作品,其實品起來越有難度,也越能體現賞析者的水平。在《人間詞話》裡,王國維在3首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宋詞中,品味出了「人生三境界」。第一層境界出自晏殊《蝶戀花》中的「昨夜西風凋碧樹。
  • 蘇軾築蘇堤
    在中國文學史上,蘇軾可稱得上是「全能文人」。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其文自然與雄放並存,其詩詞充滿著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達到了極高的造詣。除了文學家,他還有多種多樣的身份,用今天的話說,他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書畫家、水利工程師、園林設計師、美食家……然而他一生的仕途坎坷不定,北至定州南至儋州、東至登州西至鳳翔,兜兜轉轉幾乎跑遍了大江南北。在為官任上,他常有興修水利、便利民生的舉措。今天,我們看看他主持修建蘇堤的故事。公元1089年,蘇軾擔任杭州刺史。喜愛山水的他,此時看到的杭州並不美麗。
  • 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經典詩詞,字字珠璣,美得讓人心醉!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豪放,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共有詩文3637篇。下面我給大家梳理一下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詩詞名句,美得讓人心醉!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徐州蘇軾文化鼓樓區青少年研究分會、蘇軾詩詞學社(鼓樓分社)成立
    都說兩漢文化看徐州,其實還有一個文化也要看徐州,那就是蘇軾文化。
  • 舌尖上的詩詞:蘇軾美食地圖指南
    本季《中國詩詞大會》中,不但有各行各業深藏不露的詩詞達人和博學風趣的評委老師,更有很多有趣有料有新意的詩詞知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蘇軾的美食地圖!
  • 十首詩詞,見證蘇軾的真性情
    在詩詞世界裡,蘇軾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從詩詞中看蘇軾,他絕對是一位性情中人,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詩詞中,在詩詞的世界裡,永遠有一位鮮活可愛的東坡居士。
  • 蘇軾與江西的不解情緣 多次遊歷寫下一百多首詩詞
    朱虹 宋佳星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生於經濟發達、重文輕武的北宋,是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和治水專家。蘇軾天賦異稟、才華橫溢。他博採眾長、涉獵廣泛,在詩、詞、文、賦、書、畫諸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綜合評價,在國內外堪稱翹首。
  • 與中秋節有關的四首經典詩詞,蘇軾竟然佔了一半
    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
  • 蘇軾詩詞中的25首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清新豪健,詞豪放恣意。今天來拜讀一下蘇軾的古詩和宋詞。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蘇軾詩詞:跨越千年,永恆的經典!
    蘇軾詩詞:難得深情,不斷追尋詩與遠方>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者,他詩、詞、文、書、畫俱佳,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蘇軾這首詞是40多歲時所作,起因是想起7歲時認識的一位老尼,她為他讀過一首詩詞,這位老尼曾經去過後蜀宮中,聽孟昶作了這首詞,所以老尼念給蘇軾聽。蘇軾成年後回憶著寫了這首詞。
  • 中國詩詞大會,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念奴嬌》,很美
    中國詩詞大會是非常經典的一個節目,在舉國上下掀起了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熱潮,在詩詞大會上董卿在開場白中說的很好,她說「文化興,國運興,我們迎來了萬山紅運的新時代,詩詞大會也將開啟她的新徵程。」董卿說的很是到位,讓人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據說,蘇東坡還研製出了"東坡豆腐"、"東坡豆花"、"東坡玉糝"、"東坡芽膾"、"東坡餅"、"東坡酥"、"東坡墨鯉"等等,由此看來,蘇軾不僅是一位大文豪,而且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這樣總結蘇軾這首詞中給我們人生哲理:"蘇軾所謂之美食家,並不僅僅在於說他能吃到精美並昂貴的食物,而是他用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他倒黴的時候那些普通的食物,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普通的一餐,他也用這樣精緻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 荷花詩詞千千萬,唯有蘇軾解花語,4首蘇軾唯美的荷花古詩詞
    今天我們從眾多的古詩詞當中,選了4首宋代詩人蘇軾帶有荷花的古詩詞,從「蓮葉如小錢」到荷花開敗,結為蓮蓬都寫到了。《阮郎歸·初夏》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縴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宋代詩人蘇軾的這首詞,寫於初夏,所以荷花還沒有結花苞,荷葉還小小的。
  • 蘇軾關於木棉花的詩詞賞析
    蘇軾關於木棉花詩詞鑑賞枯木《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尋諸生皆出矣。宋代:蘇軾老鴉銜肉紙飛灰,萬裡家山安在哉。蒼耳林中太白過,鹿門山下德公回。管寧投老終歸去,王式當年本不來。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
  • 蘇軾是如何以詩詞讚美小姑娘的?
    蘇軾是北宋的大詩人,蘇軾的才華和功底比王維更深,蘇軾對於繪畫和書法的研究也相當的深厚。蘇軾和自己的弟子黃庭堅並稱為「蘇黃」,蘇軾是豪放派的創始者也和南宋時期的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蘇軾和自己的老師歐陽修合稱「歐蘇」,兩人都是散文界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