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火車站上水工的日常:心中的牽掛清如水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春運的寒夜裡,黃亮立崗接車,準備上水。

    旅客們在火車上喝的水、用的水,每一滴都來自於沿途各上水站的上水工手裡。大同站是京包線上的重要上水站,黃亮和31名工友平均年齡53歲,每天要為18趟客車290輛車上水補水,一趟一輛都不能缺,2010年以來有73次、連續36個月受到中國鐵路總公司的通報表揚,僅僅在這7年裡,黃他們把將近150萬噸水,輸送到客車上。

    55歲的黃亮是大同火車站的一名上水工,今年是他在上水崗位上迎來的14個春運。2016年底,先後有三位老工友年齡滿60歲退休後,他算得上工區裡年齡最大、幹上水工時間最長的「老水兵」。他說,上水這活兒,夏天日曬雨淋一身汗,冬天風吹雪打一身冰。每年春運,火車上旅客特別多,用水量大得多,必須爭分奪秒才能在客車停站的短短幾分鐘裡補滿水。每天的深夜最冷的時候,好幾趟客車集中到達補水,每次都忙活的一頭汗、一手冰、一雙凍的冰涼的腳。

    塞外冬天的三更半夜,氣溫零下20℃。黃亮說,他們儘管穿的很厚,圍著毛線圍脖,依然感到風刀子在割臉,無處不在的寒氣鑽骨的冷讓人打顫。從21點上崗後,一直在室外連續為4趟客車上滿水,當返回休息室已經23點35分,兩個半小時裡,他們最想的是喝口熱水暖暖。

    黃亮他們一直都在火車的另外一側上水作業,車上的旅客幾乎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他說:「每次上班,牽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水上的滿滿的,不要讓車站的旅客用不上水。」

    (圖/文 牛進峰)

相關焦點

  • 長沙火車站上水工:一小時給24節車廂上水近50噸
    長沙火車站上水工:一小時給24節車廂上水近50噸   →昨日凌晨,秦志冬上完水後站在崗位上目送列車離開。按照規定,上水工必須目送整輛列車離開站臺後才能稍作休息。(均為王志偉攝)  昨日凌晨,一輛南下列車駛進長沙火車站。
  • 【網絡媒體走轉改】石家莊火車站上水工:為旅客供水分秒必爭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石家莊火車站上水工:為旅客供水分秒必爭 然後,他用盡渾身力氣,將長長的上水管拖拽到注水口處,原本簡單的工作,在極寒天氣裡,變得異常複雜,有時,軟管頭被氣體和水壓漲得像汽球一樣大,管頭崩開,瞬間就會噴濺上水工一身水,他們的衣服迅速掛滿了「冰花」。   韓新培今年30歲,在石家莊火車站工作四年了,他談起了工作中一次難忘的經歷。去年的冬天,一輛開往通遼的列車,因為天氣太冷,注水口被凍,沿途經過多個車站都沒有給列車加水。
  • 忙碌的車站上水工
    1月13日,太原火車站上水工張宏準備為剛到站的列車上水。在太原火車站站臺下,每當火車鳴笛進站時,幾位手拿鐵鑰匙、身著反光服的工人都會站在軌道邊等待,火車停穩後,他們迅速將鐵鑰匙插入井口,打開連接器,拿起膠皮水管連接注水口,開閘注水,他們就是車站上水工。2013年12月28日,太原火車站執行新鐵路運行圖後,接發旅客列車由75對增加到78對,車站內列車到發密集,旅客人流量大,這意味著平均每小時有6、7趟列車通過。
  • 「中國最北鐵路」塔河站:上水工劉剛的十年堅守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塔河火車站「上水工」劉剛。塔河火車站「上水工」劉剛正在進行上水作業。高遠 攝上水工的職責塔河火車站是中國最北部鐵路線上所有過往旅客列車必須停靠的「上水點」,劉剛就是這個「上水點」的幾名「上水工」之一。
  • 火車站上水工:50℃地表高溫下 他們每天走25000步
    6月25日端午節,記者走進瀋陽北站上水班組,感受上水工的辛苦與不易。一列火車在站臺剛剛停穩,已站在這裡等待10分鐘的上水工鄒濤快步上前,顧不得撲面而來的熱氣,迅速提起加水槍給列車加水。上水工活動的空間是固定的,就是火車與站臺間的一條狹窄小板,被稱為上水工的「生命線」。鄒濤每天都在這條「生命線」上活動。
  • 【高溫下的勞動者】高鐵上水工:列車「解渴人」
    他們,就是被稱為高鐵列車「解渴人」的上水班組。 今年54歲的章建彥是黃山北站上水班組的一名上水工。8月6號下午兩點半,從南京開來的G7191次列車即將進站,章建彥和同伴提前來到了道心位置。2點40分,列車準時停靠在站臺前,章建彥便開始忙碌起來。 黃山北站上水工章建彥:「從一號廂一直上到八號廂,把管子插到上水口裡面。」
  • 致敬,高溫「熾烤」下的上水工!
    當您坐在清涼潔淨的列車上,愜意的品著茗茶,欣賞著沿途夏日風光時,是否看到列車上水工們付出的辛苦。  陳繼春:「蒸籠」裡的忙碌  陳繼春是華鐵旅服公司上海虹橋站上水工。7月19日11時許,上海虹橋站烈日照著站臺外面的鋼軌發出白光,知了的叫聲混合著車站的播音,形成了夏日鐵路忙碌的韻律。
  • 全媒體新故事|鐵路上水工:寒冬下的堅守
    在長春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列車上的旅客能夠喝上一杯熱水,頂風冒雪、露天作業、晝夜無休地保障行進列車的用水需求,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鐵路上水工。"C1311 上水列車預報,C1311 上水列車預報 ……" 12 日晚 8 點半,長春站上水班班長劉義波的工作對講機準時響起。"C1311 上水作業明白。"
  • 鐵路上水工寒風中堅守服務保障崗位
    在長春站,有這樣一群人——鐵路上水工,為了讓列車上的旅客能夠喝上一杯熱水,頂寒風露天作業,保障行進列車用水需求。「C1311上水列車預報,C1311上水列車預報……」12日晚8點30分,上水班班長劉義波的工作對講機準時響起。「C1311上水作業,明白。」
  • 高溫炙烤下的鐵路上水工
    梁建飛和另外3名上水員頭戴安全帽,身披黃馬甲,手拿上水栓,分別由5站臺東西兩側下到線路裡,依次排隊站在對應的上水井旁立崗準備接車。烈日炎炎,一會兒功夫,大滴的汗珠就順著他們的臉頰、脖子流淌下來,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隨著列車進站帶來的陣陣撲面而來的熱浪,讓人喘不過氣來,但梁建飛依舊聚精會神盯著移動的車廂號瞄準準備上水的車廂。
  • 在香港上水購物吃飯的日常
    從深圳文錦渡口岸乘坐大巴,到達香港上水,不失為一個快速抵達香港購物的好辦法,僅僅十多分車程的路程,再加上兩地口岸的檢查,二十多分鐘就到了香港上水。乘坐的文錦渡到上水的巴士,停車場就在上水廣場的地下一層,出來搭乘電梯就到了上水廣場。
  • 春運鐵路中上水工的一天:日上水量達100多噸
    暢永嘉 攝中新網太原2月2日電 (任麗娜)站臺上,人流如織;股道上,車來車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鐵路股道中揮灑著汗水,在列車間默默地奉獻。他們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每天在列車的背後演繹著精彩的故事。2日,中新網記者隨行記錄了春運鐵路中,上水工的一天。參加接班會。
  • 火車站夫妻職工月臺上相距不遠相見卻難(圖)
    火車站夫妻職工月臺上相距不遠相見卻難(圖)     丁哲在月臺上給妻子一個短暫的擁抱,擁抱過後他們分別走向自己的崗位。胡影 攝   中新網南陽2月9日電(胡影)丁哲是河南南陽火車站的一名車站上水工,負責為列車加水。愛人張瑞麗是一名檢票員,就工作在離他50米遠的檢票崗位上。由於兩人的作息時間沒有交點,每隔三天才能見一次面。
  • 上水工胡小飛:一天餵200多節車廂「喝水」 保證返鄉列車順利啟程
    這個人就是鐵路上水工胡小飛,這是他參加的第二十個春運。 胡小飛今年54歲,常年的戶外工作使得他的皮膚黝黑粗糙。進入春運以來,鐵路金華站客流量大增,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輛列車經過。胡小飛的工作主要是給列車加水,保證車廂裡水的正常供應。加水班組共有9個人,分為兩班倒,一次工作12個小時。每人負責兩個股道,6個井位,股道兩側6節車廂上水工作。
  • 瑩瑩青春火,涓涓鐵路情——記西安火車站給水員劉曉海
    ,但是得知自己分配到了上水車間,身旁的夥伴卻到了自己所嚮往的客運崗位,內心一開始有些沮喪。初入上水,一面看見師傅們飽經風霜的防護服與滿目瘡痍的雙手,一面感受到他們質樸而又炙熱的眼神,劉曉海備受衝擊,不知所措。  由於工作強度大,環境差,新工往往很難適應,可是不知怎的,每當他感到無助的時候,總會有一雙手向他伸來,給予溫暖。
  • 你的一杯熱水,他的滿身冰霜——西寧火車站上水作業見聞
    原標題:你的一杯熱水,他的滿身冰霜——西寧火車站上水作業見聞 冬天坐上列車,飲一杯熱水消去身上寒氣,洗一把臉緩解旅途疲憊,摁一下按鍵帶來廁所清潔……這些場景司空見慣,但這些水從哪裡來、怎麼來呢? 找尋答案,繞不開鐵路上水工。他們的職責就是及時為車廂補水,滿足列車用水需求。
  • 詩詞賦,江上湖山清似水,看畫舫如絲
    杜宇啼痕猶未遍,落花飛絮愁如繭。《蘇幕遮》到湖邊,橋畔路。柳外春風,江上人家住。十二樓頭紅杏雨。一抹斜陽,滿目天涯去。水雲深,鷗鷺聚。雙槳輕舟,兩岸蘆花塢。萬頃波光浮碧渚。數點青山,何處尋芳侶。《海棠春》春風吹落江南水,又幾度、天涯羈思。回首望鄉關,故國青山裡。白雲深處愁無際,問歸雁、何人解佩。念舊夢難尋,空憶當年事。《武陵春》江上湖山清似水,看畫舫如絲。
  • 火車站是24小時營業嗎?
    本文轉自【中國鐵路】;前幾天,網友發來疑問 火車站是24小時營業嗎? 為什麼有的夜間開門 有的卻不開門?如果火車站夜間不營業的話 是為什麼呢?目前大部分高鐵站夜間不辦理客運業務 普速列車站或者普速列車+高鐵站則會根據具體列車運行情況 設置車站營業時間 深夜的火車站是什麼樣子呢
  • 生活小常識丨火車站是24小時營業嗎?深夜的火車站什麼樣?
    前幾天,網友發來疑問:火車站是24小時營業嗎?為什麼有的夜間開門,有的卻不開門?如果火車站夜間不營業的話,是為什麼呢?靈魂三連問小編可不敢怠慢。先來給大家解答疑惑。深夜的火車站是什麼樣子呢?小編帶你去看看高鐵站:濟南西站隨著G1733次列車旅客出站,客運工作人員送走了當日最後一趟列車,濟南西站候車室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完成各項設備檢查,對門戶落鎖後,客運人員列隊返回公寓休息。
  • 香港 上水:遺失的拼圖
    ▲  開往上水的火車,上水火車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的上水石湖墟以南。上水圍中的「水」,指的是起源於八仙嶺,流經粉嶺平原,現在被稱為「梧桐河」的河流。河的英文名叫「River Indus」,可能是當年港英當局輔政司駱克帶來的印度測量員因思鄉而改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