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難加大新能源車主冬季用車焦慮

2020-12-18 電子發燒友

充電難加大新能源車主冬季用車焦慮

車門視車 發表於 2020-12-17 09:41:38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逐步落地實施影響,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隨後行業又經歷了大洗牌,目前國內基本已經形成造車新勢力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為主,傳統行業以上汽、比亞迪、傳祺等為主的市場格局。

  但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傳統車企蠢蠢欲動,籌劃多年的新能源項目也正在悄然進行,新車呼之欲出,在這種大背景下,未來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車型越來越豐富,但也預示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其實電動汽車自推出以來一直備受市場輿論,尤其是相關聯的安全、充電、續航等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如今市場輿論聲音更加和諧,但純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始終是消費者始終繞不開的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以北京為例,對當下的純電動續航說道說道。

  身邊就有一位純電動車主,具體品牌就不說了,記得當時提車時間是今年春天,之後便開啟了給我們洗腦式的宣傳,純電動車就是好,每天上下班耗電費用可以媲美公交秒殺地鐵。文末附上他之前寫的文章。結果到了冬天,話語立馬變了,因為不足四成的NEDC實際續航,讓他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反對者。

  官宣NEDC 405公裡續航的純電動汽車,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僅能跑出官方NEDC四成的續航,實際續航僅160公裡左右,這樣的冬季續航裡程就連一周的代步都不夠用。而且必須要說明的是,這160公裡不可能一次性跑到零,最保險的方式也要保留20-30公裡的實際續航以備後患,如此一來130到160公裡的實際續航基本成為雞肋。

  充電難加大車主冬季用車焦慮

  更讓這位車主苦惱的是,雖然苦等五年排到的新能源指標,但充電難問題成為又一大用車難題,跟小區多次溝通,最終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受限於充電電壓和設施不完善因素影響,小區安裝充電樁無望,只能三天兩頭的跑公共充電樁,價格貴上一倍多到不是問題,更主要的是充電還需要排隊,如此下來,時間成本大大增加,車主苦不堪言。

  從對新能源熱愛到不滿,其實除了電動車的續航焦慮問題外,更主要的就是充電的便利性,假如小區能夠安裝充電樁,車主的不滿一定會大大降低。相信,假如能夠有效解決電動車的充電難問題,才能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屆時會有越越來多的消費者選擇新能源。

  新能源發展不應一刀切

  受制於國家戰略發展和要求因素影響,不少車企不得不推出新能源汽車,但新能源汽車並非只有電動車發展一條路,像氫能源、混合動力,插電混合動力等車型都是可以發展的領域。希望能夠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比如南方城市可以著力發展純電動汽車,北方城市可以發展混合動力車型,完成節能減排的同時,也讓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

  其實自限號政策實施以來,有不少城市將混合動力車型列入新能源指標,唯獨北京一直是純電動車才可以享受綠牌,今年北京也迎合相關政策給無車家庭分配了兩萬個車牌,但均是電動車指標,其實對於家庭而言,如果不能解決充電難問題,考慮消費者冬季續航焦慮問題,根本就沒有解決消費者的用車難題。未來如果能把混合動力車型也納入到此領域,相信消費者的購車滿意度會大幅增加。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國家戰略勢不可擋,但大力發展電動車的同時,消費者充電難問題也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主要因素,希望有關部門不要一刀切,發展新能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但如果能夠圍繞消費者訴求,完善相關設施,電動車發展才能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充電難加焦慮 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原標題:充電難加焦慮,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逐步落地實施影響,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隨後行業又經歷了大洗牌,目前國內基本已經形成造車新勢力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為主,傳統行業以上汽
  • 充電難加焦慮,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逐步落地實施影響,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隨後行業又經歷了大洗牌,目前國內基本已經形成造車新勢力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為主,傳統行業以上汽、比亞迪、傳祺等為主的市場格局。
  • 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焦慮:裡程縮水充電不便,公樁不均私樁難建
    滔哥每天通勤120公裡,這就是說他每天都需要充電。「低溫條件下電池正負極材料活性和電解液導電能力降低,電池容量下降,內阻升高,放電效率隨之降低。」面對專業人士的解釋,滔哥不太明白。不過,好在單位的充電樁很充裕,讓他無後顧之憂。並非所有車主都像滔哥那樣幸運。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近日發布調查問卷顯示,65%的純電動車主認為周邊的充電設施太少。冬天掉電快、充電難的問題困擾著不少電動車主。
  • 充電難!燃油車佔用新能源車停車位,有解嗎?
    現在,很多消費者在購置新車時會選擇節能環保的新能源車。張店市民畢先生就是一位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近日他按照地圖APP導航尋找附近空閒的充電樁,到了之後發現被燃油車佔據了,根本無法充電,這讓他很鬱悶。畢先生說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充電難的問題,停車位緊張他非常理解,有時他會電話聯繫燃油車車主,有的車主會下樓挪車,有的則置之不理。雖然目前充電樁的利用率不是很高,但一旦有車需要充電就會非常著急。有辦法解決燃油車佔用充電樁停車位的問題,保證新能源車主的用車體驗嗎?
  • 快來領取充電卡!「開新能源車,做新好車主」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運用離不開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政府職能部門的推動。山東省能源局電力處副處長張寧在講話中介紹,為方便新能源車主綠色出行、提供智能化的充電服務,去年12月,山東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運行,「齊魯e充」APP同步上線,全面整合了181家充電設施運營商,34個充電服務平臺。
  • 市民欲買新能源車 擔心充電難
    在不限行、免費停車、專屬號牌、政府補貼等利好政策下,新能源車越來越受市民認可,特別是受到欲購家用第二輛車市民的青睞。但充電難、充電樁安裝難,成了不少市民選購時的顧慮。買車3個月 難安充電樁家住西安市高新區尚品美地城的劉師傅,最近很是煩心,他去年底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後,在給車位上安裝充電樁時,受到了小區物業的阻攔。
  • 電動汽車難破冬季續航「魔咒」:不是在充電 就是在找充電樁的路上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電動汽車難破冬季續航「魔咒」本報記者/陳燕南/童海華/北京報導「北京寒潮來襲,在-10℃的地下車庫等了兩個小時充電,腳都凍麻了,這是近幾年來我遇到的最心酸的事情之一了。」「我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
  • 無懼續航焦慮 純電動車冬季用車指南來了
    這樣做起碼讓給純電動車的續航不至於大幅打折,不影響第二天一早兒需要用車的純電動車主。否則,看到大幅降低的續航裡程怎會不心虛呢。● 選擇電池溫度較高時進行充電低溫同樣會對電池的充電效率造成影響,因此在冬季充電時,隨用隨充的方式最好,車輛使用完畢後立即充電,此時電池溫度較高,充電效率較快,並能保證電池有效充滿。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段先生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新能源車主,他向記者表示。冬季續航問題一直存在,但今年遭遇北京-20℃左右的極寒挑戰讓他徹底對新能源車「心寒」了,1月6日他辦事結束準備開車回家,但僅在戶外停了三個小時,車的續航已經無法支持到家,緊急之下找到一個百貨商場底下停車場進行充電,但前面已經排了超長的隊伍,在電量不足,無法取暖的情況下,段先生足足凍了兩個多小時才充好了電勉強開回家。於是便有了報導伊始的那段肺腑之言。
  • 智己吆喝1000公裡續航 電動車其他的焦慮能否也迎刃而解
    對於新能源車而言,消費者最最關心的無疑是續航,而由於新能源車起步較晚,新能源車進步的空間也相對較大,尤其是續航層面,幾年前,我們常見的純電動車續航均為200km左右,而後迅速進入400km時代,到如今,低於500km的新車似乎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 冬季用車,這三點要格外注意了_易車網
    事實上,不僅燃油車的車主需要去關心這類用車小技巧,純電動車的車主更應該去關心、學習更多有用的用車技巧,因為這些用車技巧,可以提升純電動車在冬天的續航表現。其實這個想法不對,要是車主能熟練掌握一些純電動車的用車技巧,那麼在冬季,車主的純電動車其實續航不會下降太多。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三個比較重要的純電動車用車技巧,學會它們之後,冬季用車就不用擔心純電動車會續航下降了。
  • 廣汽埃安續航達650KM 新能源車城際遠行再無「充電焦慮」
    據廣東交通集團相關代表介紹,截止到今年底,集團營運高速公路裡程近8000公裡,建成服務區快充站320多座,初步建成了覆蓋全省高速公路的快充網絡,確保人民期盼的"聰明車,智慧路,便捷行"美好願望能全面高效落地,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汽車"不敢輕易上高速"、"不敢遠行"、"怕不夠電量"等城際遠行"充電焦慮"難題。
  • 冬季用車,燃油車主格外看重這三點,新寶駿RM-5輕鬆解決
    夏天用車沒那麼多講究,也沒有太多要注意的,但是在冬天用車,需要注意的事情就很多了,有很多事情會影響到我們在冬季用車的綜合體驗和出行安全。而對我來說,冬季用車中比較讓我困擾的事情主要有以下三點,分別是出行前的熱車、用車中輪胎容易磨損且抓地力下降、行車過程中路面打滑把握不好時速和換擋力度。
  • 北京勵駿酒店推出寶馬充電專用車位
    同時,酒店在其地下B3停車場新設3個充電專用車位,並配備安裝了3個符合國家最新標準的寶馬即時充電TM ( ChargeNow )公共充電樁,供酒店禮賓車、服務式公寓客戶和寶馬新能源車主使用。據悉,北京勵駿酒店後續還將為寶馬新能源車主推出專屬優惠,凡在酒店入住或用餐的寶馬新能源車主,均可免停車費並享受住宿用餐折扣。
  • 粵320多座服務區充電站建成 新能源車城際遠行再無「充電焦慮」
    據廣東交通集團相關代表介紹,截止到今年底,集團營運高速公路裡程近8000公裡,建成服務區快充站320多座,初步建成了覆蓋全省高速公路的快充網絡,確保人民期盼的"聰明車,智慧路,便捷行"美好願望能全面高效落地,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汽車"不敢輕易上高速"、"不敢遠行"、"怕不夠電量"等城際遠行"充電焦慮"難題。
  • 新能源車新賽道②丨如何更好安「樁」?城市競逐新「蛋糕」
    劉女士向紅星新聞表示,如果能讓充電變成一件和加油一樣普通的事,她的焦慮感或許就能消失了,「至少要增加快充樁的數量,縮短充電時間」。「增長快充樁可以緩解充電焦慮,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後,會對電網基礎設施帶來新挑戰。」肖偉評價道。
  • 車主邦聯合能源-出行行業翹楚 打造能源閉環新生態
    眾多能源企業參會代表,則從實踐經驗出發,紛紛就各自領域的轉型發展提出獨到見解,為能源網際網路技術、產業發展、成果應用開拓新天地。羅吉文會長同樣提出,湖北的部分加油站已經開始著手油改電的轉型升級:「介於現在停車難的現象,我們提出了加油站升級改造的一條新思路,可以考慮把加油站改成立體車庫,立體車庫裡增加加油、充電、洗車等一系列商業門店,綜合利用場地,肯定產生的價值會更高。」
  • 車主哭訴:10萬元買的車現在就值3萬
    2014年,王巖購買了一輛自主品牌新能源電動車,成為國內首批敢於「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至此,王巖過上了「夏天不敢開空調,冬天不敢開暖風」的「省電」駕駛生活。王巖的用車經歷,是首批新能源車主們的一個縮影。在這些車主的口口相傳中,「裡程焦慮」被認為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 大眾牽手能源公司提供充電優惠
    大眾集團(Volkswagen)日前宣布,其專注於充電樁硬體建設與相關服務的子公司Elli將與英國最大能源公司Centrica旗下的British Gas公司合作,為客戶在其家中安裝充電樁等設備
  • 一場大雪下出扎心痛點:北國冬天或成新能源車禁區?
    一場大雪,北方的新能源汽車集體拋錨清晨的陽光灑落,北方的新能源車主發動了車子,準備開車上班。然而,剛走出小區門口,就覺得有些不對勁,車輛的動力持續且迅速的下降。車主心存僥倖,覺得應該可以支持到公司。然而,現實總要比理想殘酷一些。車在半路上耗盡電力,動彈不得。車主只得請一天假,叫拖車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