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流浪地球》,想到了家和土地對中國人的意義

2020-12-17 吃電影

你們中國人很奇怪,為什麼跑路都要帶著地球?我想外國人永遠都不會懂,家和土地對中國人的意義。流浪的航程雖太長太長,起航的時代雖太遠太遠,可我們對地球的情感卻太久太久。科幻電影的意義並不只是炫技,《流浪地球》是一部戳中我淚腺的電影,讓我瞬間淚如雨下,在這部電影裡,我看到了我們如何在生活中掙扎,我們如何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有人說:最令我感動的其實是帶著地球去流浪這個想法本身,地球拖著無數條藍色的尾巴在宇宙裡旅行2500年,多浪漫啊。古有夸父追日,今有流浪地球,我覺得這是埋在我們根裡的,只屬於我們民族的東西。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我們都選擇希望。由於太過激動,在看這部電影時,我的雙手一直在一起緊緊攥著。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曾經說過:沒有任何地方會像家一樣。身體與靈魂之間相互交纏就有了鄉愁。有位朋友說過:離開越久,家鄉就會越來具象,以前家是一所房子,是離開了想要歸去的地方,是受了委屈想要尋求安慰的庇護所。現在家是一碗在外面吃不到的粗茶淡飯,是老房子門前一年比一年長高的批把樹。

如果離開地球,我們人類就會像風箏失去了拉線的人,所以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只能帶著地球一起流浪。我想《流浪地球》的主創人員,一定擁有著非常高尚的憂鬱情懷,這部電影是我此生至今看到的唯一以宇宙的苦難而思考人類命運的歌曲,也由此引發了我對民族;對未來;對時代的深沉思考,非常感謝這部科幻作品裡的人文關懷。

流浪地球的構思本來就滄桑、悲涼、壯闊。這雖然是我們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科幻電影,但我感覺相比國外的科幻電影,我們的這部《流浪地球》更有大家風範的情懷和格局。好的電影不只是影像,更是一種心境的鑰匙。理智的觀眾會吐槽電影裡違反的物理常識,但深愛著地球的我感動於電影裡一路上堅持與陪伴。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沒了地球,人類就沒有了家,就會是被宇宙遺棄的孤兒。所以我們應該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我們人類之所以擁有自己的文明,並不只是因為我們的智慧,更多的是那種不屈的精神,願意挑戰一切不可能的事情,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所以,我要向影片中的劉培強致敬,他的勇氣與堅毅,將會永存於星空之下。

寫到這裡又回想起了劉培強駕駛著巨大的空間站,對地球上的兒子說:很抱歉,爸爸又要起執行任務了。說完之後就奔向了地球與木星的火焰交界處。如果沒有對地球的無限眷戀,我想也不會有劉培強奮不顧身的勇敢追逐。

各位網友,你們對《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你們認為家的意義是什麼?歡迎留言評論。對了,深空之中我們藍色的地球真好看。

相關焦點

  • 吳京因《流浪地球》再次招黑,真替他不平!
    但是閒著無聊,還是去電影院刷了《流浪地球》。畢竟這是首開我國科幻片先河的影片,我也想去感受下其中的熱烈和奔騰。看罷,覺得還不錯。題材新穎,主題鮮明,科幻精彩。並且還於細微處傳遞了很多溫暖和感動。而到了《流浪地球》,還是吳京在關鍵時刻撐起大局,犧牲自己、化作英雄拯救了整個地球。他們質疑:為什麼中國科幻片也能大賣?憑什麼是中國人在主導拯救世界的恢弘計劃?
  • 《流浪地球》:重識普世主義
    縱觀中國歷史,不難發現「天下」這個概念是在不斷變化和擴展的,它代表的並不僅僅是疆域概念,而是中國人所認知的世界邊界/文明邊界,所以,《流浪地球》中的「天下」範圍已經超出了太陽系,觸及整個宇宙。——「流浪地球」邏輯vs「星際殖民」邏輯上文中提到,《流浪地球》的槽點之一就是「中國人拯救地球」,因為多數觀眾已經習慣了在科幻片中「美國個人英雄主義拯救地球」的套路。那麼我們來細緻分析下這個問題。
  • 多部電影春節上映票房火爆 《流浪地球》票房破14億
    統計顯示:電影《流浪地球》,在上映5天之後,票房突破了14億,它所帶動的觀影熱潮,成為這個春節獨特的文化現象。 科幻電影分為硬科幻和軟科幻,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學的細節或者準確為特性,以科技或者科學猜想推動情節。反之就是軟科幻。那麼這部被稱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硬科幻的魅力是什麼?電影火爆的原因是什麼?
  • VR全景之流浪地球
    家是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是流浪地球中的經典語錄,但也是道出了行駛安全的本質,所以這個兩句話成為各大城市的駕駛安全標語,所有的人都深深記住了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一部電影,從大年初一到今天,票房達到了37個億,這是中國電影界的業績的驕傲,證明了中國電影邁向科幻片的新開啟。不光點爆了中國市場,在國外也是掀起了一波高潮。國外觀影者也是對本片好評如潮。
  • 《流浪地球》:你能想像,開著「地球」在銀河系流浪嗎?
    每天清晨,主裡和你說聲早安文/木木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在春節期間的幾部賀歲檔影片裡, 最引人注目的可能要數《流浪地球》了。上映之前就已經獲得了超高的口碑,大年初一上映之後,僅僅兩天就拿下了四億元。雖然,《流浪地球》算不上一部完美的影片,但它所涉及到的話題卻帶給了我們豐富的思考。
  • 《流浪地球》首映 吳京爆料導演"忽悠我帶資進組"
    >恰逢中國傳統節日「小年」,電影《流浪地球》「奔向未來」主題首映禮在一片歡騰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帷幕,《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原著兼監製劉慈欣以及特別出演吳京首先登臺。他在現場感謝了《流浪地球》靈魂人物——原著兼監製劉慈欣,也特別鳴謝吳京,更在現場爆料「坑了京哥」。吳京現場回應郭帆是「騙子導演」。他吐槽:「起初看到導演就仿佛看到拍攝《戰狼》時的自己,被他感染同意客串《流浪地球》。沒想到這一客串竟長達三十一天,更沒想到,不僅沒片酬反而要『帶資進組』。所以,《流浪地球》就把我這樣『忽悠』了進來。最後只能為了我們自己的科幻電影拼了!」
  • 《流浪地球》:鮮明中國風,開闢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一個極富想像力和震撼性的故事。幾十年後的地球,面臨著毀滅的危機。太陽極速衰老膨脹,最終將吞噬地球。為了挽救人類,世界各國空前團結起來,他們組成了聯合政府,制定了一個宏大而悲壯的計劃:「流浪地球」計劃。
  • 春節檔科幻巨製《流浪地球》聯合白金道「金裝上陣」
    當太陽即將毀滅,一切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 流浪地球造句大賽走紅 頗有教育意義的「神造句」了解一下
    流浪地球造句大賽走紅 頗有教育意義的「神造句」了解一下時間:2019-02-12 16:52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浪地球造句大賽走紅 頗有教育意義的神造句了解一下 電影《流浪地球》領跑春節檔,目前票房已經突破23億,還在繼續創造奇蹟。
  • 《流浪地球》日本救援隊隊員自殺前,為什麼想喝味噌湯?
    《流浪地球》這部國產科幻電影在瑪雅君的朋友圈刷屏啦,你們都去電影院看了嗎?其實味增湯中的味增是一種調味料,又叫做豉醬,它是以黃豆,大米,小麥等穀物作為原料,加入鹽和麴發酵而成。除了做湯,還可以加入炒菜燉菜中,並且也能作為火鍋底料。我想味增湯對於日本人的意義,就像餃子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是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想起的味道。
  • 韓網眼紅流浪地球 韓國網友評論酸出天際:中國人消失才能拯救地球
    《流浪地球》上映6日,目前票房在17億元左右。不僅獲得春節檔票房第一,而且獲得了海內外人士的肯定。歐美等多個國家的媒體和影視人異口同聲得稱讚《流浪地球》,甚至有的美國媒體用了「中國電影業終於加入太空競賽了」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流浪地球》劇照褒之:微觀細節+ 宏大特效和故事相輔相成《流浪地球》講的是人類在星際中孤注一擲、向未知航行的經歷,《流浪地球》劇照另外,電影在科學方面和細節描述也花了足本功夫。只要接受了星際流浪的設定(畢竟是科幻片),電影在科學上沒有明顯的毛病。
  • 萬萬沒想到!《流浪地球》道具是這樣製作的
    最近,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上映的第10天(2月14日),票房突破了40億元人民幣。電影播放結束了,但是其市場價值並沒有結束,其電影周邊也吸引了粉絲們的眼球。維塔工作室與《流浪地球》的合作可謂盡心盡力,由於製作時演員還沒有確定下來,作為好萊塢一份子的維塔工作室也吃盡苦頭,維塔工作室在製作外骨骼裝甲前先3D列印了一套模型,反覆進行模擬以確保能夠自由活動。維塔在裝甲增加了可調節結構,能夠身材不同的演員能夠穿著適應。
  • 帶地球去流浪,帶科幻回故鄉
    當時他不曾想過,流浪的本質,其實是尋鄉。2009 年,小說發表的十年後,《流浪地球》入選了《科幻世界》30 周年特別紀念刊。劉慈欣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回顧入行之初的這部作品。他說,讀者能在《流浪地球》中看到的,是「一個行者帶著孤獨和惶恐啟程的情景」。在搬離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故土之後,劉慈欣才逐漸意識到那些深埋在自己作品裡的傳統思維。
  • 《流浪地球》海外飄香,韓國網友的評論酸極了
    《流浪地球》在國內取得了極好的成績,不僅口碑極好,而且票房更是節節高升。最重要的是,《流浪地球》在海外也上映了,海外的反響也不錯,許多網友給這部電影的評論都特別好。但是我們來看看韓國網友的評論。中國電影,一直沒有大爆,尤其是在全球中,並沒有一部電影能引起極大的反響。
  • 陳葉生《流浪地球》斬獲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故事片
    2019年11月23日晚,由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和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八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暨第三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福建廈門舉行,現場星光熠熠,熱鬧非凡。其中《流浪地球》獲最佳故事片獎,林超賢憑藉《紅海行動》獲最佳導演獎,阿美、王小帥憑藉劇本《地久天長》獲最佳編劇獎,王景春、詠梅憑藉在電影《地久天長》中的精彩表演榮獲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獎授予楊在葆、王鐵成、許還山3位老藝術家。
  • 以《星際穿越》為標尺,深度評價《流浪地球》
    於是《流浪地球》就背負了一種使命感,萬眾期待,高聳入雲的行星發動機,冰凍的北京城和濟寧市派出所,斷裂的上海陸家嘴等等這些影像,既親切又震撼,叫人心潮澎湃,這是一次民族想像力的成功植入,試想一下當小朋友們置身影院時,一種與生俱來的民族自豪感將在這些幼小的腦袋裡根深蒂固,從這一點來說真的意義重大,我想這是《流浪地球》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 《流浪地球》韓國上映從打一分到真香,評價是能體現中國人世界觀
    《流浪地球》這幾天在韓國上映了,作為首次走出國門,而且還是在韓國這樣一個國家,很多網友都非常想知道會得到什麼評價。第一天評分只有六點幾,打分裡很多因為是中國出品就給一分得,隨著觀影人數的增多,分數開始大幅度上漲,現在已經到了八分。除了分數不低之外,他們的評價更值得關注。
  • 新疆鐵警版《流浪地球》!
    原標題《流浪地球不流浪!他們是新疆鐵警「兒子娃娃」!》近日流浪地球引發流浪熱潮電影中為了自救人類選擇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人類選擇希望開始流浪之旅……回到現實在我們的身邊同樣有一群兒子娃娃上演著屬於他們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不流浪的新疆鐵警
  • 我的2020|《流浪地球》憑什麼成為中國第一部爆燃的科幻影片?
    我之前並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流浪地球」是啥意思,看過電影明白了,是在未來時代地球為了免於被衰變的太陽吞沒而在人為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新的宇宙家園的流浪之旅,期間被木星引力捕獲有撞擊毀滅的危險,由此而引發的拯救地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