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橋、光華橋、洄瀾橋、解放大橋……聊聊汕頭埠橋梁的老故事

2021-02-15 行走潮汕


潮汕平原水網交錯、溪流縱橫,為橋的建造提供了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使造橋工藝得以流傳與發展。潮汕知名的橋梁既有中國四大名橋之一的湘子橋,也有萬裡橋、和平橋等有許多美麗傳說的古橋。

如今在汕頭,說起大橋,很多人一般只會想到礐石大橋、海灣大橋、汕頭東海岸網紅橋等,卻不知道,還有許多沉澱著歲月痕跡的橋梁,依舊堅守著汕頭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她們的過去,值得我們停下腳步,細細聆聽。

汕頭礐石大橋(圖片來源網絡)

汕頭海灣大橋(圖片來源網絡)

汕頭東海岸網紅橋(圖片來源網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烏橋光華橋洄瀾橋解放大橋的過去


烏橋位於洄瀾新溪出海口上段,南岸接同平路,北岸連同濟直路。橋初建時為木結構,橋身通漆黑色,故稱「烏橋」。

1921年秋由同濟善堂出資3萬元建成鋼筋水泥結構。1924年1月建成,改名「同濟內橋」。

1972年6月15日夜,汕頭暴雨,江水猛漲,橋為激流衝塌。同年11月1日動工重建,至1973年9月15日建成通車,為鋼筋水泥單臂懸梁結構。「文革」期間,改橋名為「紅橋」,1979年恢復「烏橋」一名。

光華橋位於廈嶺港出海口,南接同濟直路,北接光華路、西港路,該橋前身為耀華橋,杉木結構,後塌毀。

1950年,汕頭市政府撥款重建為生活便橋。1953年增設橋柱,提高承載力後成為全長80米、橋面寬5米的交通橋。

1961年8月27日,橋身為洪水衝垮,同年10月修復,可通2噸車輛。

1964年1月,廣東省建築工程局投資115萬元,將其改建為鋼筋水泥高樁承臺T型梁結構。

洄瀾橋位於梅溪下遊洄瀾新溪上段,南岸接民族路,北岸接火車路,始建於1923年,為鋼筋水泥結構。橋以渠名,因其比「烏橋」晚建,所以大家習慣稱其為「新橋」

1967年橋塌,由汕頭市政府出資60萬元重建,汕頭城建局設計,省二建公司承建施工,於1968年9月建成通車。橋為鋼筋水泥雙曲拱結構。

侵華日軍記者拍攝的在洄瀾橋上準備進攻汕頭埠日軍,《日軍侵略潮汕寫真》載

1964年拍攝的回瀾橋,王瑞忠攝

解放大橋位於梅溪下遊廈嶺港口,南岸接火車路,北岸接杏花路、潮汕路。該橋前身為1908年前後潮汕鐵路公司臨時搭建的梭船活動浮橋,1935年改建為鋼木結構橋。該橋因系潮汕鐵路公司出資興建,便以該公司主事人張榕軒、張耀軒兄弟之名命名為「榕耀橋」

1965年橋面陷塌。

1966年汕頭市政府投資59.8萬元,對榕耀橋進行改建。

1967年建成通車,橋為鋼筋水泥雙曲拱結構,定名為「解放大橋」

侵華日軍記者拍攝的榕耀橋前準備入侵的日軍,《日軍侵略潮汕寫真》載

1965年的榕耀橋,王瑞忠攝

從潮汕路杏花旅社樓頂眺望解放大橋景象,王瑞忠1978年攝

1980年的解放橋,王瑞忠攝

現汕頭解放橋(圖片來源網絡)

在橋梁的扉頁中,描繪著每一個人的腳印,記錄著每一代人的奮鬥,她看著你,從此岸到達彼岸,承載著你的現在,記錄著你的過去,連接著你的未來,在你成長的路上,一直陪伴著你。

資料來源:陳嘉順《汕頭蹤影》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關注我們

帶你行走潮汕 · 記住鄉愁

www.qqzmcq.com

相關焦點

  • 記錄最美的天津——海河橋梁篇之保定橋、劉莊橋、光華橋
    光華橋前面幾篇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了海河上眾多美麗的橋梁的圖片和一些橋梁的介紹。這一篇是海河橋梁篇的最後一篇,向大家集中分享海河上的幾座橋梁。它們分別是保定橋、劉莊橋和光華橋。 保定橋夜景保定橋西岸連接著保定道,引橋起點正是天津重要的金融中心解放北路。
  • 天津作家朱國成醉心家鄉橋梁文化:「海河上的橋太讓我著迷!」
    除了天津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適宜,也許是這美麗的大橋吸引了它們吧。有專家說,海河上的橋從橋梁科技、橋梁歷史、橋梁文化、橋梁知識幾方面綜合考量,堪稱『橋梁博物館』,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腳走遍海河上的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看、去體會、去感悟它。」名橋背後故事多橋梁不僅是城市交通的載體,也是城市的文化景觀。
  • 天津歸來不看橋
    它是海河跨橋中僅剩的三座可開啟橋梁之一,連接著河北區世紀鐘廣場與和平區的解放北路,位於天津火車站與解放北路之間的海河。其實小劉莊的浮橋早已換成固定的大橋了,而人們仍習慣稱那一帶為劉莊浮橋。光華橋始建於1977年,2006年改造現代橋梁
  • 在天津,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超美的23座橋,你知道幾個?
    這篇樂章高潮部分的音符天津的每一座橋都在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故事這些橋的名字,你都知道嗎?1949年1月解放天津的戰役中,解放軍實行「東西對進」戰術,「東西對進」的會師地點就是以金湯橋為中心的海河上下遊地區。
  • 塭地直巷:圍墾成陸地 百載烏橋史
    播出時間  9:15  17:45在烏橋島上目前還有塭地直巷這一地名,這是目前烏橋島上最長的巷子,和二馬路平行,連接廻瀾市場與烏橋市場,而塭地恰恰是烏橋島早期的地名。可見,塭地直巷名字的來源,也在於原來烏橋島就是一片海邊的塭地,而且從清代的烏橋島格局上看,這些塭地互相之間原來都是有海水、溪水相隔,在民國北洋時期的汕頭地圖上看,烏橋島各片塭地之間的間隔基本已經填平,這也充分說明了當前烏橋島的基本格局形成於民國初期。
  • 中老鐵路跨湄公河特大橋實現首橋合龍、福州三江口大橋人行道下...
    1中老鐵路跨湄公河特大橋實現首橋合龍隨著最後一個合龍節段混凝土的澆築,中老鐵路寮國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橋28日成功合龍,實現全橋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7個月。在交工驗收會上,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橋梁結構順直度、橋面平整度、外觀質量均在驗收標準控制範圍內,達到通車條件。橫跨在大清河上的王臺大橋建於2005年,橋長825.34米,橋寬13米。隨著大清河未來通航需求的增大,該橋梁需要改造提升,從2018年3月份開始,施工單位開始對王臺大橋涉航橋梁進行改造施工。
  • 南浦橋、洄瀾橋、雙虹橋 、安樂橋、龍河橋、梓福橋,萬載城內的這6座橋,都有這樣的故事!
    南浦橋  現名南門橋,南浦橋建於元代大德年間,後「以兵燹毀」。明洪武年間,邑人文泰卿獨資重修,橋上建「屋凡九間,若柱、若梁、若椽、若桷……規模一新」,並由主簿黃君正書橋名「南浦」二字。南浦橋的建成,不但貫通了東西兩岸,且成為當時「使命往來,邑大夫送迎必涉焉」 之地。
  • 有人誇「天津歸來不看橋」,其實海河上有兩座大橋,老凡爾賽了
    因此從小三岔河口開始,看那些或凡爾賽或性冷淡的跨河大橋,就能對天津人的審美和創造力了解個大概。作為中國最權威的博物雜誌,中國國家地理搜集了天津眾多大橋的靚照,還下了個結論:「天津歸來不看橋」。這些照片是從2015年開始創作拍攝的,早期是用單反爬樓或者地面拍攝,後來用上了無人機。
  • 全疆首座雙層鋼桁架橋烏昌大道跨頭屯河大橋全面復工
    烏昌大道跨頭屯河大橋全面復工 是全疆首座雙層鋼桁架橋,預計10月底通車 全疆首座雙層鋼桁架橋——烏昌大道跨頭屯河大橋(下稱頭屯河大橋)工程日前已全面復工,最快10月底將建成通車。 頭屯河大橋新建工程,作為頭屯河流域綜合整治景觀提升總體項目的一個子項目,西起東外環路,東至頭屯街/兵友路橋,橋梁總長由原來的100m長延伸為901.42m,其中主橋586.42m,引橋長315m,路基全長695.58m。 昌吉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張勁介紹,原有的烏昌大道頭屯河橋,主道加兩個輔道是三座橋,新改建後成為雙層鋼桁架景觀橋。上層雙向八車道,與國道312相連。
  • 中信大橋 新開河橋:橋梁整治將在年內完成
    2019年底,市政府決定對中信大橋等7座市區內橋梁的防護設施進行安全隱患整治。記者從市公路事務中心了解到,中信大橋整治計劃在今年底前完成。中信大橋位於國道205線惠城區路段,橋梁全長為1178.6米,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橋梁,由於橋梁人行道內側無防撞設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此前發生了多起車輛衝撞欄杆墜江的事故。記者近日走訪看到,施工人員利用夜間非交通繁忙時段,分段封閉大橋最右側車道進行施工,為大橋安裝新的防護欄。
  • 水中的橋是風景 你眼中的橋是故事
    說起橋,大家應該馬上會想起前2018年10月份開通的港珠澳大橋,其創下世界多個之最,不僅促進了地區交流而且帶動了無法估計的經濟效益,現代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帶動了交通運輸的發展,那麼歷史上的哪些橋梁不僅幫助人們生產發展和生活而且讓人記憶深刻呢!
  • 緬甸曼德勒「烏本橋」,名貴柚木打造1200米橋,建於末代王朝
    一座長約1200米的全柚木打造的「烏本橋」就位於古城「曼德勒」,它是至今世界上最長的柚木大橋,保存完好,是緬甸國家的標誌性建築。「烏本橋」的對岸就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學院,穿著僧袍的僧人經常出入在這座古橋上,已然成為這座橋上的風景線。還有就是緬甸具有近百年的英殖民地生活,這個國家對英語非常注重,這座佛教學院是將英語納入必學的課程,很多僧人都會在「烏本橋」上與來遊玩的國外遊客練習英語!
  • 三亞這些大橋是有故事的橋 哪一座能勾起你的回憶?
    圖/本報記者 孫清 文/本報記者 黃珍  有河才有橋。當三亞河和臨春河從城市流過,遇水搭橋,也搭出了城市的骨架。橋梁不僅增添了城市的靈氣,也見證了人類的智慧,更是一種藝術與生活。  在藍天白雲襯託下,月川橋如一幀美好的圖畫,靜謐、優雅、大氣。
  • 前山大橋、珠海大橋、新月橋等橋梁要實施交通管制
    司機朋友們請注意,因橋梁定期檢查需要,珠海的前山大橋、珠海大橋、新月橋等橋梁路段要實施交通管制,具體如下:一、7月31日至8月3日每天晚上11時至次日早上6時,封閉前山立交三層、新月橋一條機動車道。二、8月2日至8月5日每天晚上11時至次日早上6時,封閉前山立交二層一條機動車道。
  • 世界名橋攫趣:程陽風雨橋、桂東仙緣橋、緬甸烏本橋及越南猴橋等
    程陽風雨橋是典型的侗族建築,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木石結構大橋,建於1912年,河中有五個石砌大墩,橋面架杉木,鋪木板。建於1912年,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是侗寨風雨橋的代表作,是目 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風雨橋。
  • 「行攝緬甸」烏本橋夕陽下的百態人生 揭秘真正的烏本橋
    烏本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墩、橋梁、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別看這座橋破破爛爛,據說價值400多億人民幣。為了使橋梁不至腐朽,採用珍貴的柚木來建設整座橋梁,於是敏東王下令在全國搜刮珍貴的柚木,作為修建此橋的烏本也沒忘了中飽私囊,將一大部分柚木運回印度,其他的柚木建橋。於是當地人就稱這座橋為烏本橋,也稱烏木橋。
  • 橋梁大事:杭州繞城西複線京杭運河橋合龍、班納漢湄公河大橋合龍
    (來源:中國江蘇網)02杭州繞城西複線京杭運河橋順利合龍3月31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注入,杭州繞城西複線湖州段京杭運河橋順利合龍,這標誌著杭州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杭州繞城西複線據介紹,由於設計方量大,便道路窄彎急,既有舟白大橋又為III類危橋,重型車輛通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混凝土無法直接運輸通過。為保證澆築作業順利完成,項目部投入120型號拌合機兩臺生產混凝土,施工現場採用天泵、地泵同時作業,運輸罐車14輛分列橋兩端,運輸端罐車通過地泵將混凝土傳送至作業端,避免罐車直接過橋,有效化解了安全風險。
  • 新疆首座雙層鋼桁架橋——頭屯河景觀大橋工程試通車
    央廣網烏魯木齊10月13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烏魯木齊臺記者宋春雪)今天,新疆首座雙層鋼桁架橋——頭屯河景觀大橋烏魯木齊往昌吉方向試通車,開放兩條車道禁止貨車通行。頭屯河大橋西起東外環,東至規劃濱河東路以東,長901.42米,為雙層鋼桁架景觀橋。
  • 烏本橋-世界上最古老的橋
    烏本橋,在緬甸的阿馬拉布拉古城境內,橫跨東塔曼湖,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墩、橋梁、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
  • 烏本橋:曼德勒最耀眼的景致!
    烏本橋位於曼德勒的阿馬拉布拉古城境內,這座精緻的橋梁,修建於1851年,長1200米,用了1086根巨大的實心柚木鉚合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的柚木結構橋,因日落時的壯美而知名。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緬甸人相戀時,會趕來烏本橋,立誓永葆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