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懷明: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古今元宵節書畫欣賞

2020-12-15 古代小說研究

春節才過,又到元宵。

2020年的元宵節註定終生難忘,這應該是有史以來唯一一一個無法全民歡慶的元宵節,也可以說是在悲情中度過的唯一的一個元宵節。

儘管病毒肆虐,我們無法外出打燈籠,觀花燈,賞美景,但它再猖狂,生活再艱難,也無法阻止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既然足不出戶,那就藉助古今名家的書畫作品過一次紙上的元宵節,希望能給處在憂慮和焦躁中的心靈帶來一點撫慰和激勵。

元宵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說起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可謂源遠流長。但真正流行起來並成為一個民俗節日,則要到六朝乃至隋唐了。

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描繪元宵節的書畫作品是宋代,到了元明清時期,這類題材的作品逐漸就多起來了。

這是一個全民歡慶的節日,皇帝有皇帝的樂趣,平民百姓則有平民百姓的過法。

不管是身處皇宮還是市井裡巷,有一些東西則是共同的,那就是構成元宵節的核心元素:花燈、元宵、燈謎、鞭炮。

這些元素不僅跨越階級、時間,也跨越了地域,受到東亞、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喜愛。

燈籠燈籠會,

燈籠滅了回家睡。

就個人的體驗而言,說到元宵節,首先縈繞在筆者腦海裡的,是上面這兩句童謠。

這一天最開心的其實是孩子們,到了晚上,月光初照,大家急急忙忙吃過元宵,穿著新衣服,挑著燈籠跑出家門,然後聚攏在一起,比比看誰家的好看,然後成群結隊地唱著兒歌,滿村子亂跑。

因此在各個時期以元宵節為素材的畫作中,以表現孩子歡快場景的居多。

不管是明清時期、民國時期,是上個八十年代還是當下,都是如此。各個時期的作品都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跡。

歡度元宵節,不能沒有詩詞助興。古往今來,寫元宵節的詩詞文賦多的是,但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兩首詞,而且都是宋代的,北宋一首,南宋一首,可見宋代人的元宵節過得最有詩情畫意,最為浪漫。

第一首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這首詞倒沒怎麼寫節日的盛況,僅用「花市燈如晝」一語帶過,重點是寫人,將元宵節寫成了很有民族特色的情人節,特別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更是成為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後來的畫家們主要在這個名句上下功夫,並進行發揮引申。

其中畫「月上柳梢頭」最為有名的當數豐子愷,他為此創作了兩幅畫作,構圖、意境大體相同,只有一些小的區別,可見他對這一名句的喜愛。

總的來看,畫家們主要是往女子思春的方向發揮。

同時,元宵的色彩也逐漸淡化。

當然,也有別出心裁的解讀:月上柳梢頭,不見得一定要相思,要戀愛,也可以老哥倆閒來無事,正好喝上一杯。

「人約黃昏後」的發揮方向和「月上柳梢頭」大體一樣,都是朝著女子思春的方向走。

只是不知道歐陽修老先生看到這些畫作是否滿意,作品一流傳開來,後人如何解讀,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筆者見到最為別出心裁的演繹是如下這幅。

月上柳梢,人約黃昏,幾位女少一起戲水。這幅畫很有生活氣息,當然時間肯定不是在元宵,而是到夏天了。

筆者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每到夏天,酷熱難當,男人們衣服一脫跳下水,天經地義。女同胞就不行了,不過她們也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到晚上的時候,呼朋喚友,聚集在一起下河,故意大聲說話,弄得聲音很大,遠遠就能聽到,這樣男人們就懂得什麼意思,很知趣的不往那個地方去。

有趣的是「花市燈如晝」這句,也有畫作表現。

短短的一首詞,為畫家們提供了多少素材,且不說《三國演義》、《紅樓夢》這樣的長篇巨製。將來有閒時間,筆者準備寫個畫說四大名著系列,專門說道說道這個事情。

另一首寫元宵節的詞在名氣上與歐陽修的同樣大,那就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用了較多的篇幅描繪元宵節的盛況,令人神往,不過其重點也是在人,延續了歐陽修的情愛路線,但沒有寫的那麼傷感,而是多了一些喜慶色彩。

好作品必定有名句,這首詞也不例外,最後幾句同樣家喻戶曉。

有趣的是,對這幾句名言的演繹發揮,後人卻沒有走情愛路線,而且朝著事業、學術的方向聯想,最有名的應該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這段話: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的這段話如今也已經成為人人熟知的名言,對學者來說,更是時時勉勵自己的座右銘。

一個元宵節竟然可以有這麼多說道,可見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讓我們相約明年的元宵節。

祝廣大讀者元宵節平安吉祥!

相關焦點

  • 每天學點宋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原文】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賞析】此詞語富通俗可謂到口即消,情事也一目了然。寫物是人非之感。
  •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今年元夜時,萬家燈火盼平安
    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與元宵節相關的詩詞筆者第一次讀到關於元宵節的詩便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脫口而出的千古名句便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意思是: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看見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處。
  • 元宵節花市燈如晝,仍不如詩詞美
    願有詩詞可回首元宵節,亦成為中國情人節,元宵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因此,元宵節這天也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她們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子幽會談情。元宵節,花市燈如晝,此中浪漫的情調,讓無數文人騷客留下了千古絕美的詞句,引得現代人遐想無限,憧憬萬千。古人的浪漫,詩詞的美好,你可能懂?
  • 9首寫元宵節的詩詞,上元佳節夜花市燈如晝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元夕,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元宵節以熱鬧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加上燃燈放焰、出門賞月、猜燈謎、吃元宵等等。古詩詞裡的元宵佳節,也是很美的……一、《上元夜六首·其一》(唐·崔液)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 元宵節的「古今身份」:燈節 情人節 狂歡節
    新華社太原2月11日電(記者 王學濤) 11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以賞花燈、猜燈謎、觀非遺、看民俗等方式,紅紅火火鬧元宵。有民俗專家說,這個在中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還有有趣的「古今身份」:「燈節」、「情人節」、「狂歡節」。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常嗣新說,道教和佛教都有對正月十五燈節的解釋。
  • 悅讀| 元宵節詩詞30首:月上柳梢頭,花市燈如晝
    小編就與姐妹們一道,讀30首古詩詞,來品味這火樹銀花燈如晝的元宵佳節吧。《正月十五夜》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火樹銀花,明月照人,是誰在花燈那頭朝我微笑。
  • 關於元宵節的經典詩句大全 古人描寫元宵節的經典古詩詞精選
    2019年元宵節就要到了,雖然元宵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上班族不放假,但在古代,元宵節是官方十分重視的傳統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有哪些?關於元宵節的經典詩詞詩句
    關於元宵節的經典詩詞詩句51、雨點稀疏掩月明,無妨今夜盡歡情。闌珊意散煙花閃,豪放心收爆竹鳴。鼓擊鑼敲迎福景,龍騰獅舞伴春聲。萬家燈火元宵鬧,一碗湯圓瑞氣盈。《雨夜元宵》作者:楊璐52、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關於元宵節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元宵節的經典古詩詞句賞析 (圖)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哪些?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詳情如下:  元宵節經典古詩詞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  1、《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硬筆每日一練039,今天是元宵節,你知道「元」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元宵節,就寫「元」吧。元宵的「元」,是第一,開始之意;「宵」指夜,春宵、通宵,所以,元宵節在古時候也稱為「元夜」,比如《生查子·元夕》中元宵就叫「元夜」: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是「日本投降」,猜古代名人,謎底亮瞎人眼
    元宵節,在中國古代也稱為上元節或春燈節,時間和現在基本一致,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最早是西漢確立的,漢武帝正月十五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到漢明帝時候,開始多了「燃燈」這習俗,隨後又開始創新,變成了「吃元宵、看花燈」的全民狂歡節。
  • 元宵節這一天,古人都做什麼,幾首詩詞帶你了解
    元宵節的來源應該追溯到漢代,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 2017元宵節是幾月幾日
    元宵節是幾月幾日?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精選  關於元宵節的古典詩詞眾多,最為著名的是歐陽修(一說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其中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傳唱千古的名句。其他的詩詞都從不同方面描繪了不同的元宵節景色及感受。
  • 元宵節的故事50字 關於元宵節的故事
    >元宵節的故事50字 關於元宵節的故事2017-02-10 09:34:3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元宵節的故事帶有強烈的文化色彩,為這個特別的節日增添一抹別樣的色彩。元宵節的故事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延續下去,聽故事、吃湯圓、猜燈謎、看花燈就形成了過年的習慣。
  • 古代人怎麼過元宵節?在古代元宵節等於情人節,比七夕浪漫!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大家在猜燈謎、放煙花、賞花燈的同時,想不想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元宵的呢?在古代吧,元宵節等於情人節,甚至比七夕還熱鬧、還浪漫!一、在古代元宵節等於情人節?情詩「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的就是元宵節。在古代,年輕的未婚女孩子,不允許見客也不允許自由外出。但是元宵節這天卻例外,未婚女孩們可以結伴到集市、到河畔遊玩,可以猜燈謎、賞花燈。
  • 戰疫時期的元宵節,豫園「雲」燈為抗疫英雄送祝福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在這個特殊的元宵節,突然想起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很是應景,原本喜慶的節日,突然就傷感了起來,整個中國都在憂傷與堅毅中度過這一天。湯圓與燈會,是元宵節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就像今晚的央視元宵特別節目一樣,今年的豫園燈會取消了現場遊客,以「雲」的方式,讓百姓們在家看燈會。
  •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關於元宵經典詩句匯總盤點
    元宵節自古就是中國很重要的傳統節目,古往今來,很多詩人詞人都為元宵節留下精美的詩篇!今天,我們一起來拜讀中國偉大的詩人詞人描寫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吧!關於元宵節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 歐陽修在元宵節寫了首情詩,生動精彩,最後一句更是感人至深
    宋代王安石在春節時寫下了《元日》,唐代白居易在七夕節寫下了《七夕》;宋代蘇軾在中秋節寫下了《水調歌頭》;唐代王維在重陽節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歐陽修在元宵節寫下了《生查子·元夕》等等,每一篇詩句中都充滿著詩人當時的心情,或悲傷或欣喜,同時,詩中也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