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趙興友赴濟寧市對接南四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

2021-01-20 澎湃新聞
副市長趙興友赴濟寧市對接南四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

2021-01-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朱增娣 生態徐州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

「要把握新階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持之以恆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共同努力推動南四湖沿湖區域走出一條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增強兩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副市長趙興友如是說。

為推動南四湖流域跨界河流水汙染防治工作問題有效解決,1月12日,副市長趙興友帶領市生態環境局、工信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自然資源局和規劃局及相關縣(區)分管負責人赴濟寧市對接南四湖流域水環境協同提升有關事宜,濟寧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田和友,濟寧市政府副秘書長孟青松、市有關部門和微山縣、魚臺縣、金鄉縣有關負責人會商接待。

濟寧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田和友致歡迎辭,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宋華東就水汙染防治方面作交流匯報:

一是建立健全執行、決策、考核、監督責任全覆蓋的管理體系,構建黨委政府領導、人大政協監督、部門協同聯動、公眾廣泛參與的環保大格局;

二是把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作為區域發展的約束性要求,重點河流推進河長制,明確承擔治汙責任,構建協調有序、監督嚴格、工作有力的河湖保護機制;

三是堅持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管控前移,針對南四湖地域特點,探索立法規範流域河湖汙染防治,並與徐州市積極分享水汙染防治經驗。

趙興友對濟寧市在水汙染防治及南四湖水環境治理工作表示高度讚揚,參會各部門負責人圍繞南四湖水環境治理成效、存在共性問題及建議進行交流研討。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黃立超提出:

兩市要打破行政約束,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平臺作用,協同共治、成效共享。

一是責任同擔。聚焦重點河流和水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的跨界河流,共同承擔起河湖管理保護責任。

二是方案共商。共同研究跨界河流存在問題,協商共治共護方式,共同編制「一河一檔、一湖一檔」、「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並按商定方案共同推進。

三是規則同守。明確統一的治理保護政策、計劃規劃、工作目標、技術標準等,遵守河湖保護相同規範、形成河湖治理良好秩序。

四是行動同步。聯合運用、統籌調度水利工程,實現跨界河湖水資源最優配置、水安全全面保障。強化聯合執法,建立應急機制,共同應對影響水環境、危及水安全的跨區域突發水事件。

五是資源共享。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定期通報跨界河湖相關區域水環境質量、汙染防治進展、信訪輿情受理等相關情況,實現信息共享。

趙興友強調:

南四湖作為重要的供水水源地,涉及徐州市六個國省考斷面考核工作,南四湖水環境治理既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更是兩地政府共同的責任。

要堅持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根本遵循,虛心接受媒體監督,正視在南四湖水環境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把人民群眾對「一湖清水」美好生活嚮往作為追求,確保微山湖沿湖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堅持立行立改、舉一反三,對上下遊開展全面立體溯源,查全、查細、查實,確保監管不留盲區、問題查處到位,全面改善南四湖水環境質量;

要打破區域分割,構建聯防聯控、共治共享格局, 建立市、縣、鎮三級層面及業務部門協同執法、數據交換、掛牌督辦的常態化運行保障機制,不斷提升區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推進邊界地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眾商眾議 合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徐州: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新聞聯播》「十三五」我們這五年聚焦馬莊村的小康路☆執法檢查,一直在路上☆生態環境部出臺《關於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的指導意見》☆徐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掛牌成立

主管:徐州市生態環境局

主辦:徐州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原標題:《副市長趙興友赴濟寧市對接南四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魯南院開展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項目野外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影 通訊員 孟祥超 安茂國 濟寧報導10月29日,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承擔的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項目野外工作順利開展。該項目為濟寧市財政項目,是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基礎工作之一。據了解,此項目是在掌握調查評價區地質環境條件的基礎上,查明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分布及危害狀況,評價礦產資源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分析礦山地質環境變化趨勢,提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對策建議,為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補償提供依據。
  • 副市長沈志平調研漳江流域及峰頭水庫水源地問題整改工作
    4月4日,漳州市副市長、漳江河長、峰頭水庫湖長沈志平帶領市政府辦、市河長辦、市生態環境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調研漳江流域及峰頭水庫水源地問題整改工作,並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相關事宜。雲霄縣、平和縣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峰頭水庫管理局負責人陪同調研。
  • 「十三五」水專項「遼河流域 水環境管理與水汙染治理技術推廣應用...
    「十三五」水專項「遼河流域 水環境管理與水汙染治理技術推廣應用」項目2020年度視頻推進會順利召開 2021-01-0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皋市召開重點流域典型片區水環境治理項目評審會
    如皋市召開重點流域典型片區水環境治理項目評審會 來源: 南通市水利局 發布時間:2020-09-19 字體:[ 大 中 小 ] 9月18日,如皋市政府主持召開了重點流域典型片區水環境治理項目(城北街道、搬經鎮先行啟動區)評審會。
  • 副省長肖菊華調研我市舉水河保護治理工作
    10月21日,副省長、舉水省級河長肖菊華來我市麻城調研舉水河保護治理工作,強調共同扛起保護舉水的政治責任,努力實現舉水「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肖菊華先後到麻城經濟開發區汙水處理廠、舉水三橋段,查看汙水處理、岸線整治等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麻城、紅安、團風相關負責人落實河湖長制和水域保護情況匯報。
  • 2020年濟寧市生態環境工作「硬核」目標,攻堅十條工作線
    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線針對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環保問題、礦山復綠和露天礦山治理等重點難點整改任務,採用「藍黃紅」掛牌督辦等工作機制,強化督導調度。嚴格整改銷號管理,堅持實事求是,堅決避免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 楊昆副市長一行赴中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對接石化產業鏈延伸工作
    3月31日,市政府副市長楊昆赴中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就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加快推進嶽陽石化產業鏈延伸工作與華中分公司總會計師鄧雙清、副局級調研員厲東帆進行商討,市經信委主任許永、副主任陳嶽紅等一同前往。
  • 彭國甫雷紹業赴部分省直廳局對接工作
    把交通和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服務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節點和重要樞紐彭國甫雷紹業帶隊赴部分省直廳局對接工作1月6日,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彭國甫,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帶隊赴省交通運輸廳對接工作。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平講話。
  • 九龍江流域"河長制"現場會召開 副省長黃琪玉赴長泰察看治理情況
    4/6巖溪鎮湖珠溪一改曾經臭水橫流的面貌,溪流清澈見底。沈宇波 攝 九龍江流域"河長制"現場會召開 副省長黃琪玉赴長泰察看治理情況  重新瀏覽  會前,黃琪玉帶領省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廈門、漳州、  在長泰縣最早建成的景觀公園陶然園,記者看到,景觀水池內的水清澈見底,水面下漂浮著用於淨化水質的水生植物,不時有小魚小蝦穿梭其中。據了解,2015年長泰縣將陶然園水體修復工程作為城市水體生態治理試點,累計投入近50萬元,從岸上面源汙染治理轉向水下生態修復。目前,水中沉水植物覆蓋率達到80%以上,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以上標準,實現環境保護、景觀打造、人居改善的和諧統一。
  • 濟寧市兗州區用上了長江水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4日訊 近日,太陽紙業南水北調長江水廠正式投入運行,濟寧市兗州區用上了長江水。據了解,太陽紙業投資4800萬元,興建了日處理3萬方的南水北調長江水廠,並辦理了地表水取水許可手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從揚州抽引長江水,沿京杭大運河北上,分13級提水至東平湖。
  • 濟寧南四湖的水流入巨野核桃園,為抗旱奠定基礎
    23日,巨野縣核桃園鎮蔡河東段既252省道以路帶閘工程順利完工後,濟寧南四湖的水順利進入核桃園鎮。據了解,核桃園鎮蔡河途經嘉祥縣、濟寧市進入南四湖。由於常年的積淤,河床抬高,蔡河沒有發揮出抗旱的作用。去年以來,濟寧市對蔡河段進行了清淤,去年九月份,核桃園蔡河九個個標段全部開工清淤,節制閘同時開工,目前,清淤和節制閘全部完工,南四湖的水流入核桃園,為當前的抗旱奠定了基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德領 通訊員 滿常學
  • 大旱加重南四湖生態惡化 南水北調東線受威脅
    「水面和溼地大面積萎縮導致水質緩衝能力差,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微山縣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李書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南四湖的生態治汙功能在逐步喪失,造成水質惡化,這嚴重威脅了南水北調的水質安全。」據了解,部分水域已經出現了劣Ⅴ類水質。由於歷史上所形成的區劃原因,使四省交界的南四湖處在複雜的流域、區域多頭管理之下,這使得南四湖生態保護戰役舉步維艱且代價高昂。
  • 長江黃河首次握手緩解山東南四湖生態饑渴
    南四湖是我國十大淡水湖之一,由著名的微山湖、南陽湖、獨山湖和昭陽湖組成,位於淮河流域北部,承接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的來水,流域面積3.17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重要的棉糧生產基地和能源基地之一,也是山東省最大的淡水漁業基地,素稱「生態寶庫」的湖區資源豐富,有鳥類196種、魚類78種、水生生物78種、浮遊動物249種,形成了良好的生態鏈,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南川區:民主鎮三步驟抓好大溪河流域水環境治理
    華龍網8月17日11時47分訊 記者從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南川區民主鎮三步驟抓好大溪河流域水環境治理。  一是嚴格落實河長制。設立以黨委書記為總河長,鎮長為副河長,分段設立河流河長,由各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嚴格按照上級河長制方案,明確落實大溪河、鹽石溪2條主要河流、205口山坪塘庫河長管理保護,開展日常巡查10餘次。  二是規範畜禽養殖。結合全鎮布局,對大溪河流域沿線10個農業社500餘戶農戶進行摸底調研,合理劃定畜禽適養區、禁養區,引導農戶規範養殖家禽,禁止散養家禽,嚴控農村面源汙染。
  • 四川省委常委王正譜赴巴中市調研渠江流域河長制工作推進情況
    12月9日至10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渠江省級河長王正譜赴我市調研渠江流域河長制工作推進情況,並主持召開渠江流域河長制工作聯席會議。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總河長全體會議和全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會議精神,保持戰略定力,提升治理能力,壓緊壓實責任,持續用力打好渠江流域碧水保衛戰,助力建設美麗四川。
  • 【保衛碧水】確保2020年大站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清遠市長馬正勇赴...
    2020年5月18日,清遠市市長馬正勇率隊赴英德市調研滃江流域汙染治理工作,在滃江大站省考斷面處聽取英德市政府匯報滃江流域水質現狀
  • 馮韶慧赴河北廊坊安次區調研檢查水環境治理和生態補水工作
    馮韶慧在安次區調研檢查水環境治理和生態補水工作時強調強力推進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 更好滿足群眾優美生態環境需要5月19日下午,市委書記馮韶慧到安次區調研檢查水環境治理和生態補水工作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強力推進水環境治理,著力提升生態補水效益,全面恢復、保護和提升水生態環境,更好滿足群眾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切實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探討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問題關鍵在水
    面對上遊水源涵養能力退化,中遊水土流失等問題,九三學社中央與環境部探討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賴明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關鍵在水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黃河寧,天下平」。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考察,是今年全國兩會之後的首次考察。
  • 陸永昌檢查生態環境治理及禁捕工作
    9月3日,曲靖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陸永昌到牛欄江德澤水庫段檢查生態環境治理及長江上遊禁捕工作。陸永昌來到德澤水庫,實地檢查牛欄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長江上遊禁捕等工作落實情況。他要求,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上來,認真落實河長制,進一步加強牛欄江沿線的生態環境治理。要落實主體責任,廣泛發動牛欄江流域禁捕宣傳,堅決打擊在牛欄江流域電魚、毒魚、炸魚等非法捕撈、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紮實開展牛欄江流域禁捕工作。
  • 楊亞林:強化河道治理 科學保護流域生態!
    楊亞林:強化河道治理 科學保護流域生態!> 8月11日,市委書記楊亞林率隊對鹽津縣關河、白水江流域和威信縣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進行督促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