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的營養價值
黃豆從廣泛意義上來說就是大豆,但是從狹義上來講是大豆中的黃色種皮的那種黃大豆,還有青豆、黑豆等等大豆。
豆類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蛋白質上,其中的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倍,雞蛋的2.5倍,而且都是優質蛋白。
大豆蛋白的胺基酸組成很接近人體所需求的比例,是很容易倍人體吸收利用的,減脂期間也是可做主食可做蛋白質攝入源,超棒的食材。
不僅是蛋白質,黃豆中含有的脂肪營養價值也很高,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
同時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各種代謝物排出體外。這麼好的食材,做法也很多,你最愛吃怎麼做的黃豆呢?
醬黃豆
黃豆要提前一天晚上用清水浸泡好,早上起來就泡發了,撈出瀝乾水分備用,準備一個深一點的鍋子,把黃豆放進去倒入清水使其沒過所有的黃豆。
然後放入幹辣椒(吃不了辣的少放)、生抽、冰糖和老抽,然後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上蓋子燜煮40分鐘,煮至湯汁基本燒乾,黃豆皮微微皺起來就可以了。
做醬黃豆的時候還可以放些蔓越莓幹進去,味道會更加特別,做好的醬黃豆吃不完的裝進乾淨的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即可。
自然發酵黃豆醬
一樣的黃豆要提前一晚就用清水泡發,然後和清水一起下鍋煮,煮開後轉小火慢慢燜煮,如果有高壓鍋用高壓鍋也可以。
這種做法適合用大灶臺的鍋子,自己在家做可以做少一些,用普通大小的鍋子就可以了,煮好之後多燜會兒。
要讓黃豆能成型,但是一捏就爛那種狀態,具體時間根據自家情況判斷。煮好之後的黃豆撈出來,控幹水分,豆子表面的水分不需要完全乾掉。
準備一個那種泡菜的罈子,將煮過黃豆的水加鹽攪拌均勻倒進去,鹽的量可以多些,不然做好的黃豆醬是不容易儲存的。
黃豆加麵粉攪拌,使黃豆表面均勻裹上麵粉,均勻鋪在帶小孔的那種大盤中,表面用棉布蓋起來,置於30度左右的環境中。
靜置發酵,中途不要掀開棉布,四天的時候可以打開翻個面再發酵一天,就可以翻出來曬曬太陽,把粘連在一起的分開。
發酵好的黃豆表面是有一層薄薄的黃色霜的,在陽光下暴曬上一天。曬好的發酵黃豆和之前的鹽水混合攪拌均勻。
發酵好之後的黃豆醬還要再陽光下暴曬,第二天早上攪拌,連續曬上一個月左右才可以食用,過程是比較複雜的,現在城市中做起來有點難。
都是小時候家裡的味道,奶奶會常常做一大缸的醬,一家人可以吃上一年,現在也很少做了。我們可以直接購買麴黴來發酵或者買做好的黃豆醬。
香菇肉黃豆醬
黃豆醬是很鹹的,北方會直接用蔥或者菜蘸著吃,其他的吃法都是做菜的時候作為調味品放進去,加些其他蔬菜和肉丁就可以做出可以直接拌飯的醬了。
花生用高壓鍋煮熟或者普通鍋子也行就是時間久些,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丁,香菇洗淨切丁,滷牛肉或者豬肉切丁,辣椒切絲備用。
炒鍋中加適量食用油,油熱後倒入所有的食材翻炒均勻,然後加入黃豆醬,可以多放些,然後加開水沒過所有食材煮五分鐘左右。
雞蛋打散快起鍋的時候倒進去,翻炒收汁,好吃的醬就做好了,完全不需要加鹽和其他調料了,黃豆醬的鹹味就已經足夠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