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匯通路某工地挖出南北朝古墓

2021-01-21 雲房好購創始人

「金陵樓市資訊主編、雲房好購創始人全蕾女士」今天給大家帶來最新資訊:

仙林某建設現場意外發現帝王陵墓,引發外界關注。

網傳匯通路地鐵站旁的中南G83地塊,疑似挖到古墓!根據網傳消息,有人說是南北朝皇帝墓,也有人說是宋武帝劉裕的墓。

地塊考古現場↓↓↓

據現場工人說,當時挖掘機正在施工,突然挖出一塊雕刻有花紋的石頭,底下出現一個洞口。工人師傅立即停工,並通知了相關部門。

目前古墓所在之處現場保護完好,已有專人看管,以備考古人員隨時探查。

(長條形土堆,上面還有不少枯枝)

據附近工地幹活的工人講,發現古墓是一周之前的事,但卻沒有看到博物院和考古學家到訪,至於古墓屬於哪個朝代,沒有人說的清,只是聽說可能是南宋帝王劉裕的陵墓,具體還有待官方的進一步驗證。

不過在實探現場,筆者在地面上發現不少「探洞」,根據工人描述和工地現狀以,初步可以判斷,已有考古學家來此探測過。

(地塊上挖掘的「探洞」)

據歷史文獻資料記載:公元420年,宋武帝劉裕取代東晉政權,改國號宋,定都建康。劉宋承襲魏晉十六國近兩百年天下大亂,禮制蕩然,劉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民殷財阜,南北文化融合,藝術繁榮,對南朝近一百五十年文化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喪葬制度上,劉宋一改魏晉時期「不得起墳種樹,禁石獸碑表」之制,宏建帝陵,置神道,立騏蹸、表闕,為隋唐及以後歷代帝王陵墓制度所繼承、發展,是為中國陵墓制度史上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

(來源」南朝劉宋帝王陵墓初探與喪葬制度考」研究論著)

古代帝王對陵墓都有嚴苛的要求,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上層也流行風水觀念,有關「望氣」「風水」「龍脈」的各種學說風靡一時。南方多山,風水學說多主張墓地應選在「背倚山峰、面臨平原」的「山衝」之地。

近年在南京發掘的六朝帝陵、高級官吏大墓,全部背倚山峰,面臨平原,大都也都符合「風水」說法的要求。當然匯通路一帶自然風光旖旎,山清水秀,有南京風水寶地之美譽,周邊的房屋建築多以低密、改善為主,是城東為數不多依靠自然環境吸引富人在此聚集修身養性、學術探討之地。

至於外界傳言的,對工地會造成什麼樣影響,目前因墓地還在探測過程,不好做出定論,再說了,在南京發現墓地也不是什麼稀奇之事,

去年11月新街口德基二期建設時,工地上就曾挖出文物,有網友戲稱「這是常規操作」。南京圖書館、南京總統府、六朝博物館,這三座緊挨著的建築,地下都壓著六朝被 " 湮沒的皇宮 "。

不僅如此,中華門越城天地、玄武星河天賦旁、上鐵賽虹橋G68都有考古探測的經歷,最近有大V爆料稱,城南龍翔片區華潤綜合體A11地塊也在進行考古探測,預計會晚一點才會掛出。(目前該消息真偽存疑,是玩笑話還是認真的?)

話說回來,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挖出文物那簡直是太正常了,再說這也不是第一次挖到,沒什麼大驚小怪。重要的是,南京市2019年已出臺」文件,進一步加強對地下文物的保護力度。

而這一點在仙林某工地現場也確實這樣做的,符合規定,至於是否會影響到後期房屋銷售和交付,新知君也諮詢了專業人士,只要在紅線施工範圍以內基本都是安全的,現在不是以前,地塊探測技術如此發達,任何一個宅地拍賣絕不是無緣無故隨意掛出,都是符合一定的流程才會掛牌上市的,因此這一點大課不必太擔心。

相關焦點

  • 大明湖附近一工地挖出疑似古墓
    時報5月28日訊 (見習記者韓修德 記者李鵬)28日下午,廣嘉明湖中心項目工地的施工人員給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工地現場挖出古墓,現已有專業人員進行了考古挖掘。
  • 江門杜阮鎮一工地挖出明代皇族古墓兩隻石馬(圖)
    現場為江門杜阮鎮一工地,專家稱發現的古代文物不多,故很有研究價值  本報江門訊江門市蓬江區杜阮鎮前天上午在長喬村鳳山側林嶺一工地發現明代皇族古墓,挖出兩隻明代石馬和陶罐。
  • 阜陽抱龍橋附近一工地挖出元代古墓(圖)
    2012年05月11日 09:41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抱龍橋旁挖出來一座元代古墓。」5月10日上午,一市民向潁州晚報記者料稱。
  • 江西工地發現古墓,專家趕來挖出2件瓷器,是1700年前貴族專用品
    導語:江西工地發現古墓,專家趕來挖出2件瓷器,是1700前年貴族專用品!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江西省位於我國東南部,這裡在歷史上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2014年這裡又發現了一處古墓,墓葬從外圍來看 保存得比較完好,但是專家卻因為古墓裡的兩件瓷器變了臉色。這座古墓是在江西瑞昌碼頭鎮的工地上發現的,這裡之前是一片菜地,但已經荒廢多年。之後因為準備改成工業用地,工人們進行了緊張地施工,在施工過程中 挖掘機突然挖出了一個大洞。經過施工人員檢查,發現洞口處堆砌著比較整齊的青磚。
  • 25年前,北京工地挖出一座古墓,墓主人身份顯赫,皇帝稱他好兄弟
    王志儒於是揣著這件寶物離開了工地,消失在了圍觀的人群之中。附近的民工見王志儒撿到好東西都紛紛前來挖掘,土坑一下子被挖得亂七八糟,只剩下了幾塊破棺板。第二天,有人去派出所實名舉報,說茶家墳挖出古墓了。派出所接到舉報,當即將情況上報,市裡得知情況嚴重後,當即成立了「10·20」專案組進行調查追繳。
  • 古玩藏家組隊尋寶 宋代古墓挖出土陶後被捕
    ,最近被挖掘機挖出一塊頗有些年代的墓碑。有墓碑就有古墓,或者是古墓群,對吧?有些人,一聽到「墓」就激動,大白天就去組隊尋寶了。  他們這不叫尋寶,叫盜墓。現實版《盜墓筆記》在桐廬縣合村鄉嶺源村上演。  古玩藏家組了「尋寶隊」  古墓裡挖出2個土陶  方某,生於1955年的富陽區胥口鎮人。
  • 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古墓!就在食堂的工地下……
    中大南校區發現古墓近日,中山大學南校園春暉園附近工地疑似發現古墓。現場結構很像古墓而非房子,且帶有陶製隨葬品。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有很大可能是漢墓,具體還有待進一步確定。中山大學是在食堂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目前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按有關規定處理。
  • 常州某工地發現754年前古墓 開棺後香氣撲鼻
    未來網(中央新聞網站)北京9月8日電近日,常州某建築工地上被意外發現一座古墓,雖然古墓不大,只有約5平方米大小,但是葬品豐富且保存完好。視頻截圖據江蘇電視臺消息,該古墓的磚室和槨棺一經掀開,便散發出一陣香氣,考古人員猜測可能是棺木和香料的餘香。
  • 工地發現一座殘破古墓:墓主竟然是位影響後世千年的皇帝
    前幾年,在一處施工工地上,工人們無意間挖出了一座殘破的古墓,經過專家的研究得知,其墓中人居然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做出的三大貢獻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歷史。 2013年4月,揚州市邗江區的一處工地上,工人們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突然從地下挖出了一些瓷器,並發現了一座殘破的古墓。
  • 山東濟南工地挖出東周大墓 墓主人身份有傳說
    原標題:濟南新東站工地挖出東周大墓 墓主人身份有傳說15日,有市民致電生活日報報料:濟南新東站片區梁王莊二村工地在施工時挖出了一堆青銅器。記者聞訊趕到現場並了解到,挖出青銅器的地方是一座濟南範圍內規模少見的東周時期大型墓葬,文物部門現場接收殘缺青銅器十來件,同時對該工地下達停工通知,接下來將進行考古發掘。
  • 工地挖出一座古墓,墓主身份撲朔迷離,墓室的兩個字竟給出了答案
    多年前,在濟南一座廢舊的水泥廠建築工地中,施工人員在進行土方挖掘的時候,竟挖出了一座明崇禎二年的磚砌多室墓。 該墓室規模較大,但是,由於之前被盜挖過,所以,墓志銘等信息被損壞,使得墓主人的身份無法辨別。
  • 大明湖一工地挖出古墓?文物部門稱可能性不大
    29日,在文物部門的特批下,記者獲準進入工地,圍欄圈起的區域共挖了4個坑,十幾名工人正在坑下作業。工作人員稱,工人正在採集土樣,以供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土層結構。針對28日市民提出的疑似出土古墓的猜測,工作人員表示,當天只是發現了少量陶瓷片,大部分還比較新,極少數也有宋元時期的,據目前線索顯示,這一區域出土古墓的可能性並不大。
  • 中山大學校園內挖出古墓:學生調侃「我在古墓上吃了四年飯」
    1月6日,中山大學又上熱搜了 這次,是跟古墓有關 1月6日,有媒體報導中山大學南校園一處基建工地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掘出數處古墓。後據南方都市報消息,中山大學回應食堂工地挖出墓地情況屬實。
  • 溫州市區景山北麓施工挖出10來座明清古墓
    記者趕到現場後得知,溫州市文物部門在對廣化南路鹿城段道路工程隧道工地勘探過程中發現10來座古墓。這些古墓的年代多為明清時期,墓主身份和具體文物價值還有待確定。  碰到窯址調整線路  施工現場的入口處貼著一張通告,是鹿城區松臺街道辦事處在3月4日貼的。
  • 仙林五星級酒店效果圖曝光!未來房價…
    復地仙林G23地塊,周邊配套成熟!五星級酒店效果圖曝光仙林G23地塊位於仙林大浦塘南側,臨近4號線匯通路站,距離匯通路站預留的4號出口大約只有300米左右。另外該地塊距2號線學則路站也僅2.5公裡左右。
  • 四川村民擴路挖出南宋古墓:內有墓志銘,墓主可能有點身份
    6月14日,四川資陽市雁江區忠義鎮,文管部門仍在發掘兩座古墓。幾天前,村民在擴路時挖出古墓。經文管部門發掘,墓內出現的少見墓志銘顯示古墓系南宋嘉泰年間,「墓主可能有點身份」。墓內雕刻「當時正準備把路擴寬點,挖機師傅突然停下了。」6月9日上午,忠義鎮松林村村民劉四祝為了擴寬自己房屋前的道路,便請來挖掘機。10時許,挖掘機師傅突然停下,稱可能挖到了古墓。「挖到墓,那就不挖了,我趕緊報給了村委會。」
  • 西安鹹陽機場擴建,發現3500多座古墓!網友評論神了
    ,耀眼奪目,經清點登記,何家村基建工地挖出的兩甕一罐中共有文物一千多件。2003年8月,文物部門在西安北二環東側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探測到一個古墓,後證實是1400多年前的北周時期一位86歲的西域貴族與妻子的合葬墓。2005年9月,位於西安西郊西三環的建築工地內,發現一座唐代的將軍墓,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的陶罐、陶俑、生肖俑等,共達70多件。
  • 正榮潤嵐府 | 高定精裝升級樣板間今日公開,仙林低密豪宅來了
    正榮·紫闕花園的工地開放,南京正榮的精工品質再一次口碑爆棚!!!   超「硬核」品質、大師精工……業主看到未來家的樣子都不禁感嘆南京正榮的品質真是剛剛的!   今年是正榮進駐南京的第7年,不少經典作品真是讓人忍不住稱讚!
  • 十八年前,大學裡挖出古墓,沒有金銀玉器,幾件陶器卻是無價之寶
    一座古墓的傳奇,幾件罕見的寶物。十八年前的四月,西安市郊西北政法學院南校區修建學生公寓。施工過程中,挖機師傅挖開土堆之後從下面發現了一座古墓。當時古墓藏在泥土層深處,挖出一些斷磚頭後又挖出了一些銅器、玉器等小件物品。
  • 村民開荒挖出春秋古墓葬
    從古墓出土的陶鼎和陶豆。古墓殘存的部分零碎陶片。    河源和平縣文物普查隊對古墓葬進行搶救性挖掘 出土多件陶鼎與陶豆    河源市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村民吳某日前在自家山嶺甲子崗(地名)開山墾荒時,意外挖出一處古墓。當地文物普查隊隨後在大壩鎮水背村進行搶救性挖掘,先後從古墓內出土完整文物4件及部分零碎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