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打卡,動輒10萬字,家長最好能知道:閱讀速度那些事

2020-12-21 B計劃老媽

暑假裡,相信很多孩子都不會少做一件事:課外閱讀。因為現在的家庭都普遍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鑑於孩子的時間,很多都採取了平時定時閱讀,假期大量閱讀的配合策略。

這不,學校也沒有閒著,一輪又一輪的讀書打卡,視頻、讀書筆記輪流上陣。

老師最新開出的閱讀打卡要求:讀一本10萬字的書,發閱讀分享視頻和閱讀摘抄筆記。

由於自家娃才準備二升三,中文閱讀一直也沒有抓得很緊,隨大流的老母親,乍一看10萬字,一下感覺有點蒙:這是不是有點多?

後來周圍問了一圈,又查了些資料,才發現孩子們的中文閱讀速度都有這麼些說法。

以小學三至四年級的孩子為例,基本在200-300字/分鐘的閱讀速度是一個正常的範圍值。

對於比較愛讀書的孩子來說,可以達到500-800字/分鐘

而在部分小學的實驗班裡,經過快速閱讀的訓練,快讀速度可以達到1000字/分鐘,還有個別同學每分鐘閱讀速度可以超過3000字。

也就是說同樣一本10萬字的兒童小說,孩子們的閱讀時長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有些1個半小時就能看完,有些要3個半小時,有些則要花上6個小時以上(如果是分攤到每天半小時閱讀,則要花上接近2周左右看完一本書)。

杭州有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是個地道的」小書蟲「。一年讀了360多本書,如果按每本10萬字算,一年就接近3600多萬字。

根據國家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在145萬字以上。也就是說,他差不多2周就完成了小學階段的閱讀量。

相信這個極其熱愛讀書的小朋友,閱讀速度絕對不低。

但我們大部分的家長是不是也要這樣「跑量求快」呢?

這倒不必。

就連非常欣賞這個學生的班主任都坦言,把閱讀當成最大的愛好,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很難達到這個量,所以家長也沒必要盲目去學。比如在杭州他們的小學,一般要求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是半小時,1到2個月精讀一本書。

由此看來,學校給準備上三年級的孩子布置一本10萬字讀物的閱讀任務(並沒有強制規定閱讀完成時間),倒也不是一個強人所難的任務。

只不過,以前對閱讀不夠上心,對速度不夠了解的老母親,倒是提供一次測試、摸底、訓練、進步的機會。

通過向閱讀高手們的取經,老母親發現,在家庭教育中,想要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我們還特別要多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搭配適量的閱讀理解訓練。

有些孩子讀書奇快,可以達到2000-3000字/分鐘。但老師一問書中的細節,就啞口無言。

有些孩子閱讀量很大,喜歡看暢銷口水書,可考試一做閱讀理解,得分並不高,這都讓家長很奇怪:不是讀書了嗎?為什麼還是看不見效果?

一位從教30多年的語文老師說,「好的閱讀應該是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所說的精讀,就是要進行高質量的閱讀訓練。

而孩子通過系統的閱讀訓練,能夠打好語言文字的基礎,增強理解能力。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強,就能迅速抓取文本的中心和重點,分析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感受到文中的情緒,反過來又可以推動閱讀速度的提高。

這也就是有些愛讀書的孩子在小學五年級、初中二年級時閱讀速度會猛增的原因,因為在這兩個關鍵節點,很多孩子的理解閱讀能力上來了。

第二,注意讀書的廣度,也會給孩子的閱讀速度帶來不同的影響。

在家庭閱讀中,家長在幫助孩子制定書單時,儘量把內容領域列得」雜「一點,廣度鋪開一點。

在文學、歷史、地理、哲學、人文、科普等方面去廣泛涉獵,挑戰自己的閱讀極限,在不同類型的書中去感受知識。

閱讀面寬的孩子,各類型的知識都有所接觸,讀起新書來,陌生感沒那麼強,難度也沒那麼大,加上分析理解能力跟上來了,自然速度就上來了。

但是,各個不同領域的讀物存在著不同的閱讀難度。

看慣了故事書的孩子,一看科普類讀物,速度是一定會慢下來的,因為詞彙、句式、文風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孩子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家長可別表現得很焦急,慢就慢一點,先讀懂,找到樂趣,適應了再去求速度。

第三,堅持家庭閱讀的持續性和連貫性。

也就是說,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不要想讀就讀,不想讀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

我們能看見,大部分的小學,會要求孩子每天閱讀時間至少是半小時,孩子如能長期堅持,閱讀速度就能穩中有升,這就是所謂的」習慣成自然「。

第四,從中年級開始,要養成默讀的習慣。

雖然小學生可以用出聲閱讀有利於掌握正確的閱讀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但是,這通常是小學低齡段的閱讀做法,它會使閱讀速度受到說話速度的影響。因此,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默讀是大腦對文字的反映,只運用眼睛和大腦兩個器官,從而理解文字的意義,整個活動在人腦內部默默進行,省去了口的發聲和耳朵的監聽,因而速度就快的多。

一進入小學中年級,家長可要開始注意孩子的默讀和速讀了。

第五,改變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

有些小學生有閱讀時常常用手指、鉛筆、尺子在頁面移動或指指點點,有的還搖頭晃腦,眼睛對準了正在讀的每個字,有的還經常回過頭去讀已經讀過的,這些都是會降低閱讀速度,影響閱讀能力。

如果在家庭閱讀中,我們發現孩子還存在這些行為,要給孩子指出來,慢慢讓他們糾正過來。

第六,創造一個安靜的閱讀環境。

閱讀是需要大腦來控制的,特別是需要強烈的注意力,所以在閱讀時,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激發閱讀興趣。

在家裡製造一個小小的讀書角,擺上舒適的座椅,讓孩子在空閒的時候,充分沉浸在閱讀的美妙想像世界裡,讓孩子的思維高速又專注的運轉起來,何愁讀書速度上不去呢?

第七,允許的話,選擇大書和大屏幕。

我們家長在買書時,條件允許的話,儘量買印刷質量精美,版面清晰,字體稍大的讀物,這種書讀起來,確實閱讀體驗要舒服不少,孩子的眼睛也好受些。

如果選擇的是電子設備閱讀,那麼終歸是大屏好過小屏的原則。

閱讀速度真是好東西,一旦能提上來,做到一目十行,那真是給理解能力插上了一雙翅膀,讓孩子的閱讀效率大增。

但我們又不能光顧著速度,而忽略了閱讀的質量,畢竟,閱讀理解力才是孩子要錘鍊的硬核能力。

所以,老母親們得加油又費心啊,家庭閱讀要跑快,既要有量,還要有質。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學校閱讀打卡,要求近40萬字,孩子讀得像「蝸牛」,家長怎麼拆解
    暑假裡的課外閱讀,學校並沒有放鬆。閱讀打卡作業布置了一輪又一輪,還要堅持發閱讀視頻和閱讀筆記,粗粗一算,前後三輪閱讀量要求接近40萬字。作為中文閱讀起步晚,閱讀速度也算是「牛娃」(蝸牛的牛)的典型代表,家裡的孩子看一本10萬字的兒童文學書,按每天半小時算,估計要看10天。
  • 讓小學生寒假閱讀打卡,不如試試讓孩子自己寫閱讀報告,效果更好
    因為一些輔導閱讀能力的機構或者活動,都需要孩子和家長堅持閱讀打卡,一兩天還是能做到的,堅持整個一個寒假,閱讀似乎就變了味,打卡也成為了一種負擔,究竟打卡到底好不好呢?最先把打卡這種形式融入到學習中的,就是一些機構和輔導班,像家長們上班打卡一樣,學習也作為任務和通關秘籍,初衷是為了讓小學生建立學習自律,養成堅持學習的好習慣。
  • 小孩閱讀、做家務,家長發朋友圈打卡?網友:太難了
    對此,黃先生委屈地說,老師只要與孩子交流,便知道是否有讀書,朋友圈「打卡」不是唯一的判定標準,而且發朋友圈過於形式主義,並不能起到讀書交流的作用。「在微信群裡,家長間反而能夠暢所欲言,能真正起到分享讀書心得的作用。」
  • 蘇州一小學生一年閱讀量超3600萬字 700多萬字5天讀完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小學畢業生的閱讀字數要達到100萬字。可在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小學有個五年級的小姑娘李圖一,僅僅在四年級階段,閱讀量就達到3600萬字。等於一年看了36個小學生在六年裡要看的書! 李洪光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在李圖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看完了全7本的《明朝那些事兒》,就是因為他自己天天看,並給李圖一講書裡的故事,這樣勾起了李圖一的閱讀興趣。 當李圖一閱讀到了倦怠期,李洪光又會和李圖一一起探討書裡的故事後來的發展走向。如此,在爸爸的影響下,李圖一就這樣看完了大部頭的《明朝那些事兒》。
  • 薄荷閱讀 百天讀完10萬字英文名著
    最近,一款百詞斬旗下的英文書閱讀產品風靡朋友圈,時不時就能看到朋友分享自己的閱讀經歷。對於那些想自由行出國旅遊、入海關時officer問你為啥來、呆多久、住在哪兒,只能一臉懵說「Pardon」,想聽清楚Nicki Minaj、Eminem到底在唱啥的人來說,這款英語學習工具也許能幫到你。
  • 再不閱讀就晚了!很多班級都用的閱讀打卡小工具——班小二打卡!
    現在的爸媽也都知道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便有心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但結果總是讓人差強人意。給孩子買了各類書籍,孩子卻看沒幾天就扔到一遍,家長想要督促孩子堅持閱讀,卻有心無力。開始抱怨,抱怨孩子不愛閱讀、抱怨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就那麼優秀?
  • 閱讀變應付白紙「討要」蓋章 暑期作業為何讓家長叫苦?
    對許多小學生及其家長來說,暑假作業成了他們這幾天最頭疼的事。煮菜留圖、做成長手冊PPT、閱讀微信打卡、社會實踐蓋章……「花式」作業讓不少家長吐槽:「暑期作業到底是留給孩子還是給家長的?很多事都要家長參與才能完成。」
  • 資深語文老師推薦小學生必讀書目,讓孩子愛上閱讀!
    跟西瓜老師一起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儘快使孩子喜歡閱讀。孩子一旦愛上閱讀,便欲罷不能,閱讀閱讀越讀越愛讀。一些家長,在面對書店裡琳琅滿目的圖書時,不知該為孩子選擇哪些圖書而困惑頭疼。今天西瓜老師就為大家推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經典書目,讓孩子們揚帆起航,遨遊在知識的海洋。
  • 怎能用「讀書圖片」管窺「閱讀習慣」
    日前,一組《廣州小學生機場席地而坐看書》的圖片,在網絡上被刷屏。這些孩子來自於廣州東風東路小學。7月4日深夜,30多名來自該校四、五年級赴英遊學團的學生在廣州白雲機場候機。當得知航班晚點後,這些孩子並沒有產生焦躁情緒,紛紛從書包裡翻出準備好的書本,捧著書席地而坐,沒有一個玩手機的。有老師將之拍下發給家長,家長傳到網上,由此紅遍網絡。
  • 小學生讀書打卡可不是發發朋友圈那麼簡單?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若是不能找到更好的督促孩子讀書的方法,堅持閱讀打卡不失為一個良策。而且我也堅信,如果家長能主動參與到讀書打卡的活動中,不但能起到正面引導作用,而且能給孩子更多動力和堅持下去的力量。二、讀書打卡為什麼要發朋友圈?家長可能會困惑,孩子讀書我看著就行,為什麼非要發朋友圈?
  • 閱讀能幹什麼?幾句反問把家長懟沉默了
    哲哲上五年級,非常喜歡讀書,每天都會看書,而且看書的速度也很快,幾個小時就看完好幾本書,從小到大堅持閱讀的他,已經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閱讀已經和吃飯、睡覺一樣,嵌入他的每一天,成為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現在這樣喜歡閱讀的孩子還有多少?遺憾的是:在娛樂主義盛行的社會大氛圍下,越來越多的孩子被科技網絡所吸引,文學正在遠離他們的生活,家長們也在追逐成長的路上,腳步匆匆,很少慢下來關注自己的內心和修養,很少引導孩子體驗閱讀的生活。
  • 幼兒園強制要求親子閱讀並發朋友圈 眾家長褒貶不一
    原標題:幼兒園強制要求親子閱讀並發朋友圈 眾家長褒貶不一近期,不少人的朋友圈被「親子閱讀打卡」的內容刷屏。經了解,這大多是幼兒園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然後發到朋友圈,表示完成每日閱讀任務的。
  • 小學生都喜歡閱讀哪類書籍呢?有《愛麗絲夢遊仙境》,《草房子》
    點擊上方關注訂閱祖國的花朵街訪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我們都知道閱讀有許多好處,比如快樂、開闊眼界、增長智慧、陶冶情操,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每天都需要閱讀。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愛上看書,但是在電子產品泛濫的今天,孩子們的誘惑也很多,如果沒有家長們的陪伴,很容易沉迷手機或者電視。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的思想也變得更加獨立,有時候家長們也不了解他們到底喜歡看哪些書籍。因此我們也做了一次街訪,看看小學生們都喜歡閱讀哪類書籍呢?採訪後得知,有《愛麗絲夢遊仙境》、《草房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青鳥》等等。
  • 恐怖懸疑書成小學生新寵 對孩子的閱讀應寬容?
    恐怖懸疑書成小學生新寵 對孩子的閱讀應寬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4日 12:49 來源:廣州日報 一個小學生正看得入神。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對於大部分不知道選什麼書的家長,我總是建議,先從語文書看起。家長們還看不起語文書,覺得課文都學過,也沒什麼可擴充的知識點。可家長們要知道,語文課本有很多版本:部編版、蘇教版、北師大版,這些不同版本的語文書,都可以作為我們的閱讀素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是靠多閱讀語文書。因為語文書是最標準的閱讀物,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語文專家、文學大師精心挑選的,符合學生們的學習成長發展規律。
  • 英文版《哈利波特》閱讀之路_1-6 冊
    ,以後閱讀速度也許會更快些......不知道的單詞查電子版金山詞霸或網頁版有道詞典,同時標註在紙質書上和金山詞霸的生詞本《Harry Potter 生詞本.txt》上,慢慢讀.......對於別人家的孩子,這也許是很容易的事,或自然而然的事,但對於我家,前期準備可以說花了我許多時間。每個人有不同的方法,就看哪種更適合。
  • 小學生暑假作息時間表及必備閱讀書目清單,快提前給孩子收藏好!
    所以,有的孩子已經開始在「偷偷」變優秀,尤其是班級裡的小學霸們,暑假都在偷偷做這些事,具體怎麼做,還不趕快看看告訴孩子吧! 所以一個完整、順心的「暑假計劃書」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一步也要家長引導,要做到讓孩子明白這份計劃書不是約束,而是他心甘情願對自己所做的要求: 首先,和孩子商量好,生物鐘最好和上學時保持一致,當然早起時間可以做些調整,但不要大變; 其次,白天的時間孩子可以自由安排,但家長必須規定好玩的時間與學習時間
  • 紐西蘭小學生閱讀水平下滑,令人擔憂!
    歡迎把「小才」設置成星標哦~ /// 紐西蘭教育部近日發表最新研究報告,試圖找出為何紐西蘭五年級小學生(9-10歲年齡段) 的閱讀能力驟降的根本原因。
  • 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中電子書的作用探討
    (二)電子書閱讀優勢電子書在發展中融合了多種互動技術,集合了多種媒體的表現形式,生動有趣的畫面感,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特徵主要表現在:一是,將不同的媒介材料進行了整合,讀者不僅能夠欣賞文字之美,也能結合圖片和視頻加深對文章線索的尋找和主旨的理解,表現形式多樣,滿足了不同讀者的興趣愛好,此外,全面
  •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家長、老師收藏!
    小學階段是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刻,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像力大膽、豐富,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但由於部分教師習慣認為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中高年級的事,從而帶來指導上的盲目性及閱讀環境創設的無計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