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燕郊「李嘉誠」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 | 北京報導
近日,有媒體報導,李福成一手「打造」的A股殯葬第一股——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福成股份」)的關聯公司河北聯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正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目前其全部股權處於被公安機關凍結狀態。
9月11日,福成股份發布澄清公告稱,福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成集團」)為公司控股股東,媒體報導中提及的河北福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成房地產」)、河北聯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福地產」)均為福成集團下屬子公司,具體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為公司關聯方。
該份公告中透露:經向公司實際控制人核實,目前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相關關聯方牽涉稅務經濟類案件,正在配合調查,目前案件尚未有進一步結論。
該公告還表示:「福成集團、福成房地產、聯福地產的法定代表人李福成先生目前正常履行相關職務。李福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之一,目前未在公司(編者註:指福成股份)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職務。」
李福成現年73歲,坊間稱作「燕郊李嘉誠」。有媒體曾經這樣表述:「試想一下,住在燕郊上上城的你,在福成火鍋城吃著福成肥牛,喝著福成釀酒,吃飽了逛逛福成購物中心消消食,順手買點福成珠寶,錢不夠可以去福成金鼎典當行或者福成潤城小貸,甚至很多年以後還可能會長眠於福成陵園,福成的產業鏈精密布局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是細思極恐啊。」
燕郊「李嘉誠」的商業版圖:從貸款5000元開始創業
根據福成集團官網上對集團成長標誌性時間節點的表述,大致可以「還原」李福成從白手起家到燕郊首富走過的創業之路。
1987年,李福成貸款5000元購買了7頭牛開始創業。1994年,河北三河福成養牛集團總公司正式建成,李福成獲得了農業部授予的「全國養牛狀元」的稱號。
據媒體報導,1998年,李福成投資了150萬元在燕郊開了第一家「福成肥牛火鍋城」,開業後,每月流水達到80萬元以上。藉此,李福成完成了福成肉牛養殖-屠宰-餐桌的全流程,也為福成集團的壯大發展完成了資本積累,隨後一段時間內的業務拓展都以此為核心全面展開。
2002年,李福成看到了燕郊房地產市場潛力,正式進軍房地產業。2002年9月,三河福成房地產成立了,其開發的項目主要瞄準「北漂一族」。
2004年7月,福成股份成功在A股上市,公司上市後,李福成將福成餐飲及三河寶塔陵園先後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後,靠養牛發家的福成集團,觸角已經延伸到餐飲、地產、金融、酒店、金融、商貿、物業管理、殯葬服務等眾多領域。
據媒體梳理,在李福成2014年8月,因健康原因辭去上市公司董事長職務時,福成集團有5個小額貸款公司、4個典當行;有餐飲(福成肥牛);有食品製造業;有奶製品業;有養殖業;有礦山、水泥廠;還有物流。而人們所熟知的房地產業務,佔集團營收的20%。
辭職後,李福成不在上市公司(即福成股份)擔任其他職務。其子李高生被選為福成股份董事長,全盤負責公司的管理和運營。
「專給北漂蓋房子」 建起龐大地產版圖
燕郊地處河北、北京邊界的一個三角地帶。資料顯示,2002年燕郊居住人口還不足3萬,如今已過百萬。十幾年間,燕郊房地產均價從4000元/平方米最高增長至30000元/平方米。
李福成的福成房地產成立於2002年9月,正巧趕上了燕郊樓市的這波「熱度」。 由於採取「大手筆低成本拿地、迅速開發、快速銷售回籠資金」的策略,李福成麾下項目幾乎佔據燕郊地產的半壁江山,當地人送外號:「李半城」。
受益於燕郊房地產市場的爆發以及各產業鏈的布局, 2016年,李福成家族以67億元財富位列胡潤百富榜第548位,李福成因此成為「燕郊首富」。(2018年,李福成家族的財富縮水至60億元,位列胡潤百富榜第673位。)
「江湖」上廣為流傳著李福成當年為北漂蓋房子的故事。
曾有多家媒體報導稱,由於看到燕郊北漂人員諸多,他看準燕郊將迎來房地產重大開發機遇,陸續開發了尚品福成、上上城一至五期、上上城第3季、青年社區等樓盤。其中,上上城青年社區項目最為人稱道,曾創造了10個月銷售55億元的神話。
2009年11月17日,數百人在燕郊上上城小區排隊購房
視覺中國
「北京沒有北漂行嗎?北京離開那賣烤白薯的,北京人就沒人烤了,北京人誰會烤白薯,這些人都是北漂,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北京也需要北漂。而這個隊伍很龐大。就需要有人站出來,我就是在為這些人蓋房。人家拼漲價,我拼落價。我的地塊位置都是非常好的,拿地價格也很貴,可是我賣的房子是比其他燕郊項目都要便宜。」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福成曾如是表示。
房地產給李福成帶來巨大財富得同時,也暴露出了經營中的種種問題。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福成房地產涉及的法律風險共114條,其中多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土地承包轉讓糾紛、侵害集體經濟成員權益糾紛、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等。
「養牛狀元」轉型的意外:副業殯葬變主業
2015年,福成股份完成了靈山寶塔陵園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邁出了向殯葬業加速轉型的關鍵一步。
2018 年,福成股份完成對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園有限責任公司 60%股權的收購。同年,福成股份正式公告稱擬出售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相關資產及業務。該公告表示:「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已發生較大變化,尤其是利潤的構成來源主要是殯葬服務業,公司決定進行戰略調整,擬處置處於虧損的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
在同花順APP與股民互動留言的板塊中,福成股份董秘表示公司在逐步剝離牛肉業務的主因是「國內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剝離主要是受京津冀環保治理升級影響及持續處於虧損狀態,澳洲養殖業由於近幾年投入大、產出少,也處於虧損狀態,這種疲弱態勢已影響公司業績的進一步提升。」
「其他產業收縮,殯葬主業擴張,但投入的具體金額還無法預估,我們希望還是要有具備條件、成熟的園子(墓園)儘快落地,1、2個不嫌多吧。」公司董秘在回答股民提問時表示。
福成股份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5億,同比增長6.8%。從利潤貢獻看,「墓位銷售、管理、殯葬服務」毛利貢獻最大。其中,「墓位銷售、管理、殯葬服務」、「餐飲服務」、「肉製品」毛利貢獻佔比分別為46.1%、28%、14.1%,毛利率分別為88%、62.2%、18.6%。
至此,「中國第一牛股」轉型成了「中國殯葬第一股」。
七旬李福成再度出山, 4個月拿下10宗地
2018年7月,福成集團官網轉發了一篇來自百家號的文章,標題為《七旬李福成再出山:不把福成股份做大,我愧對「中國牛王」之名》,似乎在宣布李福成的回歸。文中稱:「李福成身邊的人介紹,最近老董事長又忙碌起來,他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經常半夜還在為公司的發展出謀劃策。李福成說,在上半年優秀表現的基礎上,希望公司再加一把力,把全年增長提高到50%。」
而在官網轉發的另外一篇文章裡,則提到了李福成年過七旬再度出山的原因。「這幾年福成集團的業務十分穩定,集團擁有充足的現金流,但卻難以突破發展的瓶頸再上一層樓,這也是李福成決定重新出山的原因,他渴望一手創立的福成集團可以在新時期也能夠獲得長足的進步。李福成雖然在2014年退休,但是他依然關心著福成集團的發展,經常會給集團出謀劃策,甚至還會和自己的兒子討論集團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具體的項目細節,所以這次復出雖然有些意外卻在情理之中。」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底,福成地產聚焦孤山營村的商務金融用地、潮白大街的城鎮住宅用地,以及燕郊高新區的城鎮住宅用地,在不到4個月內於燕郊及北三縣共拿下10宗地。今年3月,公司發布了多個項目:福成禧悅裡住宅小區(東區)項目、福成東尚雅苑住宅小區項目、福成尚領時代項目、福成理想匯項目等都是燕郊未來的軌道交通站點布局。以上這些動作被業界看作是李福成重歸地產的信號,燕郊「福成系」重回視野。
9月9日上午,河北省稅務局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福成集團涉稅案由河北省紀委在牽頭調查,暫時不方便對外透露詳細信息。隨著調查的深入,更多有關李福成及其家族的故事或將更多地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