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30多年前利用經濟危機時間差,蓋了一個屋村,輕鬆賺了53億

2020-12-10 葉小誇

說起李嘉誠的賺錢能力,堪稱世間罕見,眾所周知,李嘉誠是香港的地產大亨,李兆基的恒基兆業喜歡蓋豪宅,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只是香港的屋村之王。

屋村是香港的一種住房形式,其中一部分是公家蓋的,還有一部分是私人開發商蓋的,李嘉誠就是香港的屋村之王,他在1984年,連續蓋了四個屋村,分別是黃埔花園,海怡半島,帝港城,夾谷山莊這四大屋村,幫助李嘉誠賺到了100多億的利潤,也奠定了他屋村之王的地位。

其中又以黃埔花園最為傳奇,在這個項目當中,李嘉誠的眼光跟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這個項目李嘉誠利用經濟危機的的時間差,結果是大賺了53億。要知道距離今天30多年前了的事,當時的53億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是放在今天至少是500億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李嘉誠在在投資市場上最厲害的就是以小博大。1979年,李嘉誠聯合包玉剛成功控制英資老牌企業和記黃埔,而和記黃埔當時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當時李嘉誠僅僅花了2500萬美元,就控制了市值10億美元的和記黃埔,隨後,李嘉誠著手利用黃埔船塢發展黃埔花園的項目,這個項目當時要建成香港最大屋村項目。

李嘉誠做房地產,土地來源一方面是靠拍賣,另一方面就是靠收購其他公司的資源,1983年開始,香港遭遇到了信心危機,許多香港人紛紛選擇移民,拋售物業,整個香港的房價和股市,都紛紛崩盤,當時可以說是人人自危。

不過李嘉誠卻利用了經濟危機的這個時間差,決定在這個時候建造黃埔花園,由於這個時候市場上一片低迷,李嘉誠僅僅以3.9億元的價格,補足了土地的差價。這也為他節省了24億元的開支,隨後李嘉誠投入了40億來開發這個項目,整個項目總計完成100多棟高層住宅,還有商場,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這個項目當時放眼,全球也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是經濟低迷的時候,建築成本也是大大的降低,一年之後,中英談判開始,香港的前景又一片光明,房價也隨之開始上漲,黃埔花園連續推出了11期,從1983年售賣一直賣到了1986年,才全部賣完,黃埔花園獲得了市場的追捧,市民和炒房團蜂擁而至,在4年之內李嘉誠靠這個項目,總收入是達到了93億,扣除到40億的投入,足足賺到了53億,如此高的回報率,放眼全球的房地產,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

除了賺到了53億以外,李嘉誠還擁有了10070萬平方英尺的商場面積出租,這又為李嘉誠創造了穩定的現金流。

相關焦點

  • 30年前李嘉誠用幾千萬買下舊船塢,拆掉蓋成小區,簡簡單單賺90億
    其實李嘉誠的財富又何止這些。早在30年多前,李嘉誠的賺錢能力就足以令人震驚。許多人都知道李嘉誠是香港最大的地產商人,在香港每7套房子就有1套是李嘉誠開發的。李嘉誠早年以塑料廠起家,後來把實業賺來的錢投入到了房地產市場,實現了財富的暴漲。李嘉誠在房地產市場的裡程碑就是開發了香港的黃埔花園。
  • 李嘉誠把船廠蓋成小區,商鋪多高價格都不賣,如今反而賺回上百億
    1978年李嘉誠成功收購了和記黃埔公司,隨後他決定利用和記黃埔旗下的舊船廠來開發房地產蓋小區。80年代初期,香港地產非常火熱,不過李嘉誠卻一直按兵不動。這讓許多人非常不理解。現在行情這麼好,李嘉誠到底在等什麼。2年之後,行情大跌,許多人都在拋售物業,不過李嘉誠卻突然出售,現在開發黃埔船塢,要發展一個香港最大的屋村。
  • 香港最厲害的打工皇帝,領了李嘉誠30億工資,卻幫他賺1600多億
    當年霍建寧女兒出嫁,李嘉誠都得到場捧場。霍建寧堪稱是香港的打工皇帝,他累計領了李嘉誠30億的工資,他現在每年僅僅納稅就超過了5000萬元,每年的工資超過2億元。霍建寧出生於1952年。霍建寧讀書的時候就堪稱是一個大學霸,他先是在香港大學拿到了文學學士學位,之後又去了美國進修,還拿到了會計師的資格證。
  • 李嘉誠用4個億的佣金,換來北京150畝土地,和臉書價值千億的股份
    不過李嘉誠建議周凱旋把目光放大一些,不要只是蓋一個兒童電影城,要拿更多的地,蓋一個全國最大的綜合物業。這個物業也就是如今位於長安街1號的東方廣場,足足佔地10萬平方米。這個廣場每年可以為李嘉誠帶來20億的租金,堪稱是李嘉誠在內地的旗艦資產。
  • 在長安街蓋樓是李嘉誠的大敗筆,花了20億美元,卻只能再收租26年
    也就說至少一年要回收5億的租金,才能賺回200億的成本。如果算上通貨膨脹的原因,這個項目即使每年賺20億也幾乎是虧本的。如果李嘉誠當年不把這200億投資在這裡,而是投資在其他地方,那麼回報率一定更高。李嘉誠當年在上海浦東買下的一塊地,後來蓋成了上海世紀匯廣場。
  • 不願繼承家族企業的富二代,花58億接手李嘉誠項目,今賺47億
    近年來,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頻繁出售諸多地產資產,一度被視為地產市場轉向的風向標。而他卻和李嘉誠背道而馳,從李嘉誠手中收購了北京盈科中心和廣州西城都薈;他也在很多外資打包走人的時候,依然對中國地產領域充滿信心;他還是一個擁有創新精神和藝術追求的城市築夢人,善於將古老建築化腐朽為神奇,他就是「舊改之王」——吳繼煒。
  • 李嘉誠——香港真的成了李家的城?看他最近的囤地蓋樓
    近日,據外媒報導,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地產公司終於把15年前拿的地拿出來蓋「倫敦太古城」,據悉這個項目價值10億英鎊,2005年前的一億英鎊拿的地至今漲了10倍,李嘉誠這個算盤打得相當精啊。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他的「發家史」1928年,當時的中國正值軍閥混戰,蔣介石第二次北伐時期,國貧民弱,凋敝不堪,這時在廣東潮州一個書香門第一個男嬰呱呱墜地,這個男嬰就是日後響徹大江南北的李嘉誠。
  • 李嘉誠賣豪宅賺16億,這個家族80年前就做了,坐擁800億卻很低調
    香港的富人們喜歡往山頂上住,因為香港只有一個山頂,所以非常稀缺,另外富豪們講究風水。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有7幢山頂豪宅。前段時間他出售了其中2棟,就賺進了16億元人民幣,比二十年前的買的價格足足翻了28倍。李嘉誠眼光確實獨到,不過有個家族在80年就在香港山頂建豪宅來賺錢了,他們就是嘉道理家族。在1931年,嘉道理家族購入香港加多利山的地皮。
  • 花十幾億幫上海修一片老宅子,後在旁邊蓋4棟寫字樓,賺了2百億
    李嘉誠用200億開道,最終建成東方廣場,如今一年的租金收入就接近30億。當年為了建成東方廣場,拆掉了這一片不少的老舊建築,讓許多人痛心不已。相比之下,另外一個香港富豪羅康瑞就十分聰明了。當年羅康瑞初到上海發展,投到了上海太平橋的這塊地皮。如果以當時大部分人的做法,直接就拆掉蓋成住宅出售。不過羅康瑞沒有這麼幹。
  • 2千萬買塊地皮,蓋了52棟大樓之後卻不肯賣,20年後賣出賺4百億
    最近幾年李嘉誠在內地很多開發的項目都讓人嗤之以鼻,因為李嘉誠開發的很多項目都曾經故意拖延開發周期,坐享地價上漲的紅利。其實不僅僅是李嘉誠,香港地產商都習慣於這樣的慢速開發。他們已經習慣了利用地產周期來賺錢,這一點跟內地地產商喜歡的快周轉並不同。
  • 風水大師蔡伯勵,一句話讓李嘉誠少賺幾百億,李嘉誠卻深信不疑
    李嘉誠於蔡伯勵的相識李嘉誠與蔡伯勵相識於2006年,由於李嘉誠的亡妻墳墓遭到破壞,他就想請一位風水大師為自己選一個良辰吉日,給亡妻修墳。雖然早已經聽過蔡伯勵的名聲,但是當他開口就要200萬時,李嘉誠也給驚呆了。不過,最終李嘉誠還是同意了,只因為蔡伯勵說了一句:「你亡妻死得慘。」
  • 李嘉誠減持支付寶香港股份 傳30億英鎊加碼倫敦地產
    其中,長和及螞蟻集團分別通過旗下的公司Rossinant以及Antfin(HK)Holding在2020年9月之前多次通過共同注資和配股等方式各持有CKHHAlipay9,634.2萬股,各自佔比50%,雙方出資額達1.92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65億元。
  •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真面目 二
    一時它在人們的眼裡只是個在郊區蓋房子的人,香港商界也流傳著一句話,移山填海木的位置正是置地的老巢,香港中區招標項目周圍的十幾座摩天大樓全部豎屬於質地,李嘉誠想要擊敗質地無異於火中取慄,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李嘉誠一宣布消息就引起股東們的集體反對質疑他拿什麼和置地競爭。李嘉誠說所有事物都會盛極必衰,只要我們有正確的策略,一定可以超越置地,但卻依舊沒人買帳。
  • 坐擁亞洲最大酒店,月賺14億!資產將近千億,地位竟比李嘉誠高?
    不少人都想住進一個好一點的酒店,但很多豪華酒店都是非常貴的。有一個人擁有亞洲第一大酒店,每月平均進帳14億,身價接近千億。這個人就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靠賣糖成「亞洲糖王」郭鶴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祖籍是福建福州。
  • 29年前香港蓋地鐵,他花20億買下中環地鐵站旁的地,今賺回2800億
    當年許家印在廣州買了一塊沒人要的地,之後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小區,結果了發了大財賺到了第一桶金。富力的老闆張力也是如此,當時他買下一個煤廠,然後改造成小區。當時沒有人敢去這麼幹,只有張力冒險去嘗試了。結果張力大獲成功。昨天宣布退休的李兆基,一生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最經典的一次就是發生在1990年。
  • 李嘉誠英國新動作!30億英鎊加碼倫敦,競購英國最大長租公寓項目
    前不久,李嘉誠計劃在英國打造「千億香港城」;最近,「超人」又被曝出英國新動作,這一次,他將視野放在了倫敦的長租公寓版圖之中。11月20日,消息稱李嘉誠正在支持收購英國最大的長租公寓項目———倫敦溫布利公園地塊,該項目總價值高達30億英鎊,將新建8000套長租公寓。
  • 李嘉誠的上海世紀匯廣場是如何賺翻的?
    由李嘉誠掌控的長實地產(1113.HK)於10月26日發布公告宣布,其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將以200億元代價,出售雙方共同持有的一項上海陸家嘴商業物業的全部股權。不少媒體包括自媒體最津津樂道的是,誰買下了李嘉誠先生的項目。
  • 「重慶李嘉誠」也「跑了」,18億買房只是日常操作,憑什麼?
    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中國富豪張松橋,以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價格,把位於倫敦黃金地段的一棟豪宅收入囊中。說起來,這個有45間臥室、面積堪比足球場的豪宅,不僅碾壓英國有史以來所有的成交記錄,還穩坐全球豪宅市場的頭把交椅。。。考慮到張總一直以來有賺就賣的投資習慣,有心人算了一筆帳。
  • 英國突然傳來大消息,李嘉誠的4000億投資,可能要打水漂了?
    近幾年,李嘉誠收穫了很多爭議,批評他的人說他在中國賺了錢,就套現到外國投資,不留下來繼續支持祖國的發展。表示理解的人說李嘉誠本來就是一個商人,哪裡有錢賺就去哪裡,自己的錢想投哪裡就投哪裡,又不違法。面對各種質疑,李嘉誠自己也說:「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衡量我,我是一個純粹商人,一個真正做大事、有遠見的人,會看世界的潮流,估計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無論怎麼說,李嘉誠都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用自己的努力和眼光積累了雄厚的財富,成為了十幾年的華人首富,甚至是亞洲首富,他的知名度也是聞名全球。
  • 80年代初他在香港已賺100多億,卻跑到歐洲抄底,不敢來內地投資
    30年前深圳還是一個小漁村,而香港是當時的國際大都市。不過如今30多年過去了,深圳已經不是昨日的吳下阿蒙。在5大一線城市中,香港現在也僅僅領先於廣州。從目前看起來香港的領先優勢也不明顯。廣州依然保持了快速地增長,而香港現在的經濟幾乎是原地不進。上海的經濟總量已經領先香港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