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會展中心看大師的唐三彩、骨雕

2021-01-19 晶報

昨日,為期4天的第十二屆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暨2016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在會展中心正式開幕。市民可前往會展中心6號館、9號館感受一場「文化+科技」的盛宴。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湯兆志,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小甘等領導參觀展會。

晶報記者 馬丹昊 李海若/文 成江/圖

眾多大師作品亮相

作為深圳市2016年「創意十二月」重點項目之一,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由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組委會辦公室、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承辦。該展是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1+N」系列專業展之一,自2010年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

第十二屆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以「融入百業·融入生活」為主題,旨在加深工藝美術與各行業和各層面百姓生活的緊密聯繫。本屆展會組織了來自波蘭、印度、日本、斯裡蘭卡、印尼、泰國、緬甸等15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以及53個地級市的478家企業參展,標準展位900多個。

工藝美術精品展作為「創意十二月」系列活動之一,將為深圳市民帶來全新的藝術品質體驗。廣東的木雕、蘇州的古韻銅爐、杭州的花邊織錦、巴西的植鞣(róu)革,摩納哥的古典音響、印尼的金田黃等工藝品都將亮相。

除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品,本屆展會將有一大批工藝美術大師及其作品亮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高水旺的唐三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生金、梁中秀的漆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民輝的骨雕等將讓深圳市民大飽眼福。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屆深圳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審首次將大師評審技藝操作考核安排在展會現場,在專家評審和現場觀眾的注目下進行評獎活動。代表中國工藝美術界高水平的「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頒獎典禮也將於12月12日舉行。

將舉辦6場拍賣會

本屆展會還將舉辦「2016文博會系列拍賣會」,包括近現代中國書畫、當代藝術、朝鮮美術作品、高端珠寶設計作品、陳年老酒及洋酒等專場拍賣會等6場不同專題的拍賣會,共組織拍品787件,所有藏品將於12月9-10日在會展中心6號館拍賣預展區預展,並於12月11日在6號館二樓活動區隆重舉槌。此次系列拍賣會將全方位、多角度向廣大藝術愛好者呈現具有投資潛力的多類別藝術品。

同時,現場還將舉辦多場DIY互動體驗活動以及線上線下的趣味有獎互動遊戲、現場尋寶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互動性強,讓市民在親身參與陶瓷、剪紙等民間工藝品製作中體驗到手工藝製作及藝術創意創新的樂趣,在「賞聽玩」中為觀眾普及工美文化知識,提升鑑賞水平。

工藝美術精品展廣泛整合了海內外各項優勢資源,匯集國內外知名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從規格、層次、內容及文化內涵等多方面積極打造「中國工藝美術第一展」。  

優秀文創IP榜單發布

在「冬季文博會」啟動之時,也拉開了2016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的序幕。本次文化科技周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和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聯合發起,文化雲總冠名,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組委會主辦。本屆文化科技周主題為「科技,讓公共文化服務零距離」,旨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加大文化科技創新力度。

在文化科技周上,2016中國優秀文創IP機構(人物)、園區榜單發布,2016年在全國範圍內共推選出優秀文創IP機構5家,優秀文創IP園區5家,優秀文創IP人物9位。其中,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水立方、內蒙古博物院、金陵文化產權交易中心獲評「2016中國優秀文創IP機構」;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尚8文化集團、寶立方珠寶玉石文化創意園、海安523文化產業園、中國武強國際樂器文化產業園獲評「2016中國優秀文創IP園區」;柏德元、哈亦琦、鄒傳志、鄭峰、關毅、陳林、伊春光、管蘭生、黃旭東獲評「2016中國優秀文創IP人物」。

相關焦點

  • 長2.4米的大型骨雕作品《和諧之城》現福州 (1/5)
    長2.4米的大型骨雕作品《和諧之城》現福州 (1/5) "← →"翻頁
  • 骨雕藝術首次現身京臺文創展 數位大師現場獻藝
    骨雕藝術首次現身京臺文創展 數位大師現場獻藝 文資辦供圖    微縮牛骨雕正陽門、內畫鼻煙壺、雕漆手鐲、景泰藍眼鏡盒……昨日,「2013京臺文化創意產業展」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開幕。作為五年來參展商最多的一屆,本屆展會匯聚了近60家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界的代表性企業,同時首次增設由兩岸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的高端圓桌會議。
  • 精美骨雕景泰藍亮相臺北 京臺文化創意展開幕
    精美骨雕景泰藍亮相臺北 京臺文化創意展開幕 2013年05月03日 14:2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骨雕:牙雕技藝的承載體
    作為轉行方向之一,骨雕應運而生,但受技藝傳承和市場認知度的限制,骨雕的發展愈發艱難。說到骨雕,就不得不首先提到牙雕,我國的牙雕歷史很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牙雕製品的出現。骨雕是在牙雕基礎上產生的雕刻品類,通州區骨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道清介紹,大約是在全面禁止象牙及其製品的國際貿易後,骨雕才逐漸被當做一個單獨的品類發展。
  • 中華藝術巔峰唐三彩面臨絕響
    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築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發現一批唐代墓葬,出土了後世被稱為唐三彩的陶瓷珍品。這種中華藝術瑰寶在唐末失傳,後人竟然毫不知曉。  唐三彩主要集中在唐朝墓葬地帶,歷經數個朝代,早就曾被挖洞盜掘,第一批盜墓賊取走金銀財寶,之後的第二批、第三批盜墓者沒有收穫,往往砸碎唐三彩洩憤,導致重現人間的完好唐三彩數量並不很多。
  • 桂林旅遊學院師生團赴洛觀摩唐三彩
    桂林旅遊學院藝術系師生在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門前合影留念師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被高水旺大師的藝術成就和傳奇故事所深深吸引,在基地,首先參觀了唐三彩傳統工藝流程,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洛陽唐三彩高家三彩第31代傳人、高水旺大師的親傳弟子高賀,熱情洋溢地向遠道而來的師生們,生動地介紹了唐三彩的傳統工藝流程。
  • 淺談唐三彩的七彩蛤蜊光
    唐三彩是我國大唐盛世遺傳下來的世界級國寶,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研究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他精美的造型,熟練靈活的雕塑工藝,色彩斑斕的釉面,明亮鮮麗、光彩奪目的光澤深得人們的喜愛。
  • 全球最大會展中心 深圳會展灣
    全球最大會展中心·超300萬㎡深圳會展灣國際濱水純粹住區【會展灣水岸】會展灣純粹升級之作戶戶帶陽臺通燃氣會展東門戶首排 僑城宜居力作)4八大價值,會展灣白皮書【會展新城】坐鎮粵港澳大灣區幾何地理中心,29平方公裡會展新城,以「三城一港」規劃,構建灣區科創產業中心。
  • 蒙古族的古老技藝——骨雕
    蒙古民族崇尚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牲畜是他們賴以生存之本,衣、食、住、行都與牲畜相依相伴,「衣其皮,食其肉,飲其奶,雕其骨」,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勤勞、淳樸、智慧的蒙古民族以五畜骨角創作的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刻作品,展示了蒙古族古老的骨雕文化。
  • 【貞元博物館】骨雕(下)
    貞元博物館館藏骨雕以牛骨為器,只是因為牛骨在材料上的特性嗎?貞元博物館館藏骨雕骨雕往往有一定實用性,但裝飾性又蓋過了實用性,其裝飾目的不僅僅為了美觀,大約還有通神、闢邪、護體的功能從外觀上看,它們所雕出的形象比商代玉刻刀更加複雜、生動,這可能由於骨器比玉器方便加工,是由各自材料的特性決定的。
  • 嘆為觀止的骨雕藝術精品欣賞
    骨雕,以骨骼作為載體的雕刻藝術,骨雕的歷史悠久,在1982年於陝西西鄉縣何家灣出土的骨雕人頭像距今約6000多年,是目前我國發現現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它為研究我國骨雕藝術提供了珍貴實物
  • 古代絕世骨雕仕女圖,放大50倍後才能看清,這刀工真是服了!
    古代絕世骨雕仕女圖,放大50倍後才能看清,這刀工真是服了!仕女圖在中國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無數畫家通過筆墨把仕女描繪到了極致,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風貌,沿襲至今,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唐朝的仕女圖以及明代的仕女圖了。
  • 天吶嚕,邯鄲會展中心這是被攻陷了?
    邯鄲國際會展中心變成這樣你知道嗎?你有多久沒來邯鄲國際會展中心了?
  • 桂林國際會展中心、柳州國際會展中心與桂林新國際會展中心
    因而很多城市都比較重視會展業包括會展中心的建設。下面說說廣西兩個較大的地級市桂林和柳州的國際會展中心。桂林會展中心全館佔地面積 15 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 5.28 萬平方米,分為六個展廳,共2000個國際標準展位。具備承接國內大型展覽和會議的條件,其規模和設施位於全國會展場館前10名。另外,會展中心前的甲天下廣場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可設14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場。
  • 坐京津城際看「國家會展中心」
    內容提要: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與華鐵傳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京津城際高鐵兩組品牌專列將於本月首發,成為宣傳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和天津會展經濟的靚麗名片。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與華鐵傳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京津城際高鐵兩組品牌專列將於本月首發,成為宣傳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和天津會展經濟的靚麗名片。據介紹,兩組高鐵品牌專列將通過平面、音頻廣播、視頻等多種形式,讓來往京津兩地的人士及時了解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的建設進度和即將開展的重大活動。
  • 2020天津茶博會在梅江會展中心開幕
    原標題:2020天津茶博會在梅江會展中心開幕   摘要:2020天津梅江茶業及茶
  • 雲遊通州:骨雕傳人以刀為筆刻畫《運河之戀》
    你知道骨雕藝術距今已有多少年歷史嗎?10萬年。守「藝」通州之骨雕,帶著宅在家的你走進神奇的骨雕藝術世界。如今,通州骨雕傳人40多年來以刀為筆,雕刻著一件件刻骨銘心的作品,深切表達著運河之戀。守「藝」通州·骨雕:《運河之戀》喜獲通武廊文創大賽銀獎骨雕藝術源遠流長。
  • 刻「骨」銘心,淡泊名利丨骨雕藝術家陳遵祿
    古老的藝術骨雕是一種古老的雕刻藝術,它的工藝也極為複雜,每一刀工序對於創作者而言都是極高的挑戰,骨雕之工是細膩的,歷經歲月洗禮的骨骼,皓白的外表透露著它頑強的生命力,看似脆弱又堅韌不拔,在要下刀前,更需有雕刻者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想像。
  • 走進蘇尼特 了解草原深處的非遺 銘心「刻」骨的藝術——骨雕
    出土的鑽孔魚骨骨墜談及骨雕你會問了,骨頭也可以雕刻嗎?但您不曾想過,它見證了多少歷史變遷。骨雕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始於原始社會,可追溯到距今約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出土的鑽孔魚骨骨墜被稱為「骨雕藝術的起源」。
  • 唐三彩不吉利?其實都錯了,它比邢窯還珍貴
    那就目前來看,宮殿區,比如大明宮一定出現唐三彩,這是沒有疑問的。在寺廟裡,在大明寺、青龍寺,這些實際上是當年的皇家寺院,都出現了唐三彩。那麼在揚州、洛陽的生活區也出現了唐三彩,也是毫無疑問的。我們客觀的看,不管是在深圳也好,還是在鄭州、西安也好,洛陽的三彩燒的還是很好的。唐三彩為什麼只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燒造?為什麼突然停燒?這是一個最不能解決的問題,哈哈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