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雕,以骨骼作為載體的雕刻藝術,骨雕的歷史悠久,在1982年於陝西西鄉縣何家灣出土的骨雕人頭像距今約6000多年,是目前我國發現現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它為研究我國骨雕藝術提供了珍貴實物。
【香爐連雙獅】
加彩【朱雀寶瓶】
20世紀以來,中國骨雕產地以北京、浙江、內蒙古、福建、廣東等地為主。北京骨雕以牛骨為原料,製成手鐲、粉盒、裁紙刀等,有的染以彩色。浙江寧波用牛骨雕刻成浮雕的山水、樓閣等圖案,鑲嵌於家具上。內蒙古包頭的骨雕以駱駝骨為原料。福建仙遊以牛骨為原料,結合宮廷牙雕,莆田木雕和李耕山水畫等工藝,繼承傳統,發展現代,製成 宮廷龍燈,戰船,漁船,關公,馬車,以及龍蝦,螃蟹等藝術精品。廣東佛山以潔白的烏賊魚骨為原料,鏤雕人物、山水等題材,玲瓏剔透,精巧之極。
【加彩仕女】
民國 【彩繪仕女】
民國 【彩繪關公像】
【蚌殼精】
【天王像 】
製作骨雕製作工藝製作工藝
1.進料:用牛、駱駝的大腿骨,兩者中駱駝骨更厚大一些,是做骨雕的關鍵部位。
2.選料:由於大腿骨兩頭關節部位骨質疏鬆,需要剔除,40釐米至馬車
製作骨雕製作工藝製作工藝
1.進料:用牛、駱駝的大腿骨,兩者中駱駝骨更厚大一些,是做骨雕的關鍵部位。
2.選料:由於大腿骨兩頭關節部位骨質疏鬆,需要剔除,40釐米至50釐米的腿骨只剩下中間13釐米左右 50釐米的腿骨只剩下中間13釐米左右的骨料。
3.除脂漂白:先用高溫的物理方法初步除脂,再用化學方法除脂漂白,將骨頭裡的油脂抽出,否則骨雕作品容易變色乃至發黴,這個環節至關重要,各個骨雕廠各有其法,但效果良莠不齊,各自保密。
4.開料:按照需要加工的作品類別將骨料切開。
5.分工種加工:按照人物、動物、山水以及建築等類別分類分工種加工。
6.總裝細加工後出品。
【鏤雕瓶】
【仕女圖宮燈】
【荷葉觀音】
【染色八仙祝壽】
【銀胎三多杯】
【觀音】
【鏈條瓶】
【天女散花】
【西廂記】
【多層套球】
【加彩美女】
【龍紋爐】
【帝皇帝後】
民國 【持花仕女】
民國 彩繪【紅線盜書】
【龍紋三足爐】
來源網絡 ,如遇侵權問題,請聯繫小編,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