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哥薩克騎兵結局如何?史達林一聲令下,10萬哥薩克消失

2021-01-20 素說歷史

著名的哥薩克騎兵結局如何?史達林一聲令下,10萬哥薩克消失

文|素素

歷史上有這樣一隊騎兵,他們是俄羅斯的主要軍事力量,在各個國家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就是由哥薩克人組建的隊伍。這組輕騎兵有天生的勇猛優勢,再加上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的野性和冷酷,使他們在整個歐洲都名聲都是勇敢和殘忍同時存在的。

他們幫助俄羅斯擴張領地和抵抗入侵,但他們也與其紛爭不斷而遭到鎮壓,後來他們投靠德國的舉動,徹底將自己的輝煌永遠的停留在歷史。 哥薩克活躍在東歐大草原,他們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族群,一個軍事團體。他們遊牧的生活,擁有較大的自治權,造就了他們善騎馬,使長矛又多野性的性格。

哥薩克後期效力沙俄,他們移軍的速度非常快,英勇善戰且傷害大,是沙俄的重要武力。就連拿破崙都對他們十分稱讚,甚至想招入自己的部隊。但他們無紀律、放蕩的做派也讓人十分憎恨。 16世紀起,開始為俄羅斯賣力的哥薩克僅是其僱傭兵。

到1570年,哥薩克才正式成為俄軍的一員,沙皇也為他們制定了各種福利並向其發放金錢,哥薩克成為了俄國南部邊境的防禦主力。他們攻破了其他國家控制的領地,還幫助俄國奪回了莫斯科,並殺死了波蘭人扶持的假沙皇,在蘇波之戰中他們以巨大的傷亡數量為代價,最終在決定沙俄命運的時候,讓其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至17世紀,哥薩克軍區成立。 他們雖然歸順沙皇,但依然有其獨立和自治的權利,這也使得他們經常同俄羅斯發生摩擦,曾經還與俄國斷交。重新歸順後,他們依然惹出不斷麻煩,沙皇立刻採取了許多措施強力地打壓哥薩克,雖然受到鎮壓和削弱,但仍然繼續為俄國的擴張賣力。

從18世紀開始到二戰時期,蘇聯所有的戰爭中都有他們的身影。20世紀他們仍是俄軍的一大組成部分,但已進入機械化時代,他們不願下馬的作戰方式以及武器的落後,註定他們將無法達到之前的輝煌。

十月革命之後,沙俄崩潰瓦解,與之相伴的是哥薩克也開始分支,少數人加入紅軍,多數人都加入了反對政府的白軍陣營。蘇聯對其採取了福利與打壓共同夾擊的政策, 在延續哥薩克自治自主的權利的同時,又加大打壓的力度。那些不服從的哥薩克人被殺死,從而引發了多起暴動。

後來為了鎮壓他們,蘇俄南部的戰線又派出了大量的軍隊。這時他們面臨的不僅是紅軍,還有殘餘的白軍勢力和波蘭。 哥薩克一直是一個被俄國利用直至榨乾的角色,他們為蘇俄立下無數戰功,同時自身也遭受了巨大的傷亡,這個恐怖的軍事團體在蘇俄的鎮壓下日益衰落,最終被蘇聯的種種強硬手段送上了末路。

二戰結束後,史達林下令,秘密將10萬哥薩克俘虜處決。後來又為了自己的地位和權益,通過移民爭奪他們的土地、消滅富人、沒收一切農產品並繳械武器等各種強硬措施最終使這個存在且輝煌了400年的遊牧群體同普通百姓融合在一起,結束了專屬他們的歷史。

相關焦點

  • 「頓河流域的雄鷹」真正的戰鬥民族哥:哥薩克騎兵
    所以,「戰鬥民族」的稱號,也就實至名歸了……既然是「戰鬥民族」,良將肯定是不缺的,稍微讀過歷史的人,基本都可以說出一大串名字,遠的有庫圖佐夫、蘇沃洛夫;近的有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鐵木辛哥等等……遠的先不說,先看近的,翻來他們的履歷,你會發現,他們基本都是出身於同一支軍隊——著名的第一騎兵軍,比如朱可夫就曾經當過第一騎兵軍的團長,羅科索夫斯基曾經是第一騎兵軍的旅長
  • 沙俄哥薩克騎兵,最後去哪了?融化在普通百姓當中
    哥薩克騎兵 我們先講講哥薩克騎兵是如何形成的。在俄國歷史上,數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均首先從哥薩克人居住的頓河和伏爾加河流域發端,並由哥薩克人所領導 在冷兵器時代,哥薩克的騎兵以其速度快、機動性強、殺傷力大、驍勇善戰的輪番攻擊威震歐洲,歐洲國家也常招募哥薩克作為僱傭軍。 哥薩克參加了從18世紀到二戰中所有的戰役。有人說,他們是歐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風格的經典騎兵。
  • 史達林的經典之戰,用哥薩克騎兵幹掉圍攻莫斯科的4萬大軍
    10月11日由葉戈羅夫和史達林領導的南方面軍率先打響了反擊之戰。計劃給當時正馬不停蹄的進攻莫斯科的鄧尼金所部當頭一棒,那時鄧尼金為了拿下莫斯科在奧廖爾到庫爾斯克一線駐紮了4.5萬大軍和百門大炮。而莫斯科紅軍集結了2個集團軍7.5萬人和近300門大炮反攻。
  • 哥薩克是何方神聖,怎麼就成了沙俄開疆拓土的幫兇?
    在沙俄急速擴張期,特別是向東、向南的掠奪中,哥薩克騎兵是中堅力量。勇猛彪悍、冷酷無情,是對他們最生動寫照。拿破崙曾說:「如果我的部隊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往來的商隊、地盤周邊各民族,都是哥薩克下手的目標。冬季商隊稀少時,他們會改變謀生方式,如打短工、狩獵等。對於在自己地盤上不服王化、為非作歹的哥薩克,一向霸道的沙皇怎麼不管?一是山高皇帝遠,不太好管。再者哥薩克的存在,也能為沙皇守衛邊疆,對付周邊勢力的襲擾。因此哥薩克也受到了較為懷柔的對待,免除勞役賦稅甚至是給錢給地。
  • 奉天會戰裡曾衝破日軍陣列:細說日俄戰爭裡的哥薩克騎兵
    哥薩克騎兵,可以說算得上是俄羅斯從帝國時代到蘇維埃政權初期的軍隊中,最為著名的一張名片。尤其是到一戰時期,俄國哥薩克騎兵,可以說是當時歐洲各國,數量最龐大,且戰鬥力最高的騎兵軍團之一。那麼俄國為何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重機槍、鐵絲網、戰壕等等陣地戰戰術出現的情況下,依然保有如此多的騎兵呢?這就要從日俄戰爭中的哥薩克騎兵說起了。
  • 曾令人聞風喪膽的哥薩克騎兵,以數倍兵力對陣日軍8千,為何慘敗
    「假如我的軍隊擁有哥薩克騎兵,我將會戰勝整個世界。」——拿破崙哥薩克騎兵是極為優秀的騎兵部隊,子子孫孫馳騁於歐洲東部的大草原上,以驍勇善戰出名。這些騎兵一直都是沙俄的重要武力。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國之重器。
  • 曾一度在東歐叱吒風雲,讓人害怕的哥薩克人,最終結局如何
    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地區有一個著名的種群,叫做「哥薩克」。哥薩克不是某一個民族,而是一個保持傳統的人群共同體,是一個生活在東歐草原的遊牧社群。哥薩克人根據居住地域的不同而命名,比如居住在頓河中遊及其支流沿岸地區稱「上遊哥薩克」,居住在頓河下遊的稱「下遊哥薩克」。而居住在第聶伯河下遊的叫「扎波羅熱哥薩克」,這群人吸收了波蘭、立陶宛等地的遊牧民,慢慢在這一片區域形成了半獨立的韃靼族。到16世紀,哥薩克人形成了6大群族。作為草原上的群族,哥薩克人向來以勇猛善戰著稱。
  • 頓河邊上,馬背上的哥薩克,是如何 慢慢消亡的?
    故事背景發生在1912-1922年間,俄羅斯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群體——哥薩克。 這個群體後來還被俄羅斯的統治者普京認為是「無論古今中外,沒有哥薩克是無法想像的」俄羅斯文學巨匠也說過「哥薩克創造了俄羅斯」那麼這又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哥薩克在俄羅斯人看來是具有不朽傳奇的。他們是野蠻人,更是一群具有超高素質和精湛的騎術的軍隊。佩戴武器有槍,馬刀,長矛。
  • 冀魯豫戰場的哥薩克騎兵(抗戰紀實小說連載)
    在他們飄揚的戰旗上,大寫著「勝利冠軍」和「哥薩克騎兵」的光榮稱號。1952年,他們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一師的成員,參加了國慶閱兵大典。時光荏苒,隨著騎兵這個古老兵種退出現役,當年英勇的騎士早已經離開了戰馬。
  • 哥薩克騎兵為何瘋狂東擴?都和它有關
    最稀有的白狐皮一度還是古代帝王的專屬物品,此外還有著名的貂皮、狼皮和虎皮,這些皮毛因其外觀華美且保暖效果極佳,都被視作毛皮中的上上之選,不但價格昂貴,產量也十分有限。次一些的毛皮如狗皮和羊皮,不僅外觀差了許多,就連保暖效果也下降不少,因此很少拿來直接製作裘衣,而是改成其他的禦寒裝備,如我們熟悉的狗皮帽子和羊皮襖。
  • 波蘭翼騎兵,號稱天主之矛,曾橫掃歐洲大陸,為何最後突然消失
    遠遠看上去儼然像是一隻長著翅膀會飛的騎兵,因此得名「翼騎兵」。波蘭翼騎兵最早見於16世紀,此時歐洲正處於中世紀教會主導下,這隻騎兵團曾經幫助教皇徵沙俄、抗瑞典、討韃靼、伐土耳其的過程中,創造無數的輝煌和傳奇。
  • 阿蘇夫戰役的勝利對哥薩克人的影響是什麼?
    十字軍在阿蘇夫戰役的勝利反而加速了哥薩克人崛起,他們在北非一戰成名後幾乎就放棄了西班牙和摩洛哥的入侵戰爭,可是戰爭的結局卻給他們上了人生的一課。有實力的雙方永遠都是戰爭的過程,而沒有勝敗導向的結果往往都是失敗,這一點上中東的歷史一樣如此。
  • 西伯利亞是如何落到俄羅斯手中?蒙古騎兵最後的「絕唱」
    至於俄羅斯是如何徵服這裡,我們要從頭說起,最早的俄羅斯只是蒙古人在歐洲的政權欽察汗國的附屬,必須年年向蒙古人交稅納糧。而蒙古人在15世紀前後,陷入了權力的混戰。
  • 西伯利亞是如何落到俄羅斯手中?蒙古騎兵最後的「絕唱」!
    至於俄羅斯是如何徵服這裡,我們要從頭說起,最早的俄羅斯只是蒙古人在歐洲的政權欽察汗國的附屬,必須年年向蒙古人交稅納糧。而蒙古人在15世紀前後,陷入了權力的混戰。
  • 孫力舟:烏克蘭武裝衝突中的哥薩克人
    1891年,著名畫家列賓創作了《哥薩克給蘇丹寫信》的油畫。18世紀,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令哥薩克離開家鄉,將其調往庫班草原和高加索山區對付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部分在第聶伯河流域的扎波羅熱哥薩克不願為俄國服役,轉而加入了克裡米亞韃靼人,後來向南渡過了多瑙河。有些哥薩克繼續留在頓河流域生活,但葉卡捷琳娜二世最終將這個地區併入「新俄羅斯」省,宣布以後不得再使用「扎波羅熱哥薩克」這個名詞。
  • 沙皇的馬鞭哥薩克屬於哪個民族,為何連車臣人都怕他們?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哥薩克人,想必人們都不陌生,可以說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在俄國的對外擴張中,隨處可見哥薩克騎兵的身影,他們充當了沙俄侵略擴張的急先鋒,被譽為「沙皇的馬鞭」。拿破崙曾說: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
  • 冷兵器時代的王者,現代戰場上的「奇兵」,二戰蘇聯的騎兵部隊
    不過隨著火槍、戰車的大規模使用,騎兵似乎在「熱」兵器時代已無位置,曾經引以為傲的機動能力在坦克、裝甲車面前顯得十分「遲緩」,大兵團的衝殺在重機槍面前也變得不堪一擊。延續千年的兵種真的就在飛機、大炮時代消失了嗎?
  • 我親愛的哥薩克朋友謝謝你們的付出!
    所以這一章決定寫寫突然想到的哥薩克,關於哥薩克在早些年寫波蘭、十字軍以及提及中國古代的時候講述騎兵大致說到了哥薩克騎兵,預計這些個騎兵會在未來寫軍事兵種的時候詳寫。十四世紀起,不納稅的人,十八世紀起俄國的軍人構成部分,以服役哥薩克和自由哥薩克兩類為主。服役的哥薩克領取軍餉參與戰爭。在鄰近波蘭的領地出現了為波蘭、烏克蘭服役的哥薩克,哥薩克以畜牧、漁業等維持經濟,後來以經商和參軍作為生活來源,各區域的哥薩克相互聯繫政治保持獨立。
  • 頓河、哥薩克與肖洛霍夫的家鄉
    飛機航線越過土黃色的蒙古國之後,腳下10公裡遠的西伯利亞土地開始漸漸變為褐和綠的混合色。在越過烏拉爾山脈之前,我看到了一系列的圓形湖泊,不過沿湖並沒有什麼城鎮。到了莫斯科轉機繼續向南2個多小時,直到夕陽給這座頓河邊的城市籠罩上暖紅色,終於抵達了頓河畔羅斯託夫。「頓河畔」是這個城市命名的一部分,我從這裡開始我的頓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