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在東歐叱吒風雲,讓人害怕的哥薩克人,最終結局如何

2021-01-20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地區有一個著名的種群,叫做「哥薩克」。哥薩克不是某一個民族,而是一個保持傳統的人群共同體,是一個生活在東歐草原的遊牧社群。

(哥薩克人畫像)

13世紀,蒙古帝國統治著亞歐大陸上的一大片地區。有一些斯拉夫人為了擺脫蒙古帝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的統治,被迫流落到俄羅斯南部地區。他們在那裡定居,漸漸建立了自己的社群,但總體來說人數不多。

到了15世紀,沙皇政府和地主貴族階層,對農奴和貧苦人民的壓榨越發殘酷。人民們不堪忍受殘暴的統治,又一次向東歐草原遷移。

遷移的人群去到廣闊的草原上,那裡有無數的草原生物,水產資源也頗為豐富。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再也不用擔心沙皇的壓榨了。他們安心地與當地居民生活在了一起,漸漸成為一股強大的草原力量。

哥薩克人根據居住地域的不同而命名,比如居住在頓河中遊及其支流沿岸地區稱「上遊哥薩克」,居住在頓河下遊的稱「下遊哥薩克」。而居住在第聶伯河下遊的叫「扎波羅熱哥薩克」,這群人吸收了波蘭、立陶宛等地的遊牧民,慢慢在這一片區域形成了半獨立的韃靼族。到16世紀,哥薩克人形成了6大群族。

作為草原上的群族,哥薩克人向來以勇猛善戰著稱。哥薩克這一名稱來源於突厥語,意思是「自由自在的人」或是「勇敢的人」。

早期的哥薩克人主要以捕魚和狩獵為生。到16世紀,哥薩克人中慢慢出現了一些軍事組織。他們通過選舉產生了由百夫長、統領、大尉等領導的軍事機構。

儘管有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但哥薩克人在生活上卻仍經常難以自足。

(為沙皇賣命的哥薩克人)

為了生活,哥薩克軍隊開始替其他國家效力。比如一部分哥薩克武裝會替沙皇政府鎮守邊疆,還有一些人會為波蘭國王賣命。他們往往會被免除勞役和賦稅,並且獲得一定的俸祿和土地。

但能為其他國家效力的哥薩克人也只是少數,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得較為貧窮。於是一些哥薩克武裝,開始去自己地盤以外的地方進行搶劫活動,他們尤其喜歡到河灘地段去搶劫船隊,或者去黑海沿岸襲擊土耳其人。

哥薩克人天生有著強烈的反抗性,為了自由,甚至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在俄國歷史上發生的三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即1606-1607的鮑洛特尼科夫起義、1667-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義和1773-1775年的普加喬夫起義),全都是由哥薩克人發起並擔當主力的。

周邊國家知道哥薩克人英勇善戰,便謀生萌生出了利用他們的打算。比如波蘭就曾在17世紀登記註冊了一些哥薩克人,將他們稱之為「哥薩克騎兵」。後來俄國人也開始效仿波蘭,冊封哥薩克人。他們賜予哥薩克上層一些爵位,並對他們許以好處,比如承認他們的自治權力和藩屬地位,讓他們自己消化內部問題等。

冷兵器時代,哥薩克騎兵的機動性強、殺傷力極大。不少東歐國家都願意同哥薩克人建立僱傭關係,這在當時甚至形成了一種風潮。哥薩克人強悍的武力也威震整個東歐。但由於一些歷史原因,哥薩克人主要的服務對象,仍然是俄國。

從18世紀開始,哥薩克人為沙俄的向外擴張立下了赫赫戰功。而隨著冷兵器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哥薩克人的威力也開始直線下降。

(十月革命)

第一次大戰期間,俄國曾組建了十一支總數30萬人的哥薩克軍團,但發揮的力量卻著實有限。

十月革命之後,少數的哥薩克人參加了布爾什維克政府的紅軍,大多數人參加了反政府的白軍。後來紅軍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哥薩克人開始慢慢受到壓制。蘇聯一方面延續了哥薩克自治的政策,另一方面又開始推行「非哥薩克化」。

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蘇聯開始一步步加大清理哥薩克人的力度。到後來,一旦遇到反抗,就直接從「肉體上進行消滅」。這便引發了哥薩克人的暴動,甚至蘇聯紅軍在一段時間內,還一度被哥薩克人壓制。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正規軍進入戰場,哥薩克人最終走投無路。他們一部分人逃進捷克等國家,另一部分潛入了蘇聯民眾中。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死在蘇聯人的槍下。

二戰中,又有一些哥薩克人重新踏上了對抗法西斯陣營的戰場,他們在史達林格勒戰場上建立了重大戰功。二戰之後,哥薩克卻又一次沒落了。

隨著時代發展,哥薩克人又慢慢生活在了陽光之下。根據俄羅斯的調查,目前仍有700萬人自認是哥薩克人。

(參考資料:《哥薩克》《俄羅斯史》)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哥薩克騎兵結局如何?史達林一聲令下,10萬哥薩克消失
    著名的哥薩克騎兵結局如何?史達林一聲令下,10萬哥薩克消失文|素素歷史上有這樣一隊騎兵,他們是俄羅斯的主要軍事力量,在各個國家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就是由哥薩克人組建的隊伍。哥薩克活躍在東歐大草原,他們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族群,一個軍事團體。他們遊牧的生活,擁有較大的自治權,造就了他們善騎馬,使長矛又多野性的性格。哥薩克後期效力沙俄,他們移軍的速度非常快,英勇善戰且傷害大,是沙俄的重要武力。就連拿破崙都對他們十分稱讚,甚至想招入自己的部隊。但他們無紀律、放蕩的做派也讓人十分憎恨。 16世紀起,開始為俄羅斯賣力的哥薩克僅是其僱傭兵。
  • 孫力舟:烏克蘭武裝衝突中的哥薩克人
    哥薩克這一延續數百年的軍事組織形式在衝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哥薩克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哥薩克早在16世紀就已經登上歷史舞臺,他們原來是東歐以俄羅斯人為主的各族民眾,不甘心附屬於任何一個政權,而在當時的俄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波蘭三個較大國家之間半農半牧而形成的準軍事化社會組織。後來,他們逐步被俄國沙皇利用成為屏障南部疆界並對外擴張的力量。
  • 阿蘇夫戰役的勝利對哥薩克人的影響是什麼?
    十字軍在阿蘇夫戰役的勝利反而加速了哥薩克人崛起,他們在北非一戰成名後幾乎就放棄了西班牙和摩洛哥的入侵戰爭,可是戰爭的結局卻給他們上了人生的一課。有實力的雙方永遠都是戰爭的過程,而沒有勝敗導向的結果往往都是失敗,這一點上中東的歷史一樣如此。
  • 二戰皇家海軍的急先鋒,「部族」級驅逐艦「哥薩克人」號
    16日夜,在尾隨確認德國貨船已駛入約辛峽灣後,「哥薩克人」號艦長P.L·維安與挪威方面負責軍官進行了交涉,維安告知對方「阿爾特馬克」號載有英國戰俘,要求登船搜查,但遭到挪威方面拒絕,挪威海軍甚至還將魚雷發射管對準了「哥薩克人」號。
  • 被譽為「風之子」的哥薩克,如何只用幾十年時間就佔據了西伯利亞
    01哥薩克的天賦哥薩克一詞源於突厥語,含義是「自由自在的人」或「勇敢的人」。是一群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烏克蘭、俄羅斯南部)的遊牧社群,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等民族內部具有獨特歷史和文化的一個地方性集團。然後斯特羅加諾夫開始招兵買馬,招募並武裝了一批「遊牧人」和哥薩克僱傭軍,並委任葉爾馬克這個哥薩克作為遠徵軍首領。
  • 沙皇的馬鞭哥薩克屬於哪個民族,為何連車臣人都怕他們?
    哥薩克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那麼哥薩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嚴格的來講,哥薩克並非一個民族,而是一個軍事群體,是一群由破產農民,失業工人和流氓無賴組成的強盜團夥。他們中有蒙古人、斯拉夫人、喬治亞人、高加索人等等,除了猶太人凡是投靠的他們都吸納,他們都被稱為哥薩克。哥薩克形成於金帳汗國時期。
  • 拿破崙犧牲後,哥薩克被公認為維持歐洲秩序的中堅力量
    哥薩克是俄羅斯—烏克蘭民族內特有的文化群概念。「哥薩克」一詞來源於突厥語,意指「自由自在人」或「勇敢的人」。通常用來泛指分布於包括烏克蘭全境與俄羅斯南部的東歐大草原上,以某種特有習慣與風俗生活的遊牧部族社群。
  • 這兩國曾合併為歐洲強國之一,卻最終被列強瓜分
    而坐落於東歐的波蘭和立陶宛,便曾在歷史上經歷過組建聯邦的時期。那時,兩國合併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又稱波蘭立陶宛王國,是16~17世紀時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可以說,那是兩國的輝煌年代。但是,波立聯邦最終被歐洲列強瓜分而消亡。那麼,波立兩國這一段歷史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興衰史。
  • 奉天會戰裡曾衝破日軍陣列:細說日俄戰爭裡的哥薩克騎兵
    談及日俄戰爭時期的哥薩克騎兵,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的是那個著名的,秋山好古擊敗哥薩克騎兵的故事。對戰場形式誤判,導致俄軍在黑溝臺功敗垂成的老將奧斯卡·費迪南德·格裡彭伯格 那麼哥薩克騎兵在日俄戰爭中的真實表現究竟如何呢?
  • 頓河邊上,馬背上的哥薩克,是如何 慢慢消亡的?
    故事背景發生在1912-1922年間,俄羅斯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群體——哥薩克。 這個群體後來還被俄羅斯的統治者普京認為是「無論古今中外,沒有哥薩克是無法想像的」俄羅斯文學巨匠也說過「哥薩克創造了俄羅斯」那麼這又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哥薩克在俄羅斯人看來是具有不朽傳奇的。他們是野蠻人,更是一群具有超高素質和精湛的騎術的軍隊。佩戴武器有槍,馬刀,長矛。
  • 把東歐人口洗劫到幾乎滅絕?克裡米亞韃靼人的掠奴戰爭
    之後伴隨著金帳汗國的衰落,克裡米亞的韃靼人獨立,建立起了克裡米亞汗國,並在之後收迫於奧斯曼帝國的武力,因此成為了這個當時如日中天的大帝國的藩屬,以及在東歐的代言人。▲克裡米亞汗國的軍隊在黑海政局大變天的時候,東歐的局勢也發生了改變。
  • 沙俄哥薩克騎兵,最後去哪了?融化在普通百姓當中
    在沙俄的歷史上,哥薩克騎兵是一直非常驍勇善戰的隊伍。那麼,這支隊伍如今去哪了?很多人想不到,已經融化在普通百姓當中! 哥薩克騎兵 我們先講講哥薩克騎兵是如何形成的。
  • 說說東歐第一次北方戰爭,毀掉波蘭—立陶宛聯邦國運的「大洪水」
    由於此時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烏克蘭和立陶宛,分別應對赫梅利尼茨基的哥薩克與莫斯科國的攻擊,因此對於瑞典的出其不意一擊顯得手足無措。在許多立陶宛的新教貴族支持下,瑞典人迅速佔領了波蘭大半的土地包括華沙在內大片領土。瑞典人的攻勢,使得不僅大量的立陶宛人倒戈,就連許多波蘭貴族也望風而降。
  • 哥薩克是何方神聖,怎麼就成了沙俄開疆拓土的幫兇?
    早在康熙時期,哥薩克便活躍在清俄邊境,十九世紀末更是在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犯下累累血債。這是一群怎樣的人?又為何甘願被沙皇驅使,成為徵伐四方的急先鋒?哥薩克並非民族稱謂從欽察汗國統治期到沙俄農奴制時期,一些不甘被壓迫的人遷移到地廣人稀、物產豐富的俄南地區,聚居成群。這些人並非集中於一處,而是分布在多個定居點,並被統稱為哥薩克,意即「自由人」或「勇敢的人」(突厥語)。
  • 從東歐強國淪為菜鳥,被瓜分3次最終亡國,波蘭是如何玩殘的?
    大家看看地圖就知道,波蘭位於東歐和中歐交界處,被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以前是沙俄的)和德國兩個強鄰擠在中間,那這日子自然難過了,所以波蘭是頻繁被東西方的鄰居蹂躪…但大家會不會有疑問?為什麼是德國和俄國來蹂躪波蘭呢?為什麼不是波蘭雄起東徵西討(也就是網上的段子「平獨鎮露」),成一代強國呢?
  • 頓河、哥薩克與肖洛霍夫的家鄉
    從羅斯託夫開往維申斯卡婭的巴士停在在村口,兩個重逢的女孩緊緊擁抱在一起  頓河初見 一清早從頓河畔羅斯託夫的藍星賓館出發,好心的保安畫了圖給我,告訴我如何到達頓河岸邊我轉累了,卻發現沒有趴活的黑車,在維申斯卡婭是沒有yandextaxi運營車輛的,所以只好豎起大拇指搭車,一輛右舵的豐田皮卡停了下來,熱情的俄羅斯人阿廖卡問我是要去哪?我說我只是在周圍轉一轉,看看風景,結果他就開著豐田皮卡帶我出了城鎮。他用谷歌翻譯告訴我說他是在集市做服裝生意的,他的供貨商就是一個中國人。開車把我送回旅館後,約定好六點一起吃晚飯。
  • 磁鐵的兩極:哥薩克父親、哥薩克母親——《靜靜的頓河》讀後一感
    葛裡高利的父親也被編次到哥薩克的陣營與紅軍對戰,眼看形勢對自己不利,哥薩克士兵四散奔逃。他的父親也在其中,顧不上自己的瘸腿,跑得飛快。在後面騎馬追趕逃兵的,正是自己的兒子,也是軍隊的指揮官葛裡高利。指揮官追上逃兵,父子之間進行過一段極其尷尬又滑稽對話。
  • 遊泳先生結局是什麼?白泳澤和宋茶茶結局如何
    現在大家都在議論《遊泳先生》電視劇的結局如何?下面就讓小編給廣大網友對遊泳先生大結局來揭秘吧:遊泳先生大結局白永澤作為遊泳天才表面風光無限,但為此付出的汗水卻鮮為人知,外界爭議、身體傷病、內心迷茫曾一度是他倍感壓力,但在宋茶茶,好兄弟藍天和遊泳隊員們的鼓勵下,在結局中,他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遊泳運動員
  • 「頓河流域的雄鷹」真正的戰鬥民族哥:哥薩克騎兵
    所以,「戰鬥民族」的稱號,也就實至名歸了……既然是「戰鬥民族」,良將肯定是不缺的,稍微讀過歷史的人,基本都可以說出一大串名字,遠的有庫圖佐夫、蘇沃洛夫;近的有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鐵木辛哥等等……遠的先不說,先看近的,翻來他們的履歷,你會發現,他們基本都是出身於同一支軍隊——著名的第一騎兵軍,比如朱可夫就曾經當過第一騎兵軍的團長,羅科索夫斯基曾經是第一騎兵軍的旅長
  • 曾令人聞風喪膽的哥薩克騎兵,以數倍兵力對陣日軍8千,為何慘敗
    一個時代的強者如何落幕的?哥薩克騎兵曾經創造過輝煌歷史哥薩克騎兵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民族獨特文化的結晶,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支撐沙俄在十七世紀向南部擴張和東部擴張的主要力量。他們的行動力極其迅速,即使戰況不利也能迅速撤退。歷史上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贏得了英勇善戰的口碑。